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寿县旅游

寿县旅游景点介绍

  在城西大街孔庙的右侧,耸立一座三层楼阁,这就是亦被称为奎星楼的古建筑——奎光阁。这是在清乾隆年间,由知州张佩芳主持建成的,匾曰:“奎光”。至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知州龚式谷鉴于奎光楼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又于原址改建成今日的奎光阁。虽几经修葺,但原貌未改。阁为三层,高二十米,木结构,平地六角形,自下而上,逐层收缩……[详细]
  古城西大街中段,有一座北向南的宏伟古建筑群,这就是俗称“黉学”的孔庙,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据《寿州志》记载:此建筑始建于唐,元代由城东南隅移建于此。占地面积达二万平方米,有坊、阁、殿堂等大小建筑物三十处。饱经沧桑的孔庙,虽占地面积有所减少,但主要建筑物如大成殿、明伦堂等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特别是近年来经国家拨款维修,……[详细]
  信步东禅寺,夕阳古塔尖。院深藏野竹,垣矮如远山。端坐佛含笑,颂经僧不闲。一声清磬动,明月送人还。这首《游东禅寺》诗中所指东禅寺,就是寿县城内的报恩寺。这座千年古刹,随着古城的开放,吸引来无数游客。报恩寺座落在城内东北偶,旧名崇教禅院,或名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改为今年。据《寿州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唐忐观年间(公元627—6……[详细]
  留犊祠巷,又名留犊池巷,巷内有留犊池遗址和时公祠。时公祠亦名留犊祠,这是为纪念东汉末年寿春令时苗而修建的。据古籍记载,时苗是乘一辆自带的黄母牛拉的牛车,拖着简朴的行囊去寿春赴任的。居官岁余,牛生一犊。及去任,他把牛犊留下,谓主簿曰:“令来时本无此犊,犊是淮南所生有也。”群吏曰:“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苗婉拒,毅然留犊……[详细]
  铜铸十八罗汉,原在县城北门内圆通寺,1962年移入报恩寺。现存15尊。这些造像体积不大(通高63—67厘米),但神情意态栩栩如生,其造型则表现出简练浑厚的特点。由像背刻字知其铸造年代为明万历三十三到三十五年(1605—1607)。1961年6月9日,安徽省文化局公布这些造像为省重点保护文物。……[详细]
  芍陂,今名安丰塘,在寿县城南30公里处戈家店。芍陂的创建,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上引龙穴山、淠河水源,下控制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淠东平原。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对于楚国徙都寿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芍陂的创建人是叔敖。孙叔敖,期思人,楚庄王时(前613-591年)任令尹。芍陂始建时面积甚大。汉以来,淠、淝……[详细]
  蔡器与楚器虽然国别不同,但在文化面貌上却基本一致,主要是由于春秋时期,在江淮汉地区的诸侯,经过长期征战,频繁的交往,文化交流也与日俱增,从而互相渗透,逐渐融合,最后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楚文化。1955年5月,寿县治淮民工在城西门内北侧取土加固城墙时,发现甬钟两件。经发掘发现墓葬,位置向西至城墙脚约40余米,向南至西大街……[详细]
  楚幽王墓,墓址在寿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朱家集(今属长丰县)附近,发掘前称李三孤堆,封土高出地面2米以上,径约100余米,周约400米。民国12年(1923年),当地农民在附近农田耕作中偶然发现青铜器有鼎、壶、簋、镐与带钩、镜、车马饰具等,后为蚌埠外侨瑞典人加尔白克所得,现藏瑞典首都皇储搜集部。民国22年和24年,当地人……[详细]
  寿县丰华公园位于寿县安丰镇镇西北区,距寿六路仅一公里。公园占地面积650亩(连片水面400亩,花卉苗圃200亩)。由农民企业家梁昌华个人投资1000多万元建造的丰华公园,占地650亩,内建有集餐饮、住宿、玩乐、休闲、洗浴于一体的丰华宾馆,可供接待100人规模的会议。园内有150亩的植物园并辅之动物园,450亩养殖水面,……[详细]
  正阳关,古称颍尾、颍口,又名羊石,系蜚声海内外的中华名关。正阳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据《左传》载,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以此计算,正阳镇已有2530多年的历史了。正阳关位于淮河、颍河、淠河交汇处,是淮河中游重要水运枢纽,古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地理位置优越。正阳镇得水运之利,擅……[详细]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寿县城内西南隅,有“华东第一清真寺”之称,寺院东西长128米,南北宽44米,中轴线为三进重院,占地5632平方米,建于明天启年间,由正门、二门、正殿、后殿、边厢、垣墙组成,大门两侧设偏门,立体建筑无像宝殿为两殿一体结构,仿故宫太和殿造型,寺房49间,建筑面积936平方米,角柱、廊桩为凹式梅花柱……[详细]
  刘安墓位于寿县城北门外八公山下,北依四顶山,南临低水,墓侧“淮南王墓”石碑为清同治八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所立。南临淝水,北依八公山,冢位于八公山乡团结村老母猪山南坡。墓为覆斗型,高20米,周长120米,墓前立有清同治八年安徽巡抚吴坤修所书“汉淮南王刘安墓”碑。还建有神道石阶、石柱等。刘安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袭父封为淮南……[详细]
  寿春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关寿春镇、城南九龙乡境内。寿春城作为战国时期楚国的最后一座都城,有着非常丰富的楚文化遗存。遗址布局方整规矩,总面积26.35平方公里,其规模仅次于燕下都。该城东、西、北三面临水,南有西南小城。城内呈矩形分成15个区域,每一区域内系统规划有水道。这种城市布局与同时期列国都城相比可谓别具一格。发掘……[详细]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新城区寿春城国家考古遗址范围内,是中国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该馆建筑设计彰显了楚人“四方筑城”“荆楚高台”建筑理念,通过“瓮城”“方城”“斗城”建筑布局,融合了现代院落和极简主义设计手法。寿县历史悠久,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20世纪以来陆续发现了众多楚墓,出土了大量涉楚文物。……[详细]
  安丰塘,又称期思陂,为2500多年前春秋时代楚国相国孙叔敖主持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曾被誉为“世界塘中之冠”,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镇境内名胜古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丰塘,县级文保护单位古安丰县城遗址。安丰塘古称芍陂,为春秋中叶楚令尹“楚相”孙叔敖主持兴建,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详细]
  寿县古城墙,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城墙之一。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因此,历代对其城垣修筑颇为讲究,屡毁屡建,日益坚固。保护范围:城墙墙基外延伸至护城河外堤埂,城墙内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250米至白骨塔一线,西450米至寿西湖农场中学一线,南360米至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