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五台县旅游

五台县旅游景点介绍

  槐荫两级小学,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中央。民国二十三年(1934),由时任阎锡山晋绥军骑兵总司令的槐荫村人赵承绶,为改善民办学条件而创办。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学校统一校服,定校规、设校训、聘名师,时称华北第一名校,培养出了李力安、程飞等我党优秀革命干部。校门内石狮一对。拾二十五阶台阶而上,学校设在三个自……[详细]
  槐荫赵氏祠堂,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中央。民国二十四年(1935),赵承绶出资、赵戴文主持,由娘娘堂原祠迁建现址。祠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厢房面宽九间,中为门洞,深六椽,硬山灰瓦卷棚顶,原匾已毁,于2001年新书匾“三晋世族”。正面祠堂面宽九间,进深七椽,前设廊,硬山灰瓦顶,黄琉璃剪边灰瓦心。内设神龛五……[详细]
  晋察冀边区银行旧址,位于五台县石咀乡石咀村普济寺南侧。民国二十七年(1938)3月2日,晋察冀边区政府利用普济寺南院,改建成立边区银行,下设冀晋、冀察、冀中三个分行。首任经理关学文,职工20余人,8月撤至河北阜平。旧址现有金库1座,设在南厢房内墙根石洞内,洞口宽0.7米,高1.73米,洞内分上下两层,洞与洞形成90度转……[详细]
  精神不灭烈士碑,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中。坐西向东,占地面积0.56平方米。汉白玉质。通高2.9米,其中碑身高1.8米,宽0.8米,厚0.2米;碑座长1.1米,宽0.51米,厚0.3米。碑阳楷书,额题“精神不灭”,碑文“中国和平民主事业伟大烈士,王若飞先生,秦邦宪先生,叶挺将军,邓发先生,黄济生先生纪念碑”一行,共42……[详细]
  李力安故居,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三南巷10号。李力安,本名赵子斌,又名亮生,槐荫村人,1920年生。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 1987年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故居坐北向南,一进两院布局,占地面积720平方米。砖券大门,石券门洞,匾书“树德”。影壁砖雕,前置辟邪石狮一只。后院北房于1990年拆迁改建……[详细]
  射虎川烈士塔,位于五台县石咀乡射虎川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7平方米。民国二十七年(1938),为纪念抗日烈士在台麓寺天王殿东建塔。正面有聂荣臻“民族英雄永垂不朽”题词及“纪念英勇抗日战争死难烈士”碑题。六棱尖锥形砖塔,通高9米。保存完整。1987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潭上村公所旧址,位于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西。民国八年(1919)开始,阎锡山整理村落,实行区村制,民国二十四年(1935)潭上设村公所。旧址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7平方米。现存建筑为五孔石券窑洞,当心间设门,两次间、尽间均为窗。前设木结构走廊,石鼓柱础石,廊柱上承额枋、平板枋。前后伸出搭牵,单幅云耍头,后为石券窑洞。早年当……[详细]
  王靖国旧居,位于五台县台城镇新河村中。王靖国(1893-1951),字治安,号梦辰,五台新河村人。辛亥革命山西新军起义,王参加忻代宁公团。后为阎锡山选送保定军官第五期学习,与傅作义等人称“十三太保”。先后任晋绥军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解放太原时,王任太原守备总司令。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王被俘。1952年……[详细]
  西汇兵工厂旧址,位于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西500米处。民国十九年(1930)由阎锡山创办,日军入侵后停办。现仅存四合院落旧址,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1040平方米。 西面为双五孔石券窑洞,中三间前设廊,廊柱石雕西洋风格,中间一间为过道,入内有东西走道,走道南有六间石券窑洞。院东面有三孔窑洞,已残破不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阎锡山东山工事驼梁段,位于五台县门限石乡老保沟村东南5公里的南驼梁山(玫瑰驼)。东山工事,南起今陈家庄乡东峪口,北至今石咀乡李家峪,全长约90公里。 该工事为民国十八年(1929)阎锡山军与奉军战争爆发后,阎锡山为了加强防守,由晋军第六军丰玉玺十二师及炮兵三个团占领阵地时所筑。驼梁段为该工事的一部分,建于南驼梁山鞍凹部……[详细]
  阳白红旗公社门楼,位于五台县阳白乡阳白村中。1958年阳白公社改称阳白红旗公社,当年建红旗门。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42平方米。红旗门是阳白村的南门,四柱,三门,左柱书写“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右柱书写“多快好省建设祖国”,顶上横写“红旗门”。两旁门写“高举”“红旗”,顶部是五角星。背面,左柱写“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右柱写……[详细]
  造产救国水池,位于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村西100米的龟山顶。为阎锡山西汇别墅“小杭州”之遗存,民国二十年(1931)建。水池长14米,宽10米,深2.6米。池中砖砌水泥抹面“造产救国”四个字。早年池中央建有八角亭,四条高架通道通向四边,现无存。……[详细]
  赵承绶旧居,位于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红大门巷1号。赵承绶(1891-1968)字印普,槐荫人。曾任阎锡山晋绥骑兵总司令,野战军总司令。1948年晋中战役被解放军俘获后归附,为解放山西做出过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委他为水利部参事。旧居坐北向南,早年一进两院,现仅存前院,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635平方米。正房(原为过厅)面宽……[详细]
  张瑜旧居,位于五台县茹村乡南茹村赶牛坡堡子巷7号。张瑜(1883-1914),南茹村人。1904年去日本留学,1911年太原起义时任太原敢死队队长,后被任命为山西北路军总司令兼第四标标统, 1913年任山西都督府参谋长、教导团长,1914年任十二混成旅旅长,同年因病去世,享年31岁。埋葬于南茹村南山脚下。旧居坐北向南,……[详细]
  张隐元烈士碑,位于五台县耿镇耿镇村耿镇中学大门前右侧约15米处。碑高1.26米,宽0.63米,厚0.16米,占地面积0.33平方米。碑首呈圆形,石质。碑文书:“稳元同志千古”“抗日战争於一九四二年,张稳元同志在完成控敌任务期间,不幸被敌杀害。我村及屋腔沟全体群众闻而痛哀,树碑留念。公元一九五一年九月立。”……[详细]
  古竹林寺遗址,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东北1500米的山坳中。创始年代不详,据《五台县志》载:“唐代僧人法照曾入寺修行”,现毁不存,遗址分布面积1089平方米。1998年复建寺庙时,出土一批唐代石雕像。遗址内有石碑2通,一为“大明万历辛丑二十九年(1601)”石碑,另一为“大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石碑。2003年1……[详细]
  徐继畬故居位于五台县东冶镇东街朝元巷。此巷基本保持清代原貌。一条幽深而平整的青石道向内延伸,将两旁的深宅大院连为一体。清代时故居占地很大,原来的大宅院现已被分隔成小的一家一户,住户多为徐姓,大部分是徐氏后人。巷北尽头有两座院落,向东为“传清白”,即书房院;向北为“惠迪吉”,是一处两进院,正房是二层小楼,是徐继畬的堂叔徐……[详细]
  五台县烈士陵园建于1976年,占地面积18.3亩,坐落于台城镇西庄村,陵园坐西朝东,由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厅、五台人民抗日和解放斗争史展厅三部分组成。矗立在园中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雄伟壮观,仿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青石基座,青石栏杆,汉白玉碑身,正面为聂荣臻元帅的题词,背面为徐向前元帅的题词。革命烈士纪念……[详细]
  镇内外拥有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黛螺顶、灵鹫峰层峦叠蟑,峰岭交错,野花烂漫,清泉遍地。听泉水叮咚,赏秀丽美景。清风徐徐,拂人面颊,爽快宜人,的确是“曾无炎暑”的“清凉胜境”。台怀镇是我国佛教文化、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地。历代以来,朝廷和佛教信徒纷纷于台怀镇及其在附近修建寺庙,使这里形成了佛寺鳞次栉比、宝塔如林的佛教中心区。五……[详细]
  五台山清凉寺,位于中台南瓦厂村东北的清凉谷,距台怀镇约15千米,寺内因有著名的文殊圣迹“清凉石”而得名。现今的清凉寺,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香港黄惠卿女士等筹资、山西省文物局工艺美术大师胡银玉设计施工重建的一座新寺。据“清凉山志”载,此寺肇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至太和十七年间(472-493)。唐代时,它是替国行道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