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橘子洲街道新民路社区新民路周家台子。1918年4月l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在此召开新民学会成立会,至1920年,这里一直是新民学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于1918年4月与蔡和森、何叔衡等在溁湾镇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新民学会,当时有会员20余人,毛泽东当选为干事,到1920年发展到70多人,学会是当时湖南革命斗争的核心组织,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不少会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原会址为宁乡籍人刘氏为守墓盖的一栋墓庐屋,1911年后,新化人周方租赁居住于此,故又称为周家……[详细] |
![]() | 长沙王室墓时代为西汉。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这些诸侯王室墓对于研究西汉诸侯葬制及西汉长沙国的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1974至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湘江西岸的陡壁山、象鼻山发掘了两座西汉大墓,根据葬制及出土文物断定,这一带为西汉长沙国吴氏家族的王室墓地。1975年发掘的陡壁山汉墓,为岩坑竖穴,葬具为一大型木构建筑,由题凑、外椁、椁室、前室、棺室和套棺等组成。外椁长7.6米,宽5.8米,残高1.8米。套棺三层,内棺长2.07米,宽0.74米。此墓在唐代即被盗掘,仍出土300余件器物,有漆木器150余件、玉器40余件,玛瑙水晶器20余件,及铜、陶、石器等。二方鸟篆白文“曹撰”,一方小篆……[详细] |
![]() |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共有9栋,分别是:二院(今物理学院实验楼)、科学馆(今校办公楼)、工程馆(今教学北楼)、大礼堂、老图书馆、胜利斋教工宿舍、第一学生宿舍(今基建处办公楼)、第七学生宿舍(今离退休处办公楼)、老九舍(今重点实验室)。这些建筑分别建于上世纪20至50年代。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洋式风格,只有大礼堂和图书馆属于中式风格,二院(今物理学院实验楼)属于折中主义建筑,科学馆(今校办公大楼)属于西洋古典风格,其它大部分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建筑则属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大礼堂位于湖南大学内,由湖南大学土木系柳士英教授设计,于1951年动工兴建,1953年竣工。礼堂占地1566平方米,……[详细] |
![]() | 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锦绶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79),原为当地大户涂氏的庄园式建筑。1931年,湖南省苏维埃政府驻入漾水湾,办公地址设在锦绶堂。1950年土改时,锦绶堂房产分给农民居住,1962年浏阳县人民政府将此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锦绶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也,建筑格局为三进五开间,左右各有两列厢房。大门为歇山顶封火墙,左书“男女平权”,右书“工农-”等大字。中轴线上为前院、过堂、正堂、后堂等。前院两边墙开八角门通两侧院。过堂的屋顶建筑,高7.82米,面阔5间。正堂高8.78米,面积34.6平方米。后堂两侧为东西对称地住房。从中轴线往西有南北向小院落2个,北院为两层楼阁式四字形建……[详细] |
![]() | 谢觉哉故居位于长沙市宁乡县沙田乡堆资村。谢觉哉(1883—1971),原名维鋆,字焕南,别号觉斋,湖南宁乡人。1883年4月26日生。1921年参加新民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负责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和《上海日报》。后任中共湘鄂西省委政治秘书、《工农日报》主编兼文化部副部长。1933年到中央苏区,任毛泽东秘书,后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司法部长、代理最高法院院长。1934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边区参议会副议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长兼政……[详细] |
![]() | 炭河里遗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塅溪与沩水交汇的台地上,是南方最著名的青铜器出土地。遗址年代约为商代到西周时期。宁乡位于长江以南,却有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出土,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最大的铜铙和最大的铜瓿。炭河里遗址现存主要部分为黄材河北岸与土段溪交汇处的扇形地带,城墙西南和东北分别靠近两条河的河岸,城内保存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城外新发现保护面积为21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达40多万平方米。1963年确认为西周遗址,分别于1973年和2001年进行小规模试掘,2003年到200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发掘了西周早期大型建筑基址、城墙遗址,清……[详细] |
![]() | 程潜公馆位于今长沙市芙蓉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的白果园23号。解放后,程潜先生将该房交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所有。湖南粮食局作为住宅安排职公租住。现房屋产权归长房集团所有。公馆建筑面积326.66平米。为二层青砖楼房,共有14间房屋,全青花窗户,尽显古朴典雅之风。程潜公馆是一座两层楼的民国风格建筑,红石砖外墙,青石瓦屋顶,于闹市中沉淀出一份历史的厚重。由长沙市文物局颁发的“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点”牌匾挂于木质大门上。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程潜公馆原貌得以基本保留。程潜是湖南和平解放的重要直接推动者,程潜公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代表了民国时期长沙民居建筑的典型风格。2005年,程潜公馆被长沙市政府列入该……[详细] |
![]() | 黄兴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峰以北小月亮坪上方,麓山寺后,有石级直达。墓坐西向东,由三层近百级石砌台阶步入墓地。墓矗立塔形碑柱,为一整块四棱形乳白色岩石琢成,高约10米,气势雄伟,正面嵌铜制墓碑,上镌“黄公克强之墓”,墓表四周以石基柱围护栏杆,前有拜台、石凳,地面铺以花岗岩,整个墓表占地1186.24平方米,苍松翠柏,掩映其间。墓的右下方,有黄兴墓庐,已加修葺,大厅陈列黄兴生平事迹,供游人瞻仰。黄兴(公元1874-1916年),原名轸,字廑午,后改名誉,号克强。湖南长沙县人,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领袖,史有“孙黄”之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任陆军总长。袁世凯称帝时,任讨袁总司令。1916年病故于上海,次年移……[详细] |
![]() | 禹王碑位于岳麓山巅的苍紫色石壁上,面东而立。碑文记述和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大禹继父治水,“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的美谈,流传至今。岳麓禹碑高1.7米,宽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计77字,末行空四字。其文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很难辨认,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也有说是道士们伪造的。但远在1200多年前,即为韩愈所闻及,还亲登南岳岣嵝峰寻访禹碑,并留有诗记。即使是唐宋时的膺品,作为纪念大禹治水之丰碑,也是十分珍贵的。全国有十风处镌立禹碑,据说皆由岳麓禹碑模本复刻。2013年5月,禹王碑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详细] |
![]() | 湘雅医院早期建筑群包括门诊大楼、小礼堂、外籍教师楼、办公楼。湘雅医院原门诊大楼为4层、高21米,与西面一栋4层病室相连,组成马蹄型布局,整座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四周红砖青水外墙,顶面以钢筋混凝土紧固,人字歇山屋顶,五处挑檐靴头爪角,上饰回纹收尾,盖栗色简瓦,谷黄色正脊。室内为水磨石地面,楼梯嵌铜防滑条,大理石台阶,墙面粉白色石膏。门诊大楼整座建筑为砖木结构4层、高21米,平面布局呈马蹄型,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四周红砖青水外墙,顶面以钢筋混凝土紧固,人字歇山屋顶,栗色简瓦,室内为水磨石地面,楼梯嵌铜防滑条,大理石台阶,墙面粉白色石膏。保存完好。2002年公布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详细] |
![]() | 长沙王陵墓主要分布在南起天马山、北至望城县玫瑰园的狭长地带,大多沿湘江西岸,顺低矮山丘蔓延。这些陵墓群如今已形成以“北津城”为中心的4个区块。文物学界普遍认为,汉长沙国王陵为研究汉代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乃至整个大汉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详细] |
![]() | 蔡锷墓位于岳麓山白鹤泉左后方,黄兴墓正下,占地1974.72m2蔡公坡先生辛亥革命时在云南起兵响应,“二次革命”中组织护国军讨袁,连年征战,积劳成疾。1916年病故,1917年4月国葬于岳麓山。蔡锷墓地1620平方米,系岳麓山大型墓葬之一。墓上以花岗岩砌园型墓座,上为方型墓,通高9.1米,东向嵌入紫铜墓碑,正面刊刻“蔡松坡之墓”碑文。墓塔四周砌石栏,嵌有汉白玉,或青石板,镌刻有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广东、热河、察哈尔等省省长兼督军所献铭文及民国六年(1917年)4月26日建墓亭志文。墓后筑以围墙,南北有多层石阶导入。整个墓区为古枫、松、柏掩映。墓下方建有墓庐,辟为《蔡松坡先生生平事迹陈……[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