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旅游

山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蒲松龄故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蒲松龄性颖慧,文冠一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童子试,“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第子员”。但自此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的古稀之年,授例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疾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现象进行谐谑,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三部、杂著5种。蒲松龄故宅包括故居旧址、附近住宅、柳泉以及墓园,现辟为蒲松龄纪念馆。故居坐北朝南,两进,西有侧院,青砖黑瓦,木棂门窗,……[详细]
  青城文昌阁又名魁星楼,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镇,原是古代一处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1991年版《高青县志》记载,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64名文、武生员集资在青城十字街修筑“文台”;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建成文昌阁;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青城知县张维垣捐资,并联合当地乡绅集资重修。文昌阁属于中国道教建筑。所祀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文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灵,后来为道教所承袭。旧时多为知识分子所崇祀,以为可以保功名。元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将梓橦帝君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以后,两者遂合而为一。由于这些缘故,历代封建文人对其顶礼……[详细]
  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合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为运河岸边一标志性建筑。舍利宝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砖木结构,塔顶呈将军盔形,属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平方米,外檐砖木结构,檐下为陶质仿木出挑斗拱,转角斗拱下垂莲花垂柱,斗拱下部镶嵌陶质“阿弥陀佛”四字。门楣上镌刻“舍利宝塔”四字。进入塔室,各层辟有转角形石质梯道,可迂回逐层登至顶层。各层为穹隆顶,顶上施龙骨架,地面平托金丝楠木楼板,平面铺青砖,每层辟八门……[详细]
  泰山石刻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包括经石峪和唐摩崖两部分。经石峪位于泰安市泰山中路斗母宫东北400米的山峪中。北齐时(公元550-580年)镌刻,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刻于面积2064平方米的缓坡石坪上,自南而北竖行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44行,为-的上卷。字径50厘米,以隶为主,兼有楷书、行书和篆书。书法遒劲,在书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周围还有宋、明、清、民国及现代观经、题诗石刻20多处。唐摩崖位于泰安市泰山玉皇项南80米处。刻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24行,每行51字,现存1008字。除“御撰御书”四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详细]
  青山寺位于嘉祥县城南8.2公里的林木葱茏的青山西侧,是以惠济公庙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占地约6000平方米。惠济公庙原名焦王祠,据旧嘉祥县志记载:“武-南,封神农之后于焦,世称焦王”。始封之焦在宏农陕县(今河南陕县),受封后移城于嘉祥青山东山脚下。现青山东有东、西焦城村,有古焦王城遗址。焦王祠始建年代无考。据元东昌教授赵衡正《重修惠济公庙碑记》记载:“庙左有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碑,碑毁无考,右立晋永安颂,文字剥落难辨……”。1102年(宋崇宁元年)封焦王为宁应侯;1121年(宋宣和三年)改封为惠济公;次年,重修焦王祠,改称惠济公庙。后经明、清两代的多次重修、扩建,始具现存规模。因祠庙位于青山……[详细]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宅山村北,为汉代祠堂和墓地,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汉代石刻艺术珍品。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武氏墓地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将题字与图像,集于《隶释》、《隶续》中。1964年将处于深坑中的石阙、石狮,按原位置提升到现在的地坪以上,并建立了宽敞的保护室。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群石刻为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石刻建筑。又称武梁祠、武氏祠。在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村北。现存双石阙、1对石狮、2通武氏碑和4组零散的祠堂画像石,雕刻精美……[详细]
  位于汇泉角景区北部,西临汇泉湾,南接太平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最初因有八条以关隘命名的路。故称“八大关”。八大关别墅区的特点之一是有众多的各国风格建筑,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园区内还有大大小小18处游园,是情侣谈情说爱,举行婚礼的绝好去处。韶关路,樱花美到极致。粉的白的红的,一树接一树,树树繁花。这是一条横在两条大街之间的毫不起眼的小路,欧式洋房坐落在花树之后,旖旎的大门古典高贵。这种美是一种繁华的姿态,是宁静的珠玉金银。有几对新人在路边拍婚纱照,穿白色纱裙的美丽新娘,依着他人家的大……[详细]
  清真寺,阿拉伯称为“麦斯吉德”,意为“礼拜的场所”,临清俗称“礼拜寺”。临清原有三座清真寺。现保存完整的是北寺和东寺,均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所见到的北寺位于元代会通河与卫河交汇处,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此时正是临清最兴旺的时期,临清由县治升为州治。寺内碑刻记载,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此寺占地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东西轴线排列,依次为甬道,牌坊门。望月楼,沐浴房,南、北讲经堂,南、北角楼,正殿,后殿,影壁,后门等殿、堂、楼、间86间。望月楼为歇山重檐牌楼式建筑,结构精巧,玲拢别致。六楣正面镶毛泽东手书“清真寺”匾额。望月楼后面悬挂两块匾额、一块书“正意诚心”,一块书“彝伦攸叙……[详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声远楼的大规模维修工程已全部结束。沧桑古楼焕然一新 声远楼位于济宁市中区铁塔寺街中段,楼内悬挂一口巨型铁钟,撞击铁钟,响彻全城,声远10余里,故名“声远楼”。  声远楼始建于北宋中叶。明万历年间济宁道台龚勉题“声远楼”匾额一方,悬在二层檐下正前方,字体雄浑,特别醒目壮观。  声远楼建在4.5米高的台基上,通高16米,为11脊十字顶正方形两层楼,下以12根方形石柱作外围主要支架,内以4根通天柱自下而上支撑两层顶端的梁檩,上下两层四檐和周围补间均以斗拱承托。顶覆灰瓦,挑脊上饰有按序排列的鸱吻、飞禽、走兽等。正中顶端设一头东尾西昂首怒目、背驮宝葫芦的麒麟异兽,寓意颇深。全楼……[详细]
  归城城址位于山东省龙口市城东南6.5公里县境最高山峰——莱山之间,莱阴河自南向北穿过故城,汇黄水河向西北汇入渤海。据文献记载,归城为周代莱国的国都。《春秋》宣公七年(公元前602年),“夏,公会齐侯伐莱。”杜预注:“莱国,今东莱黄县。”自《元和郡县图志》至《齐乘》、《读史方舆纪要》,以及《春秋》、《战国策》的一些疏笺者俱袭此说。清人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对此虽有怀疑,但无新说。范文澜、郭沫若等亦持旧说。王献唐在《黄县已其器》一书中,据灰城出土铜器否了历来以灰城为“莱子城”的说法,认为“黄县灰城为国故都,古名城,后转音为灰城”,又转为归城。新中国建立后,文物部门多次对该城址进行调查、勘测、发掘和……[详细]
  1945年8月24日,烟台解放。1946年,为纪念在解放烟台战斗中光荣牺牲的八路军89位烈士,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在烟台山上建立烟台抗日烈士纪念碑,它是烟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解放斗争的一座历史丰碑。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碑高8米,呈五棱形。碑顶端雕有五角星,象征着革命先烈的精神永放光芒。碑身由2米高的基座托起,碑体镶嵌着汉白玉,正面刻有“民族英雄垂名千古”8个隶书大字,其余四面自左至右分别镌刻着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政府和全市各界的挽词以及89位烈士的英名。碑文由时任烟台市政府副市长徐中夫撰写。左侧碑文刻有市委、市政府挽词“学习先烈的革命……[详细]
  当地群众按自然地形将城址分为东南城、南城和西南城。城址内地表、断崖上陶片很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从断崖上发现文化层厚约3米,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耕土层,厚约0.4米;第二层为近代扰乱层,黄褐色土,内含少量的汉代陶片及近代瓷片。厚约1.1至1.2米;第三层为汉代文化层,黑褐色土,内含较多的筒瓦、板瓦和陶片等遗物,厚约1.05至1.1米;第四层土质较紧,黑褐土比三层稍黑,厚约0.8米,内含陶片较少,形制与三层相同。多年来,平整土地和烧窑取土,故城址遭到严重破坏。1973年春,东南城整地取土发现夯土城墙一段,高约1.2米,宽约4米,南北长度不清。夯层分为八层,每层约为0.12至0.17米不等,夯窝直径……[详细]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朝阳街北端海边,与芝罘岛隔海相望,由于三面环海,故又名“海洋岛”。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备倭寇,把狼烟墩台(即烽火台)设置于山巅,故名烟台山,城市名称亦源于此。清末在墩台处建航海灯塔,一直沿用至今。-战争后,英、美、法、德、日等16个国家在此建领事馆建筑群,其建筑风格各不相同。这些洋行,在17国领事馆的庇护下,依靠特有霸权形成垄断性经营,控制着烟台口岸的命脉,从事-等非法贸易活动,大豆、豆饼、棉花、枣、咸鱼、粉丝、小麦等大量农副土特产品被-掠走,-、棉布、火柴、铁制品、胡椒、糖等外国商品通过烟台口岸被源源不断地输入内地市场倾销。烟台港1864至1867年的各项贸易总……[详细]
  龙华寺遗址位于山东省博兴县城东北陈户镇南,冯吴、崇德、赵楼三村之间。龙华寺始建于北魏中、晚期。北魏——北齐时期,该寺香火极盛。该寺大致经历了三次大型重修:一是隋朝时期。隋统一全国后,佛教被尊为国教,隋文帝在位期间,曾重修龙华寺,建龙华塔,并设立龙华塔落成碑。二是唐朝时期。隋朝末年王薄起义时期,龙华寺成为民众反对佛教、起义军进攻的重点而遭到劫难。唐朝初年,善男信女再次重修龙华寺,但寺院比原来已逊色不少。三是清朝时期。宋朝时期,金兵大举入侵中原,使龙华寺毁于战火。直到清光绪年间,经过重修,龙华寺又重现生机。据说寺院建筑雄伟壮丽、古朴大方,大门朝南,分前后两院,院内建有大正殿、东西厢房和钟鼓楼等。民……[详细]
  在济南上新街南端,有一组气势宏大的仿古建筑群,它就是刚刚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万字会旧址。该旧址南北长约215米,东西宽约65米,主要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晚清建筑风格的大型宫殿庙宇混合式建筑群。它的独到之处,是创造了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完全模仿宫殿大木做结构的典型实例,在全国也十分罕见。`这座大院位于上新街51号,全称“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又称“济南道院”。据悉,济南道院是1921年由滨州人杜秉寅等在济南创建的,会员主要是军阀、官绅等。办会宗旨以道教为主,信奉自己所创造、能超越各宗教的所谓老祖。因主张儒、道、佛、伊斯兰、天主教五教合一并从事慈善活动,势力得到迅速发……[详细]
  嘴子前墓群位于山东海阳县盘石店镇嘴子前村东北的窄小台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上有古墓葬遗址。1978年初春,该村农民在此掘毁一墓(编号M1)。墓中有重椁单棺,木器、陶器悉被丢弃毁坏,仅铜器被文物部分追缴收回,玉器出土数量较少,据称均为管、珠一类的小饰件,至今尚有部分散存于村民手中。此次出土的铜器有盘、盆、簋、壶、、削、戈、矛、镞、编钟等,收集到的一个铜鼎盖和兽面纹的壶耳,纹饰都很精美,可惜这些鼎、壶等十分重要的铜器却至今不知下落。出土的编钟共有7件,两件大的为钮钟,其余小的为甬钟。钮钟器形较大,通高43.5厘米,重11.6公斤,气象庄重,纹饰精美。1985年,海阳县博物馆抢救清理了一座墓,编……[详细]
  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 位于景阳冈村以西。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吴汝祚首先在此发现了景阳冈遗址。1979年,聊城地区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选点试掘。在遗址北部清理出龙山文化灰坑1个、春秋墓1座。灰坑剖面有清晰的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上层为耕土,呈灰褐色,陶片、兽骨遍布;耕土层下为汉代、商周文化层;最下层为龙山文化堆积。出土了大量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多为生活器皿。灰坑底部发现一完整牛骨架,似为祭品,对古代家畜饲养的起源、驯用、牲畜祭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采集有小骨针、蚌刀、石刀、石斧等。春秋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东西长3.5米,南北宽2米,残深3.2米。墓底中部有一长……[详细]
  千佛崖造像位于山东省历城县柳埠村白虎山下。千佛崖造像是山东地区唐代石窟艺术的主要遗存,共有大小造像210多尊,分布在南北长63米的崖壁上,此外还有题记43则,其中有明确纪年的题记10则。石窟大部分开凿于唐武德至文明(618~684年)年间,以后的宋、元、明各代也有零星的增刻。较大的石窟有五个,佛像均高2.6米左右。造像者多为皇亲、贵戚、官宦、名僧,最著名的有唐南平长公主及驸马刘玄意造像、唐赵王福造像和僧人明德造像等。与千佛崖造像毗连的龙虎塔,是与四门塔齐名的著名古塔,因为塔门上雕刻有龙虎图案而得名。塔的建造年代没有确切的记载,根据建筑风格考证,应始建于唐代,补建于宋代。塔呈方形,高10.8米,……[详细]
  魏氏庄园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堡式民居。庄园位于惠民县城东南30公里220国道南侧魏集镇的魏集村。它是清代布政司理问、武定府同知魏肇庆的私人宅第,建于清光绪十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890-1893年),历经战争洗礼和政治运动冲击,主体建筑保护完好,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氏庄园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城东南部的魏集镇,是一组独具特色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北方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和烟台的牟氏庄园、四川大禹的刘文彩地主庄园齐名,并称为中国三大庄园。魏氏庄园以其显著的军事建筑特点闻名远近内外,一九九六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北方仅存的清……[详细]
  凫山羲皇庙又称人祖庙,俗称爷娘庙,位于郭里镇爷娘庙东村,是祭祀伏羲的庙宇。始建年代无考,因庙内原有后唐长兴二年重修碑刻,可知唐末五代时已初具规模。整个建筑依山而建,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20米,为亭、榭、楼、阁的集合体,结构严谨,气势恢弘。庙前有山门,门内有金水桥,东西各有一门,俗称东西华门。向北分东、中、西三路建筑,依山势呈上中下并列叠加分布,中路有礼门、东西庑、羲皇殿、娲皇殿,主体建筑为羲皇殿,东路有玉皇殿,西路有泰山行宫、关帝庙。整个建筑物共有大小42座庙宇,内供1300多尊神像。殿字众多,构造奇特。特别是其主体建筑羲皇殿为歇山转角式结构,分为五楹,飞檐斗拱,砖木石合砌,上覆碧色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