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宣城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期。向阳镇陈山旧石器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证明,早在6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宣城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陈山位于宣城市区南15公里,向阳镇夏村行政村赵边村民组,东经118o2,北纬30o53。遗址东距水阳江约1000米,西南群山起伏,北为平原绿地。陈山遗址处于一条西南东北走向陇岗的东北端,是黄山山脉的余脉,顶端海拔45米,相对高度25米,当地人称之为陈山,亦称老龙山。其上沉积了水阳江的冲积物和其他堆积物。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晚期。地层年龄为81.7-12.6万年,文化时代是旧石器早期至旧石器中晚期。陈山遗址坐落在向阳砖瓦厂一厂所在地,1987年文物……[详细]
  地处安徽泾县西南桃花潭镇厚岸村,距县城48公里。故居徽派风格,馆名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纪念馆由序厅、展厅、游客中心三部分组成。故居1986年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由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故居、东台书院等景点组成。王稼祥故居纪念馆位于王稼祥故居前,建筑面积1130㎡,徽派风格,馆名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纪念馆由序厅、展厅、游客中心三部分组成。走进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王稼祥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汉白玉雕像,他面色沉静、目光有神凝望着远方,眉宇之间微蹙,左手拿着《申报》,右手握着拳头,表现了他投身革命的……[详细]
  孝子祠位于江村村中,全称“明孝子江文昌公祠”,坐北朝南,始建于1535年。清代光绪辛丑(1901)年,后人在原江文昌住宅旧址上扩大改建成祠,所以该词为面阔三开间,前、中、后三进的民宅格局,总建筑面积503.76平方米。此祠原是族人第四十九代老祖江添宗(文昌)于明代所建,又称“孝友堂”,意在重文孝友,故此得名。他曾经有机会进入仕途,但因他父亲远在开封任淆川县教谕,时感身体不适,他的母亲又常年卧病在床。所以他决定舍弃功名而留在家中伺候年老多病的父母,一直未曾出外做官。他的孝行深得世人敬佩,被载入县志。孝子祠是后人了解、剖析我国古代生活理念的重要实物资料。2016年进行了全面维修,2006年5月被公……[详细]
  江氏宗祠位于江村北部,该宗祠坐西北朝东南,属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236.05平方米,前、中、后三进二天井,面阔七间,由于它是--的总祠,所以在体量、用材方面都比其他家祠略胜一筹。门楼面阔七间进二间,重檐歇山式屋顶,花砖筑脊,小瓦覆盖,雀替等木构件均有雕刻画面,门楼前设有通道及东西两侧各设一池。该祠体量大,用料大,做工精,汇集了砖、木、石三雕工艺,是典型的徽派古祠堂之一。不仅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而且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2020年进行过全面维修,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黯然别墅位于江村村中心,是民国安徽省代理省长江绍杰故居,建于1927年,俗称“老旦新屋”。坐东朝西,系砖木结构,占地面积817.6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294平方米,呈方形。门顶内外两侧各有青砖砖雕狮子一对,形态逼真;木雕斜撑,工艺精湛、十分精致,圆形门额上提有“黯然别墅”四字,正屋大门有“吾爱吾庐”砖刻。该别墅是江村古名居中独具一格的无天井之建筑,风格与其他建筑迥然不同。整个结构保存完好,属中西合璧,别具特色,2006年5月被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茂承堂位于江村东北部,砖木结构。是民国初期黎元洪政府代理总理江朝宗的祖居,始建于明代。该建筑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而筑。正屋高12米、四进16间、边房12间、大小天井14个,立柱124根。结构硕大严谨,典雅古朴。该堂后进、东边马房、杂房、花园、对面官厅,西厢学堂、前院东侧牌坊均已被毁。茂盛堂是江村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名居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2006年5月被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进修堂位于江村村中,建筑面积538.86平方米。该建筑坐东朝西,系砖木结构。是江氏族长江旦仁为时任芜湖道尹的本家江绍杰所建。“进修堂”,其意进德修业的地方,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前后进有两方大天井,天井四周及过道处均以条石铺地,余者为方砖斜铺。进修堂的内装修雕饰精美,隔扇、挂落、驼峰等都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进修堂不仅展示了徽派古民居的建筑艺术水平,而且有着很好的人文韵味。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冬秀故居为清代建筑,与江泽涵故居相邻,该建筑占地459平方米,现存仅有108平方米,主体原貌依旧。屋内设天井,上有小姐绣楼,绣楼上的圆柱与檐口间的斗拱,刀工精细,造型美观,如同自然生长一般。特别是堂前横梁与木柱的衔接处,都以木雕花托相衬,上面的麒麟和牡丹图案栩栩如生,美观大方,堪称一绝。堂前地面上还有一朵硕大的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外呈双重圆形图案,直径约为一米,两圆之间是精美的菱花和荷花的图案。……[详细]
  江村老街位于江村村中,北起江氏宗祠、南至溥公祠,全长500米,宽2米。历史上老街有数十家商肆店铺,十分繁华,是江村人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老街的存在,对于构筑江村历史风貌具有直观、形象、真实的优势,是江村人文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老街上的古牌坊、古民居、古水圳、古巷道以及斑剥凹凸的石板路等,均能给人带来历史的回味,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时代:明至清地址: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瀛洲乡龙川村奕世尚书坊和胡炳衡宅位于绩溪县瀛洲乡龙川村,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历代多次维修。奕世尚书坊为仿木石构牌坊,三间四柱五楼,高10米,宽9米,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为纪念明代户部尚书胡富(1454~1522年)和兵部尚书胡宗宪(1512~1565年)而立。主体结构由四根主柱、四根定盘枋和七根额枋组成,南北两向各有抱鼓石护之。坊楼为歇山式,用茶园石雕凿而成,斗縅承挑屋檐,正脊两端安置鳌鱼。主楼正中置恩荣匾,其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为明代文征明手书。整座牌坊保存完好,雕刻技艺精湛。徽商胡炳衡宅……[详细]
  江泽涵故居为清代徽派建筑,前后两进,上下堂间、厢房、边屋共计14间,保存完好。至今板壁上仍然依稀可见江泽涵毕业南开大学,出国留学所贴的捷报。江泽涵1902年出生于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1922年考取了南开大学数学系,1926年又考取了美国哈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详细]
  广教寺塔位于敬亭山下,俗称双塔。建于北宋绍兴三年(1096年),是一对比肩而立的方形古塔,也即驰名全国的宋代双塔。双塔是唐代遗风的宋代砖塔,反映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和风格。塔高约20多米,各有七层,平面皆四方形,中间设有塔心柱,外观为仿木结构式。整个塔身大部用佛像砌成,每层每面用圆柱砖条分成三间,中间是圆拱门,有阑额,转角圆形,角柱有“巷杀”、“侧角”,檐为华拱出跳。墙面饰有宝相花,呈现着佛教特有的庄严静穆的气氛。塔内面积较小,原有楼板,可援梯而上。双塔对峙,直线距离26.90米。东塔稍大,每边2.65米,西塔每边2.35米。因建造年代久远,双塔顶已毁,残存七层。为保存古建筑和我国佛教文化,广教寺……[详细]
  位于村口的聚秀湖,是江村先人开挖的人工湖,也是江村的水口。在古代徽州的传统观念中,聚族而居的村庄水口不仅被视为村落风水的咽喉,更是村庄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还涉及到家族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江村形似太师椅,村后金鳌山似椅背,村口狮山、象山护卫,如太师椅左右扶手。村中双溪环绕,汇于聚秀湖,秀水青山、风水财富统统锁在村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