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象山区旅游

象山区十大旅游景点

推荐1
桂林象鼻山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是桂林名山之一,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漓水流贯其间,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景致极佳,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国家首批4A级景区,位于桂林市滨江路,桃花江与漓江的交汇处,2、23、16、57、58、88路公交车可到达。占地11.88万平方米,属于喀斯特地貌自然风景区,因山形酷似一匹豪饮江水的巨象而得名。早在唐宋就成为著名游览胜地,有1000多年的游览史。象鼻山在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西距文昌桥200米。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面积1.3公顷。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吸饮江水。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皓……[详细]
2、南溪山公园 AAAA
推荐2
南溪山公园
  南溪山景区位于桂林市南面,占地22公顷。因山脚下有南溪萦绕,故名南溪山。南溪山高约140余米,长350米,北面山体峻峭,如刀削般笔直挺拔,而又因为整个南溪山山体洁白,山上的树木稀少,并且山体非常的薄,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块巨大的屏风,所以有“南溪玉屏”的美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桂林南面的门户所在,所以也被称为桂林的“南大门”。尤其在雨后初晴,阳光映耀在洁白的山体上,景色奇丽无比,这一美景在古代时被称为“南溪新霁”,是桂林的古八景之一。南溪山以洞穴多而称奇,各洞连成迷宫,形成“三洞九室”,白龙洞是最高最大的洞穴,明代王士性在《桂海志续》中说到:“洞口有物倒悬如首,故名白龙”,是桂林著名的旅游名洞。山上有白龙洞,山下有白龙泉。白龙泉水,清凉甘美,最宜泡茶,曾被北宋宰相寇准进贡给宋太宗,被封为“贡泉”。1982年南溪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漓江重点风景名胜区》,2010年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级景区称号。自唐代以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摩崖石刻约180余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溪山景区……[详细]
3、滨江景区 AAAA
推荐3
滨江景区
  伏波山伏波山景区位于市中心漓江岸,是一处集山、水、洞、石、庭院、文物为一体的城市山林美景。它半枕陆地,半插漓江,漓江流到这里,被山体阻挡而形成了巨大的回流,古人取其“麓遏澜洄”,意为制伏波涛,故称伏波山。民间传说伏波山的由来是因为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于此山射箭退敌,削石试剑的缘故。伏波山素以岩洞独特,景致清幽,江潭清澈而享有“伏波胜境”的美誉,自唐代起便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伏波山制伏波涛,被桂林人称为“平安之地”。主要景点有还珠洞、试剑石、米芾自画像、千佛岩、公主钟亭、千人锅等等。叠彩山叠彩山位于桂林市中心漓江西岸。山体由于越山、四望山、明月锋和仙鹤峰组成,自唐代起便“游人如织,车马为之堵塞。”登顶可俯瞰桂林城全景,是桂林市区内最高的一座山峰,有“江山会景处”的美誉。民间有句谚语:“登上叠彩山、活到一百三”,故叠彩山有长寿山之意。康有为、孙中山、宋庆龄、-、-、陈毅、-、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约旦国王侯赛因等诸多古今中外名人都在叠彩山留下了足迹。主要景点有叠彩亭、仰止堂、风洞、望江亭、蝴蝶馆……[详细]
推荐4
日月双塔
  日月双塔是两江四湖环城水系中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因为与桂海碑林中的宋代雕刻日月神菩萨隔河相对,又因为双塔高耸入云,直指日月,故名日塔、月塔。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双塔则是新桂林的标识。日塔、月塔与象山上的普贤塔、塔山上的寿佛塔,相互呼应,相互映衬,有“四塔同美”之说。地处桂林市中心区,坐落在桂林城的中轴线上,与“象山水月”相邻。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双塔则是新桂林的标识。日塔、月塔与象山上的普贤塔、塔山上的寿佛塔,相互呼应,相互映衬,有“四塔同美”之说。桂林日月双塔号称世界第一铜塔,是桂林旅游的一个绝美夜景观赏地。地处桂林市中心区,座落在桂林城的中轴线上,与“象山水月”相邻。象山是桂林的城徽,而双塔则是新桂林的标识。其中日塔高41米共九层,通体均为纯铜装饰,耗用铜材350吨,金碧辉煌,并有电梯供游客观光乘坐。铜塔所有构件如塔什、瓦面、翘角、斗拱、雀替、门窗、柱梁、天面、地面完全由铜壁画装饰,整座铜塔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铜塔,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月塔高35米……[详细]
推荐5
侗情水庄景区
  侗情水庄景区位于桂林市象山区二塘乡北芳大村东面,地处桂林旅游黄金通道——桂阳公路西侧及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是集游、购、娱、饮食于一体的民俗文化景区。这是桂林唯一一家最具有侗族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最有代表性的侗族三宝—侗族大歌、风雨桥、鼓楼都会让您叹为观止!在参观的同时你会慢慢的发掘侗族人的勤劳与勇猛!她们的一举一动都传承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双休日带小朋友来了解在课堂上了解不到的民族的特色文化,欢迎大家来侗情水庄游玩,来感受侗族人的热情吧…………[详细]
推荐6
象鼻公园
  象山公园,地处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辉映。公园以象鼻山为主体,还有水月洞、普贤塔、象眼岩、舍利塔和北边临水的三个游乐岛组成的爱情岛,南麓的云峰寺等景观。象鼻山因整个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而得名,简称象山。象山海拔220米,长108米,宽100米。高出水面55米,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象鼻山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桂林乃至广西地方产品多以象山作为标记。已故国家领导人-同志曾说:“在象鼻山前要照像,才算来过桂林,这是独一无二的风景。”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此洞像个卷篷式的大洞门,江水荡漾其中,好像一轮明月浮在水面上,因而得名水月洞,一直沿用至今。水月洞在象鼻脚之间如同一轮临水皓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洞内就有宋代蓟北处士这样描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这里历代石刻很多,其中最多的是宋人题刻。这些石刻,也反映了象山水月一年四季给游人的感受。象眼岩沿着水月洞登级而上石级,山腰有个20多米长的穿洞,酷似大象的眼睛,故名……[详细]
推荐7
桂林海洋世界
  导 游: 桂-洋世界集观赏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身,在观赏神气的海洋生物的同时,领略到博大的海洋文化,是科普知识教育与生态环境教育结合的最佳场所。介 绍: 位于桂林南溪公园南面,由马来西亚水族专家蔡崇荣先生投资近亿元兴建。于 2003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桂林旅游的又一亮点。 桂-洋世界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共有100多个鱼缸,近千种鱼类,分为观赏区、表演区、热带雨林瀑布区、触摸区、海底隧道区、大洋区、大堡礁区等。 海洋馆内鱼类千奇百怪,可以观赏到:生长在深谷中,体长约1.3米百岁的大娃娃鱼;见证了亿万年沧海变迁的古生物鱼种-肺鱼;被称为活化石的鹦鹉螺(国家特级保护生物);五彩滨纷、色彩斑斓的活珊瑚;海洋中最典型的共生例子-小丑鱼和海葵;以及来自澳洲,价值5万元一只的珍稀保护动物 - 海凤;来自南美洲,可以瞬间释放600V-800V电流的电鳗;来自东南亚,海洋毒性最强的长翅狮;还可以看到正在孵化的鲨鱼卵等。 除了观赏,也可以与海洋动物亲密接触:触摸可爱的小海龟、石头蟹、马蹄蟹、海星……[详细]
推荐8
象鼻山石刻
  象鼻山石刻是现存石刻64件,其中宋23件,元代1件,明代12件,清代14件,民国2件。无年代及姓氏署款12件。有题诗、填词、题榜、铭文、传记、营缮纪事、跋刻名人作品等。水月洞石壁上两幅巨大的摩崖,是宋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的《朝阳亭记》和《朝阳亭诗》。《记》文大意是,张孝祥与好友张维,朱元顺来游,张维酷爱此处山水,留连忘返,僧人了元明白他的心意,便在岩前建亭。亭竣工后,再次来游,张维要张孝祥给亭起名,张孝祥想起他们在建康(今南京)共事时也曾建过亭,取名“朝阳”,以示张维“学业足以凤鸣于天朝”。于是仍旧用“朝阳”二字给新亭起名,并且把水月洞也改名朝阳洞。他认为这是件有纪念意义的事,便把他在建康时写的《朝阳亭》诗,和后来在桂林写的步原韵两首,一起刻在在《朝阳亭记》旁边。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任广西经略安抚使,认为水月洞之名自古流传,十分恰当,而朝阳洞之名隐山又早有了,不宜重复,应恢复水月洞名称,便特地刻《复水月洞铭》于石壁,并在序言中写道:百世之后尚无改也”。水月洞内还有宋代张维、……[详细]
推荐9
南溪山摩崖石刻
  南溪山位于桂林市南溪公园内。据统计,现存石刻145件,其中唐代3件,宋代47件,元代3件,明代35件,清代52件,民国2件,年代不明2件,主要分布在山北的白龙洞,元岩,泗洲岩和山南的刘仙岩,穿云岩。其中最早的石刻是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李渤、李涉兄弟的《南溪诗并序》、《玄岩铭并序》,记载李渤开发建设南溪山的经过。山北石刻如宋代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郡人张仲宇等刻李渤离桂时所作《留别南溪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关杞《游白龙洞记》,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 朱晞颜与胡长卿《游白龙洞唱和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黄应武《元岩词》,均为诗书俱佳的珍品;清代线国安《鼎建白龙岩纪事碑记》尤为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物。山南石刻多与宋代郡人刘仲远住刘仙岩修道,得神仙诀,寿118岁的传说有关,有宋代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提举广西常平吕渭刻《养气汤方》,宋绍兴十八年张仲宇刻《张真人歌》,绍兴二十二年觉真道人刻《佘先生论金液还丹歌诀》,宋乾道年间张孝祥书刻《刘仙像赞》等。……[详细]
推荐10
甑皮岩遗址
  甑皮岩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桂林市甑皮岩路26号,地处桂阳公路与万福路交汇处,距市中心约8千米,公交车可直达,是岭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文物景区。1986年1月28日,-同志曾专程考察。景区于1978年对外开放,占地50000平方米。甑皮岩遗址包括主洞、矮洞、水洞,洞穴面积约1000平方米,1965年发现,1973年、2001年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共出土了成千上万件石器、骨器、蚌器、角器、牙器和陶器残片;发现了中国最原始的陶器和新石器洞穴遗址最早的石器加工场;发掘了32具古人类骨架,其中大部分为奇特的屈肢蹲葬;出土了古人类食后遗弃的113种水、陆生动物遗骸,其中哺乳类的“秀丽漓江鹿”、鸟类的“桂林广西鸟”是首次发现的绝灭种属;鉴定出植物孢粉和炭化物近200种,其中发现了中国最早、距今约10000年的桂花种子。遗址的遗迹遗物记载和展示了距今12000——7000年的桂林史前文化发展轨迹,被考古界称为“华南及东南亚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和资料库之一”,有“史前明珠”……[详细]


全部象山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