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淮北市旅游

淮北市红色旅游景点

淮北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
  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濉溪县双堆集南面,总面积106000平方米,东西长368米,南北宽292米,面积10.6公顷。烈士陵园于1976年筹建,1981年10月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落成,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于1988年10月竣工。陵园大门朝东,门内两侧各有一个面积为1250平方米的池塘,宽阔笔直的主干道通往纪念碑。南部的尖谷堆为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也是淮海战役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期间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园内遍植雪松、龙柏、黄杨等风景树木,并有花圃和果园。1995年12月,陵园被批准为安徽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0年陵园被批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陵园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第二批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2009年8月,省发改委下达了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基……[详细]
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位于濉溪县西南35公里的临涣镇文昌宫和镇东6公里的小李庄。在淮海战役期间,这两处都一度作为整个战役的总指挥部——0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驻地。1948年底,根据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发生的变化,0中央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打歼灭战的办法,在淮海地区发起一次战役,以歼灭敌军大量有生力量,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决定由-、陈毅、-、粟裕、谭震林等组成总前委,-任书记,统一领导中原、华东野战军。总前委于11月10日由河南张公店迁至临涣文昌宫,召开了重要军事会议,研究制订了战役的作战方案。战役期间,总前委又于11月23日从文昌宫迁至小李庄,指挥作战。至1949年元旦前后,再次迁往河南商邱南张菜园,先后历时近50昼夜。临涣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春秋时期,这里便是宋国的邑,至今尚保存着当时的夯土城墙。文昌宫……[详细]
淮北市刘开渠纪念馆
  刘开渠纪念馆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的4A级风景区——相山公园内。该馆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庄重朴素,典雅气派,是既有民族风格,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两层仿古琉璃建筑,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陈展面积3200平方米,前后有六个展厅,院后是苍松翠柏环抱着的刘开渠大师陵墓。在刘老夫人程丽娜女士的支持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纪念馆现共收藏陈列各类雕塑作品139件,其中刘开渠先生的雕塑作品45件,著名雕塑家王朝闻、程允贤、叶毓山等人捐赠的雕塑作品39件,其他模具、小样、教学模具等55件。收藏陈列国画、油画以及书法作品共231件,其中刘开渠先生书画作品23件,程丽娜女士的油画作品61件,著名书画家关山月、黎雄才、杨力舟、李铎和日本友人山宅剑龙、松本竹志的书法作品约100多件。同时还收藏陈列刘开渠先生……[详细]
草庙圩子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
  草庙圩子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位于烈山区古饶镇草庙行政村草庙自然村东北部圩子内。1948年,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华东野战军指挥部设于草庙圩子。圩子内原有草庙村张姓地主的宅院,并排共5套院子,始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占地总面积约2500多平方。现仅存两栋厢房,建筑面积90.07平方米,其余为地下遗存区。草庙圩子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是淮海战役时期留存的具有重大影响和纪念意义的史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旧址现存的两栋厢房为清代民居,记载着淮北乡土建筑多项技艺信息,具有一定的科学和艺术价值。……[详细]
董楼烈士陵园
  董楼烈士陵园又名杨山烈士陵园,位于烈山区宋疃镇新园村(原董楼村)杨山北坡,是濉溪县人民政府于1977年为淮海战役牺牲的烈士而建,2002年又进行了修缮。陵园依山面北,东、西、南三面为围墙。园内立石砌纪念碑一座,高12米,宽1.9米,厚1.8米,上 书-“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九个大字。纪念碑左侧原有平房5间,平房北为烈士墓,共35座,其中有从外地移来的游击时期朱杰烈士墓一座。陵园东西长144米,南北宽44米,占地面积6335平方米。董楼烈士陵园是淮北市一处重要的革命文物,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