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玄妙观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鸳大镇白羊山麓。距安岳县城20公里,鸳大镇5公里。玄妙观开创于唐代,是集农业生态景观与文物保护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玄妙观是我国道教造像胜地,摩崖造像分布于一蘑菇状的平顶巨石周围,前后各长约10米,左右长约6米,高约5米,顶平。四面立壁凿为造像龛、大小龛窟达79个,石刻造像1293尊,全为唐代的精美雕刻。主要造像有老君释迦并坐、真人、十二时神、金刚力士、九头鸟、观音、势至等。玄妙观以道教造像为主的摩崖造像,规模庞大、内容丰富。不论雕刻的道教造像还是佛教造像,均生动优美,……[详细]
  仁寿冒水村摩崖造像,是宋代摩崖造像的精品之一。仁寿冒水村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冒水村三组,这里地处浅丘,四面环山,又叫大佛沟。冒水村摩崖造像镌刻在一块大石包上。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仁寿冒水村摩崖造像,因地处大佛沟,又叫大佛沟摩崖造像,有造像6龛共22尊,另有碑记一通,题记一处三则,大部分完整。据仁寿县文物管理所考证,这些造像镌凿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至清宣统二年(1910)。民国版《仁寿县志》载,“昆迦寺有两个石刻大佛。”据查,造像处原有庙宇一座,……[详细]
  塔梁子崖墓群,位于中国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民主乡桂花村响滩河北岸“塔梁子”山腰上。2002年9月—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塔梁子崖墓群中的9座崖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批崖墓由墓道、墓门、主室、甬道、侧室、棺床、壁龛、灶台等组成,有单室、双室、多室等形制,以多室墓为主。在崖墓中首次发现有壁画和墨书榜题,并发现一批仿木建筑形式的雕刻和珍贵的画像雕刻新题材,大大丰富了崖墓的考古资料。根据这批崖墓的形制、画像题材及出土器物,其时代属东汉中晚期。在3号墓中首次发现了“墨书榜题”。塔梁子3号墓则是长……[详细]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公园西北角。清宣统三年(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交给民办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银行团经营。湖南、广东、湖北、四川等省人民奋起反对,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开展保路运动,进行-、-、抗粮、抗税等形式的斗争,四川的保路运动规模最大,参加者有数十万人。同年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逮捕保路同志会负责人蒲殿俊、罗伦等人,并枪杀-群众数百人,制造了成都血案,这激起了人民更大的愤怒,于是同盟会会员龙鸣剑等组……[详细]
  泸州老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1)营沟头片区窖池群及酿酒作坊(包括:温永盛作坊、春和荣作坊、鼎丰恒作坊、洪兴和作坊、永兴诚作坊,龙泉洞)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泸州老窖酒厂内花园东墙角;南至泸州老窖酒厂三组、四组车间墙角;西至龙泉桥下老窖酒厂围墙;北至泸州市三星街。(2)定记作坊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四周围墙为界,东至大慈路77号民房,南至莲花池8号民房,西至铂金公馆,北临皂角巷59号民房。(3)小市片区窖池群及酿酒作坊(包括:协泰祥、裕厚祥、永生祥作坊;生发荣作坊;鸿盛祥、富生荣作坊;醇丰……[详细]
  郑山·刘嘴摩崖造像在郑山和刘嘴之上,各有几块形态各异的大石包,就在这几块大石包之上,雕刻着一龛龛精美的唐代佛像,密如蜂房,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大石包造像。1984年,丹棱县文物工作者在全县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两处规模较大的摩崖造像群,由于郑山、刘嘴相距不过里许,因此,将这两处造像统称为丹棱郑山——刘嘴摩崖造像。2013年5月,郑山·刘嘴摩崖造像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郑山摩崖造像保护范围:东以第23龛造像外延80米,西以第39龛造像外延20米,南以第37龛造像外延80米,北以第40龛……[详细]
  中岩寺摩崖造像中岩寺摩崖造像,位于青神城南9公里处之岷江东岸的中岩。据史载,中岩于唐代开始建寺,中岩寺唐名德禅院,是诺巨那罗汉誓不归极乐世界,而愿住人间与世人同甘共苦,人们称他是掌嗣、禄之神。经过北宋、南宋的大规模扩建到明代时,中岩山中寺院众多,摩岩造像及石刻碑文无数,已成为蜀中一处著名的佛教游览胜地。历代建筑的寺院主要有:上岩“垂拱寺”,中岩“景德禅院”,下岩“慈姥庙”等。此外,江边有“水月楼”、山中有古塔、“东坡读书楼”、石窟造像,以及众多的碑刻楹联题字等等。民间曾流传有“先游中岩,后朝峨眉……[详细]
  凉山大石墓群(喜德伍合大石墓),位于喜德县冕山镇伍合村二组,西北距喜德县城11公里,墓群处于安宁河支流孙水河南岸坡地上,墓群北距300米为孙水河,北距泸沽——喜德公路480米,南距伍合村二组民房100米,东北400米为伍合吊桥,东南为瓦来俄普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0′,北纬27°50′,海拔1750米。孙水河为安宁河支流,东西流向,河面宽约40米,水量不大,流速不急。泸沽——喜德公路位于墓群北400米,方向为东西向,沥青路面,路况较好,宽度约8米。成昆铁路为东西向位于墓群北侧500米。伍……[详细]
  鱼泉寺始建于大明正统元年,至今已600余年,因其本身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重要的历史保护价值,在200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鱼泉寺位于四川绵阳游仙区东宣乡鱼泉村的鱼泉山腰上,距绵阳城约40公里。这里层峦叠翠,林木翳荫,又有清流激湍,萦拂山中,环境颇为幽静。寺因山势而建,坐南向北,创建于明代正统元年(1436年)。相传“寺有泉池不涸,有鱼游泳自如”故名。明末清初,寺遭兵燹。清康熙、乾隆年间寺僧增建了观音殿、地藏殿和前殿,并续构两廊及前灵官楼。现鱼泉寺的建筑,除大雄殿为明代建筑外,其余均清代遗存。鱼……[详细]
  觉苑寺位于广元剑阁县武连镇,寺庙始建于唐代,据说是一代名臣魏征的家庙,后经历代重修重建,现存为明代风格建筑。觉苑寺内的“佛传壁画”精美瑰丽,享负盛名。觉苑寺在2001年被国务院确立为第五批全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觉箢寺南三座大殿及东西对称的两座配殿所组成。其中三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以及观音殿。大雄宝殿为明代所建,殿内两根立柱上各雕塑着巨龙盘踞其上,气势恢宏。殿内供有三尊如来佛像,寓意为佛家“佛、法、僧”一体三宝。三尊佛像造型一致,唯手势不一。中间象征着“佛”的造像双手合十,说法入定,神态安……[详细]
  碧水寺摩崖造像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原坐落于宝成铁路复线涪江大桥桥头龙西堰西岸崖壁,原有1000余龛,1940年修建龙西堰时毁损大部,仅存100余龛。造像镌刻于长8.2米、高2.7米的崖壁之上,有唐代广明元年(880年)造像题记3则。造像上端中央有一宽2米、高0.35米的矩形龛,龛内有排列整齐的造像4-6层不等共160小龛,龛内均有深浮雕佛像。1985年,绵阳市(县级)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因修建绵阳至江油高等级公路拓宽路面施工需要,将其全部从崖壁剥离嵌入碧水寺崖壁保存。崖壁有唐代……[详细]
  安丙家族墓地建成于1223年,位于四川华蓥市双河镇昭勋村。安丙(公元1148年—1221年),四川广安华蓥人,生前为南宋重臣。他为了社稷安全,舍弃“丞相”之职,率军诛杀叛贼吴曦,其后又与南侵金兵作战,屡建战功,被南宋朝廷封为少师、“鲁国公”。墓地坐东朝西,由北至南排列,前为九层护坎,后枕山坡。主墓为安丙及夫人李氏和郑氏之墓。有一墓墓主不详,另一墓与主墓相似,但小于主墓,为安丙孙女安宝孙之墓。安丙墓内主要雕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花卉、持笏官吏及驯兽图,后龛中央有安丙坐像,墓室左右壁各有两幅壁……[详细]
  石塔寺石塔位于四川省邛崃市高何镇高兴村石塔寺山门外。该塔始建于南宋乾道五年至八年(1169年~1172年)。石塔寺石塔平面呈四边形,十三级密檐,通高17.8米,全用红砂石雕砌而成。塔下为四方形素面台基,边长5.55米其上为一卷腿几座,边长5.5米,高0.78米,上置双重须弥座,每面各辟壶门三个。须弥座上正中置一方形平座,其上起第一层四方塔身,边长1.84米,高2.9米,塔身上部叠涩8级出挑,与12根八棱檐柱及石梁、石檩共同支撑宽大的一层塔檐,四角微有反翘。一层塔檐上出密檐12级,石刻叠涩四级挑出……[详细]
  高峰山古建筑始建于唐,现存古建筑为清末至民国建筑。高峰山古建筑群建筑面积5200余平方米,有主庙、王源清墓及碑亭、范云峰墓及碑亭、寨垣及寨门四大部分组成。主庙建成于清末至民国,占地面积3900多平方米,循山布局,上下二层或三层,由山门、三清殿、老君殿、文昌殿、客堂、各层寮舍组成,楼阁环绕,结构复杂,勾连巧妙,间设暗室、暗道、隔墙壁,天桥、楼梯重重叠叠,蔚为壮观。王、范两处墓及碑亭为民国建筑。寨垣及寨门物改建,建筑年代不详。高峰山建筑格局的初始状态,建筑原始形制保存完好,是古建筑研究的珍贵资料。高……[详细]
  玉台山石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阆中市保宁镇北的玉台山山腰,为覆钵式喇嘛塔。塔高8.6米,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个部分。塔基为四方形,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柱体,内刻一佛跏趺坐于莲台。上装塔刹,有石雕八力士举刹身。刹身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塔顶为一焰纹状圆石。石塔雕刻精美,除局部风化外,基本保存完整。玉台山石塔无确凿建筑年代,根据其形制特征,推断为唐代所建。玉台山石塔的人物造型、装饰及塔身造型带有明显的唐代特征,是研究佛塔式石构建筑的重要资料。 20年前,一名英国建筑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