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宜宾市旅游

宜宾市红色旅游景点

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驻扎地(连天山凤凰寺)
  江安县连天山凤凰寺——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驻扎地,位于江安县大井镇连天山。连天山凤凰寺遗址现存于大井镇连天山顶,原凤凰寺(明清时期建筑)占地10余亩,寺庙建筑雕梁画栋颇具川南风格,距江安县红桥镇10公里。1935年底,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曾经驻扎在寺庙中,并在这一带坚持游击斗争。文革-破四旧时被毁坏。现仅有地面残垣断壁。……[详细]
沙坝红军烈士纪念碑
  沙坝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兴文县大坝苗族乡沙坝村,小地名柏杨坡,距离兴文县县城31公里。1935年2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从大河至大坝,兵分两路前往云南扎西(今云南威信),其中一路是红一军团经大坝到建武,在撤离大坝时途径沙坝,沿途所经过的“大菩萨”、“五十二步”(皆为小地名)都是当年红军与敌激战处。当时红军后卫部队在柏杨坡遭四个民团大队和敌人一个正规连伏击,红军牺牲30余人。1973年8月1日,为纪念这些英勇牺牲的红军先烈,由当时的沙坝公社战斗大队修建了沙坝红军纪念碑,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平方米。纪念碑碑高2米,宽1米,碑座为2米高天然石灰岩,碑后石窟内掩埋部份烈士遗骨。……[详细]
大塝上——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成立地
  大塝上——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成立地,位于长宁县太平乡莲花二社半山腰的一个相对较平的草坝,小地名叫“大塝上”,公路可以通达。1928年6月晚上,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王泽嘉、袁敦厚、郭洪发、王学勤等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抓住时机,继续举起南溪暴-动-的川南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坚持武装斗争。并按照传统民俗,杀猪祭旗,正式宣布起义,队伍命名为“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简称“独立团”),后改为四川红军第四路游击队。王泽嘉任团长,袁敦厚负责政治工作。确定部队的行动纲领是:打倒--污吏和土豪劣绅;扫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依靠贫苦穷人,夺取乡镇民团的-支,发展革命武装。独立团逐步扩大到300多人,加上联络的绿林武装计1000多人。部队转战在长宁、南溪、庆符、高县、珙县、兴文、古宋、叙永等县和云、贵边境地区……[详细]
达马洞——长宁县第一个党组织成立地
  达马洞——长宁县第一个党组织成立地达马洞位于长宁县长宁镇先锋村公路旁小山坡上的一片竹林里,距长宁县城4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长宁通向云南的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1927年7月,中共地下党员袁敦厚、王泽嘉、黄岷三人在此驿站召开会议,秘密组建长宁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长宁县达马洞支部,书记袁敦厚,委员王泽嘉、黄岷。中共达马洞支部成立后,在井江乡、安宁桥(现长宁镇)一带建立农会,发展会员1000余人,农民武装30余人。1928年4月,支部奉命率领长宁梅白乡、新村乡农会部分农民武装28人参加南溪农暴。南溪农暴失败后,1928年8月,袁敦厚与王泽嘉等在长宁县太平乡大塝上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独立团(1929年更名为四川红军第四路游击队,袁敦厚负责政治工作,王泽嘉任团长)。袁敦厚和王泽嘉1930年6月……[详细]
建武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碑林
  兴文建武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碑林位于兴文县九丝城镇建武村,距离兴文县县城55公里。兴文县建武(历史上曾为县城)为中共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地,也是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征战地,在这里先后牺牲了10余红军战士,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组织部长(原为红八军团-部长)戴元怀就牺牲在建武境内。1930年代,党组织曾在建武辖区内建农会,组织武装暴-动-,是一个具有革命历史传统之地。为纪念红军长征和缅怀革命先烈,当地党委政府于1983年修建了建武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碑林。它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围墙两壁有红军战斗史实绘画,左侧有一水池养有金鱼荷花,青石壁栏围之。后面部分中间为“革命先烈纪念碑”,碑高5.58米,基座长宽各2米,碑座上为原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政委刘复初题写的“丹心映建武,碧血染玉屏;红军精神在,发奋振……[详细]
青峰寺剿匪战场遗址
  青峰寺剿匪战场遗址年代:1950年2019年,青峰寺剿匪战场遗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栏杆石——红军第四路游击队战斗地
  栏杆石——红军第四路游击队战斗地,位于长宁县双河镇铜罗村与珙县交界处的大山坡上。1929年5月10日,四川红军第四路游击队攻下长宁硐底镇,将没收的财物分发给赶场的群众后,向珙县方向转移,于11日晨,行进到长宁县犁头乡铜罗村与珙县交界的栏杆石休整。长宁县团务局局长陈子方得悉硐底被袭后,急调-中队尾追至栏杆石,并纠集附近民团进行围剿。红军游击队留少数队员煮早饭,其余在王泽嘉的率领下,奋起还击,激战一个多小时,击毙了-中队长秦德武,有的-负伤溃逃,创造了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例。战斗胜利结束后,红军游击队庚即转移。……[详细]
朱德诗碑
  朱德诗碑位于兴文县县城西侧的香水山,建筑占地面积200平方米。1916年,讨袁护国军与北洋军在泸州蓝田、棉花坡一带进行激战。时任护国军第一军支队长(旅长)的朱德于5月亲率一个营到古宋筹集粮草和补充兵员。抵古宋次日,登临城北香水山,并到寺庙游览,在庙中,即兴吟诗一首:“已饥已溺是吾忧,急济心怀几度秋;铁柱幸胜家国任,铜驼慢着棘荆游;千年朽索常虞坠,一息承肩总未休;物色风尘谁作主,请看砥柱镇中流”。并由副官李芝生挥毫书于芙蓉寺壁。朱德时为护国军和川中名将,为保卫共和而战,且军纪严明,对地方秋毫无犯,被民众称为正义之师,深受尊崇。加之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开国元戎,题诗更为当地名众传诵。后芙蓉寺毁,题诗亦湮。1978年重阳节,中城镇(今古宋镇)老年人欢度重阳节活动,为纪念朱德当年题诗,大会刻诗碑立……[详细]
红军长征纪念碑
  红军长征纪念碑位于兴文县大坝苗族乡朝阳村2组,小地名尖山子,距离兴文县县城26公里。1935年2月3日,红军长征时,红一军团突破敌军三道防线,从叙永、金鹅进驻大坝宿营,林彪的军团部驻于大坝关帝庙(今大坝第一小学)。次日离开大坝时遭地方民团阻击,红军在大坝境内牺牲30余人。2月7日,彭德怀的红三军团部分队伍经大坝的芭茅湾后去扎西(今云南威信县)集结。为纪念红军长征过兴文,由兴文县大坝区委、区公所于1990年3月修建了这个红军纪念碑。纪念碑建于一突兀的小山包上,整个面积约400平方米,四周皆为农田和住房。纪念碑高18米,宽6米。碑的正面、背面题词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左右两侧题词为老红军、卫生部原副部长、顾问王斌,底座上三面皆为碑文,记述了红军长征过大坝这一段历史史实,由原红军川滇黔边游击纵队司令……[详细]
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
  地址:李庄镇胜河街98号;建展面积:该馆建筑达面积2600平方米,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场馆简介:该馆展览分布在李庄张家祠、东岳庙、梁林旧居文物保护单位内,由同济厅、中国营造学社厅、中央博物馆厅、中央研究院厅组成。主要陈列了抗战时期书籍、照片、文章等;开放时间:9:00-11:30 13:30-17:00;联系电话:0831-2441089;门票价格:30元;讲解语种:中文;乘车路线:到达李庄后寻张家祠、东岳庙、梁林旧居;邮政编码:644009。……[详细]
大河红军墓
  大河红军墓位于兴文县大河苗族乡李子关村,距离兴文县县城28公里。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转战于云贵川边界,一渡赤水后进入四川,红一军团途经金鹅(今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并宿营于此。当时,国民党军队为防止红军入川,沿长江设了重兵把守。在李子关处,红军遭遇敌军和地方-民团袭击,在与敌人战斗中红军战士数人牺牲。2005年,为纪念红军烈士和红军长征的光荣历史,大河苗族乡地方政府组织苗汉同胞于此修建红军墓并为之立碑。红军墓建筑面积60平方米,四周青山环绕,自然风光秀美,烈士墓庄严肃穆;纪念碑傲然挺立。……[详细]
中共川南特委会议会址
  中共川南特委会议会址年代:民国2019年,中共川南特委会议会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碗厂坡——余泽鸿牺牲地
  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政委余泽鸿牺牲地——碗厂坡位于江安县大井镇兴复村碗厂坡,距江安县红桥镇5公里。1935年12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政委余泽鸿在大井镇的兴复村碗厂坡不幸牺牲。游击纵队17人由中共川南特委成员李青云、刘复初率领在大井镇的连天山(今江安县大井镇五丰村、丰收村、九龙村、吉龙村等)和仁和乡百竹海山区一带隐蔽一个多月,在敌人重兵围剿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游击纵队依靠群众,坚持斗争,为红军游击纵队的再次崛起,保存了革命火种。当地村民接受了红军的革命思想,有几十人参加了红军。……[详细]
五人堆烈士就义地(花园庵)
  花园庵位于宜宾市翠屏区人民路人民广场口。1931年3月24日,中共四川省委特派员苟良歌来宜宾巡视工作,中共宜宾中心县委在墨匠街(现清华街)一酒店内召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共宜宾中心县委书记孔方新、团县委书记蔡涛、县委秘书兼交通员沈玉琪、县委农运委员黄大舜及团中心县委委员朱汝正、闵南轩等七人。3月26日,改在真武山二天门附近茶馆开会,朱汝正要回校上课,先走。而后会议改在忠孝街李四娘茶馆,被刘文彩的谍查队发现,将茶馆重重包围,除闵南轩乘乱逃脱外,其余五人不幸被捕。1931年3月28日,被押往花园庵近旁杀害。第二天,沈玉琪的妻子同群众设法在附近挖了一个大坑将装殓沈玉琪遗体的棺木和其他四烈士的遗体并排埋在一起。这就是当时震惊宜宾和四川的“五人堆”事件。花园庵后是一片荒无的坡地,五十年代修建人民广……[详细]
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与川南游击支队合队处
  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与川南游击支队合队处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与川南游击支队合队处位于兴文县僰王山镇博望村,处于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僰王山园区,距离兴文县县城29公里。建筑为中式平房,占地面积100平方米。1935年3月,红军川南游击纵队转战至兴文县建武,南六游击队领导人刘复初赶至建武,向中共川南特委和纵队领导汇报南六游击队情况和川南敌情,中共川南特委决定将南六游击队改名为“红军川南游击支队”,直属特委领导,暂不并入纵队,继续留在地方,开展武装斗争,配合纵队行动。1935年7月,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几个月后,根据形势,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决定川南游击支队归队,增强纵队力量,9月11日,由纵队司令员刘干臣、政委余泽鸿率纵队(尚有两个支队)在兴文县博……[详细]
红军干部纪念地(虎山亭)
  红军干部纪念地(虎山亭)虎山亭位于兴文县僰王山镇高潮村9组,依山傍水公路一侧小山包上。距离兴文县县城23公里。黄虎山,红军长征时为国家保卫局第五连连长。1936年中共中央组建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后,将第五连全部划归川南游击纵队,黄虎山担任纵队第五大队长。后川南游击纵队改名为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他任二大队大队长。当年3月,黄虎山带领30多名队员,在兴文的青联乡(今属僰王山镇)开展工作,住在活麻沟头袁兴顺家,遭告密受到地方别动队、民团60余人的袭击,战斗中脚部负伤,被送到洛柏林(今兴文石海镇)一农户家养伤,后被敌人搜捕,送兴文县监狱关押。狱中遭敌严刑拷打,仍坚贞不屈,被敌酷刑致死,弃尸于兴文县城荒郊。1991年,为纪念红军烈士黄虎山,兴文县兴文镇、新民区在此建立“虎山亭”。建筑占地面积33平方米。亭……[详细]
兴文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兴文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纪念馆)位于兴文县县城白塔山。馆内园林绿化率45%以上,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2个展室,图片200多幅和部分革命历史文物。兴文县是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南纵队的策源地和转战地。1935年2月10日,红军长征途中,根据扎西会议关于创建川滇黔边区新的根据地的决定,中共中央抽调数百人于扎西(今云南威信)建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后又与黔北游击支队合并,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纵队不断抗击国民党-派组织的云贵川“三省会剿”,开辟游击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三省数万敌军和地方团队的围追堵截下,纵队孤军奋战,直至1937年1月才告失败。而这支游击纵队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坚持同敌人的“清剿”作斗争,活动仍坚持到……[详细]
兴文红军岩
  红军岩位于兴文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兴文石海“大漏斗”岩壁,距离兴文县县城26公里。1935年2月6日,红军长征路过兴文县,红一军团后卫部队一个战士为逃避敌人抓捕,跳下悬崖牺牲,当地百姓一直将红军战士跳岩牺牲之处叫作“红军岩”。1996年,兴文县人民政府、兴文县石林管理处在红军岩下修建了烈士墓,刻上墓碑,岩壁上凿上张爱萍将军题写的“红军岩”三个大字。大理石墓碑及记述这段历史的碑文分外醒目。……[详细]
高县武装起义会商地遗址(仁爱乡老王场)
  仁爱乡老王场——高县武装起义会商地遗址,位于高县文江镇仁爱解放村,距高县县城19公里。仁爱乡老王场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54师160团的驻扎地,是解放军和张洪湖起义部队研究决定解放高县的会议地点。1949年11月,西南战役打响。此时,高县的武装起义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武装起义队伍有1000余人,已掌握全县的基本武装力量。全县18个乡(镇)的武装力量分为3个集中点。第一个集中点置于落润场,辖落润、四维、陈村、羊田、蕉村、龙潭等7个乡;第二个集中点置于县城,辖天星、可久、梁河、腾龙、玉皇、文江6个乡(镇);第三个集中点置于老王场,辖仁爱、籁棚、云山、趱滩、中心5个乡。12月16日,解放军160团由团长范铁波、政委徐达文率领部队到仁爱乡与钱寿昌、张洪湖领导高县起义部队会合。决定:以解放军为主力……[详细]
嘉乐万年台(高县起义地)
  嘉乐万年台——高县起义地,位于高县嘉乐镇广乐街,距高县县城13公里。1949年12月12日晚,1000余人打着火把集合在嘉乐操场上,由钱寿昌代表中共川南工委宣布:成立叙南人民公安部队,由张洪湖任司令员,钱寿昌任政委,张家壁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设立联络组、情报组、后勤组。下辖直属大队,由3个-中队,9个分队组成。全县民众自卫队划成了3个片区。随即,张洪湖签署了“湖字一号文件”,四处贴出布告称:中国共产党川南工作委员会团结当地民主人士组成了叙南人民公安部队,维持地方治安,号召叙南群众断绝匪军粮食供应,要求伪政权机关要保存好档案资料等,以便解放军接管。15日,钱寿昌、张洪湖派人到珙县与十八军五十四师一六O团取得了联系。17日高县解放。嘉乐万年台原有建筑面积260平方米,系木结构串架房屋。解放后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