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旅游

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曹操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安丰乡、曹操王都邺城(在今邯郸临漳县)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高陵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墓圹平面略呈梯形,东边宽22米,西边宽19.5米,东西长18米;大墓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高陵的发现印证了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嗜好,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高陵发掘成果为汉魏考古树立了标准的年代标尺。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详细]
  乍提花洲书院,也许知道的并不多,因为它毕竟没有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等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声名显赫,但倘提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人们一定会耳熟能详,花洲书院虽在名气上不能和四大书院相比,但也是我国古代很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创始花洲书院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期间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并在书院东侧创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花洲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公元1045年,范仲淹谪知邓州,为学风不兴而忧心忡忡,感到百花洲一带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治学场所,于是在百忙中谋划,创办花洲书院。……[详细]
  小商桥位于临颍县黄帝庙乡小商桥南小商河(颍河故道)上。桥为敞肩单孔石拱桥,长20.87米,宽6.67米。大拱竞夸11.6米,矢高2.13米,矢跨比为1/5,拱券面厚0.65米,小拱净跨2.13米,矢高1.2米,两岸小拱脚间距20.2米,主拱和小拱均由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主孔每块拱石间均由咬铁连接。券面石浮雕有天马,狮子,莲花和几何图案,拱之上端置有兽,伸出桥身。桥墩下部四角有高浮雕金刚力士像,双肩扛拱,双手上托,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动,风格古朴。据方志记载,小商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现桥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最大的一次修筑是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详细]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0公里处,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国家AAAA景区。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有光环绕,轻盈飘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群臣,并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全身放射着光芒,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详细]
  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城北2公里处,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发祥地。她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画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这里,“逆境发愤”、“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源于此地。羑里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安阳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千多年前,殷纣王忌惮周族的日益强盛,契机以蓄意谋反为由将西伯侯姬昌软禁于荒村羑里,也就是如今的羑里城。姬昌当时年虽年事已高,但在被困的七年中,仍以顽强的毅力将伏羲先天八卦演易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爻,完成了《周易》这部举世闻名,千古不朽的著作。《周易》是中国文化最为古老的典籍之……[详细]
  戚城遗址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濮阳市,它是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卫国的重要城邑遗址,年代为公元前11世纪~前476年。濮阳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戚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上的部分为周长1520米的古城残垣,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地下则保存着自6000多年前仰韶文化到汉代等不同时期历史遗存。戚城遗址是濮阳悠久历史的重要见证。戚城文物景区总占地面积760亩,自1991年3月起,历时5年建成,其中有纪念景点5处,文物及遗址展示3处。戚城又称“孔悝城”,是春秋时卫国的重要城邑。向北隔黄河与晋国相望,南与鲁接壤,西与郑毗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成为诸侯争夺的一个战略目标。同时,……[详细]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位于河南省确山县城西32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包括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等在竹沟设立的各个机关。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原局,负责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由化名为胡服的-、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任委员,胡服兼书记,驻地在当时的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的竹沟镇。1939年1月,-来到竹沟,领导中原地区的抗战工作。中原局肃清了王明机会主义路线在中原地区党内、军内的影响,正确地贯彻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竹沟镇建立了新兵队即党校、教导队和电讯、卫生、妇女、青年等训练班,为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干部;还创办……[详细]
  嘉应观位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杨庄村南,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为纪念在武陟筑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宫、庙、衙三位一体黄淮诸河龙王庙,建筑风格形似故宫,主要包括山门、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阁等,规模宏大,有“北京小故宫”之美誉。嘉应观现占地140亩,中轴线南北依次有山门、御碑亭、前楼、更衣殿、龙王殿、风神殿、雨神殿,东西跨院为河台、道台衙署。嘉应观山门为单檐歇山顶,顶部覆盖兰色琉璃瓦,檐下为五踩重昂斗拱,用材甚小,玲珑别致。外檐木质上均有彩绘,笔调明朗,色彩鲜艳。门前门牌上 书--有“敕建嘉应观”五个大字,为雍正皇帝手书圣旨。御碑亭似清……[详细]
  •这里埋葬着关羽的首级,是祭拜关二爷的圣地。•可以观赏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亲笔御匾。•庙内有一百多尊清代的石刻小狮子,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景点介绍在洛阳市城南约7公里的关林庙,规模不大,但是香火极旺,因为这里埋葬着蜀汉名将关羽关二爷的首级(头颅)。根据古代封建礼制,帝王墓为“陵”,王侯将相墓为“冢”,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为“林”。两千年来,关羽的地位从王侯一直上升到武圣人,能与“关林”相媲美的也只有山东曲阜的孔林。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开始建庙种植柏树,清朝乾隆年间(1735—1799年)加以扩建,基本形成如今的关林庙的规模。关林……[详细]
  千唐志斋位于新安县铁门镇,是已故国民党起义将领张钫先生所营园林“蛰庐”的一部分。兴建于民国21~23年间(1932~1934年),包括15孔砖质窑洞、3个天井和1条走廊。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予以命名并用古篆题额。整个建筑里里外外,镶满了大大小小的墓志和书法、绘画石刻。现存各类藏石1413件,其中唐代1185件,宋代88件,明代30件,五代22件,北魏2件,隋2件,西晋1件,元1件,清2件,民国7件。此外,还存墓志盖19件及其他各类书法、绘画、造像、经幢、碑碣54件。这些志石是由原斋主人张钫先生从民间各地,主要是洛阳一带搜集而来的。所获北魏志石归于佑任,唐志石归张之宝斋。他早年参加同盟会,是辛……[详细]
  庙底沟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西南的原陕州老城南关附近,距三门峡市区4公里。在北至青龙涧河、南至老310国道、东至火烧羊沟、西至庙底沟的24万平方米范围的土地内,一处5000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静静地沉积在厚厚的尘埃中。中原地区史前文明中独一无二的一个阶段——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便因此而得名。遗址内涵分为二期。一期(下层)为仰韶文化遗存,命名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二期(上层)遗存属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性质的遗存,命名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它是承袭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又发展为河南的龙山文化。已出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陶器上千件,在中国考古界引起轰动。庙底沟遗址的发现,解决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分期,更重要……[详细]
  马氏庄园位于安阳西21公里的蒋村乡西蒋村,为清末头品顶戴两广巡抚马丕瑶的故居。其地北倚寿安山,南临珠泉河,西近巍巍太行,东连华北平原,辉映于行山洹水间,尤具胜观。庄园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年,前后营建近50年之久。主要建筑现存基本完整。建筑群主要由北、中、南三区组成,共分六路。其中北区一路,建有二个四合院;中区四路,其中西三路为住宅区,每路前后又均建四个四合院,每条中轴线上各开九道门,俗称“九门相照”。东一路为马氏家庙,前后两个四合院;南区一路,其中轴线上亦为九门相照格局,前后亦由四个四合院组成。在中心建筑的东、西、南三侧则各建一排配房环卫。三区的建筑形式主要有厅、堂、楼、廊、房、门等,共计308……[详细]
  淅川香严寺又名长寿寺、香严长寿寺、显通禅寺,中原四大名刹之一。淅川香严寺地处淅川县城南40千米的仓房镇境内,东临龙山,西接虎山,北依后岭,南拱面山,整个地形若莲花状,该寺居正中。淅川香严寺始建于唐朝,原有两座禅院,“一在白岩万山环抱之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30里,俗谓之上寺、下寺”。下寺已被丹江库水淹没,现仅存上寺。上寺位于仓房镇西北4千米处,淅川香严寺坐落在龙山岭南的群山环抱之中。淅川香严寺原为“大唐慧忠国师道场”,曾有僧众数百人,有“千顷香岩”之称。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香岩寺始建于唐”。又据《淅川香严禅寺中兴碑记》,淅川香严寺为“大唐慧忠国师道场,勅赐长寿,其以香岩传,由国师……[详细]
  康百万庄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二黑庄园,被称为全国三大庄园,位居三大庄园之首,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该景区位于河南巩义市康店镇,距市区4公里,庄园始建于明末清初,由十九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此外康氏家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历经四百年而不衰,成为豫商成功的典范,康百万庄园也被誉为“豫商家园”。“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巩义康家,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一直富……[详细]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城镇,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处颍河之滨,地望十分优越,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前后院落共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等七进,院内复制安装各种天文仪器十多种。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时代早、保护较好的天文台,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l276年,距今己有7OO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详细]
  时代:西汉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是西汉时期的古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较早的具有重要军事作用的重要关隘,也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有着重大意义的丝绸之路的第一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经济、文化、军事以及丝绸之路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处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2000年9月25日,汉函谷关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丝绸之路中国段首批申遗名单》。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商水县叶氏庄园又名(叶氏住宅)位于因三国大将邓艾屯兵而得名的古镇邓城。距商水县城和周口市区均16公里。依靠水运而发家成为当地巨富的叶氏,从清康熙年间始,历时半个多世纪,耗银百余万两,完成了占地20000平方米,以三个大院为主的宏伟的叶氏庄园建筑群。现存由西向东的一号院,又称“三进堂楼院”,它以前、中、后三个院组成而得名,共有楼房96间;二号院为“五门照”,因具有大门到后坐楼五道门都在中轴线而称,现存楼房35间;三号院因地势高而称为“高门台”,现存楼房30间。叶氏庄园三处主体建筑,是我国典型的硬山式四合院组群建筑。整体气势恢宏,布局严谨合理,门楼威武高大,主楼富丽华贵。各院因功用而设计,高低有别……[详细]
  鹿邑太清宫遗址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的太清宫镇,是一处包括东汉至金、元时期历代皇家祭祀老子的诸多遗迹的大型遗址群。鹿邑太清宫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旧名厉乡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道家谓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老子故里的纪念性建筑,初为老子庙,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后改为老子祠。唐朝创始人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25年),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至今。在太清宫以北的洞霄宫遗址发掘出唐宋等时期的建筑基址。……[详细]
  河南安阳是一处拥有4千年悠远历史的古城,是殷都、邺都两古都的所在,也是历代才子辈出的地方。位于安阳老城西北隅,天宁寺旧址的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的东北方,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文峰塔的建筑因富有独特的风格而闻名,其特殊在于一反常规形制,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地宽敞,整体呈伞状形式上大而下小,在中国古塔中以及国内外为所罕见。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天宁寺始建于隋仁寿初年(公元601-604年间),塔修造于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五代、宋、元、明、清历代均有增修。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当时任彰德(即今安阳)知府的黄邦宁,主……[详细]
  叶县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全国现仅存的3座古县衙之一,也是目前我国现存的古官署衙门中唯一的明代县衙建筑。据省文物局组织管家论证,叶县县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其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风格,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叶县明代县衙位于叶县东大街,占地16848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宏伟。整个建筑群由41个单元,153间房屋组成。中轴线上自前至后布列着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主要建筑。辅助建筑在其东西依次展开,布局合理,风格古朴,充分显示了明代县级政权官署衙门的规制和风貌。内设编钟演奏厅、文物展室等,陈列300多件(套)文物,其中70多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