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佑德”青稞酒作为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最有传承性的高端产品,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天佑德”始于明末清时期互助县有名的八大酿酒作坊之一的“天佑德”酒作坊。明清时期,互助民间有青稞为原料土法酿酒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酿酒工艺进一步完善,在威远镇逐步形成实力雄厚、闻名遐迩的“天佑德”、“义永合”、“世义德”、等八大酿酒作坊。因酿造出了清香甘美、醇厚爽口的青稞酒而驰名中外。2013年5月,天佑德酒作坊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文兴祥商号坐落在玉溪市棋阳路与人民路交叉口,占地面积715.29平方米,是玉溪人郭兴民在上世纪30年代建造并用来做棉纱换布生意的一个商号,它是中西结合的“五天井天台”的建筑代表,是玉溪市唯一保存较完整的近代优秀建筑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3年“文兴祥”商号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文新祥商号被被列为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开远发电厂是国家“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156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之一,是云南省第一座半自动化中型燃煤凝气式火力发电厂,投产发电后对当时云锡生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开远成为云南省重要能源基地的坚实基础,是滇南地区重要的工业文化遗产,2007年9月红河州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开远发电厂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
![]() | 糯福教堂糯福教堂位于澜沧县糯福乡政府西北300米小山上。系美国浸信会基督教堂,建于民国11年(1922年)。该教堂为拉祜族干栏式围廊建筑,内部装修为欧美教堂风格。总建筑面积为506.6平方米,平面布局呈纵向双十字形相连之木构架,平挂瓦屋面,内有礼拜堂、拉祜文教室、牧师休息室。基督教传教士活动至1949年解放时终止。现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糯福教堂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凤庆茶厂﹙老厂区﹚,现为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39年,是我国驰名中外的名茶“滇红”的诞生地。现存50年代建盖办公楼一栋,为苏式建筑,厂房8栋,厂房之间有铁轨相连。凤庆茶厂是滇红茶叶发展史的见证,为研究中国茶文化提供实物依据,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2019年10月7日,凤庆茶厂老厂区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
![]() | 地藏寺经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拓东路原古幢公园内。地藏寺经幢又名“大理国经幢”,俗称“古幢”。是大理国(937-1253年)布燮(职官名)袁豆光为超度鄯阐侯高观音之子高明生而建造的。1923年在地藏寺废墟上修建公园时出土,后来放置在公园内。幢的外形像一座塔,七层,底面呈八角形,通高8.30米,石质。第一层为鼓形幢基,雕刻汉文段进全撰《大理国佛弟子议事布燮袁豆光敬造佛顶尊胜宝幢记》以及梵文《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日尊发愿》、《发四宏誓愿》等佛经。第二层刻四天王及梵文《陀罗尼经》,四角分雕四神及释迦牟尼坐像,四天王面对四方,头戴宝冠,身穿甲胄,手持斧钺宝剑,脚踏夜叉,高约1.20至1.30米。第……[详细] |
![]() | 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旧址,又名昆明电缆厂,此次入选“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它是我国最早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1939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根裸铜导线(电缆雏形),从此开创了我国自己独立生产电线电缆历史,被誉为“中国电线电缆工业的摇篮”。位于春雨路615号昆明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内,1936年3月筹建于湖南湘潭,1938年迁到昆明马街,1939年7月投产,生产出中国第一根电缆,是我国最早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被誉为“中国电线电缆工业的摇篮”。抗战时期生产各类电线电缆4330多吨,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现存厂房有8幢徐坡顶厂房,约4800平方米。2014年9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详细] |
![]() | 介绍: 勐卧佛寺双塔位于思茅(普洱)州景谷县威远镇大寨,是昔日的官佛寺,为明末清初傣族威远土官刀汉臣所建。双塔在大殿两侧,南北向并列。树包塔为6层,高10.74米,塔包树高7.2米,上部呈圆弧形,塔刹已被大树代替。双塔塔身上有浮雕傣族佛经故事、民间传说等。 交通: 景谷县城内,有专线旅游车。云南西双版纳……[详细] |
![]() | 云县爱华会馆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中期至民国年间,分布于云县县城爱华镇内。云县旧时为古云州,是茶马古道澜沧江西岸干线上的重要古镇之一,商贾云集,汇聚出独特的会馆文化,至今仍保存有蒙化会馆(新福寺)、大理会馆(太和寺)及四川会馆(川主庙)三个会馆。2019年10月7日,云县爱华会馆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
![]() | 周家宅院,位于蒙自县城文澜镇武庙街15号,始建于1916年,为富绅周子荫家住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809平方米,建筑面积3259平方米,为单檐硬山顶木结构楼房与园林结合的四合院建筑。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福林堂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药店,由李玉卿创建。现已成为一个零售药业连锁公司,拥有零售店面80多家、职工600多人,药店严格按GSP要求建设。2000年,云南医药集团与香港世界中国实业项目有限公司合作,重新组建昆明福林堂药业有限公司。其制药86种,著名品种有回生再造丸、益肾烧腰散、黑锡丹、济洲仙丹、加味银翘散及糊药等。2013年5月,福林堂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大觉宫壁画大觉宫位于丽江城西北7千米的束河村古街旁,为四合院式小院,北面主殿,虽不高大,但建筑结构匀称和谐,四角房檐高挑,斗拱结构,额枋梁柱饰以各种鸟兽浮雕。殿内绘有明代壁画,现存6铺,计21.64平方米,皆为佛教内容,画面与白沙大宝积宫壁画不同,自成一体,独具特色,是明代丽江壁画的又一珍品。……[详细] |
![]() | 蒙自海关旧址位于云南省蒙自县城南湖东南隅。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设置的蒙自海关及税务司署旧址。原有房屋五十余间,今仅存一幢建筑,坐南朝北,通面阔23米,通进深14米,抬梁式木结构,单檐歇山顶。1938年夏至1939年春,曾辟为西南联合大学文法学院教室。……[详细] |
![]() | 郑氏宗祠位于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占地1452平方米,由祠门、中殿、正殿、偏殿组成四合院。宗祠中殿及正殿面阔均13.1米, 进深9.3-10米。梁柱门窗雕镂精致,艺术价值很高。郑氏祖籍浙江,明初随沐英入滇。……[详细] |
![]() | 德源古城遗址位于云南省洱源县,年代为唐。2019年,德源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昆明鸣凤山金殿太和宫金殿,又名铜瓦寺,坐落在昆明城东北郊鸣凤山,俗名鹦鹉山。鸣凤山原名相度山,明万历年间始创太和宫金殿以后,改称鸣凤山,系明代以来云南著名的道观风景名胜区。海拔2000米。金殿公园位于昆明城东约七公里的鸣凤山上。因大殿用黄铜铸成,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得翠谷幽林金光灿烂,故而得名“金殿”,又称为铜瓦寺。名声显赫的金殿属于道教太和宫的一部分,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新修葺,历史十分悠久。金殿为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总重250吨,是中国最大的纯铜建筑。大殿之内,梁柱斗拱、门窗瓦顶以及殿内供案、帏……[详细] |
![]() | 长春洞位于巍宝山西麓,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由道人李法纪、杨法荫创建。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又增其规制,始成现今之规模,为国内全真教纯阳派著名宫观。长春洞呈坐东向西,依山而建,占地1656平方米。平面布局按道家“八卦”形制排列组合而成,依次由山门、前殿、大殿、厢房、道舍、花园等组成。大殿建在1.85米的石砌须弥座上,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抬梁与穿斗式结构,上、下檐皆施斗拱。内塑玉皇,两侧塑起、问二帝。大殿藻井为八卦图,内雕蟠龙,四周天棚板满绘“天宫诸神”,四周裙板绘“二十四孝”以及山水、花鸟等道教壁画,是我国道教建筑的代表作。长春洞为巍宝山胜景之一,被称为“古洞藏春”。20……[详细] |
![]() | 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云南江川甘棠箐遗址位于云南省江川县路居镇上龙潭村西南约1.5公里处。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9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初步判断为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它云南省继元谋人遗址之后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遗址。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木制品和用火的遗迹。由于木制品极易腐烂,世界范围内关于人类早期的木制品发现亦属凤毛麟角。该遗址中木制品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研究空白,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木制品。该遗址发现的用火遗迹,似篝火遗存,基本原样保存,这种形制的用火遗存在我国旧石器早期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遗址……[详细] |
![]() | 牡宜遗址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黑支果乡牡宜和阿章村委会所在的坝区及周边区域,为两汉时期“句町文化”大型遗址。“句町”是《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和“滇”同时期的部族,也是汉王朝在云南继封“滇王”之后的第二个王,在西南夷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2007年抢救性清理的木椁墓和2011年发掘的4座墓葬出土了铜鼓、龙虎纹金带扣等大批重要器物。考古发现结合史料记载,证明以广南县黑支果乡牡宜坝区为中心约5平方公里的牡宜遗址是汉代句町王族的活动遗存。为全面了解句町文化的面貌、空间分布以及发展脉络等问题,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设立了《句町文化的初步研究》课题,针对牡宜遗址的考古调勘、发掘和研究是此课题的主要……[详细] |
![]() | 大理银梭岛位于大理洱海东南,面积23300平方米,遗址分布于岛的北部,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遗址中心区文化堆积保存较好,最厚处达6.8米。遗址的中、上层堆积中含有大量的螺壳和遗物,现场对螺壳的采样和统计发现,大部分的螺壳尾部被人敲打过,以便于食用。出土大量遗物,其中以陶片最多,约有30吨,根据颜色和质地,陶器可分为夹砂橙红陶、黄陶、夹砂灰陶等。通过细筛筛选,获取了大量的小动物骨骼和小件器物等,编号小件器物多达14000余件,可分为陶、石、骨、牙、蚌、玉、铜器七大类,以陶器、青铜器、石器等最引人注目。青铜器中,锻打的青铜鱼钩制……[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