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旅游

重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时代:1935-1949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北碚区批次:第六批 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文星湾42号,为中国第一个民办科学院,1930年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在北碚创办。下设理化、农林、生物、地质4个研究所,并附设博物馆、图书馆、兼善学校,曾管理三峡染织厂,并设成都办事处、西昌工作站。院址初设火焰山东岳庙。1934年院部和理化研究所迁文星湾“惠宇”。 现存文物点有:惠宇楼、地质楼、地磁测点、卢作孚旧居等。 惠宇楼为中国西部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办公楼。1933年,卢作孚向国民政府军政要员杨森劝募2万元,后加1万元,于次年建成,因杨森字子惠,故名“惠宇”。1939年1……[详细]
  “保盟”旧址是1936年德国留学回国的工程师杨能深所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60平方米。旧址由三部分组成,主楼为宋庆龄及“保盟”总部用房,后楼附属建筑为工作人员用房,房后有一个躲避日本飞机轰炸的防空洞。1939年该房曾被外交部租用,一度用作接待外国客人。1940年3月31日,宋庆龄第一次来到战时首都重庆,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宋庆龄决定赴重庆,不是因为私人关系,而是为联合抗战打下基础。“用行动实现团结、统一、联合抗战的理想。”宋庆龄在《渝行观感》的谈话中阐明了她的这一观点。宋庆龄在重庆短短的几十天里,前往歌乐山第一儿童保育院探望了战争中收容的孤儿,到医院慰问伤兵……据陈列……[详细]
  时代:1938-1946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渝中区批次:第七批囯民政府外交部旧址: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暨重庆高中旧址:该址坐西北朝东南,一楼一底,为两幢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9.4米,进深20.5米,通高约13.5米,1号楼建筑面积624平方米,2号楼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52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房屋建于20世纪30年代,青砖瓦面四坡水构造形式,建筑造形采用外廊式对称布置,使其典雅、庄重,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1号楼原是巴县议会的右楼,1927年初,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在此作办公地点。当时中共重庆地委书记国民党(左派)四川省……[详细]
  重庆黄山抗战旧址群的历史沿革经历了四个阶段,是重庆市重要的抗战历史文化保护地。第一阶段:20世纪初,重庆白礼洋行买办黄云阶的私产,命名为黄山。第二阶段:“七·七”事变后,1937年10月,蒋介石召集国防最高会议,确定四川为抗战大后方,重庆为国民政府驻地。为避日机轰炸,蒋介石侍从室将黄山购来为蒋宋修建官邸。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近5年中,由于黄山警卫森严,给外界一种神秘之感。最令人感佩的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和蒋夫人美龄将他们在黄山的私人别墅无条件赠给了重庆扶幼院(中国福利院的前身)。第三阶段:国共内战后,为川东行署所在地。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曾在此活动休养。1951年,被走群众路线……[详细]
  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旧址1930年,国民革命军第21军军长刘湘通令全川各县,限3个月内筹款派僧入藏,向喇嘛学法,以作沟通汉藏的桥梁。他在宴请太虚时,为表明自己重视佛教,向太虚大谈其派僧入藏之举。太虚表示很感兴趣,建议:“派僧入藏留学,不如在四川办一所藏文学院,培训汉僧学藏文,作入藏留学之准备。”刘湘很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当场商定取名“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1932年8月21日,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开学仪式正式举行。这天,缙云古寺甚是热闹,巴县县长冯均逸、重庆高等法院院长费孟与、嘉陵江三峡峡防团务局局长卢作孚等官员、乡绅数百人纷纷前来捧场。至此,四川第一所高等佛学教育学府在缙云寺中建成。据了……[详细]
  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151号,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保护利用是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确定抢救维修的120处重要抗战遗址保护项目之一;在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的《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原址保护为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及展示利用的重点项目。 1945年12月16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表团来重庆出席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国民党政府将原中国银行的一幢宿舍拨给代表团使用。 政治协商会议,也称“旧政协”,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在重庆召开。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共计38人……[详细]
  时代:1937-1946年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区:重庆市渝中区批次:第七批该址坐北朝南偏东15度,共九层,为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面阔35.6米,最大进深18.41米,主楼高32米,附楼高22.14米,该建筑面积5030.2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58.92平方米。该大楼由方亭、主楼、两侧楼及附楼组成,攒尖及歇山屋顶特具中国元素,属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风格,具有较高的建筑景观价值,对于研究上世纪重庆建筑的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民政府-是国民政府最高立法机关,于1928年10月成立。职掌议决法律案、预算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其它国家重要事项的职权。1937年……[详细]
  东水门及城墙位于渝中区东水门段,时代为明、清。东水门及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于明代,系重庆老城正东大门。现存的东水门城门宽3.2米,高5米,厚6.7米,属于石卷顶城门洞。附近有200余米的石城墙一段,高约6米。因城门朝东,与东去的长江流水同向而得名。条石城垛及门大体如旧,为单门,门洞呈拱形,门额上的“东水门”三字已风化。东水门城墙面临长江,孤峙江中,险厄天成,气势巍峨,呈现出典型的山城古城墙特色。说到重庆城墙构筑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16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张仪,首筑江州城。而后,公元226年建兴四年蜀都护李严扩建城池。南宋时期为抗击蒙(元)军侵犯,彭大雅、余玠先后构筑山城防御……[详细]
  天生城为古万州八景之一“天城倚空”,位于重庆市万州区西北一公里处,海拔467米,总面积400亩,山势呈南北走向,北窄南宽,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500米,是长江三峡名胜区域内的重要景点。天生城因山势雄奇,平地隆起,四面悬岩,绝壁凌空,峭立如堵,自然成城而得名。相传三国蜀汉昭烈帝刘备伐吴时,曾屯兵于此,故又名天子城。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难开,自古为兵家必争之要塞。四方悬崖峭壁,仅一线蜿蜒陡直,曲折窄小的石路可通寨门。天生城的历史据资料记载,南宋末期,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为了抵抗蒙古大军的入侵,率领四川军民修造了一系列山城防御体系,而天生城作为其中的一个据点,与合川的钓鱼城、苍……[详细]
  时代:南宋至清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渝中区批次:第七批 该址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约6亩,现建筑面积230平方米,该建筑结构为穿逗排架房屋,屋面小青瓦,装板墙面和抹灰墙面,地面青石、三合土,花格窗、木板门,正堂装有贴金箔的照面雕花枋,有人物、山、水、花、鸟等雕刻,在室外有贴金撑拱、雀替、看枋、花牙子。该建筑最具独特的是三波六铺水,在古建筑上最多见的也只有二波四铺水,该建筑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的一处最为珍贵而独特的古建筑,反映了重庆古代建筑的特色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景观价值。巴县署,俗称巴县衙门,现作重庆市渝中区的街名。属西三街街道办事处辖区。原县署前出老鼓楼街一段称衙门口街,后抵……[详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保垒(意指坚决抗战的精神)。保垒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5层,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战),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决定在原精神保垒的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记功碑”,以纪念全国军民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抗战胜利纪功碑于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动工,1947年8月竣工。全部采用钢筋水泥建造,十分坚固。碑高27.5米,为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力土结构。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占领重庆,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详细]
  通远门及城墙位于渝中区七星岗金汤街段,时代为明、清。通远门的前身为镇西门,基址为三国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蜀都护李严修筑的江州城墙和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彭大雅为抗击蒙古铁骑修筑的石基构造墙。现存的城墙及城门遗址为明洪武年初,戴鼎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修筑的石砌城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战乱动荡,通远门城墙在风雨中矗立了六百多年,默默的见证着重庆城历史发展的轨迹。通远门那座小门洞历来是重庆城通往外界唯一的陆路通道,门外的七星岗则是一片乱坟岗。一首流传至今,以城门为内容的《重庆歌》中唱到,“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重庆通远门自建成以来发生过两场惨烈的战事,在通远门的浮雕上有相关记载:张珏死……[详细]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位于重庆市西北部歌乐山下。“中美合作所”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简称,组建于1942年,1943年正式设立。“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政府为了从-当局获取对日作战的情报,经过协商,双方签订了秘密协定,共同建立了情报机关,这就是“中美合作所”。合作所的主任是-军统局长戴笠,副主任是美国海军部派遣的少将梅乐斯。所址所在的地方是一片山峦交错、地形隐蔽的地带,建筑包括有渣滓洞、梅园、杨家山、造石场、白公馆、五灵观、红炉厂、王家院子、熊家院子、小杨公桥、朱公馆、步云桥、岚垭等,绵延纵横二十多华里,里面还建有戴笠、梅乐斯的住宅和容纳2000多个中美特务的宿舍、办公厅、餐厅、舞厅、礼堂、军……[详细]
  时代:汉至六朝类型:古墓葬地区:重庆市丰都县批次:第七批 汇南墓群现位于重庆市丰都县三合镇滨江中路居委商业一路,时代为汉至六朝。1987年二普调查时首次发现,原地址为汇南乡新湾村,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199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考古队再次调查,将长江右岸西起峡南溪,东至龙河大桥的23个山梁子统称为汇南墓群,海拔在165—246米之间,经勘探确认,有汉代至六朝古墓葬约1000余座,分布面积约330万平方米;1993年至2005年,为配合三峡库区丰都新县城移民搬迁建设,先后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等考古科研单位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器物,种类包括陶、瓷、铜、铁、银、玉……[详细]
  瞿塘峡摩崖石刻在瞿塘南岸白岩山西侧榜江处,有一片面积达千余米的大青石,上下数十米,布满了自宋至近代的碑刻共十二幅。这些石刻均为阴刻,字体有楷、隶、草、篆等。内容涉及面很广,既有对统治者的-,也有对夔门胜景的赞美,更有抗日救国的豪迈宣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位于瞿塘峡凤凰泉边的《皇宋中兴圣德颂》,该石刻高4.1米、宽7.2米,面积29.52平方米。刻于宋代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南宋著名书法家赵公硕书,赵不忧撰文,夔州郡守王伯庠上石。全文共948个字,字径20厘米。内容是赞颂南宋高宗禅位于孝宗的美德。光绪《奉节县志》载:“字如碗大,舟行峡中,远望可读。壁陡通江,水急岸高,……[详细]
  刘伯承同志故居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市开县赵家镇周都村,1987年12月4日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原中共万县地委、原万县地区行政公署、原万县军分区在故居前举行了刘伯承同志故居开放剪彩典礼暨刘伯承元帅墓碑揭碑仪式。刘伯承同志故居座落在风光秀丽的小华山沈家湾。占地面积8.7亩,保护范围2.9平方公里。距万州区23公里,至开县新城12公里,至纪念馆15公里。现藏有文物及当年使用的书籍、物品复制件,配以大量图片资料,通过原状陈列和保存完好的石水缸、石碾盘、堰塘,还有黄桷树古道、父母坟地、私塾遗址等,展示了刘伯承少时勤耕苦读,立志“拯民于水火”的成长轨迹。刘伯承元帅故居主要有刘帅青、少年时期的革……[详细]
  潼南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城西北1.5公里定明山下。潼南大佛寺唐咸通年间(860-874年)始建,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禅寺”。后因宋朝在寺内依山凿一大佛,改称“大佛寺”。寺依山崖凌空而立,庙高33米,梯台状,佛阁七层,层层飞檐高翘,皆覆琉璃瓦。明朝在大雕像之上覆盖七重飞阁以蔽风雨,今尚完好,大佛寺历史上曾重建三次,最后一次是民国十一年重建。潼南大佛寺今存有大佛阁、观音殿、玉皇殿、鉴亭四座木结构古建筑,多为清末遗物。玉皇殿始建于民国11年(1922),据说原是当地百姓为求雨祭天而建。玉皇殿和大佛殿之间的观音殿,建于宋元年间,1946年重建,内塑千手观音。据说,观音列于佛祖右侧,是潼南……[详细]
  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是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兵工生产基地,这些重庆兵器工业旧址支撑了长期抗战,为西南大后方的经济建设与兵工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此次申报的“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是重庆市现存抗战遗址文物保护点中兵器工业旧址的代表,兵器工业依托其他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又在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起到带头和促进作用。据悉,第二十一兵工厂车间旧址部分位于跳磴镇红胜村一带。而第二十九兵工厂旧址位于大渡口区老重钢厂区,厂址面积约5平方公里。厂内保存了1938年锻造厂房1处,原厂办公楼(红楼)、原高线厂办公楼(小洋楼)、1950年代炼钢厂房、1960年代中板厂厂房、大跨度车……[详细]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江津市石门镇白坪村(原凉亭村)。大佛寺座北朝南,依山伴水,正面面临长江,背倚崖壁。大佛寺总建筑面积720平方米。东西各有一条石曲径从崖上到河边与寺院相连。大佛寺里面是三合院布局,左右为厢房,中间是正殿,依次分为送子殿、观音殿、雷神殿,寺内石刻造像是一尊通高13.5米的观音造像。正殿为七重檐山式顶,琉璃瓦铺顶,正中饰宝瓶,翼角均装饰有鸱吻,抬梁式梁架。左右厢房为石木结构,硬山式顶,小青瓦铺顶,穿斗式梁架,六柱四穿。整个山门依山崖而建,结构严谨,雄伟壮观。石门大佛寺建筑为七重檐山木结构建筑,是中国清代典型的高层建筑。脚踏莲花观音造像,坐北向南,通高13.5米,肩宽5.……[详细]
  时代:南宋至民国类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区:重庆市江津区批次:第七批大佛寺摩岩造像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石门社区凉亭组,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八年引人维修坐北向南,造像依崖而凿,崖宽12米,高30米,一尊脚踏莲花观音造像,高14.8米,宽5.9米,厚5.2米,善跏趺坐,头戴头冠,胸饰缨络,身着袈沙,全身贴金绘彩,头部有一笑容可掬的罗汉,左有石瓷瓶,右有石执物,为高浮雕接近圆雕。一座寺庙,坐北向南,为三合院布局,完好,建于明代,同治维修。正殿:依崖而建,总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木石结构,七重飞檐歇山顶,翼角均施吻,中饰宝瓶,抬梁式梁架,七架椽屋四椽袱前乳袱牵后接石壁,用三柱,面阔三间17.6米,进深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