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兴讲寺(沅陵县博物馆)AAA ![]() 龙兴讲寺在沅陵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距今已138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学院。龙兴讲寺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称帝第二年下旨修建的专门用于传授佛学的寺院。讲寺之所以用龙兴为名,是比喻帝王之业的兴起。《尚书序》载:“汉室龙兴,开设学校,九五飞龙在天,犹圣人在天子之位,故谓之龙兴也。”由此可见,唐太宗敕建江南讲寺并赐名龙兴,是有其深刻政治含义的,希望籍此通过佛法传播,感化“判服无常”的西南群蛮,实现教化一方,稳定一方,进而达到稳固朝廷对江南的统治。龙兴讲寺也因此为唐代建筑最早的佛学书院,后来直到玄宗开元六年(718),才建立丽正书院,725年更名集贤书院,比龙兴讲寺要晚建……[详细] |
![]() | 辰州教案发生地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沅陵镇荷花池居委会,分布在沅陵县城马路巷街区,为中西结合的近现代建筑。总占地面积776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81平方米,由永生堂、为善最乐楼、海牧师楼、韦小姐楼、希来德牧师楼、天主堂、宝翰臣牧师楼、傅华梅牧师楼等8栋近现代欧式建筑组成,砖木结构,建筑体量较大。其中永生堂、天主堂坐西朝东,其他均建筑坐北朝南,欧式建筑特色明显。2011年,该建筑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在沅陵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辰州教案”(沅陵县旧称“辰州”),2名英国传教士被激起民愤的本地居民殴毙,教堂被捣毁。在西方列强的强迫下,腐败无能的……[详细] |
![]() | 位于辰溪县的湘西剿匪旧址——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旧址内镌刻着英名的纪念碑默默伫立在旁,纪念着属于烈士们的往日荣光。沅陵区剿匪胜利纪念堂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辰阳古城的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内,是1952年中共沅陵地委、沅陵专员公署、沅陵军分区为缅怀英烈的丰功伟绩而修建的全国唯一的具有较大规模且影响深远的纪念湘西剿匪胜利的地面标志性建筑物,2002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平面占地面积达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5平方米,砖木结构,是湘西民族风格与欧式建筑艺术的有机融合,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既有纪念意义,又具观赏价值……[详细] |
![]() | 龙兴寺座落于中国中部湖南省沅陵县城西虎溪山的南麓,是一座保留有宋代(公元960~1279年)至清代(公元1644~1911年)建筑风格的佛寺建筑,也是湖南省内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群。龙兴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以后历代曾多次修葺。该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气势宏伟,现存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阁等10余处建筑。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殿内明间开阔,立有8根直径达80多厘米的楠木内柱。柱基与础石之间嵌有鼓状木枝,石础呈覆莲花状。大殿前还悬挂有明代(公元1368~1644年)书法家董其昌所书的“眼前佛国”匾额。此外,寺内还保存有多处历代名人留下的遗迹。龙兴寺为研究中国古代建……[详细] |
![]() | 窑头山古城遗址时代为战国。窑头古城遗址位于沅陵镇黔中郡村(原窑头村),此城址疑为秦所设之黔中郡治。城滨临沅水,长1450米,宽95米,面积约9万平方米。夯土城垣及护城河尚存,城内有文化层,曾经试掘,出土有筒瓦、鬲、缸、豆、板瓦、瓦当。城外有大批战国墓葬。史料记载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前224)建黔中郡于此,从发现遗物及城外墓葬推论,此城始建于战国,废弃于西汉。是否黔中郡治,尚待大面积发掘后才能认定。1996年1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59-14。2019年,窑头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军部旧址位于怀化市沅陵县沅陵镇胜利门居委会。年代为1951年。湘西剿匪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军部旧址位于沅陵镇胜利门居委会。旧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湖南境内最大规模剿匪战役的重要见证,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军部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