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龙包土墩墓群位于芜湖市南陵县,年代为周。位于五里乡沈亭村,东北距县城9公里,东距县园艺场5公里,分布范围3平方公里,封土高2~5米,底径8~20米。顺着山脊,“一大数小”,有规律地分布,为西周至春秋时代。遗址保护完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12年,九龙包土墩墓群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土墩墓群为中心,东、西各1公里,南、北各1.5公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伸100米。……[详细] |
![]() | 程井遗址安徽省亳州市谯东镇南于行政村程井自然村总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其上全部被1.5米厚黄泛层覆盖。是安徽省为配合东营-香港(亳州至阜阳)段高速公路建设而进行的一项抢救性发掘,历时1年,出土各类文物1500余件,被考古界专家称为安徽历史的一本活教科书,在安徽文化史、考古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入围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保护范围:遗址为中心点东、西各500米,南、北各1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00米。……[详细] |
![]() | 立夏节起义旧址河南省商城县(今属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丁家埠小街的东南侧。1927年5月6日(农历三月二十七日立夏节),河南省商城县南部地区,爆发了以民团起义为主,并和农民暴-动-相结合的武装起义。它是继湖北省麻城起义之后,在大别山区爆发的又一次武装起义。在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的组织下,共产党员周维炯、徐子清、肖方等人,领导了河南商城南部(今安徽金寨县西部)的和、乐两地的农民群众,举行了武装起义。6日晚,打入丁家埠-民团内部的周维炯,设计收缴了-民团的武装,宣布起义。同时,起义农民分别解决了斑竹……[详细] |
![]() | 六安中心县委、六英霍暴-动-总指挥部旧址位于金寨县燕子河镇闻家店村东岳庙。1930年春,六安中心县委曾组织发动六(安)英(山)霍(山)3县武装暴-动-。同年3月,六安中心县委和六英霍暴-动-总指挥部从六安独山附近的龙门冲迁此。六安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兼任暴-动-总指挥部总指挥,中心县委常委周之兼任政治部主任,储明谷同志任主任秘书。1930年1月22日,六安中心县委在流波幢,将六安六区、三区和两镇游击队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详细] |
![]() | 林探花府位于宿州市杨庄乡林庄。是清代武探花林方标的府第,尚存房屋58间,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群,其建筑布局、房屋结构、砖雕、木雕、彩绘等装饰都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林探花府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府门前空场树立旗杆4根,高11米左右,旗杆座分列大门两侧。主体建筑四进院落,明三暗五式,主体建筑的西部还有三进侧院建筑。主体建筑后面原设有花园和养鱼池,花园左侧有练武场,陈设有各式武器,可供参观。……[详细] |
![]() | 余珊墓位于嬉子湖镇渔业村嬉子墩。墓区临湖,原由墓圹、墓冢、拜台和石像生及石坊组成。墓冢后半环墓圹,冢前设三级拜台,拜台自上而下排列石翁仲、石马各一对,为麻石质圆雕,拜台前立石坊一座。现石坊不存。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珊,字德辉,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按察使。居官清廉,为人敢于仗义直言,嘉靖中,应诏奏“十渐”,计万余言,俱中时弊。“通籍三十年”,仅“旧庐数椽蔽风雨。”“卒于官,不能具敛。”保护范围:墓区四周边线外,东、南、西、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详细] |
![]() | 太和清真北寺位于县城中心人民中路西侧。建筑面积3074平方。前面是伊斯兰大楼,北面是清真女寺,回族群众围寺而居,地理环境优越。该寺距今己有六百余年历史。据史载:朱元璋创国初期,手下有一支回族人组成的队伍,个个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为朱元璋推翻元朝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登基座上皇帝后,为答谢其出生入死战功卓越的回族兄弟,在即位后的洪武二年下圣旨,按回族人的-习俗和信仰,在安徽境内为回族人建造二十坊清真寺,太和清真北寺属其中一坊。……[详细] |
![]() | 灵山村古建筑群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灵山村古建筑群有明清古建筑40余处,纵深幽多条小巷,相互贯通;溪东为鳞次栉比的屋舍和宅院,多为明清和近代古建筑。溪西多为民居附属建筑。跨溪有石桥二十多座。灵山村古建筑群含重点保护古建筑7处,包括村南水口古建筑翰苑坊、天尊阁、灵阳桥、五福庙4处,明代祠堂1处,清代民居建筑2处。它们是灵山村的代表性建筑,建筑类别丰富,形制多样,风格浓郁,展现了徽派古建筑独具特色的时代风貌。保护范围:南至灵阳桥外20米,北至上村路口方璧宅,东、西以丰溪为中心,西5—10米,……[详细] |
![]() | 石梁土城遗址呈长方形,地势高突。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散布大量陶片、砖瓦。分别属于商、周、汉、六朝、唐、宋等各个时期。城址附近出土过完整的陶器。1961年省文物工作队曾实地勘察。明嘉靖《天长县志》载:“县之西三十里有石梁城,城在河南,后周所筑置石梁郡者,遗址存焉”。石梁城址原为一商代遗址,后周建城。该城址未作任何挖掘,保存完好。1980年9月,被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5月,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伏岭栢公祠坐落在伏岭镇伏下村村中,建于清代。歇山式屋顶,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10平方米,前后两进,前进为上下对堂,两边回廊,中间天井,后进为寝楼,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撑拱承挑出檐。祠堂用料硕大,2004年村民筹资对祠堂进行过一次大修,整幢建筑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文物价值。2011年6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为绩政【2011】46号;2016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6】219号。……[详细] |
![]() | 普仁医院旧址位于安徽巢湖市量具厂内。始建于民国25年(1936年),现为原巢湖量具厂职工宿舍。为凹字型楼房一幢,面积约为30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美国早期草原别墅风格。现保存完好,三普时已经被列为拆迁单位,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在市人大和政协的帮助下,抢救出普仁医院,2011年申请增补为巢湖市市保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市区现存的两处教会建筑之一,是巢湖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标记。外形优美,风格独特,保存相对完整,具有相当的保存价值。保护范围:医院墙基外,东、南、西、北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详细] |
![]() | 龙城遗址,在肥东县龙城乡龙城村。为江淮地区商周村落遗址和秦汉浚道县城址。遗址东、西、北三面有3-4米高的土垄,勘查有夯土层,为旧城墙倒塌后所形成。南面仍可识辨城垣旧址。城垣长600米,宽420米。旧城址内有汉代断砖、碎瓦、残陶片,以及具有商周时期特征的遗物。旧城址外几座村庄多有古墓群,曾发现汉至南北朝时期石室、砖室墓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合肥市……[详细] |
![]() | 仙踪江淮桥位于安徽省含山县仙踪镇,始建于明嘉靖庚子年(公元1540年),距今有450多年,江淮之间大旱,仙踪老百姓捐款修建江淮桥。桥体与引桥长53米,宽约6米,下有三个拱券,桥墩两侧均有分水墩,桥面左右各有栏杆护柱42根,都有雕刻纹饰,该桥造型古朴,结构合理,券下条石按镶嵌式传统制式,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也是江淮之间现存的唯一的一座大三孔桥,1987年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江淮桥本体为基础,向外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45米。……[详细] |
![]() | 赤城县赤色邮政局旧址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1930年商城县赤色邮政局成立于今天金寨县汤家汇镇老街中部的徐氏祠(现存青砖小瓦房六间,晚清建筑),1932年初改称“赤城县赤色邮政局”。赤色邮政局下设7处邮政支局,是根据地建立最早的邮政机构之一。配有邮戳,公章,信布袋等,主要办理苏区文件、信函寄递业务。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撤,赤色邮政人员随大部队撤离,根据地赤色邮政局即告停办。……[详细] |
![]() | 承仕宅黄山市歙县昌溪乡昌溪村山源村始建于清乾隆末年。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承仕宅建于清乾隆年间,庭院式建筑,右侧置大门,饰以砖雕门罩。进门廊为天井。左廊用隔扇拼装为厢房。天井边柱础为青石雕,房窗及柱头撑木为木雕。中厅后置楼梯间,有后门通厨房。楼上格局与楼下相同,但后楼较高。近年来进行过多次维修,现主体基本完好,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窗门等均有雕饰,是同类民居中的珍品,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保护范围:四周檐水以内及门前街道。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50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