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公祠AAA ![]() 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位于海口市东南方5公里处,占地面积约6.7公顷。清光绪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为纪念唐宋间被贬谪来海南岛的唐朝名臣卫国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纲、忠简公赵鼎、庄简公李光、忠简公胡铨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称。五公祠由主楼以及两侧的苏公祠、学辅堂、五公精舍、观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酌亭和琼园等亭、台、楼、阁古建筑群组成。主楼为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式斗拱的红楼,高9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楼下正门悬挂“五公祠”匾额,楼上挂着“海南第一楼”横匾,楼下大厅内陈列着五公塑像。楼下大厅楹柱上,清人长联高度评价了五位名臣,颇为“第一楼”增辉。长联为:“只知有国不知……[详细] |
![]() | 丘浚故居及墓AA ![]() 丘浚故居及墓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金花路和秀英区海秀镇水头村丘海大道南段东侧。丘浚,字仲深,号深庵、玉峰、琼山,别号海山老人,琼山府城镇下田村(又名“朱桔里”,今名“金花村”)人,是我国明代中叶的理学名臣、15世纪的杰出学者,他同海瑞被称“海南双壁”,是海南老少皆晓的著名历史人物。他生于永乐十八年(1421年),幼年丧父靠母教养,勤奋攻读,聪明过人,童年时就有诗名。明未清初大诗人钱谦益编《列朝诗集》,曾选入丘浚的诗,并在小传中说,丘浚“七八岁能诗,敏捷惊人。生平作诗几万首,口占信笔,不经持择,亦多。”丘浚故居位于金花路三巷9号,院门口悬挂着由国家文物局著名古建筑专家、书法家罗哲文题写的四……[详细] |
![]() |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海榆南路9号,原是当地“六月婆”庙场址,因琼崖工农红军在此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而得名。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共琼崖特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表示愿意在团结抗日的前提下改编琼崖工农红军,并于师抗日大会在云龙“六月婆”庙隆重举行,部队番号定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简称“琼崖抗日独立队”),队长为冯白驹。各界人士、琼崖国民党地方当局官员及各地上万名群众参加了改编仪式大会。冯白驹代表独立队官兵讲话,表达了保卫琼崖的决心,宣告琼崖人民抗日队伍……[详细] |
![]() | 海口琼山珠崖岭城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博抚村东珠崖岭博抚村。距海口秀英港东南26.2公里。距海口骑楼老街东南20.9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于次年在海南岛设置珠崖和儋耳二郡,下设16个县,这是中央王朝在海南设置的最早的行政机构。因官府对老百姓横征暴敛,激起原住民的反叛,儋耳郡于公元前82年并入珠崖郡,自此,珠崖郡成为当时海南岛的最高行政机构。然而,汉朝官兵对海南岛的掠夺性开发并未止息,反而变本加厉,珠崖郡守孙幸曾征调当地原住民的手工纺织品“广幅布”进贡朝廷,老百姓不堪重负,被迫攻入郡城将其杀死。孙幸的儿子孙豹继任郡守,并向朝廷请命剿灭民乱,……[详细] |
![]() | 琼崖“一大”旧址是海南人民革命的摇篮,是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策源地。位于海口市解放西路竹林里131号原邱氏祖宅,占地面积1839.09平方米,建筑面积994.26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建于1920年。1926年6月,中国0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秘密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0琼崖地方委员会领导机构。从此,琼崖革命事业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1950年海南解放后又先后成为部队、海口和海南机关办公和住宿的地方。1984年市政府将旧址确定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1月,省政府又将其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8月海口市政府开始修复旧址、搬迁住户以及拆除20年代以后……[详细] |
![]() | 在海口龙泉镇新联村村委会雅咏村东边,有着海南“都江堰”之称的岩塘陂、亭塘陂水利工程就坐落于此。说起这个水利工程,当地人无不称奇叫好。岩塘陂、亭塘陂水利工程地处海口市中部,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龙泉镇、龙桥镇三镇之间,向外辐射五个行政村(新联村、富伟村、三桥村、仁庄村、三联村)岩塘陂与亭塘陂面积共约300亩,岩塘陂宽3丈八尺,高1丈6尺,长200多丈,亭塘陂宽2丈,高1丈8尺,长300余丈。两塘陂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仍得以保存并滋养着羊山地区万亩良田。10月16日,该水利工程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岩塘陂、亭塘陂水利工程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详细] |
![]() | 宣德第又称侯家大院,位于海口市旧州镇岭南村委会包道村。是清朝光绪皇帝赐给琼山侯氏先祖的一个荣誉府名,其目的是为了褒奖包道村侯氏先祖的德行与品质,以供后人效仿。宣德第占地近12000平方米,整齐布置建设了南北向四排房子,共有15幢,其最东边还有一排横房子,共有10余间。这些房子最早建于明末,至今有300多年,最晚建成的在清光绪十七年,至今也已有上百年历史。2009年,宣德第被列为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宣德第所在的包道村被列入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10月7日,琼山侯家大院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