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旅游

张家口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华严寺位于暖泉古镇内,座北朝南,轴线上原有山门、天王殿、过殿、大雄宝殿,两侧有钟鼓楼、配殿、禅房等。由于历史原因,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已毁,其余建筑尚存。华严寺的建筑年代无史料考证,但在调查中当地老人说在大殿脊檩下原有木扁一块,上 书-有“大明洪武三十二年”等字样。这与古建筑专家学者考证其为明代早期建筑相一致。因此,华严寺现存建筑为明代早期建筑,而且从其彩绘、天花图案来看,该寺应为皇家敕建寺院。华严寺雄浑壮观,精巧华丽,堪称蔚州禅林巨刹。华严寺历史上有“大寺前面佛爷镜,大寺后面青菜园”之说,现在寺后的青菜园早已不见踪影,但前面的“佛爷镜”(应是华严寺前的放生池)仍清澈可见。“佛爷镜”在寺前山门……[详细]
  洗马林城墙是洗马林堡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洗马林堡是万全右卫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辖五座军事城堡之一。洗马林堡修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隆庆五年(1571年)增修砖包,清乾隆六年(1741年)又进行了修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城堡“周四里零六丈,墙高三丈五尺,底宽四丈五尺,顶宽一丈七尺”,马面分布四面,共16个。《宣府镇志》记载堡有“城楼二,城铺六。门二,南曰承恩,西曰观澜。”经历不同历史时期变迁和风吹雨刷,现洗马林堡城墙整体布局尚可辨认,城西北部城墙保存较好,底宽6—7米,顶宽1.5—2米,高8米。近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县文物主管部门及时制定……[详细]
  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西距北京175公里,人口30余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北方古老的塞外边城。宣化秦时为上谷郡,唐为武州,清朝改为宣化府,解放后为宣化市,1963年改为张家口市宣化区。这座三进四合院,原是1930年由天主教察、冀、晋、鲁四省五个教区联合在宣化城牌楼西街天主教堂(1902年用庚子赔款所建)东侧修建的一处“若瑟总修院”。这组建筑为砖柱带檐廊的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布局合理、古朴典雅、整齐庄重。中院二层楼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门岗、檐廊也带有明显的西方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前院正房前后檐廊的清代平房建筑则更属罕见。当时的“若瑟总修院”,被人们称为“……[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筛子绫罗遗址,位于河北省蔚县下宫村乡筛子绫罗村东200米,为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面积为100000平方米。1979年考古发现有石器、陶窖、夹砂灰陶等物品,是研究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系,以及张家口博物馆联合组成的张家口考古队,继1979年发掘了蔚县三关遗址之后,又在蔚县陆续发掘了筛子绫罗、四十里坡和庄窠等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这些遗址不仅出现了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同时还出现了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多种文化重叠的现象。在筛子绫罗遗址,考古队同样发现了7座房屋遗址和多个灰……[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战国位于河北省蔚县西合营东岗地上,西邻三关河。周围地势平坦,遗物暴露较丰富。主要为相当仰韶文化的遗存,还有相当龙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战国文化遗存。遗址断崖处可见灰土层和灰坑,灰土层最厚达5米。三关遗址相当于仰韶文化的居址,均为矩形半地穴式,房内有圆形竖井型灶坑。居址的穴壁和居住面均抹有草泥土,经火烧烤,表面坚硬平整,居址内有柱洞五个,分布于中间和四隅各一个。出土器物有:小口尖底瓶、圜底钵、葫芦瓶、纹口彩陶钵、夹砂红陶瓮等。陶器中细泥陶和夹砂陶最多,泥底陶和夹蚌党陶次之。纹饰除素面外,有线纹、绳纹、弦纹、篦点纹和彩陶精陶以黑陶为之,兼用黑赫、黑红两种。图案多用弧形三角和圆……[详细]
  佛真猞猁迤逻尼塔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城西南二十公里处的宣化县塔儿村,地处丘陵区,是个拥有一千多户人家村庄。出宣化城向西南沿乡间公路一路前行,进入塔儿村口,老远便会看到一座巍峨壮观的宝塔,这就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迤罗尼塔。该塔建于辽天庆七年(1117年),塔基为六角形石台墩,台墩高一点九米,周长三十三米,塔身为十三层六棱角实体青砖仿木结构,塔高二十米。周约六米,每棱檐角原有风铃一枚。塔下部内镶方砖一块,镌刻阴文:“佛真猞猁迤逻尼塔”“维天庆七年岁次”。据民间传说,有一尼姑化缘在此圆寂,后火化成“五色舍利”,建塔埋葬。“佛真”为佛祖真身之意。“猞猁”同舍利,又称舍利子。“舍利”是印度古梵语译……[详细]
  柏林寺位于宣化南35公里,始建于唐正德年间,距今已1200多年,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是位于北山坡上的三座石窟和一座佛塔。石窟内现存大小石佛300余尊,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佛塔系五层八面实心石塔,古朴典雅,造型独特,为该寺一大胜景。周围青山环抱,绿树成荫,远处山岚飘忽朦胧,近处白色的檀花散发着幽幽清香。塔下的石窟称东佛洞,往西还有中佛洞和西佛洞,都是由巨石雕成。东佛洞里的主佛是东方教主药教佛,他手捧宝塔,盘腿坐于莲,四壁有浮雕小佛108尊,色泽鲜艳,遗憾的是头面部在文革中被毁。中佛洞也称千佛阁,正中端坐燃灯佛祖,传说他是释迦牟尼的师傅,由他度释迦成佛。洞内佛造型生动,它同刻工精巧……[详细]
  沙子坡老君观坐落于蔚县古镇暖泉沙子坡村沙土丘上,属明、清建筑。道观座北朝南,主要建筑:戏楼、山门、前殿(三清殿)、后殿(被北极玄宫)以及东西配殿分布南北一条中轴线上。老君观山门为五架梁,悬山式。山门内有一木引壁,上画太极八卦乾坤图,山门东西各蹲一只石狮。过山门为前殿(三清殿),硬山布瓦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殿内塑像为道教“三清”,太上老君(老子)——道教教主居中,他的左边是元始天尊,右边是灵宝天尊.东西两墙壁画为“太上老君八十一化身”。后殿为真武殿(北极玄宫),硬山布瓦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五架梁,殿内塑“真武大帝”。前殿(三清殿)东配殿为祖师殿(百师之祖)——鲁班,西配殿为财神殿,其壁画……[详细]
  卜北堡村内现有一座寺庙,名“玉泉寺”,该寺建于明正统四年,正殿为等级最高的庑殿顶。这种建筑形式在等级森严的明代绝非民间所用的形式,这座寺院座北朝南,寺南有一条湮没的荒尘古道,这条古道便是从北京通往山西大同的交通要道,古称“燕云古道”。当年燕王朱棣指挥千军万马,旌旗猎猎,鲜衣怒马及数不清的随从扫北攻取大同走的就是这条古道。蒙古瓦剌部向朝庭进贡使团入京也常走这条道。这条道上军屯城防遍布要隘,蔚县境内,西起暖泉、蔚州城、西合营、桃花堡,这一线四点的军事防御体系。明前期对防御蒙古铁骑入侵起着重要作用。位于卜北堡村前这古道边上的戏楼、官井等古迹犹存,无言地诉说着古道昔日的繁华,当年的这条古道又是通商要道……[详细]
  洗马林玉皇阁位于河北省万全县洗马林镇。玉皇阁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明万历三年(1575年)、清咸丰八年(1858年)曾两次重修。因藏有半部佛经,又称藏经阁,是万全县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高台砖木结构古建筑。洗马林玉皇阁由台基和楼阁两部分组成,通高20米,下以石条、上以城砖浆砌而成,边长20米,高7米。阁建于一砖砌墩台之上,0三重檐歇山布瓦顶,迭梁式建筑。外观三层,内为二层,高12米,面阔、进深各三间,外加一步围廊。二层大殿外设平座环廊,可俯瞰镇城全貌。阁前有钟、鼓二楼。阁为歇山布瓦顶,三层楼阁式,高12米,面阔、进深各三间,周围加一步廊,二层檐下施三踩斗拱。阁内藏有明版经卷31箱687函7……[详细]
  蔚州古城墙位于河北省。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现存城墙为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重筑,周七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下宽四丈,上宽二丈五尺,堞高六尺。城楼三座,角楼四座,敌楼二十四座,各五间高三层,垛口一千一百余。东门为安定门,楼为景阳楼,南门为景仙门,楼为万山楼,西门为清远门,楼为广运楼。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蔚州古城墙古时非常有名,《万历野获录》记载“蔚州城墙,相传李克用所筑,无论精坚,其甃石光泽可以照面,赫连之统万城不足道也”,今看到的城墙是明朝修建的。北方少数名族争取接壤的地段,经多次战乱,因此城墙历经多年毁建,至明代,因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于明代洪武十……[详细]
  故城寺位于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大固城村东北,属明代建筑。该寺释迦殿内明代水陆壁画属县内一绝,布局形制特殊,弥勒宫位于佛殿之后,更属少见。故城寺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正殿(过殿)一座,座北朝南,单檐悬山布瓦顶,通高8米,面宽三间,进深二间,五架梁前后各出单步廓,木架用材硕大,外前檐下置,木板门二扇,前檐下绘青绿彩绘,走马板上绘佛教故事,正中一幅绘四大天王手持法器立于一座佛寺山门外,山门为砖券式结构,与该寺山门风格相同,当取材于该寺外景,殿内正中后塑释迦牟尼生像,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东西山墙壁上绘儒、释、道三教壁画,保存完整,颜色艳丽,风格鲜明。而且幅幅均有榜题,是研究明代绘……[详细]
  蔚县关帝庙位于河北省蔚县城南关外,为蔚县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关帝庙。占地一千六百二十平方米,现存建筑均为明代风格。该庙座北朝南,现存前、中、后三座大殿,正南面为一倒座戏楼,原有的山门、钟鼓楼、诸葛楼、厢房等建筑均已记毁,现存四座建筑分布在南北一条纵轴线上。戏楼为一殿一卷式建筑,后台为硬山顶,前后三口,四檩卷棚顶,总面宽三间,进深二间,高四点五米,前檐额枋上浮雕花卉、三面台基为石材,鼓形石柱砖,三面檐柱6根,前台内顶部四角置抹角梁、壶花柱。前殿为悬山卷棚庑殿勾连搭式,面阔三间(十一米),进深四间(十0三米),高六米,悬山卷棚殿王檩中柱式,庑殿为五檩前出廊式,檐下置三踩斗栱。中殿面阔、进深均三间(十……[详细]
  崇礼金代太子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四台嘴乡太子城村村南,西距崇礼县城20公里。遗址四面环山,南、北各有一河流自东向西绕城而过后在城西汇合西流。太子城遗址经勘探确认为一座平面为长方形的城址,出土遗物以各类泥质灰陶胎的筒板瓦、龙凤形脊饰等建筑构件为主,白釉瓷器中已发现15件印摩羯纹碗盘底有“尚食局”款铭文,进一步佐证了太子城遗址的皇家性质。该遗址位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太子城奥运村项目占地范围内,为做好遗址文物保护工作,河北省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7年5月至11月对太子城遗址进行了全面测绘、勘探与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从出土遗物分析,太子城遗址时代为金代中后期,约金世宗、金章宗时……[详细]
  土城子城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三工地镇土城子村,为北魏柔玄镇遗址,地处冀蒙交界,其西、东与内蒙古兴和县接壤,纬度跨N41°73′14″-N41°74′16″,经度跨E114°47′75″-E114°48′85″,平均海拔1381米。土城子城址城垣平面呈现不规则的六边形,城池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城墙残高0.5-1.5米,夯筑,呈东西向布局,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约1006米,建筑布局属于北魏风格,与内蒙古怀朔镇的遗址布局相似。土城子城址东、南、北三面城墙残存,城址中心有一片较高的台地,具有典型北魏特征的遗物,遗址地表散落有大量泥质灰陶布纹瓦残片、红陶瓦残片和少量夹砂黑陶残片遗物,遗……[详细]
  下八里二区辽墓,是位于宣化区下八里村北的下八里附近的墓群。已发现的两座墓葬,均为八角形石砌穹隆顶单墓室,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室各葬有身罩铜丝网络的尸骨,系辽代契丹贵族中流行的特殊葬俗。1号墓还葬有高1.50米的真人木偶雕像两躯,腹部凿空,放有骨灰。用木偶雕像存放骨灰的葬法,在辽代墓葬中并不多见。墓室内绘有散乐图、点茶图、温酒图、孝义故事图及奇石花草屏风图等多幅壁画。2号墓东西壁画为牵马持马球杆图。据考,辽代马球源于唐代马球,始于辽建国前,兴盛于中期,是辽代皇室、贵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影响金、元两代。西南壁散乐图中的人物及所持乐器均为此前壁画中所少见。 价值下八里二区辽墓的发现为研究华北……[详细]
  在县城西偏南4°,60公里处,北一公里处为九连城政府所在地,东临张宝公路和九连城淖,其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20米,东西宽760米,城墙残高1—3米,下宽25米,上宽16米,城墙上有高出城墙l一2米的半圆形土墩32个,半径15米左右.其分布上四角各一,东、西各8个,南北各6个。东西南三向辟门,门宽约13米,城内南北各有一椭园眙,长轴52米,短轴26米。城内曾出土过大量的铜钱,茶绿釉广口厚沿缸和其所装的人骨,以及白釉或篮彩瓷片,埙灰陶片等物。据《察哈尔省通志》:“九连城在县城西南,距城(宝昌城)65里,内有长碑一块,洗净露出致和元年(1328年),兴和路宝昌路样”。从现有资料看,辽称之为狗泊、……[详细]
  代王城墓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代王城东南1.5公里处。代王城墓群与太子梁汉墓群一样,应是代国历代王侯将相的墓葬。对研究代国的丧葬制度和代国物质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代王城汉墓群分布于古城东、南、西三个区域,现存封土63座。当时为汉代代国的王宫贵族的墓葬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城墓群平坦的地面上巨石突起,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高大的坟丘延绵不断。据调查,墓丘分为4群,总计土冢27座,编号为M1~M27。每座墓地直径大者为40-50米,小者10余米,高在10-15米不等,很有气势,系汉代居住城中的贵族墓城。1973年10月曾发掘墓群最西土堆,出土了汉代陶器、玉器、五铢钱等器物,其……[详细]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的中、东部,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泥河湾遗址东部是以东谷坨遗址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群,已发现24处旧石器地点。发现石制品多达上万件,还有数量众多的哺乳动物化石。年代为距今100万年左右。这些发现层位清楚,遗物丰富,集中分布在泥河湾的古湖滨,清楚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活动状况,是目前东亚地区已经发现的分布最集中、石制品最丰富且时代最早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存。遗址中部是以虎头梁遗址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群,已经发现19处旧石器地点。时代为距今15000至10000年。发掘出土的石制品已多达数万件,还有加工精美的装饰品,以及大量人工破碎的哺乳动物化石。泥……[详细]
  真武庙位于河北省蔚州城西北隅。通过对真武庙的建筑结构特点分析及与其它有确切线条的建筑相比较,结合碑文记载推断,真武庙应为明洪武年间建筑。大殿前的歇山卷棚抱厦应为清康熙、雍正时期所重修增建。钟楼四根卷刹柱为元代遗物,明代利用。真武庙坐北朝南,坐落在高约3米的夯土包砖台基上,殿宇禅房相连,形成一个封闭式独立院落。占地面积2944平方米。正殿分布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东西配殿各两座,四面房转角垣墉环绕,院中东部建钟楼一座,西侧建鼓楼一座。前殿为穿心过殿。单檐悬山卷棚勾连搭式,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悬山为正五架分心中柱式,五架梁枋心绘“金龙牡丹”,前卷棚为四架梁,顶置椤锅椽,梁架均油饰。正殿位于院内正北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