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博物馆景点介绍

  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沿荔枝湾涌三期分为南北两岸。南岸为主馆及仿古园林建筑,主要承载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动等功能,北岸为文物修复、粤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等配套区域。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7万平方米。于2016年6月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原为恩宁路旧城改造地块,毗邻荔枝湾工程三期南侧。粤剧艺术博物馆分南、北两个地块。南岸地块为博物馆主场馆所在,布局为传统岭南园林建筑,主馆地下两层,地上三层……[详细]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中南民族学院民族文物陈列馆,文革期间,中南民族学院被撤销,陈列馆藏品也被转移至中央民族学院保管。1984年,在著名学者吴泽霖先生的倡议、主持下,博物馆得以复建,并正式命名为“民族学博物馆”,国家副主席-同志亲笔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她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以“民族学博物馆”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武昌南湖之滨,展馆面积2600多平方米,馆舍建筑依山就势,随自然地貌高低分布。在空间处理上,以3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详细]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湖北省武汉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外形设计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高台大屋顶的架构,彰显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几何形外观和“楚国红”色调,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俯瞰呈V字……[详细]
  枝江市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1989年1月建馆,隶属枝江市文化体育旅游局。1996年建成馆舍,位于枝江市马家店街道办南岗路中段,紧邻318国道。枝江博物馆馆舍外观具有汉魏风格,绿色琉璃瓦屋面,汉阙式大门。陈列楼门厅外为石阶,两侧为浅浮雕石刻壁画,左侧为展示大溪文化制陶艺术的《陶韵》;右侧为体现楚文化风彩的《楚风》。门厅内正面为黑色大理石雕丙烯填线壁画《西楚沧桑》。馆舍错落有致,文化特色明显,是本市象征性建筑之一,也是三峡门户第一馆。馆舍建筑设计获得省市年度设计奖。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详细]
  黄石地质博物馆位于湖北黄石大冶市汪仁镇,布置面积8000平方,融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地质研究、宣传展示、信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全方位展示黄石地区地质演变及其产物,探寻黄石数千年辉煌的探、采、选、冶文化,是一场神奇的黄石地质探险之旅,矿冶文化之旅。展馆分序厅、6个主题展区,以及临展区、休闲观景区、儿童区等功能展区,并根据展区主题,设计相对应的展示风格,移步易景,趣味无穷。参观者可依次参观:序厅、地球厅、地质厅、资源厅、矿冶厅、环境厅、展望厅。展馆将以一系列声光电多媒体展项及大型多媒体互动展项、实物……[详细]
  潘家湾民俗博物馆位于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2009年3月兴建,2010年11月对外开放。占地2400平方米,布展面积480平方米。分“序言、土家民居、土家源流、岁时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建设与发展、关怀与鼓舞”等八大板块,共收集图片420张,各类实物398件。有一级藏品2件、二级5件、三级21件。以展示土家族先民生产、生活实物和民族文化为主线,突出反映出土家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生产生活习俗。其中反映土家民俗文化的藏品有油篓、圈椅、纺车、风车、水车、擂子、斗、石磨、雕花木床、土家服饰等各类,还包括……[详细]
  浠水县博物馆始坐落在浠水县清泉镇新华正街,建于1951年,是湖北省建馆最早、收藏文物数量多、级别高,以收藏大量纸质文物著称的博物馆。它既是文物系统一级风险单位,又是中国重点博物馆。浠水县博物馆前身是文物保管室,始建于1951年,1958年正式定名为浠水县博物馆。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新华正街10号,南临浠水河,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始建于1951年,是湖北省重点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县级博物馆。其收藏文物数量多,级别高,是文物系统二级保护单位。浠水县博物馆依托浠水文庙而建,……[详细]
  沙洋油菜博物馆位于沙洋县经济开发区洪森天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座油菜主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的油菜主题博物馆,于2010年3月建成开馆,2011年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2014年被评为“湖北科普旅游示范景区”。博物馆包括主馆、副馆和户外体验区,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展览分为史海芸踪、生命之能、芳泽民生、金色沙洋四大主题,其中“史海芸踪”重点介绍油菜的起源与进化、古代栽培技术、古代榨油工艺、中国油菜科学研究重要事件等情况;“生命之能”重点介绍油菜脂用、食用、药用、饲……[详细]
  鄂州市博物馆是政府设立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既承担着配合市内建设工程开展文物调查勘探、考古发掘的重要任务,又肩负着文物征集保管、陈列宣传、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以及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管理等历史使命。鄂州市博物馆承担着配合市内建设工程开展文物调查勘探、考古发掘以及对全市122处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的特殊使命,履行着“国家AA级旅游区(点)”、“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鄂州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以及中科院、中科大、北科大、中国钱币学会“青铜范铸试验基地”等重要职能,同……[详细]
  荆门博物馆位于荆门市区西北侧,象山大道的西面。荆门博物馆是个老的博物馆,建筑风格是八十年代的公众场所建筑。薄雾官方分为两个区域,主展览区主要展示一些出土的青铜器、陶瓷和漆器。珍宝馆则是荆门博物馆的特色,是一具古尸。古尸放在中央区域,边上是一些鉴定报告和学术研究的介绍。展览区还展出了一些陪葬品和古尸陪葬位置的模拟场景。荆门博物馆游览的人不是很多,由于在主干道,交通比较方便。博物馆门口有停车位方便停车。整个博物馆不大,一小时足够了。景点位置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象山大道19号……[详细]
  江南明清石窗博物馆散落在江南大地的明清石窗艺术风格朴素、纯美、雄浑、精巧。是江南民居艺术和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经历史的风霜,仍向世人诉说着先人浓郁的民风和民俗文化,展示着古代工匠的工巧和智慧,是先人留给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 明清石窗因建筑材料的进步在民国末期就已绝版,现存的一些石窗也因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缺乏保护在迅速消亡,如不对它加以保护,这朵民间工艺美术的奇葩很快就会凋零。石窗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征,它的精神内涵是当代社会思潮的折射,其物质基础呈现了当代社会经济的发……[详细]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是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于2011年9月30日开馆,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五龙村五龙河街,占地30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馆展实物收藏品达2万余件;图文史料1万余件,其中包括了逾200万字的100余卷《家庭档案》及近60万字的《袁裕校家志》。馆展内容涵盖了袁裕校家庭自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100余年历史;又上溯至该家庭始祖从河南迁徙到兴山定居的1461年,时间跨度500年。宜昌是楚文化发源地,文化历史厚重深沉。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作为中国首个平民家庭博物馆,收藏了袁家4代自清……[详细]
  孝感市博物馆是国家三家博物馆,目前拥有上千件藏品,青铜爵、石砚等都有,因文化底蕴深厚,每年会吸引不少孝感人来这里观赏、了解孝感历史进展。在2008年开始,孝感市博物馆免费对市民开放,而且还会开展各类有意义、受关注的展览活动。孝感市博物馆位于孝感市文化中心C座,建筑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市博物馆新馆共四层,其中一楼为文物库房、文物编目、鉴定、修复、摄影等专业技术用房及监控室,面积约4000平方米;二、三楼为展厅及学术报告厅、纪念品售卖区,面积约8000平方米;四楼为办公区域及社会教育培训教室,……[详细]
  黄石市博物馆位于黄石市区的南侧,在磁湖的南边。黄石市博物馆位于黄石新城区的科教园区,周边有图书馆和科技馆。黄石市博物馆可以把车停到博物馆大院里,服务意识比较好。博物馆以黄石特色矿冶文化为主,介绍了冶金方面的科技知识和考古发现,这是在其它博物馆所很难见到的,极有特色。博物馆位于团城山,,里面主要展现的是黄石的矿产历史,面积不大,还有一个专门的中国乒乓球历史馆。景点位置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广会路12号……[详细]
  基本陈列《巴风土韵》由“历史文物篇”和“民族民俗篇”两个部分组成。“历史文物篇”重点从“建始直立人”、清江流域的巴文化到鄂西南地区元、明、清土司文化和奇特的崖葬文化,展示恩施地区人类形成、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民族民俗篇”则从土家族、苗族的吃、穿、用、行等方面,重点反映恩施州各民族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红色土地》革命文物陈列主要展示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革0据地活动的文物及图片。珍贵藏品双虎纽于虎纽于是土家先民巴人所使用的一种军乐器,也是巴人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