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湘西州旅游

湘西州旅游景点介绍

  从里耶东行三公里便到达乐里湖村。这里有一座独立成峰的寺院,名曰尖山寺,海拔六百六十二米。 清雍正年间,乐里湖村一位农夫在山上拾得一个碗口大的金钟(铜钟),地方官把这一金钟交到永顺府。后来永顺府行文,要当地百姓在尖山顶建一寺院,老百姓自发地筹钱建寺,于雍正癸丑年建成。 围绕寺院的建筑群在道瑜和尚主持下,道光年间才完成……[详细]
  关帝宫是清朝咸丰年间修建的。它位于里耶河街,面向东流河边,庙的围墙方达四十米宽,深长一百米,高二十米。庙的后端宫殿有关云长的圣像,九尺长的红须。圣殿内有一座三角鼎炉。鼎炉上刻有“咸丰元年”四字。庙的中间是操场,全都铺的岩板,名花争艳两边墙脚。庙的前端是戏楼大院,两丈成方的戏台,双龙抱柱的楼阁翘首墙高,戏台两边厢房是化妆……[详细]
  双凤村村口建有一座摆手堂,堂前有宽坪。据《永顺县志》记载,以前每一个土家村寨都有一个摆手堂,就像侗寨必有鼓楼一样,是村寨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土家村寨内保存有摆手堂的已经不多了,双凤村现存的这座摆手堂复建于20世纪80年代。摆手堂飞檐翘角,重檐歇山屋顶,具有土家族特色的穿斗式结构。正面两根木柱雕龙,作为建筑的重点装饰,其……[详细]
  古码头列夕镇有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宅——宋家大院。 四合院建筑,全木结构,中间夹着一个狭长的青石板天井,两侧为三段式封火山墙,两坡屋顶。大门临街,两侧仍保留着老式柜台,柜台上繁复的雕花,呈现出昔日街市的繁华。同时,柜台后开小窗,体现了传统商户的厚道,夜间也不忘为人提供方便,可通过小窗购物。 六页隔扇门后是各自的火塘……[详细]
  那住村中保留着一栋木建筑,当地人称之为“四水屋”,其平面布局和北京的四合院建筑类似,故名。四水屋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黑龙窟地区最有特色的建筑。四水屋局部为两层建筑,居住着三户人家。三户都由同一门厅进入,以天井为中心,分堂屋和厢房分居。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石材为辅,皆来自当地,可谓就地取材。四水屋中有一天井,大约……[详细]
  穿行于湘西山区蜿蜒起伏的山岭茂林,在隐约其间的青瓦小木屋和灵巧的吊脚楼之中,赫然出现一座冲出屋顶的小楼,使人感受到一种凌人的气势,因此将其冠之以“冲天楼”这样的名称,也就显得极为贴切了。 冲天楼其实也是民居建筑,只是这样的规模气势决非普通人家可以企及,于是它便成为乡间富豪们借以炫耀家势财富的标志。在龙山县树比村,还保……[详细]
  首车镇舍珠村龙西湖的彭宅,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与常见的一正左厢及一正两厢的形式不同,为纯粹的一正右厢。吊脚楼起吊方式为因地赋形的落差起吊,这种方式在位于山脚溪边的土家山寨随处可见,既体现了土家人追求与自然和谐,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的理念,还与土家人“不怕青龙高万丈,单怕白虎抬头望”的信仰和客不欺主的民俗有关。宅舍东西面……[详细]
  “ 相映水中天,别致葱茏遍山间。熙熙攘攘客来往,接龙桥上永不闲。” 这是芭蕉坪村接龙桥内的一首诗,字迹虽不甚清晰,也没有作者的落款,但寥寥数字道出了接龙桥所在的优美环境,及其在当地居民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芭蕉坪村位于泸溪县北部的梁家潭乡,是个苗族村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群山像口袋把村子装起来,收口处就是村……[详细]
  碉楼是一种防御性建筑,从其建造来看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民众集资修建,用以保护全村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另一类为私人所建,如齐心石板寨碉楼、禾库排云碉楼,其用途均为战时防御设施。 碉楼建筑的特点,平面多数为方形,建筑规模一般不过二十多平方米,外围护结构均为厚实石墙,屋顶为悬山顶,四坡攒尖顶等不同形制。入口门很小,宽约1米……[详细]
  凤凰古城墙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现存遗址有北门和东门城楼及部分城墙,北门城楼保存较完好,四座城楼均已修复。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有城墙连接,城墙前面便是清澈见底的沱江,墙映水面,尤为壮观。城墙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虽几经战火洗礼,仍耸立于沱江河岸,形成一道人工屏障。 北门城楼,建于清康熙五十……[详细]
  老司城祖师殿位于永顺县老司城(今司城村)太平山南麓,距老司城约二公里。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17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前临灵溪河,后靠太平山,景色优美。祖师殿为当年老司城五大庙宇之一,是老司城目前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古建筑。主体建筑有祖师殿、皇经台和玉皇阁,三座殿堂坐落在同一条轴线上,沿着陡峭的山……[详细]
  观音岩古刹位于永顺县城南1.5公里处观音岩下,为邹姓邑人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7年)。嘉庆十六年(1811年),永顺府协镇副将许天元有感于庙宇之简陋与秀丽风景不相称,领头捐资数万,历时三年,扩修了山门、正殿(观音殿)、水府阁、地藏庵、玉皇阁及客房僧舍等建筑。整个建筑群布局随山就势,错落有致,与周围丛林峰石、层岩叠翠……[详细]
  田家祠堂位于凤凰古城墙外的沱江对岸,面临沱江,与古城隔河相望。祠堂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凤凰县规模最大的祠堂,主体建筑有大门、前殿、戏台、正殿、厢楼、厢房、连廊等。与一般祠堂建筑不同,田家祠堂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平面布局,大门不在中轴线上,而是在中轴线旁,与中轴线成直角相交。进入山门……[详细]
  土王祠位于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村。它是古代老司城中土司王宫殿的一部分,位于宫殿的最后一进,专门供奉土司王的历代先祖。土司王宫的其他建筑均已毁弃,仅存这座土王祠。现存建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土王祠建在高高的台基之上,分为两进,前进为大门和耳房。大门全木结构,木屋架、木板壁,入口处凹进,两旁向前突出,下部木柱架空,呈吊脚楼……[详细]
  泸溪县兰村的祠堂,像一颗颗明珠散落在乡间的绿野上。它们虽地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仍体现了湖湘建筑的特征,同时又具有湘西地区的特点。 兰村的祠堂都是砖木结构建筑,青砖墙体四面围绕,其内为木结构屋架。 高耸的青砖围墙,将外界的杂乱尘世阻隔在外,更增添了几分家族祠堂的庄重气氛。两侧的封火山墙处理也很有湘西的地方特色。正门入……[详细]
  乾州古城位于吉首市内。古城十里盆地、二水绕州,堪称万荣之地;三陆横陈,状如乾卦,是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城中的九福堂是当地望族杨家的祠堂,建于清代。 九福堂整体建筑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由高大的门楼、戏台、厢房、正殿、天井构成。过了门楼就是戏台,木质结构,翘角飞檐,雕龙画凤,戏台两边有耳房、后台,专供演员化妆休息。戏台藻井盘……[详细]
  江西会馆又称万寿宫,江西人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早期修建的会馆或同乡会都以“万寿宫”命名,寄以江西同乡“福寿康宁、子孙发达”之意。明末清初,浦市外来经商的江西人日益增多,所以就集资建造了这座会馆,作为江西同乡办事歇脚的去处。旅居浦市的江西人如遇到天灾-或生意亏本等困境,亦可向会馆申请支援。 会馆沿沅水而建,位置上有地利之……[详细]
  关帝宫位于洗车河镇东平街,这里曾经商业繁荣、香火鼎盛,有着众多的寺庙会馆。洗车河地区的土特产十分丰富,因而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后,各地商人纷纷来此,有实力的外地商人聚众集资兴建会馆,作为聚会活动的场所。当时兴建有关帝宫、万寿宫和文昌宫等,关帝宫是该镇目前仅存的一座会馆。 目前关于关帝宫究竟是何人所建已难……[详细]
  老司城摆手堂位于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老司城遗址内,原位于距此约500米处的紫荆山麓雅草坪。建造年代不详,传说是土司遗物。据当地人回忆,摆手堂是20世纪60年代复垦造田时移至今址的。 摆手堂主体建筑三层,面阔5.63米,进深7.57米。共设六柱结构到顶支撑歇山小青瓦屋面,脊高12.8米。丰体两侧及后面有配厢,配厢为披檐结……[详细]
  地处深山之中的苗族民居由于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因地制宜,采取一些变通的措施,凤凰县骆驼山村的石兴民住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住宅受基地地形限制,规模很小,正房与吊脚楼呈钝角设置,房前地坪为垒石砌筑,形成一个自然的扇形平面,庭院围墙和朝门呈弧形环绕,朝门和院内的主屋成不同的朝向布置。整个庭院和建筑随地形灵活布置,形成了丰富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