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青岛市旅游

青岛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时代:战国至汉西沙埠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1999年,遗址就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经过几次考古调查发现,西沙埠遗址为长方形布局,区域内随处可见瓦砾标本,从断崖处可见深浅不一的文化层堆积,最深处约有2米,最浅处有0.5米。西沙埠遗址分布区域现主要由西沙埠、邹家疃、前庄扶和长青四个村所辖。西沙埠遗址史称“北魏长广故城址”,根据田野考古调查和出土文物可知,北魏长广故城应该是其下限,而其真正的古城文化应该是战国至汉代时期。长广故城址为一个长方形城市布局,南北略长,北可到前庄扶村前,东西略短,西至长广河,东至西沙埠村西,总面积约110多万平方米。遗址北部应为居民区,中部偏南的位置有大型殿堂设置,南……[详细]
  即墨故城  即墨故城,名播古今,位于平度城东30公里的古岘镇东南部,自春秋到隋前,即墨故城共经历千余年兴衰巨变,是古代胶东最兴盛繁华的地方。战国时期,曾发生过著名的“田单火牛阵”战例。西汉时期,文韬武略的汉 即墨故城武帝曾-王于此。后其兄刘寄-为“康王”,都于此,俗称康王城,留有许多民间故事传说。  此城现存废池残垣,规模恢宏。有金鸾殿、点将台、东西仓、贮货湾、养鱼池、梳妆楼等遗址。故城内秦砖汉瓦随处可见,“折戟沉沙”时有出土。故城与附近的六曲山古墓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旅游访古探幽热的今天,即墨故城显出了极强的吸引力。……[详细]
  【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位于市南区中山路l号。始建于1910年,德国青年派风格俱乐部建筑。德人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占地面积3234平方米,建筑面积1891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有0-。德国三段式造型,平面呈不规则形。花岗粗石砌基,沾灰墙,折坡屋面,有气窗。正门南向,登13级石阶引梯至一层,4根圆石柱撑起挑廊,上为二层露台。主立面南向作折角处理,西南角现为入口处,有宽敞走廊兼休息厅,人字形地板,有高2米雕饰护墙板,砌有德国蓝色釉瓷壁炉和贴瓷座椅。天花板露木装饰,木挟梯宽大美观,房间宽敞明亮,建筑造型典雅美观。现为青岛科技协会使用。……[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西周位于胶州市张家屯镇西庵村东南部的高台地上,遗址南临胶河,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将遗址分成东西两部分。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3米。1976年春对该遗址进行了一次发掘,清理了西周时期的一个车马坑和两座墓葬,车马坑内殉葬一车四马一人,车辕走向朝西,车前四马,车舆底部殉葬一人。随同车马出土的多为铜制兵器,计有戟、戈、镞、胸甲等,墓葬0土了陶鬲、陶簋、陶罐、陶盆等11件陶器。在遗址附近还采集了20多件青铜器、5件陶器。其中2件铜爵带有铭文。1件刻有“父甲”2字,1件刻有“冉父癸”3字。……[详细]
  【团岛灯塔】位于市南区团岛西南,海拔24米。建于1900年,为八角形砖石结构,共3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15.4米,正门北向。地下室为机房和仓库。内有螺旋式花岗岩石楼梯直通塔顶,水式铜管挟手。三层为灯室,内为环周玻璃窗,外有铁制环形露天平台,中部有德国制造大型水晶石折光鼓形透镜.射程可达15海里。围绕灯塔下有平房,花岗蘑菇石而基,正门北向。当海雾达到一定浓度,塔上就会发出类似海牛的鸣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灯塔及各种设施遭到破坏。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后,修复了各种设施,并保留了灯塔和机房等德式建筑。现为交通部青岛海监局航标处使用。……[详细]
  朝连岛灯塔位于黄海青岛港附近的朝连岛上。该灯塔于1899年建造;1940年改建;1941年3月建成无线电指向标;1958年建成雾号;1993年灯塔大修。其主要作用是为进出青岛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务。1948年8月28日,修复朝连岛残塔。1957年4月,海军增建无线电指向标并正式启用。1979年1月该指向标撤除。之后,朝连岛灯塔历经多次大修,均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基本保持原貌。2019年10月7日,朝连岛灯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德国领事馆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青岛路1号,建于1913年,初为私宅,占地面积1408平方米,建筑面积1165平方米。1926年,德国政府在此设立驻青领事馆。南面入口用粗犷的蘑菇石砌半圆券。大楼中部拐角取以圆型,上方八边形尖顶塔楼,相邻两侧山花式山墙呈不对称状。1947年,孔子后人购买此宅称“南园”,1986年捐赠给青岛市政府。现为南园孔子纪念馆。一楼客厅被辟为展室,陈列孔子画像和相关的著作与文献。200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侯爵饭店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广西路37号,建于1899年,占地面积1398平方米,建筑面积1474平方米,属德国19世纪古堡式建筑。立面采用非对称布局,西南转角处有一圆塔楼。塔楼与南、西两个立面融为一体,突出的圆顶逐渐收缩上升,以针尖状直入天空。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为青岛市第一区-署。解放后,为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办公楼。200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德国第二海军营部大楼,始建于1899年,初于德国高层官员官邸,称“十一号官邸”,1912年改为营部大楼。为德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砖石木结构,平面呈不规则形,方块形花岗岩砌基,褐黄色沾灰墙,层间嵌条石,多折坡屋面。主立面南向,中部凸出墙面,隅石勒墙角,顶部拱起三角山墙。后长期为铁路分局招待所,目前似闲置。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9号开放时间:外观全天开放……[详细]
  海滨旅馆旧址 Site of Seashore Hotel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23号,建于1903~1904年,属欧洲中世纪田园式公共建筑,建筑面积4940平方米。花岗岩砌基,清水墙面勾缝,敞廊露柱,造型独特。曾称汇泉大酒店,是青岛最早的假日旅馆之一。1912年,孙中山在青岛停留时曾入住该旅馆。200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东周赵家庄遗址位于胶县里岔镇赵家庄村南,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类型。遗址坐落在村南约100米的高台上,东有岭,西有山,南有河流及水库。遗址范围较大,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度超过1米。地表散布有大量的陶片、石器、兽骨等。在遗址中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在各类陶片中以黑陶为最多,其次为灰陶,另有少量的褐陶。陶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陶器以素面磨光为主,纹饰主要有弦纹、附加堆纹、划纹等。可辨器形有鼎、鬻、盆、罐、壶等。石器有石斧、石杵、石锛等。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详细]
  崂山道教建筑群 崂山道教建筑群属古建筑类,包括太清宫、太平宫、上清宫、明霞洞、关帝庙、白云洞、明道观、蔚竹庵、华楼宫、太和观、沧海观等11处保存现状较好的道教建筑,其规模宏大,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是研究崂山文化乃至中国道教史的重要史料。其中太清宫建筑布局渗透道家思想,其建筑形式堪称庙宇园林的典范。……[详细]
  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位于平度市大泽山镇高家村。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已有1000余年历史。其现存的古建筑、石刻、碑志、塔林主要分布在大泽山北峰以南、西峰以东,东至东山脊方圆1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遍布于北峰、西峰山崖上的300余处石刻上至宋代,下至民国,有篆、隶、楷、行诸体,作者有郑板桥、何凌汉、刘墉、刘耳枝、孔尚任等名人高士,被誉为“天然书法博物馆”。其中气魄最大的题刻当推“瑞云峰”三个榜书大字,明代王之都书,字体为行楷,字径高2.88米,笔力雄健,气势逼人,数里之外,清晰可见。这里还是山东省最大的功德碑林,由于此地为佛教、道教胜地,历代善男信……[详细]
  胶澳海关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北区新疆路16号,建于1913~1914年,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24平方米。大楼采用一字形布局,中部突出。横向两处山墙为德国青年派风格。主入口开在纵侧面,由造型简单的圆壁柱承重。整个建筑没有使用过多的装饰,风格简洁大方。解放后,一直为青岛海关使用。200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路德公寓旧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德县路4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路德公寓旧址建筑为德国三段式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带阁楼,砖木结构,花岗岩墙基。路德公寓旧址建筑为典型的德国青年风格派,体现了欧洲近现代建筑艺术美学倾问以及文艺复兴到近现代所表现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独特的文物价值和社会人文价值。2006年5月25日,包含路德公寓旧址在内的青岛德国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详细]
  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分行旧址位于馆陶路1号,建造于1919年,占地7.17亩,基地面积4780平米,建筑面积1787平米,当时正是青岛正金银行升为支店之后不久。从建筑师长野宇平冶设计意图上看,正金大楼在正立面造型上试图体现出一种当时的金融权威的意向,以配合在当时正金和其发行的银元券在青岛的绝对统治地位。但事实上,以8根方形花岗岩壁柱和凸檐金字塔型山花展现的仿古罗马神庙的手法,却使建筑显得有些虚假,反倒让人觉得是枉费了一片心机。建筑上部大厅高5.5米,厅内有方型藻井,倒是宽敞壮观。二层的正金大楼整体呈长方形,同时建有阁楼和地下室。由华胜建筑公司施工完成。横滨正金银行总行在日本横滨。1913年11月设……[详细]
  德华高等学堂旧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朝城路4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现为青岛铁路分局办公楼。德华高等学堂旧址原址北起单县路,西至范县路,南至贵州路海滨,东至鱼台路,占地面积40093.53平方米,现仅存主楼。德华高等学堂旧址是德国在中国设立并得到清政府承认及承担部分经费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旧址,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06年5月25日,包含德华高等学堂旧址在内的青岛德国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详细]
  【山东路矿公司旧址】位于市南区广西路14号,建于1899~1902年,德国在青岛设立的公司。山东路矿公司是1912年由原成立于1899年6月的“山东铁路公司”和成立于1899年10月的“山东矿务公司”合并而成,是当时德国掠夺山东矿产资源的重要机构。此建筑为德国三段式,占地面积约594平方米,砖石木结构楼房,高约14米。二层,有0-和地下室。灰岩石砌基并呈条状镶砌墙体和墙角,折坡屋面,东西墙面中有高直屋檐,下为露木装饰。一、二层房间高4米,松木地板和黄朱瓷瓦两种地面,北边置有木挟梯至0-,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坚实,无多余雕饰。……[详细]
  万字会济南母院青岛分院旧址建筑向南偏西,四周红墙环绕。三进院落,一进院为万字会办公楼,呈“回”字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典型的罗马式建筑。二进院建筑为整个院落的主体,由山门、南北两厢、大殿组成一组四合寺观形仿古建筑群。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罗马式建筑、阿拉伯建筑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建筑史上是一特例。设计者刘诠根据万字会“五教合一”的宗旨,以三种建筑风格分别象征基督教,儒、道、佛教和伊斯兰教。万字会济南母院青岛分院旧址作为青岛美术馆展览馆面向世人。美术馆展厅共分三组,由罗马展厅、大殿展厅、伊斯兰展厅组成。罗马展厅为一、二层,总面积为900平方米。以展览油画、水彩、水粉、摄影等美术作品为主。大……[详细]
  德国海军军官俱乐部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关街道,年代为1909年。2015年6月23日,德国海军军官俱乐部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