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茹戏台,位于五台县茹村乡南茹村。寺毁仅存戏台,创建及重修年代均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38平方米。戏台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前卷棚歇山、后卷棚硬山顶,七檩后廊式构架,斗栱三踩单翘。戏台内后槽明间设屏风。1985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
![]() | 普寿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55米,南北宽428米,占地面积10.9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清凉山志》载,清代重修。现建筑均为重建。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两侧为钟楼、鼓楼及念佛堂、客堂、五观堂。寺内存金泰和二年(1202)残功德幢1座。1988年7月,五台……[详细] |
![]() | 嵌岩寺,位于五台县耿镇镇河北村。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文记载,清康熙年间(1622-1722)重修,其后各代均有修缮。占地面积约1073平方米。 坐北朝南,原为一进院落布局,现已形成规模,有三处院落。中轴线上建有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伽蓝殿、地藏殿,照壁两侧有钟、鼓楼。钟楼为唯一的旧存建筑。寺内原存有清康……[详细] |
![]() | 清凉谷北山腰塔,位于五台县台怀镇南庄村西北约1400米处。现存有两座塔,一塔为无名塔,通高约7.5米,塔基为石砌六边形,每边长2.3米,塔腰为砖砌腰藻瓶式; 另一塔为宽公无量和尚塔,大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五月建,通高约7米,塔基为石砌六边形,每边长1.4米,塔腰为砖砌束腰藻瓶式,塔刹较为完整。两塔占地面积15平方……[详细] |
![]() | 射虎川二喇嘛僧舍,位于五台县石咀乡射虎川村台麓寺西南角。二喇嘛本名依什棒搓,为黄庙台麓寺主持。 在清末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曾代表清政府同八国联军德国统帅默什拉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停战合约。僧舍为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85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青瓦布顶,堂二屋,堂前设厅,木雕券口,明间、两次间为隔扇……[详细] |
![]() | 射虎川戏台,位于五台县石咀乡射虎川村西北约1000米处的碧霞寺对面。原为奶奶庙的附属建筑,现庙毁,仅存两座戏台。 据碑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建。占地面积370平方米。坐东朝西,两座戏台南北一字排列。北戏台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卷棚硬山顶,四檩卷棚式构架,前台敞朗,后檐墙辟二圆形窗,两山墙绘水……[详细] |
![]() | 寺沟塔,位于五台县豆村镇寺沟村北100米。据第三层塔碣记载,建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六角五层楼阁式砖塔,通高约15米,占地面积7.8平方米。 塔基平面六边形,高1.34米,径3.08米,为砖砌束腰须弥座,上下枭、上下枋呈枭混式,壶门处雕各种花卉。塔身五层实心,一层檐下设五铺作双抄斗栱,南侧及相邻两侧刻方形假球纹窗……[详细] |
![]() | 天池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大林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唐贞观二十四年(650)重修,元至正二年(1342)、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屡有修葺。 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503平方米,寺内现仅存正殿,为清代建筑。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明间设四扇六抹隔……[详细] |
![]() | 五级福田寺,位于五台县东冶镇五级村中。据碑记,该寺建于大清嘉庆六年(1801)。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191平方米。一进两院,中轴线上分别为天王殿、过殿、藏经阁、正殿。 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设廊,卷棚硬山顶,左右为钟鼓楼,天王殿旁开山门,月台上置石狮一对。过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硬山灰瓦顶,东西配殿各四间。藏经阁……[详细] |
![]() | 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阳坡道村妙德庵自然村北约33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69.78米,南北宽99.57米,占地面积6948平方米。 据明《清凉山志》载,建于隋开皇元年(581)。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建。现建筑均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建。中轴线上新建天王殿、水池、文殊殿,东西两侧为钟、鼓楼及僧舍、……[详细] |
![]() | 五台山慈福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西约3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85米,南北宽155米,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 据正殿题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重修。除山门为新建外,现存建筑均为清代遗构。五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和藏经阁,两侧为配殿、耳殿。寺内存宋代及清代塑像10……[详细] |
![]() | 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台沟村东约30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49.4米,占地面积为5028.92平方米。 据明《清凉山志》载,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元代及明嘉靖年间(1522-1566)重修,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建。现存建筑除文殊殿为清代遗构外,余皆为新建。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详细] |
![]() | 五台山梵仙山灵应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新坊村南约400米。坐西朝东,东西长40.2米,南北宽24.95米,占地面积为100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 据碑载,明弘治六年(1493)重修。现存建筑除僧舍外,余皆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影壁、山门和大仙殿,两侧为配殿和僧舍。大仙殿建于3孔石券窑洞上,台基宽11.……[详细] |
![]() | 五台山凤林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新坊村火厂自然村西北1700米处。据《清凉山志》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彻天和尚卓庵修。“至明万历(1573-1620),庵改为寺,赐额凤林。 ”清朝、民国两代皆予以修葺,但此后却屡遭兵燹,最终被夷为平地。仅留二虎禅师灵骨塔和其弟子塔2座。1996年真慧和尚重建,保存清代风……[详细] |
![]() | 五台山古佛寺,位于五台县金岗库乡-石村西北约200米。坐西朝东,东西长137.15米,南北宽121米,占地面积约为1.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民国11年(1922)重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予以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 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石牌坊、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两侧为钟楼、鼓楼、耳殿及配殿……[详细] |
![]() | 五台山广化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东南2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103.81米,南北宽132.27米,占地面积为1.28万平方米。据清《五台县志》记载,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现存建筑除文殊殿、大雄宝殿及耳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文殊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鼓楼、僧舍等……[详细] |
![]() | 五台山十方堂又称广仁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营坊自然村内。坐北朝南,东西长57米,南北宽101米,占地面积5757平方米。据寺内石碣记载,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拨款予以维修,除斋堂、居士楼为现代建筑外,余皆为清代遗构。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献殿、大雄宝殿和如来殿(后殿),……[详细] |
![]() | 五台山海会庵,位于五台县金岗库乡金岗库村西北约15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64.61米,南北宽60.45米,占地面积3905.67米,创建年代不详。 清光绪十年(1904)重建,民国初年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耳殿及配殿。除念佛堂与西南角……[详细] |
![]() | 五台山明月池,也称观海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黄土咀村北约16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62米,南北宽41米,占地面积为2542平方米。据明《清凉山志》载,始建于北宋。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修。除东偏院、木牌楼为新建外,余皆为清代遗构。 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木牌楼、天王殿和金……[详细] |
![]() |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宽滩寺村北约2200米。坐北向南,东西长68.43米,南北宽67.78米,占地面积4638平方米,据明《清凉山志》记载,建于隋开皇元年(581)。 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万历年间(1573-1620)、清康熙四年(1665)均有修葺。现存建筑除大雄宝殿、文殊殿、客堂和僧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