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保圣寺塔,位于县城东郊,是至今我省保存历史最久的两座方塔(另一座为常熟崇教寺方塔)之一,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古城高淳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高僧贯休于龙城山扩建寺院,将塔取名“龙城寺塔”,宋祥符年间改名保圣寺,塔也因寺而改名。寺内原有山门、大殿、客堂、厢房、斋房等建筑,并塑观音、文殊、普贤、0神、罗汉等五十一身,后皆毁于兵火,唯塔幸存。现塔据清《重修宝塔碑记》及塔基砖铭所载:“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邑人刘川等倡建”。明、清曾多次维修,明崇祯十年(1637年)经徐一范、葛奇祚等倡修后,遂将该塔作为寺院内的藏经阁。此后几经修缮,古塔方得保存。该塔造型为四方七级,砖……[详细] |
![]() | 靖江的岳庙原为生祠,建于岳飞在世之时。闻名遐迩的岳飞故乡河南汤阴的岳庙、杭州西湖的岳庙,均在岳飞死后兴建,因而靖江的岳庙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庙了。岳王庙,正中大殿名思岳殿,宋式建筑,敦重庄严。两边抱柱槛联镌刻的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字体端丽秀逸。岳飞坐像置于殿中,头戴红缨帅盔,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神态英武,表情肃穆,仿佛决战前夕凝神苦思,又像察访民情后忧心似焚,令人倍感亲切。两侧是岳飞八稗将之立像,也都栩栩如生。后殿为思岳轩,岳飞像碑立于其中,李纲、韩世忠的诗文镶于外壁。回廊环抱二殿,嵌有词碑、诗碑和岳飞手书《前出师表》之石刻等。据《宋史》载:“诏飞还守通、泰,有旨可……[详细] |
![]() | 古戏台古戏楼,不仅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也记录着戏曲数百年的兴衰沉浮。历尽沧桑的古戏台,是一部沉甸甸的戏曲史,也是一座座戏曲博物馆。常州现存7座古戏楼,分别是万绥东岳庙戏楼、礼嘉戏楼、横林顺庄戏楼、西夏墅梅村戏楼、阳湖县城隍庙戏楼、杨氏家庭戏楼和横山桥白龙庙戏楼。万绥东岳庙戏楼是东岳庙的附属建筑,现存建筑为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2003年又原样整体修缮,戏楼座东朝西为砖木殿宇式结构,平面呈凸形,外形是大屋顶,正台屋面采用横梁架设向外延伸屋檐,梁椽起翘,高出屋面,发八角台顶。后台三间通阔14.5米,进深五檩4.6米,高7米,两侧是化妆间,后台柱础为明代石础。前台面阔6米……[详细] |
![]() | 刘国钧(1887~1978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县生祠镇,汉族。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国钧就以一个成熟的企业家,登上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舞台。以后,他在这个大舞台上,有声有色地编演了纺织印染工业光彩耀日的场景,令世人瞩目,被誉为中国现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刘国钧故居座落在他的衣胞之地生祠镇,与岳王庙相邻。走近古色古香的门楼,刘海粟先生的手迹“弘毅园”三字道劲有力。刘国钧故居由旧居、善余厅、敬修堂和新建的国钧堂组成。整座建筑既有回廊相连,又有天井相隔,几井几楼,疏密有致,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大门左侧的旧居,泥砖青瓦,苔藓斑驳,低矮的瓦房里,一张旧竹床,一架纺车,一部……[详细] |
![]() | 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殉难烈士纪念碑所在地是建湖县庆丰镇北秦庄。该碑高13米,顶端嵌有金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下是一面红旗,象征着在党的指引下,革命文艺大旗千秋万代永远飘扬。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创建于1941年春,院址设在盐城兜率寺和贫儿院,刘少奇兼任院长。全院分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系,一个普通班和一个少年班,共有师生400余人。正当这株文艺新苗茁壮成长之时,日、伪军集中了一万七千余人,由东台、兴化、射阳湖、陈家洋等地,分数路向新四军军部驻地盐城合击,企图一口吃掉重建不久的新军部。陈毅代军长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的决定,进行反扫荡战斗动员,号召驻盐城的部队、机关、学校全部分散转移。鲁艺华中分院……[详细] |
![]() | 冷遹旧居AA ![]() 冷遹旧居位于我区辛丰镇黄墟老街,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主楼一幢和厢房四间,砖木结构,为中西合璧风格的花园式建筑。1989年被丹徒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镇江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镇江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冷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主爱国人士,1882年6月生于丹徒黄墟镇。1906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2年,孙中山授其“中将军”和“文虎勋章”;1920年与黄炎培合作从事教育、蚕桑、农基事业;1945年7月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详细] |
![]() |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AA ![]() ![]()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是第二代核心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战斗-过的地方,作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自98年开馆以来,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已累计接待参观者20多万人次,尤其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接待人数达6万人之多。目前,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发挥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对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进行了全面修缮改建。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坐落于丹阳市内城河路宝塔弄5号(原戴家花园)。包括旧址和纪念馆两个部分,占地1344平方米。为二层楼房。现旧址按当年的原……[详细] |
![]() | 赵伯先故居AA ![]() 赵伯先故居,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大港镇,系清代晚期建筑。故居现有平瓦房三进。目前镇江市政府已经对故居修缮一新。前有大门楼,内有明间过道、天井,前进两边为厢房。中进为面阔三大间的敞厅,后进原有楼阁三间,现已改为平房,天井内植黄杨树。第三进为住房,中为堂屋,赵伯先将军青少年时代居住于东屋。最后有厨房,系五架梁三间。故居房屋基本结构完整,待整修。赵声(1881-1911),字伯先,号百先,同盟会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同盟会内部总长兼广州起义总指挥。1911年,南方各省同盟会会员汇集广州,发动辛亥广州起义,赵为起义军总指挥,准备发动十路进攻,并亲率苏皖党人百人,进攻清军广州水师提督署。后因其为广州城内……[详细] |
![]() | 新四军联抗烈士陵园,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余平方米,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墩头镇千步村,建立于1944年,是苏中地区唯一的从抗日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1940年10月,新四军在苏中地区为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稳定江淮大地各杂牌武装,团结争取他们共同抗日,在陈毅同志的精心策划下,在曲塘镇成立了一支团结抗日的特殊武装部队,定名为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直属纵队、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部,简称联抗部队,并指定由我地下党员、国民党中将身份的黄逸峰任司令。联抗部队主要活动地区划定为泰州至海安的通扬运河以北,海安至东台的串扬河以西,东台至兴化一线以南,兴化……[详细] |
![]() | 雪枫烈士陵园AA ![]() ![]() ![]() ![]() 雪枫墓园(亦称雪枫烈士陵园)位于泗洪县半城镇境内,滨临景色秀美的洪泽湖风光带。距县城约25公里,距宿迁市区70公里,属人文风景旅游区。抗战时期,新四军第四师为建立豫皖苏根据地,与日寇、顽匪英勇作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深得民众拥护和爱戴。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原名彭修道,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他于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由上海中央军委到苏区红军部队,先后任红军大队(纵队、师)政治委员、江西军区政治委员、红军大学政治委员和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等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第1野战纵……[详细] |
![]() | 赛珍珠故居风景区AA ![]() 赛珍珠故居风景区赛珍珠故居位于市区西北登云山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占地约400平方米,是一座青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1992年10月31日被命名为“镇江市友好交流馆”,用以收存陈列赛珍珠的著作和相关物品、资料及中美友好交往的有意义的展品。赛珍珠(1892—1973),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赛珍珠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115部作品,是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对……[详细] |
![]() | 朱家岗战斗烈士墓AA ![]() ![]() ![]() 朱家岗战斗烈士墓朱家岗烈士陵园朱家岗烈士陵园位于泗洪县曹庙乡朱家岗村,为纪念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朱家岗战役中光荣牺牲的73名烈士而建。园内建有纪念塔、纪念馆、陈列馆、碑廓等。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朱家岗烈士陵园位于洪泽湖西畔,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淮北苏皖边区泗阳县曹庙区朱家岗乡,现为江苏省泗洪县曹庙乡朱岗村,离泗洪县城约35公里。朱家岗烈士陵园埋葬了73位革命烈士的遗体,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的体现,其浩然正气,直上九霄。烈士陵园还埋葬着当年日本侵略军没来得及运走的13名官兵的遗体,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体现了在中国0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广阔胸怀,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详细] |
![]() | 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妙高台、楞伽台及金山的标志-慈寿塔等景观。慈寿塔下的“周鼎、金山图、铜鼓、玉带”合为“四宝”,被称为金山寺镇山之宝。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家喻户晓的“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神话故事也缘于此。许多人正是从“水漫金山”开始,认识金山、了解镇江。大雄宝殿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寺庙建筑,气势恢宏而庄重,工笔彩绘但却艳而不俗。窗格一反檐柱结构而是安装在步柱上。大殿的前后壁上,镶有六扇檀香木雕圆窗,山水人物栩栩如生,讲述着与金山寺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大殿的四面卷棚——五十六尊……[详细] |
![]() | 南山寺大雄宝殿,泰州千古名刹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明代重檐庑殿建筑,为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是明朝设立的僧人管理机构驻地,横梁有明代墨书纪年,有明代彩绘遗存。今年已完成整体复建恢复原有规模。南山寺位于泰州古城东南的南城河畔,始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由铁心坚禅师所建,朝廷赐额“护国寺”。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改为禅寺,更名为“资福禅院”。宋徽宗崇奉道教,将寺院改为道观,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资福禅院改为了道观,名“神霄玉清万寿宫”。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恢复佛寺,升院为寺,名“资福禅寺”。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寺毁。绍熙年间(公元1190年-公元1194年……[详细] |
![]() | 三河闸水利风景区,位于洪泽湖东岸,主要包括三河闸、鹤鹭自然保护区、月亮湖、洪泽湖水利碑廊、洪泽湖镇水铁牛等五处自然、人文景观。三河闸为淮河流域第一大闸,镇水铁牛为省重点保护文物。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前来视察,对此处水利旅游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三河闸位于三河闸水利风景区的中部,全长697.75米,共63个孔,每孔净宽10米,于1952年10月动工兴建,1953年7月建成。三河闸建成后,经过三次加固,泄洪能力已达到12000每秒立方,迄今已安全行洪10050亿立方。有着“天湖锁钥”之称的三河闸发挥了防洪保安、蓄水灌溉、便利航运、水力发电等综合效益,平时蓄水“固得于池挂碧空”、“烟波浩淼有无……[详细] |
![]() | 净觉寺是南京最早的一座伊斯兰清真寺。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当时为“以居西域附之人”而由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建造。明宣德五年(1430)失火被毁。同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奏请重建。重建后规模南临升州路,东至中华路,西至马巷,北至砂珠巷,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米,为我国八清真寺之一。咸丰年间全部建筑于战火。现有建筑为光绪三年(1877)所建,民国初年回族富商蒋秀冬夫妇又修建厅楼和南北讲堂。现寺占地面积3715.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9.1平方米。入口门楼坐北朝南,而主体建筑则坐西朝东,(因为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在我国的西面,大殿必须坐西朝东,以便教民向西礼拜)。现存望月楼、南北讲……[详细] |
![]() | 崇本堂(富观街18号)位于西宅别业西邻,座北朝南,面水而筑。除第三进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外,其余均为民国元年(1912年)重建。占地面积518平方米,共五进二十五间。1986年7月1日【吴政发[1986]87号】列为吴江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堂名出自“崇哉,崇人之德,本哉,乃根本也”之意。崇本堂原系西宅别业正厅之西的一组偏屋,为顾氏世居之地,后顾氏日趋衰落,则于清末时卖与商贾钱幼琴(三阳田钱家),钱氏则在此基址上除第三进楼房保存原貌外,其余于民国元年重新翻建。建国后土改时没收,1980年落实政策前三进归还钱氏,并由其房主买给法庭,为法庭所有,后二进仍属房管部门。1990年由太湖风景区建设……[详细] |
![]() |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钟书祖父钱福烔筹建于1923年,钱钟书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第一期修复工程主要是新街巷30号,该户建筑面积50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平房二进,每进面阔七间;中有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侧厢一间;东有备弄,弄底另有厨房,餐室,柴屋数间,后有花园。续建的房屋就在花园内的西北角,有二层楼房四间,附属平房数间,其中东首一间楼房称“还续书楼”,楼后有平房一间,独成小院,称“梅花书屋”,其砖雕门额完好。续建部分后来另辟一门进出,即今新街巷32号。整个新街巷30号属传统的江南庭院式民居,但与一般的民居有所不同的是,前后二进平面布局并不是呈传……[详细] |
![]() | 位于扬州市邗江区丰乐上街3号,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为谢安别墅,后由其子司空谢琰舍宅为寺,又名谢司空寺。宋政和二年(1112),徽宗赐名“天宁禅寺”。元末,寺毁。明洪武十五年(1382)重建,仍称天宁寺,清代列扬州八大古刹之首。天宁寺极盛时期是在清代康乾年间。康熙为天宁寺题“萧闲”、“皓月禅心”、“寄怀兰竹”、“般若妙源”、“净因”等匾,并写了《天宁寺》、《幸天宁寺》、《忆扬州天宁寺竹》等诗以及“珠日春日永,碧淑好风多”联;乾隆二十二年(1757)寺内建造行宫、御花园和御码头,乾隆先后为天宁寺题写了“淮南香界”、“浮山华海”、“神威拥护”、“省方设教”匾额和“花雨南天 灵文传妙谛,香云蜀阜……[详细] |
![]() | 李园位于兴化市区武安街西侧。始建于清咸丰(1851-1860)年间,原为清代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是一座具有设计风格独特,建筑技艺精湛,独具地域特色的水乡园林。因地形狭长,有“余园半亩”之称。清咸丰年间(1851-1860),扬州富商李小波在兴化四牌楼东侧开办“德本”当典,并在屋后狭长地块上建成后花园,即今之李园。李园门楼(1934年作商会时已改建),坐西面东。过门厅为一方天井,有南、北花厅。西去过“李园”景门,园内自东至西布有既分又合的三个院落。东院建筑主要有方亭、船厅、方厅。方亭位于院落的东南角,与船厅之间连为单坡屋面,下以走廊相衔接。北部为船厅,船厅为园中最富特色的古典建筑。整体呈船……[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