![]() | 方壶岩位于永泰县盘谷乡水尾村,因山势岩形如茗壶状而得名。方壶岩正座由圣君殿、观音殿、伽兰殿、佛堂、文昌阁、书斋楼、禅房、避雨亭、牌坊等建筑组成,均为民间做法,石木结构,歇山屋顶组合。坡度较缓,与北方明清建筑不同。牌坊门前有一对石狮,造型古朴,风化严重,据说为宋代原物。方壶寺后有石径可登山,岩小巧如假山,山上洞窟相连,奇石相伴,景点密集,皆与张圣君传说有关。此外,方壶岩附近的山头上还有一个“天池”,民间传说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翡翠,实则是近年修坝集水而成,亭桥粗陋。宋绍兴九年(西元1139年),张圣出生于永泰县嵩口镇月州村,绍兴十二年(西元1142年)随母改嫁盘谷连家,长,以采薪、卖锄柄谋生,人称……[详细] |
![]() | 汀州天后宫位于长汀县城东大街,朝天门外。由山门、朗门、戏台、钟鼓楼、水0、前殿、正殿、后殿及圣母间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四面环水,是汀州八邑敬奉妈祖的场所和旅游观光胜地。汀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原名“三圣纪宫”,宋《临汀志》载:“三圣纪宫在长汀县南富文坊,及潮州祖庙(天纪庙)。……今州县吏运盐纲必祝祷焉。”据考,宋理宗绍定年间,汀州知州李华及著名法医鼻祖、长汀县令宋慈,开辟了汀江航运,使汀州与潮州、汕头的交往日臻繁荣。因汀江多有急流险摊,为航运安全,故在汀江河畔修建妈祖庙,祈愿护海女神妈祖庇佑所有船只安全。50年代,汀州天后宫划归县电厂管理使用。改革开放后,为保护文物旧址,恢……[详细] |
![]() | 天后宫坐落在东山岛最南端的渔村---宫前村。从县城西埔驱车沿西陈公路15公里即到。 天后宫坐东朝西,背靠青山,面临宫前湾,是明崇祯年间从湄洲妈祖庙分灵而建的妈祖宫。宫为单进,左旁有配殿护临,为明代建筑风格。宫内供奉妈祖神像,悬挂一块绿底金字御牌匾,《康熙敕封横榜文》,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立。宫内楹上还有三幅对联:“圣德如天万里风波宁海国,母仪称后千秋俎豆奠湄洲”;“系出湄洲吸月吞江靖海宇,祠镇陵岛慈云法雨泽群黎”;“赫赫杨休倪天之妹,穰穰降福在水之湄”,颂扬妈祖“护国庇民”的功德。 庙有灵则名,天后宫这座古老的小寺庙,这所以名闻遐迩,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原因在有传说中妈祖的“灵圣”。据……[详细] |
![]() | 在长汀县涂坊镇,还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围屋呈椭圆形,用封火墙砌成,除一扇大门和一边门外,全封闭,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围屋主体前是一个300多平方米的空坪,坪前是一个300多平方米半圆形池塘。客家人在千百年的创业过程中创造了这种家族团聚和谐的大围屋,可住几十户人家。下图中是围屋的主人涂竹琛,85岁了。老人说,他家几代人都住在这围屋里,围屋有300多年历史了。长汀涂坊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0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被中央苏维埃政府授予“第二模范区”的光荣称号。汀连县苏维埃政府曾设在涂坊的赖坊村,中华村的黄家营、庵背头、曹田三个自然村为革命基点村。坐落在红坊村的“围屋群”与永定土楼类似,近……[详细] |
![]() | 生顺茶栈旧址位于台江区下杭路238号,原为清末民国初双杭茶帮首领长乐欧阳氏家族产业,集茶厂、毛茶收购站、成茶仓库、茶农客栈、茶王宅院于一体。欧阳氏家族先后有5人参加中共地下组织,至1949年此地一直是中共地下组织的活动据点、交通站。2013年1月作为“上下杭商号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始建时间不详。欧阳家族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长乐移业到此,开设“恒元堂”茅茶帮的“生顺茶栈”。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欧阳家族由长乐移业在福州下靛街(下杭路西端),开设“恒元堂”茅茶帮的“生顺茶栈”。20世纪初,印度、印尼、日本等国各自创立茶市,夺取了福州茶叶在海外部分市场,但“生顺”业务……[详细] |
![]() | 黄道周讲学处,位于漳浦县城东郊石斋村前,为黄道周的故居和讲学处,称东皋书舍,崇祯十七年,明亡,修建并改名“明诚堂”以明志,1646年黄道周殉国,南明隆武帝赐表“文明书院”。黄道周(1585-1646)是明清交替之际一位集易学家、理学家和书画家于一身的理学大师。他曾先后在福州、余杭大涤山和漳浦等地讲学,四方学者云集。漳州境内黄道周讲学处位于漳浦县绥安镇石斋村,原名东皋书舍,又名明诚堂、文明书院,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现建筑重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黄道周在门人和朋友们的资助下,将书舍改建为明诚堂,于当年三月落成。黄道周于三月十日起在明诚堂主持有数百人参加的讲学大会。黄道周讲学处……[详细] |
![]() | 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烟台山,清—民国年间建。由乐群楼、美国领事馆、俄国领事馆、汇丰银行福州分行、英华中学美志楼、英华中学小礼堂、私立协和大学、兰记脱胎漆器店等旧址组成。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保护范围以建筑四周各外延30米。2013年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乐群楼,亦称“弹子房”、美国船员俱乐部,位于乐群路,1854—1859年由烟台山附近以英国为主的各洋人领事馆集资兴建,二层,占地面积620平方米,是中国较早的西式娱乐建筑和洋人俱乐部。美国领事馆旧址,位于麦园路,建于清晚期,坐南朝北,砖石结构,西式三层楼及地下室,粉淡黄色墙,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俄国领事馆旧址,位于公园路,建于清……[详细] |
![]() | 天宝陂位于福清市宏路镇观音埔村,引水坝系河卵石砌筑,主坝长219米,高3.5米,集雨面积85平方公里;附坝长69米,回水1000米,主渠17公里,支渠6公里,灌溉面积19000亩。天宝陂始建于唐天宝年间(西元742~756年),故名。宋大中祥符年间(西元1008-1016年),知县郎简主持重修,故又称祥符陂。祥符复为洪水所毁,熙宁五年(西元1072年),知县崔宗臣再修。后又毁。宋元符二年(西元1099年),知县庄柔正主持重修。明洪武二十四年(西元1391年),按察司佥事陈灏又募众重修,今留有渠道碑。明万历年间(西元1573-1619年),知县欧阳劲、王命卿先后主持修复,宰相叶向高为重修碑记。清……[详细] |
![]() | 云峰寺是金斗山内的诸胜,更有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古资一明珠的水北大口窑窑址,均能使人流连。寺院建高出绿畴约一丈,面积约十亩的平台上,前面有洁白围墙加橙黄色雕栏环绕。院子北面正中是内山门,上有石刻匾额“云峰院”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天童寺方丈释明旸法师亲题。寺院的结构是三时模式,中间二层是主体,分前厅、中厅、藏经楼,地面上全铺磨光花岗岩石板,美观大方。两侧各有四厅八房朝拱,其间各有伙巷并开有旁门通往前院。整座寺院面积3102平方米,布局严密、对称。中厅设大雄宝殿,是宫殿式结构,高约3丈,宽敞堂皇。厅眷塑有“双龙乾火宝”,殿顶横匾“大雄宝殿”,殿中供奉释迦牟尼等三佛,两边罗列十八罗汉,全……[详细] |
![]() | 毛泽东旧居诒燕第位于清流县林畲乡林畲村塘堀自然村,距林畲学校100米处。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军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从闽西古田出发,分路回师赣南,转战江西。其中毛泽东率红2纵队于1月14日从连城菇田进入清流,15日经沙芜、蛟坑、余朋、芹溪、雾露坑、桐坑、小池、温家山等地进抵林畲,夜宿于此。在此次的行军路上,毛泽东写下光辉诗篇——《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之后,1931年6月中下旬红4军第11师曾士峨、罗瑞卿部,1933年7月底红军东方军彭德怀、滕……[详细] |
![]() | 富美宫供奉我国西汉名臣萧(望之)太傅,俗称萧阿爷,白鬃公。配祀廿四司、文武尊王等。原为属地保护神、后逐步发展成为泉州唯一的“王爷行宫”,香火兴盛、分灵遍各地。富美古渡,是古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渡头之一。是连接内地与出海贸物集散的重地,邻近的“聚宝街”在宋元时是外国商贾经商贸易之所而得名。明代永乐三(1405)年附近的车桥村,建有“来遗驿”专为接待国外使者、客人之用。清代,民国期间城南仍是泉州经贸金融活动的中心。明代中后期,泉州曾因屡遭各种灾害,特别是瘟疫的肆虐,人们为抗御灾祸、摆脱恶境,以求生存,于是民间纷纷建立小祠,供奉保护神、岁时典祭、企求神灵保境安民。在沿江沿海地带所设的小祠则多奉祀“王……[详细] |
![]() | 红军哨所旧址—文光阁文光阁位于古田会议会址右前方,清嘉庆始建。文光阁是红四军在古田开展军事整训期间的主要站岗执勤点,当地人称其为红军哨所。2018年9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林路将军山东南麓。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79年,占地130余亩。陵园主体建筑群由福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军人墓、长安堂和办公楼等组成。建筑面积4941平方米,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气势雄伟,庄严肃穆。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大门的两侧门择榕城“三山”为特征,从正门沿332级台阶拾级而上,首先进入福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为三层楼式,平顶重檐,厅周四廊,雄伟壮观。该馆于1995年建成开馆,全馆陈列面积285平方米,以雕塑、油画、图志和烈士遗像、遗物、革命文物图片等资料为主,反映福州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以史育人,展示先烈的丰功伟绩。纪念馆的首层为序厅……[详细] |
![]() | 靖海侯府即施琅纪念馆-施琅将军的故居。古大厝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承袭明代简朴大方的建筑风格,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典型清初闽南建筑。晋江市深沪湾畔的衙口村,原称浔海,因清靖海侯施琅在家乡建将军府,声名显赫,故相沿成为俗称。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他容貌魁奇,勇力过人,善于带兵,且“习海上事”,是一位颇有战略眼光的将领。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后,施琅于清廷力主收复台岛,痛斥放弃台湾的谬论,率军渡海征台,收复台湾。施琅为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因此而受封为“靖海侯”。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施琅卒于任上。清廷为表彰其功勋,敕建祠于故里,后代有重修,于今保存较为完整。祠宇三进,砖木……[详细] |
![]() | 设在杨桥东路17号,原为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的故居。1991年11月9日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现在该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青少年德育基地。纪念馆占地面积614平方米,馆内陈列《福州辛亥革命史》。纪念馆门口左右分立福建省级和福州市级的两块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正门属木结构,门内石板铺地,靠墙处点缀假山,周边花木扶疏,古朴生香。迎面照壁上是宋庆龄的题词:“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进入第二道门为石门框结构,坐西朝东。左右两旁的回廊墙壁上,这里共镶有10面号称福州“十杰”的影雕碑石,是为国捐躯的林文、方声洞、林觉民等10个福州籍黄花岗烈士的遗像。主座建筑为穿斗式“三间排……[详细] |
![]() | 环绕贡川古镇的沙溪、胡贡溪两条河流,一条自南向北,一条从西到东,交汇在贡川南门处。在胡贡溪的水尾处建有一座古桥,连接贡堡与巫峡头两地。雨季时节,胡贡溪水较浑浊,沙溪水较清澈,交会处泾渭分明,因而贡川人将这座桥梁冠名为“会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清桥为南北向,两墩三孔,横跨胡贡溪之上,连接贡川堡与巫峡头,桥长41米,宽7米,桥面高8.1米,桥身用丹霞石砌成拱券型。桥上建木屋,形成长廊式走道。桥屋11间,56根木柱,桥两端有门楼,中部是升起的桥亭。桥屋采取五架抬梁式,斗拱则有“一斗三升”、“角背拱”、“驼峰拱”、“如意拱”等,既有实际功能,也有较强的装饰作用。桥屋门楼的屋檐之下还可见到泥塑和彩绘。……[详细] |
![]() | 东关桥东关桥在永春县东关镇东美村的湖洋溪上,民间盛传此处观音十分灵验,建桥后年年香火不断,故又名通仙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清光绪元年(1875年)复建,民国18年(1929年)里人李俊承母子重修。该桥较完整地保留宋代桥梁的建筑特点,为福建少见的长廊屋盖梁式古桥。泉(州)永(春)公路通车以前,这里是大田、德化、永春通往泉州的必经之地。桥长85米,宽5米,用辉绿岩和特大木料构筑,有二台、四墩、五孔。墩呈船形,用石条逐层丁顺配搭,互相叠压而成,两头俱作尖形,以分水势;墩下以大松木作卧桩,承载整座桥梁,古称“睡木沉基”,枯水时水清木现;墩上用巨石叠成三层支架大梁……[详细] |
![]() | 正顺庙位于三明市梅列区列西街1号。地处沙溪河畔西岸,列东大桥北侧,与具有古典园林风格的麒麟山公园和繁华的商业区相望。正顺庙为三明的历史博物馆,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三明地区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尤溪、永安、南平、将乐、德化等地都建有正顺庙,但此祖庙规模最大,总面积有745平方米,也最为有名。正顺庙坐北朝南,庙内遍种迎春、广玉兰、扶桑、丁香、柳、柏、樟、桂、竹等,姹紫嫣红,馨香袭人。……[详细] |
![]() | 漳浦文庙(孔子庙)位于漳浦县城内,始建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重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仅存大成殿,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为重檐歇山顶、斗拱抬梁式结构。大成殿内存有明、清的五方碑。1964年维修时,把木柱换为石柱,余基本上保留原貌。 漳浦文庙是1937年“漳浦事件”的旧址之一。 1937年2月起,0闽粤边特委和闽粤边红军为了国家存亡、民族大义,主动向-当局提出停止内战、合作抗日主张。并于6月26达成政治协定,闽粤边红军改编为“保安独立大队”。1937年7月13日,闽粤边抗日红军下山接受点编,驻扎漳浦县城孔子庙(即文庙)。7月16日,-军157师背信弃义,在体育场埋伏重兵,借操……[详细] |
![]() | 永宁城隍庙座落在福建石狮市永宁南门与小东门之间,为永宁至今保留较完整的一座古寺庙。该庙居高临下,放眼远眺,深沪湾历历在望,故有背五虎(山)而面金狮(深沪山)之称。其以气势之雄伟,庙貌之壮观,被誉为“永宁福地”,反映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永宁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道光十五年(1835)经由乡贤蔡名标发动各方善信,捐资进行扩建。清·光绪年间,再由港边村乡贤佘马堆前往菲律宾,向乡侨筹募资金加以整修、挺高门楼,方形成今日之大观。永宁城隍庙座北朝南,建筑面积1407平方米,占地2800平方米。以中轴线为基准,由门楼、前殿、戏台、拜亭、主殿、和左右厢房组成。主殿面……[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