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仙桃市旅游

仙桃市旅游景点介绍

  司马桥位于仙桃市沔城镇金华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十五年(1890)重建,南北向跨沔阳古城护城河。单孔石拱桥,长20米,宽6米,孔跨6米。桥身用青条石拱券纵联砌置,桥面两侧设石护栏,栏板浮雕人物、龙凤图案。券脸石嵌石匾,阴刻楷书“司马桥”。桥头立有石象、石狮。该桥作为沔阳古城的重要部分,是研究古城历史的重要依据。(第五……[详细]
  排南城址南北朝至唐代遗址,位于仙桃市郭河镇官伟村,排湖之南,面积约24万平方米,地面残存约360米的城垣,城外有护城河遗迹,地面采集到莲花纹瓦当、青瓷片等。该城址对于研究仙桃地区古代城镇的发展和历史变迁具有很高价值。(第五批)……[详细]
  越舟湖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仙桃市张沟镇越舟湖渔场,三面环水,面积约9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内涵丰富,地面采集到石器和陶器(片),具有明显的渔猎型生产方式风格。该遗址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鄂中特委旧址位于仙桃市张沟镇凤凰村东400米。1927年9月,中共鄂中特委机关设此,并在此召开了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的-会,制订了鄂中区秋收暴-动计划。旧址面阔11米,进深10米,砖木结构,硬山布瓦顶,木板隔墙。1987年,当地政府在旧址前修建了高为12米的纪念碑一座。(第三批)……[详细]
  曹场墓群位于仙桃市通海口镇曹场农场,东汉至六朝墓群。面积约12万平方米。曾暴露出砖室墓。采集有硬陶网格纹罐、铜镜、铜钱等。(第三批)……[详细]
  沔城遗址位于沔城回族镇沔城街西南1公里,明代遗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原为砖城,现存南面土垣残长600米,宽12米,高1.8米。城外有护城河遗迹。城内现存20余处古井、4座石桥、60多件石刻。据《沔阳州志》载,明初循故址,弃东北之半,重筑沔阳城。(第三批)……[详细]
  沔城,是一座具有1400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从南北朝西魏至建国初期,一直是郡、府、州、县治地,是江汉平原政治、经济、文化中枢之一,是一块闪烁荆楚文化光辉、开发前景广阔的旅游胜地。这里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地处江汉平原腹部,南临东荆河畔,北依排湖岸边,距318宜黄高速国道30公里,省级公路横贯而过。这里物……[详细]
  沔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从南北朝西魏至建国初期,一直是郡、道、府、州、县的治地,为昔日沔阳政治、经济、文化的中枢。沔城历史上有三座城,这三座城的遗址成鼎足之势:一座在东南为复州城,建于唐初;一座在东北为江北城,建于宋初;一座在西面为沔阳城,建于明初。沔阳在宋朝以前称复州,故称复州城。明初建的沔阳城,有一部分城砖……[详细]
  从南北朝西魏起,沔城一直是郡、府、路、州、县的治地。直到全国解放初期,沔城还做过三年的沔阳县治地。 沔州府,即州衙门,现为沔城高级中学所在地,位于西城古柏门内,占地六十亩。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临街有照壁高数丈,围以木栅。左右有东西角门,东角门整天开放,为-及民众出入之路; 西角门常年关镇,只有处决死囚……[详细]
  迎恩楼,座落在大、小莲池其间,四面环水,风景秀丽,是唐朝复州刺吏狄梁公问政处遗址。 狄梁公(607-700),即狄仁杰,字怀英,山西太原人。唐朝大臣,曾任宰相。武则天即位时,狄梁公犯颜直谏,阻止武则天乱杀无辜、欲把唐朝江山传给武氏家族,引起武则天不满。加之被来俊臣诬害,以致贬任彭泽令,转任魏州刺史、幽州都督、复州……[详细]
  广长律院又名广长社,位于大莲花池西南岸青林山上。律院创始人是高僧三昩和尚。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至崇祯二年(1629年),历时四载。原占地面积16000多平方米。庙山门墙高三丈,粉红色,上嵌四个金字“广长律院”,据说是明末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庙内铜铸佛像500多尊,泥塑菩萨110尊。石碑有40多块。广长律院是著名的……[详细]
  文圣庙是一个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四月,六年二月竣工,九年定为州学。十年,知州金德复增饰之。以后屡有修建。光绪《沔阳州志》有一幅木刻圣庙全景图,可见全貌。图中圣庙占地半顷,坐北朝南,门前为外泮池,池后一条横贯东西的石铺官道,两头立有下马坊-“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过道后为石砌大台阶,台阶上矗立棂星门……[详细]
  普佛寺——刘备恩赐的甘露 普佛寺的前身为“甘露寺”,位于西门城外城曲。此寺三面环水,一面连路。寺院南有洗马池,东有康王桥和司马桥,西有西城古柏和孔明读书台,北有练兵场和歇凉亭,碧水环流,青松翠柏,一派壮观景象。 普佛寺建于三国时期。传说那时刘备、关羽、张飞在吴楚地界活动,行军的一天夜晚,皓月当空……[详细]
  游览汉王故里——陈友谅故居,共同揭开一代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神秘面纱。玄妙观就是荆楚大地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故居。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将其改成了玄妙观。此观位于沔城南门正街,在1941年-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纵火烧城之前,有“一观十殿”之称。现在的玄妙观是1984年在原废墟上重建起来的,现已发展成为江汉平原闻名的……[详细]
  话说沔城风景好,好就好在“东沼”,我们今天就去游览风景如画的东沼红莲池。 东沼红莲池又叫莲花池,位于古城东门,原先这里是一片沼泽地,长满了莲藕,明初建城墙取土烧砖,沼泽地变成了深池。而池又正好在城的东面,故名东沼红莲。它是两城八景中迄今仅存的一景,由大、小莲池组成,总面积1000面,其主要景点在小莲花池。小莲花池……[详细]
  到沔城回族镇不得不去看一下回族镇的象征一一清真寺,去领略伊斯兰风情,感受穆斯林的真诚!沔城是湖北省唯一的回族镇,全镇回民近7000人,清真寺是河城回族镇的象征。建国前,沔城有清真寺两座:清真东寺位于七里城,建于明洪武年间;清真西寺位于红花堤,建于嘉仄年间。1938年秋,惨遭日寇飞机轰炸,1941年春又遭-一二八师焚毁,……[详细]
  革命烈士纪念馆,也是沔阳县第一个共产党小组诞生地。它位于玉带河北畔,座落在东岳庙内。东岳庙,又名天齐庙,距今一千四百多年,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庙宇。沔阳县第一个党小组,就是于1924年2月在沔城东岳庙的三佛殿秘密成立的。由娄敏修、邓亦中、许炎生、刘金山、叶翠梧、王少先、邓翘如、颜天泽8人组成。党小组成立后,进行了一系……[详细]
  诸葛武侯祠,位于古城西门,建于汉建兴十二年,是后主刘禅为缅怀诸葛亮的功绩,降诏致祭,封诸葛亮为“忠武侯”,并令建祠于沔城,四时享祭。说沔城有个诸葛武侯祠,大家一定感到很疑惑吧!诸葛亮又不是沔城人,缘何有诸葛武侯祠在沔城呢?这里面确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汉献帝时,南阳有诸葛亮,才貌双全。前来提亲者络绎不绝,均被诸葛亮一一谢绝……[详细]
  沔阳,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建制历史,孕育出了“千里送鹅毛”“狄仁杰问政”等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传奇,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湖北花鼓戏之乡。传承沔阳千年水乡文化,沉淀文化瑰宝,仙桃市委市政府与鄂旅投集团联手打造重点文旅小镇项目——沔阳小镇。沔阳小镇定位为具有江汉水乡风情和沔阳文化特色的文化生活类小镇,打……[详细]
  流潭公园 据说是很早以前,每逢阳春,桃花盛开,香气冲天,其艳丽景色如彩霞陈空,似锦绣铺地。这一壮丽景观惊动了西天王母和众仙女,她们俯瞰大地,啧喷赞赏。唧唧喳喳之声惊醒了酣睡在蟠桃树上的孙大圣,他揉了揉那火眼金睛,手搭凉棚朝下一望,不禁叫了起来:“啊呀呀,比俺花果山还美丽,比蟠桃园更壮观,待老孙下去看看。”说着,一个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