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4A级风景区介绍

鹧鸪山自然公园
  鹧鸪山自然公园是理县鹧鸪山自然公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集四季观光、休闲避暑和滑雪于一体的旅游运动休闲目的地,是滑雪、戏雪圣地,露营自驾游的天堂。鹧鸪山自然公园于2016年12月19日正式对外营业,景区内打造了一个纯天然滑雪场,并将东北雪乡“搬”到了四川。2017年春节7天时间,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鹧鸪山自然公园目前已建成占地2.8万平方米的冰雪乐园,园内的滑雪赛道从极限赛道--练习赛道可供不同需求的滑雪爱好者选择;除了滑雪场和雪地木屋,鹧鸪山自然公园还建有雪地迷宫、雪地坦克、冰山自行车、冰上碰碰车、雪地旋转木马等有趣的游乐项目和具有藏区特色的经幡索桥。鹧鸪山自然公园景区位于海拔3000-4000左右的鹧鸪山上,这里的高海拔优势及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特殊的自然气候。冬季至初春可以滑雪、赏雪、戏雪,晚春可以观光赏花,夏季可以露营避暑、观日出、日落、星空,而秋季则可以欣赏漫山遍野的红叶。景区集四季观光、休闲避暑和滑雪体验于一体,不仅是旅游运动休闲目的地,同时也是露营自驾游的天堂。201……[详细]
碧瑶湾旅游景区
  碧瑶湾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万寿乡,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景区植被覆盖80%以上,年均气温19度,空气湿度75%,空气负氧离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桃源仙境,康年福地。景区紧邻南大梁高速、达营高速、318国道,距渠县县城13公里,与达州、广安、南充均在100公里以内,交通便捷。景区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乡村扶贫为方向,探索川东北丘区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集“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景区形成“十里花香”田园景观带,“万寿果谷”农业生产区、“灵感人家”民宿居住区、“打鼓岭”山地运动区、碧瑶庄园休闲聚集区的“一带四区”发展格局。其中,碧瑶庄园为碧瑶湾旅游景区核心区域,由四川博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8.6亿元,以山水田园文化为特色的徽派风格园林景区。庄园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主要建设有灵感湖、碧瑶老酒庄、碧瑶大酒店、安琪婚纱广场、灵感禅院、定慧禅房、灵感洞寺、横塘湿地、海棠湾、甘露湾、康养中心、汽车营地等。碧……[详细]
263、金色清平景区 AAAA
金色清平景区
  金色清平景区位于绵竹市西北部山区,面积约5.35平方公里,紧邻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国家公园。境内平均年气温15℃,雨量充沛,山水风光秀丽,气候舒适宜人。羌汉文化交融,民俗风情浓郁,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并举。享有“金色清平,童话小镇,世外桃源,避暑胜地”之美誉。景区内有萤飞谷、观光小火车体验、咖啡聚落、滨水长廊、泥石流遗址公园、羌汉特色民宿、芳草地、冷水鱼观赏、五彩花谷、水上乐园、真人cs、观景台,羌汉山歌演艺等旅游休闲娱乐体验项目。田园咖啡聚落位于盐井村五组,是清平镇由磷矿石开采转型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经济策略。该景点整条街道大约200余米,参与农户20余户,在清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镇旅游公司的指导和参与下,按局部规划与设计利用农户现有住房进行改进和扩建而成。现所有参与农户均达到旅游接待能力。通过这一项目的带动,镇内数余家农户已向村上和旅游公司申请以现有农房改扩建成特色农家乐。观光小火车车身一共分为三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乘坐40名乘客,外形是蒸汽时代的格。内部是仿……[详细]
264、古郎景区 AAAA
古郎景区
  古蔺古郎景区主要景点为古郎洞,原名青龙洞,位于四川古蔺县境内,形成于白垩纪年代,至今已有几亿年成长历史,是目前川渝地区地质遗迹形态最完整,洞穴景观品类最丰富的喀斯特洞穴。古郎洞景区紧邻历史文化名镇太平古镇和二郎镇。距古叙高速公路太平出口18公里。古郎洞内面积近60万平方米,纯天然的溶洞,非人工打造,这就是它最厉害的地方。洞内一年四季冬暖夏凉,距今已有几亿年的成长历史。石笋、石柱、石林、石幔、石盾、石旗、石瀑布、石花、石芽和鹅管等多种堆积物应有尽有,相当于一个还在不断生长发育的大型天然地质博物馆。洞内更是灯光迷离,色彩斑斓,充分展示出洞穴的幽、绚、险、奇。古郎洞走一走,绝对是让你大饱眼福,秒杀那些其它人工打造的溶洞。数十里长的盐井峡谷贯穿整个古郎景区,两岸峻岭高耸,绝壁如削;谷底溪流淙淙,怪石嶙峋。川盐济黔是中国盐运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赤水河作为川黔盐运的主要航道,在明清时期曾经盛极一时,盐井河作为赤水河的重要支流,也是当时私盐贩运的主要通道,受到官方的严厉关注和打击,因禁盐手段之烈,便……[详细]
乐贤半岛旅游区
  古塔凌空,三元胜景无双地;汉安耀彩,十里甜城第一峰。七百公里诗画长卷,两千岁月文史传奇,在沱江之畔,甜城腹地,乐贤半岛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成为川南地区一张历史、生态、地域、娱乐的名片。景区核心区域2.2平方公里,是集游览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健身养生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乐贤半岛旅游区坐落于美丽富饶的沱江之滨,距城区约两公里,西距成都172公里,东距重庆169公里,紧邻高铁三元站,距成都半小时旅游圈,旅游区核心区域2.2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心一轴四区”——以游客中心为起点,沿三元山脉展开的巴蜀古驿道“乐山”为轴线,串联周边文化观光体验区、精品动植物观光区、主题游乐体验区、滨江湿地休闲区。主要景点有塔山特色小镇、三元塔、大千欢乐世界主题游乐园、乐贤半岛沱江右岸文化生态带等。三元塔始建唐,明末倒毁,清嘉庆年间重建三元塔,有其连中三元之意,是内江千年文峰标志建筑。三元塔为大型青砖砌成,塔身为八面体,塔基为正方形石座,底层正面开圆形石拱门,其余每层……[详细]
266、大川河景区 AAAA
大川河景区
  大川河景区位于芦山县北部,距成都132公里,东与邛崃隔河相望,北同大邑县、汶川县相连,西与宝兴县毗邻,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灵鹫山--大雪峰”和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248.8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全年平均气温11℃,海拔在1040—5364米之间,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更迭,气象变幻,青山、绿水、红叶、杜鹃林海、原始森林、雪域景观层次分明、美不胜收。镇域内有农家乐150余家,每年6月至9月底,来自成都、重庆及周边约4000余人长住大川镇休闲避暑。整个大川河景区是以“大川河”为纽带的。大川河位于芦山县内的大川镇,这是一条秉性温润,宁静淡然的河流。远古的青衣羌族曾在这里傍水而居,创造出了悠远的文明。如同山取灵性,水依精魂,大川河水的清幽隽永至今仍能从唐代诗人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一诗中获得感受——那时初离蜀地的李白,眼望着平羌江水泛起的斑驳月影,内心惆怅而空灵。诗中所说的平羌江就是现在的青衣江,而大川河作为青衣江的正源,千百年来水流潺潺……[详细]
龙门古镇旅游景区
  龙门古镇旅游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地处芦山县中部地区,地跨龙门乡和双石镇,核心区域位于龙门乡青龙场村,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景区蕴含着独特的山水环境、文化资源和农业景观优势。龙门古镇旅游景区包括乡村旅游特色村落,青龙寺大殿、红三十军军部旧址、青龙关等文物保护单位和龙门溶洞、青龙峡等自然生态景观,是以地质观光探险与原生态乡村文化休闲度假体验为主,集地质科普观光、乡村旅游休闲、文化猎奇体验、户外运动探险、生态避暑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详细]
汉姜古城旅游景区
  汉姜古城旅游景区是芦山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汉代文物之乡”,又是小西环线上重要节点和西岭雪山—青城山旅游带西沿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距雅安31公里,距成都156公里。景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有古羌文化、蜀汉三国文化、乌木根雕文化、宗教文化、爱国文化、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处。水能资源和动物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繁多。“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景区启动了灾后重建规划,通过灾后重建,使景区成为兼具旅游目的地功能的全域旅游极核、旅游支撑中心和西环线旅游集散驿站。……[详细]
269、大黑洞景区 AAAA
大黑洞景区
  大黑洞景区位于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团结村,素有“古蔺西大门”之称,是成都、重庆、泸州、宜宾等地游客入蔺第一站,是古蔺旅游西部环线上的第一节点。景区距古蔺县城和叙永县城各26公里,距离G76厦蓉高速震东出口6.5公里,距离321国道5.5公里,省道309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突出。 大黑洞景区拥有喀斯特地貌、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和苗族传统文化人文景观。 首期开发占地4800亩,总共有42处大景观。主要分为苗寨民俗文化区、大黑洞秘境观光区、游客中心休闲运动体验区、哆彩苗岭休闲游憩区。大黑洞景区包括箭竹乡全境, 包括喀斯特地貌奇观大黑洞和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以及苗族风情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其中,大黑洞不仅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而且积淀着浓郁的黑色文化,古往今来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等待着各位亲手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其次是魅力四射的苗乡文化。苗族建筑、服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踩山节、姐妹饭节、龙船节等节日文化如磁石般吸引着八方来客惊奇的目光。大黑洞位于喀斯特天坑的绝壁上,海拔约800……[详细]
270、成佳茶乡 AAAA
成佳茶乡
  成佳茶乡指的是位于成都市蒲江县的成佳镇,该地是每年“中国采茶节”的举办地,“成都乡村美食节”的必到之处,享有“中国绿茶第一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美誉的“西部茶都”,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蒲江成佳镇露多、雾重、湿度大,森林茂盛,十分有利于茶叶绿素和芬芳物质的形成。以成佳镇为主的茶乡面积达到10万余亩,其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游人到茶乡可体验种茶、采茶、制茶、品茶、购茶等茶乡文化生活,感受茶艺、茶经、茶道、茶技等精彩表演,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观光区。蒲江县成佳镇位于成都、雅安两市交汇处,紧邻石象湖、朝阳湖和蒙顶山风景区,距成都市区90公里、西南航空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74公里、雅安市区43公里,成雅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并设有互通式立交桥,交通方便快捷。蒲江县成佳镇幅员面积39平方公里,是“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和川西茶区的核心区,因地处成都市西南门户,而享有“天府茗门”美誉。全镇发展标准化茶园1.8万亩,茶叶加工企业65家(其中十大新川茶企业2……[详细]
色须部落文化旅游景区
  色须部落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西区工委,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距离石渠县县城30公里,距离玉树机场130公里,省道217直达景区。色须寺引是甘孜州最大的寺庙群之一,由100多个寺庙组成。该寺珍藏数以万计的佛像、佛经,其中被称为藏区第二大佛的弥勒佛雕像(高约19米),及两层楼高的铜制镀金舍利塔,古印度名寺佛杖等最为珍贵。 色须寺院设显密宗两大学院,下属5个康林(分院),15个真札(班),有良好的习经制度,曾两次受到班禅大师等高僧、名流的高度赞扬。色须寺是康区能授“格西”学位的两大格鲁派寺庙之一。色须寺占地70余亩,是甘孜州最大的寺庙群之一,寺庙建筑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多为土木结构建筑,寺内壁画精美绝伦,在满殿幢幡和数百上千盏酥油灯的光芒长明下,尽显法门森严,在数百年历史长河中,色须寺收藏了数以万计的佛教稀世珍宝,其中国家级文物有密宗格鲁派创始人宗嘎巴大师牙舍利,是世间仅存的三颗中最大最珍贵的一颗。寺院老经堂还藏有佛学经典瑰宝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10……[详细]
乌梅山旅游景区
  乌梅山景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百节镇。景区毗邻包茂高速百节出口,距达州市主城区15公里,距百节机场5公里,通景公路全线油化,景区沿途道路良好,指示标识完整,交通便捷通达。景区以乌梅文化为主题,以观光体验为核心,形成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该景区是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达川乌梅”的原生地、“中国乌梅之乡”核心园区,以乌梅文化为主题,以观光体验为核心,形成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景区内的乌梅山,以万亩乌梅为依托,打造了环铜钵河滨水景观带和20公里旅游环线,建设有百节滩、游客接待中心、四季花田、烟雨观景台、森林民宿、乌梅文化广场、平定寨、肖家新村等十大景点。2021年1月,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详细]
老君峰旅游景区
  老君峰旅游景区位于凉山州会东县铁柳镇,坐落于金沙江大峡谷,海拔2000米左右,属于金沙江大峡谷的腹心地带,与云南省乌东德镇隔江相望。经亿万年风雨雕琢,自然造化形成了雄奇壮丽的天然景观,是名副其实的“巴蜀南来第一峰。老君峰景区风光奇秀峻美,文化积淀内涵丰富。其中,以峰、峡谷为代表的地文景观,以金沙江流域为代表的水域风光,以清代金铜官杨惠芳墓、蔡家土窑、民居建筑为代表的建筑与设施,以傈僳族和彝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风情,共同构成了老君峰景区资源的主体。老君峰坐落于会东县铁柳镇人民村,距会东县城56公里,位于金沙江大峡谷,海拔2000米左右,距离金沙江980米,属于攀西大裂谷的腹心地带,是金沙江流域的乡村亚热带风情谷,与云南省乌东德镇隔江相望。经亿万年风雨雕琢,自然造化形成的雄奇壮观的天然景观,是名副其实的“巴蜀南来第一峰”。老君峰景区核心面积约3000亩,目前已开发300余亩,预计总投资达2.5亿元。在总体布局方面,老君峰旅游景区将按照“一心四区”的布局方式进行规划。目前老君峰风景区主要景点有:……[详细]
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
  壤巴拉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壤塘县中壤塘镇境内,距省会成都590km,距壤塘县城40km。北依壤巴拉山、南临自东向西北蜿蜒流淌的则曲河。壤巴拉塘,其后的大山形似壤巴拉菩萨,山前有一平坝,藏语谓塘。壤塘,由此成为财神居住的地方。青山绿水之间,藏洼、确尔基、泽布基三大寺庙群巍然而立,构成了中壤塘觉囊文化中心。这里是我国目前藏传佛教觉囊派的根本道场,是觉囊文化历史景观和艺术的长廊。……[详细]
275、海龙凯歌景区 AAAA
海龙凯歌景区
  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位于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由共富之园、凯歌公社、幸福乡村三大组团构成,以海龙村优越的自然生态为本底,集浓厚的沼气文化底蕴、特色的产业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一体,融合文、农、旅三大产业元素,是一个地方特色鲜明、地域优势明显、规模效益突出的乡村振兴示范地、幸福生活先行地、学思践悟首选地。2023年被确定为4A级景区。一是还原风貌沉淀乡愁乡情。引入四川美院、西南设计院、中铁二院等专家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在保留“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的常理镇海龙村原有石木结构民居的基础上,布局供销社、知青旧居、人民大礼堂、非遗工艺坊等项目,还原上世纪70年代村庄风貌,运营新华书店、照相馆、裁缝铺、铁匠铺等业态回溯旧日生活气息,生动展现生态、文态、业态“三态合一”的乡愁底色。二是深挖历史厚植文化底蕴。以沼气为媒,与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合作,在原横山中学旧址,建成“农业农村部沼气凯歌沼气学院”,合力打造全省首个“低碳社区”。深挖海龙村发展历史,利用村内现存的48口沼气池,建成“一院一馆一中心”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