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济宁博物馆·崇觉寺景区AAA ![]() ![]() 济宁市博物馆崇觉寺景区座落在市中心的铁塔寺内,馆的西门外即古槐路,往南500米便是京杭运河故道。该馆始建于1985年5月16日,占地31亩。馆舍由两部分组成,东部为铁塔寺,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公元560年),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部为仿古建筑。馆舍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其中主展楼8831平方米,是一处古建与仿古建筑有机结合的建筑群体,蔚为壮观。济宁博物馆现保存的古建筑有宋代铁塔、明代大雄宝殿、钟楼及僧王祠、汉碑馆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塔寺内的大雄宝殿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560年),,为单檐歇山式建筑,五楹,横阔19米,进深1⒉5米,高约12米,飞檐出挑,……[详细] |
![]() | 曲阜周公庙AAA ![]() 周公庙在曲阜城的东北隅,离孔庙约千米之遥,是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的庙宇,因古代帝王曾封周公为元圣,故亦称元圣庙。周公庙历经宋、元、明、清6次修建,方具今天之规模。占地为75亩,各类殿、亭、门、坊计有57间,三进院落。庙内古树庇荫,松柏掩映,一派宁静肃穆气氛。棂星门内左右两侧各立石牌坊一座。东坊额刻“经天纬地”,西坊匾书“制礼作乐”,表示对周公功绩的赞颂。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中心建筑。大殿宽五间,进深三间,绿瓦彩绘。殿内正中的周公像是按帝王规格塑制,正襟端坐,手执圭板,头戴挂有玉串的王冠,目光凝视,面部神态严肃而不滞板。两旁粗柱上悬挂着清乾隆帝手书的楹联:官礼功成宗国馨香传永世图书象演尼山绕绪本先型……[详细] |
![]() | 苏禄国东王墓AAA ![]() ![]() 苏禄国东王墓御园,坐落在德城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7月,苏禄国(在今菲律宾的苏禄群岛)东王巴都葛叭刺、西王巴都葛叭苏里、峒王巴都葛叭刺卜率眷属及侍从340人来华访问。9月辞归,途中东王患病,13日在德州逝世。永乐帝闻讣遣官致祭,赐谥“恭定”,并亲撰碑文。10月3日以王礼厚葬于此。后东王长子都马含随西王、峒王回国承继王位;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及侍从等10人留居墓地。明宣德间,在墓旁修建了清真寺。清雍正九年(1731年)东王八代孙温崇凯、安汝奇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准,遂以温、安二姓定居德州。东王墓御园肃穆壮观,周围松柏常青,墓前有石雕华表、翁仲、石狮、石虎、石马、石羊排列在墓道……[详细] |
![]() | 颜庙(复圣庙)AAA ![]() 颜庙,又称复圣庙,为祭祀颜回的祠庙。现存为元代始建,明代重建。五进院落。现存元、明、清建筑25座。颜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城北门内,与孔府后花园隔街遥对,是祭祀颜回的祠庙。颜回字子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家境清贫,却潜心好学,一直受到孔子称赞,说他好学“不迁怒,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者回也”。颜回亦以德行而著称于孔门弟子中。唐太宗贞观二年尊颜回为“先师”,唐玄宗时追封为“充国公”,元代时又加封为“充国复圣公”,至此颜回便被尊称为“复圣”,颜庙亦被称为“复圣庙”了。颜庙分五进院落,占地85亩。殿、堂、亭、库、门坊等有159间。庙内主要有复圣门、归仁门、仰圣门、陋巷井……[详细] |
![]() | 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AAA ![]()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迎宾馆)是历史遗址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建筑面积4083平 方米。是德国威廉时代新罗马风与青年风格派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还融合了古典主义、洛可可、城堡式、中国式等多种建筑元素;在建筑艺术的包容性、协调性 与纪念性上堪称典范。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始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作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首批3A级旅游景区,先后接待过众多海内外知名人士,架起了中外文化关系沟通之桥梁,是青岛 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经典象征,成为海内外观众了解青岛近代历史沿革、了解东西方建筑艺术对话的一扇重要窗口,具有……[详细] |
![]() | 曲阜少昊陵AAA ![]() 少昊陵是我国古代五帝之一少昊的墓葬,座落在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是我国著名的古帝陵之一。据记载,黄帝之子少昊建都穷桑,后徙曲阜,在位84年,寿百岁而终,葬于鲁故城东门之外的寿丘。陵阔28.5米,高8.73米,顶立12米,状如金字塔,是北宋时用石块叠砌的。陵占地25亩,桧柏森森,芳草如茵,并建有围墙、享殿、宫门、石坊等。少昊陵与寿丘为邻,是我国著名古陵之一,是黄帝之子、上古五帝之一的少昊墓葬处。随着后世对少昊祭典的升级,少昊陵几经扩建、重修。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大修,叠石固之;宋政和元年(1111年)用一万块石块修砌。占地8公顷,现存古建筑17间,明清石碑20块,古树3991棵。陵……[详细] |
![]() | 青岛山炮台遗址AAA ![]() ![]() 导游青岛山海拔128.5米,位于新老市区交界,背依闹市,面临大海。看点岛城最佳观景平台。1891年,青岛设置后,清军即在此山修筑炮台。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手,称俾斯麦山,并建有著名的要塞地下指挥部。1914年日军占领后,改名万年山。1922年,青岛主权回归后,亦称京山。1984年封山建园,1997年市政府投资修复“德军要塞地下指挥部”,并在山下建有全面反映青岛百年历史的炮台遗址展览馆;交通可乘1、25、307、367、225、221、217路公交车齐东路站下,由遗址公园兴安支路1号入口进入游览;乘15、302、604、219、220路公交车青岛动物园站下,由京山路26号入口参观游;门票/开……[详细] |
![]() | 曾庙AAA ![]() 曾庙位于山东省嘉祥县城南23公里南武山南麓的曾子故里。曾庙,又称曾子庙、宗圣庙,是历代祭祀孔子著名高足曾参的专庙。曾庙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原名“忠孝祠”。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重建后改称“宗圣庙”,重建后的曾庙当时仅有正殿、寝展、东西庑、戟门各三间。次年,又于庙右创建莱芜侯祠三间。明-十八年(公元1505年)山东巡按金洪因庙制简陋,秦请扩修,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完工。明嘉靖、隆庆年间,曾庙两次毁于战火。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曾子六十二代孙五经博士曾承业秦请重修,当年九月动工,年底竣工。这次重修,奠定了现在的布局和规模。清顺治、康熙、乾隆、光绪等年间多次进行修……[详细] |
![]() | 鱼山曹植墓AAA ![]() 鱼山曹植墓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西麓鱼山,又名吾山,距县城19公里,海拔82.1米,因葬曹植而扬名。曹植墓始建于公元233年(魏太和7年),坐落于鱼山西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占地1200余亩,东南两侧有黄河和小清河萦绕,合为襟带,隔河群山连绵,攒峰耸翠,仿佛一道天然屏风,北面金堤绵亘,似黄龙静卧,沃野万顷,一抹平川,近看山下房屋鳞次栉比,远看村落星罗棋布,犹如一幅水墨丹青,使人游目寓足,旷然大观。 植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才高八斗,七步成章,辞采华茂,骨气奇高,在后世有较大影响,同时期的墓葬在我国发现较少,因此曹植墓对于文学史、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详细] |
![]() | 青岛迎宾馆始建与1905年,1908年正式竣工使用。主楼高4层,附楼高4层,是当时占领青岛的德国提督官邸,故名之总督官邸,俗称“提督府”。它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迎宾馆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是德国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式建筑。内部布局典雅华贵,气派不凡,置身其中可享受到浓郁的欧洲宫廷气氛,迎宾馆又是一座博物馆,收藏着东西各国的稀世珍品。1934年之前,青岛迎宾馆叫做“总督官邸”,1934年才改称为迎宾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的重要场所。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5月1日起……[详细] |
![]() | 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办事处前河湾村新四军军部旧址是新四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军部驻地,是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的修复及开馆,又为人们提供了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沂蒙精神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期工程规划建设将以修复建成的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为依托,以铁军洪流、鱼水情深为形象定位,以经典的红色社区、场景化的革命纪念地、军事文化展示地、革命生活体验地为功能定位,以新四军军史、革命时期的文化生活以及乡村民俗为主要内容进行空间规划与设计。拟修复建设拥军支前街、新四军……[详细] |
![]() | 明鲁王朱檀墓AAA ![]() 明鲁王朱檀墓位于邹城市城东北10公里九龙山南麓,墓室坐北朝南,按古代“四神方位”定穴,东、西分别与卧虎山、玉皇山邻近,南与朱雀山遥对。朱檀墓依山凿石开圹于地表以下26米。前为长80多米的斜坡墓道,墓道后紧接高8.2米、绿琉璃瓦覆顶、敷红色墙皮的金刚墙。金刚墙下部正中有墓门,前后2墓室均有双扉枢轴式石门,每扇重约2吨。墓室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2米,高5.5米。墓室规模宏大,为山东省内最大的一座地下宫殿。朱檀棺椁位于后室正中,置砖雕棺床之上,棺椁系楠木所制,坚实厚重。朱檀身着龙袍,腰束玉带,头贯金簪,身铺19枚金币。墓内各类随葬品共2000多件,有冠服、琴棋书画、葬仪、家具等,保存基本完好……[详细] |
![]() | 青岛观象台位于黄海之滨、胶州湾畔,风景秀丽的避暑胜地——青岛市区海拔75米的观象山巅。1898年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在馆陶路1号建气象天文测量所,1905年改称“皇家青岛观象台。”概况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又改称气候测量所。1924年,我国正式接收改称观象台。1937 年日本人再度强占,1946年抗战胜利后归还中国。1949年解放后,由海军接管。1957 年,天文、地磁、地震三部分移隶中国科学院。从此,青岛观象台一分为二:气象部分归海军,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司令部气象区台”;另一部分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该台1978年撤消建制,规划为海洋研究所,1993年原……[详细] |
![]() | 兴隆塔,位于兖州城内东北隅今博物馆院内,因该地原有古刹兴隆寺而得名,寺久已毁圯而塔岿然独存。塔高54米,十三层,为八角楼阁式砖塔。沿着塔内梯级可以攀登到第七层的平台上,抚石栏远眺,兖城风物尽收眼底。兴隆塔之始建在隋代开皇(589--600)年间,此后各代都曾有过修葺,现塔内尚有北宋及清代重修的碑记数块。塔的造型端庄挺拔,直插云天,下部厚重,七层以上骤然缩小,如一小塔置于大塔之上,这种形式为国内所仅见。兴隆塔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结构其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空芯砖塔,底基周长48米,高54米,二层外部设平座,二、四、六、七层盲窗修饰,通体区分两截,上下叠加,呈母子相托状。下七层粗大深厚,内设台阶……[详细] |
![]() | 蓬莱水城又名“备倭城”。位于蓬莱城北丹崖山麓蓬莱阁下,与蓬莱阁连为一体,是一座设计新颖、精巧别致的古城。水城东连画河,西凭丹崖,负山控海,形势险要,是我国明清两代的重要海防军事要塞,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九年(1376年)倭寇侵扰,遂将登州升格为府,并于刀鱼寨旧址修筑水城口,以石砌筑水城,总面积25万平方米。小海居城正中呈长方形,南北长655米,面积7万平方米,将水城分为东西两半,用于停泊船舰、操练水师。水门内外还分别建0头、平浪台、防波堤,用以消波阻沙,减冲缓流。蓬莱水城实为一处严密的海上军事防御体系。明清两代在此驻扎水师,停泊战舰,出哨巡洋,成为边……[详细] |
![]() | 泰山古建筑群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城区北,与济南市接界地区。泰山居中国五岳(泰山、崇山、华山、恒山、衡山)之首,号称东岳。其中,岱庙是历代帝王泰山封禅大典之地,创建于秦汉,唐宋金元至明清屡有修建,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泰山上下殿、寝、堂、阁、亭、馆、楼、观、廊、庑等有813楹。现有主建筑天贶殿与北京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同称中国三大古宫殿。山上碧霞祠始建于宋,明清均有增修,成为规模宏大的高山古建筑。山阴灵岩寺在济南长清区,盛于唐宋,曾有殿阁达40多座、禅房500多间。寺内千佛殿彩塑罗汉有“海内第一名塑”之誉。山上山下文物古迹遍布,有东方文物宝库之称。寺庙宫观古建筑多达30多座。主要有泰安城……[详细] |
![]() | 兴国寺古塔又称菩萨塔。位于高唐县城北17公里梁村街东。始建年代无考,传为兴国寺寺僧和当地居民共同筹资兴建,明清时曾维修。塔为青砖砌筑,八角楼阁式仿木结构,共13级(存11级),高37.5米。基座为正八边形,周长22.8米,面积33平方米。塔为仿木楼阁式建筑,外以青砖白灰、内用青砖沙灰砌筑,塔身内部的角檐及踏步、塔门等处施有木筋。平面呈八角形,边长2.85米,对边直径6.85米,总高38.8米,共11层,上设宝顶。塔基占地面积为33平方米。从下至上逐层收分,瘦俏挺拔,其他为单檐,檐部斗拱构件以青砖切割、磨制而成,做工精巧。门洞北开,可攀登。由于塔体瘦俏,攀登方法也较别致。攀登时二、四、六、八级从……[详细] |
![]() | 金口坝在城东五里泗、沂、府河交会处,系调节河水流量的设置。1966年以前兽河工农兵大桥未建成时,此坝为兖州至曲阜的必经之路。因其所处位置重要,坝身石与石之间均以金属(铁)扣接,故名。此坝始建无可考。《水经注》记载:“古结石为门,跨于水上也。”据此推断,当始建于汉代。北魏延昌三年(514),兖州刺史元匡在此主持筑堰修桥。隋朝开皇年间(581~600),兖州刺史薛胄在沂、泗交流处积石堰水,令其入黑风口而西流,以灌溉土地,因而城西大面积土地尽成良田,农业连获丰收,百姓颂之为“薛公丰兖渠”。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慕容彦超据兖州叛,以金口坝堰泗河水入城壕中,作为兵防。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详细] |
![]() | 闻名国内外的洪顶山摩崖刻经。自从1989年发现以后,已有不少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慕名而来,观看刻经。它的发现,对解开史学界的“安道一”之谜,对研究这位视史传经体大书法家的身世、经历及中国文字从隶到楷的转变具有关键作用和史料价值。因“安道一佛教”观念是“涅若性空”观,他在此处书刻的是“文殊若”,“摩诃若”经等。东边是属名“僧安道一”的“文殊若”刻经。-出自梁曼陀罗仙和僧伽婆罗译本中。全文共98字,文中以佛主如来与文殊菩萨对话的形式,禅释出僧众如何修成大智慧到彼岸的“性空”思想,在佛经中占重要地位。更珍贵的是该经的书法价值,在整个刻经中具有代表性。书写风格是隶中带楷,楷中带隶,这是我国文字进化从隶到……[详细] |
![]() | 孟府古建筑群位于孟庙西侧,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处,元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故孟府又称“亚圣府”。孟府始建于北宋末期,已有800余年历史。孟府初建时规模较小,后经历代重修扩建,至清初已形成前后7进院落。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前为官衙,中为内宅,后为花园,共有楼、堂、亭、阁148间。南北长226米,东西宽99米,总面积2.24万平方米。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建国后,孟府成为收藏、展出大量出土文物及孟府遗留文物的地方。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门当地群众称“衙门”,为3楹、单启硬山式建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