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 > 海北州旅游

海北州旅游景点介绍

  1939年,王洛宾来到青海,在青海西宁昆仑中学任教。无垠的戈壁、高耸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湛蓝的湖水、成群的牛羊、孤独的牧人,激发了王洛宾无限的情感与创作热情。1940年春天,王洛宾随电影导演郑君里在青海金银滩草原拍摄《民族万岁》时,创作了不朽之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让中国人如痴如醉,也让西部民歌走向了世界。王洛……[详细]
  时代:宋门源古城城垣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60米,南北宽约300米,残高11.7米,底宽30米,顶宽5—8米,夯土层厚10—12厘米,城墙有马面,宽12米,有瓮城呈半圆形,城门一南向。靠近城墙,原有城壕,均填平且建有民房。目前城内无任何建筑物。旧时房舍早已荡然无存,唯破碎瓦片俯拾即是。根据《西宁府新志、地理、山川》及《大……[详细]
  仙米峡位于门源县城东40公里处,和祝固峡相连,长约40公里,峡中大通河水蜿蜒急流而下,涛声不绝于耳;两岸峭壁耸立,松柏桦树遮天蔽日;林间鸟声鸣啭、鹿獐隐没。夏季绿-滴,山涧小溪潺潺,野花竞艳,清香扑鼻;秋季层林尽染,红黄绿色班驳相杂,美仑无比;冬季漫山遍野银妆素裹,分外妖娆。微风起时,松涛之声犹如千军万马奔涌而至,震人……[详细]
  海圆山观景台,位于青海省门源县青石咀镇北1公里处,是观赏门源百里花海最佳之处。门源盆地夏似春。金色的七月,菜花盛开的时节,逐花酿蜜的养蜂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田边路旁,排满了蜂箱,蜜蜂在花间奔忙,浅琥珀色的蜜汁,在蜂农摇动下流淌。七月的浩门川,是花的海洋,也是歌和舞的海洋。每年县上都要举办隆重热烈的油菜花节,……[详细]
  祁连牛心山,也称为阿米东索神山,在祁连山脉的东部,祁连县城东南2公里处,矗立着一座酷似牛心的山峰,它就是被人称做“众山之神”的阿米东索。阿米东索主峰海拔4667米,在青海高原众多的山峰中阿米东索虽不算高,但它和祁连县城相对高差却达1880米。在神山的中部,成片的青松圆柏如同绿色的大海,碧波万顷。阿米东索是祁连的象征。因……[详细]
  刚察释藏林卡始建于2011年,是宗教文化、部落文化、圣湖历史、环湖文化等为载体的建筑全体。目前正在建设中。释藏林卡最核心的建筑,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多杰朋毛佛等60位佛和各种藏经。……[详细]
  拉则:蒙古语称“俄堡”,藏语叫“拉则”,是祈求平安的意思。“三牲拉则”它是由自然死亡的神马、神牛、神羊的头堆砌起来的,所以叫“三牲拉则”。它的高37米,据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1652年,五世0-罗桑嘉措进京受封返藏途中经过此地,看到这里的马、牛、羊膘肥体壮,水草丰美因此在此立拉则来保佑草原的人畜兴旺、繁荣昌盛。当时他……[详细]
  祭海台位于青海湖湖北岸泉吉乡西南8千米处。远远相望七色经幡环绕下祭海台祭海台,在青海湖的衬托下呈现出一幅神秘的画卷,每年吸引着众多的藏族教徒到此煨桑祭海,以求平安吉祥。每逢秋季八月份的祭海仪式更为宏大,是青海湖畔难得一见的人文景观。……[详细]
  瓦彦山距县城45公里,属祁连山系大通山脉,海拔4517米,为一孤立山峰。由于山体像埃及金字塔,因而当地称此山为刚察的“金字塔”,并以此为荣,山顶终年积雪,云雾缭绕、山下水草丰美,并有“黄金草山”之美称。“阿米瓦彦”是藏蒙复合语,意为富裕的爷爷。“阿米”藏语意为爷爷或老人,“瓦彦”蒙古语意为富裕。瓦彦山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详细]
  度母本康即卓玛本康,“本康”意为“十万佛殿”,“度母”是度脱和拯救苦难众生的一族女神,同时也是藏传佛教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共计二十一尊。二十一度母在藏族地区被广大信徒或百姓普遍敬拜。卓玛共有21个法相,即二十一度母,她们各有自己的职司和密法心咒。她们的称谓也是依据各自的特征。藏民族认为,二十一度母能救度狮子、大象、……[详细]
  交通:位于刚察县泉吉乡年乃索玛村石蒲滩舍布齐沟的山顶上,东距青海湖8公里,海拔3600米,可从刚察县乘出租车前往。岩画画面高2.8米,宽3.4米,现存有23幅个体形象,内容为动物、狩猎等,所有图象均出自垂直打击法,线条粗犷豪放,景形象古朴生动。专家考证为唐初作品。1986年5月27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舍布齐岩画共……[详细]
  在青海高原饲养的畜种主要有牛、羊和马三种。其中善走识途的马的用途转为骑乘。作为交通工具,马在畜牧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牧民放牧、出行的亲密伙伴。马头俄博是牧民用野马的图腾和马头堆积而成,为其拉起五彩经幡,以此来祈求人民生活幸福、马匹优良。现今还流传着这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方式,用优良马匹的马头来堆积……[详细]
  亦称“沙托寺”、“尕旦寺”藏语称“扎西群科林”,意为“吉祥0洲”。现址位于县治西南46公里青海湖西岸的黑土根,在今泉吉乡境内布哈河畔的单龙沟。该寺故址在今泉吉乡西南6公里的年乃索麻地方,南距青海湖约1公里,寺院建在泉吉河与阿斯汉河之间隆起的山梁上,顺地形一直延伸到青海湖畔。 该寺始建于1665年,属宁玛派……[详细]
  刚察沙柳河畔,山花烂漫、鸟翔鱼跃、景色迷人,它是中国唯一观赏裸鲤洄游奇观的好去处。这里有祥和塔生态区、有情人崖、有观鱼放生区、有祈福和感恩雕塑、有青海湖精灵--青海裸鲤(俗称湟鱼)。每年的六、七月沙柳河畔的湟鱼家园在夕阳的斜照下更多了一份迷人景象、湟鱼成群洄游到沙柳河延续生命恰似千帆竞发在沙柳河里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详细]
  羊头俄博景点位于刚察县沙柳河镇兴海村境内,在县城以南12千米处。此处灌木丛生,绿草如茵,溪水清澈,在袅袅饮烟中巍峨矗立的俄博隐隐可显,给人一种返扑归真的自然之美。尤其是8、9月份赤麻鸭、黑颈鹤、大天鹅等鸟类聚集于此地,构成一幅迷人风景线,是游人避暑消夏的理想场所。……[详细]
  牛头敖包景点位于刚察县哈尔盖乡境内,其景点距哈尔盖火车站10千米,交通极为便利,同时临近青海湖边。每逢夏季,此处油菜花闪闪耀金,尤其8、9月赤麻鸭、大天鹅等鸟类聚集于此处沼泽地,勾画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是游人避暑消夏的理想场所。……[详细]
  传说情人崖在当地是男女恋爱时立誓的圣地。石崖间有一块像黑板一样光洁的石板,男女相爱后,只要在那块石板上刻上各自的名字,就意味着从此恩爱相依,白头偕老。这原本是很神秘很浪漫的情爱之事,可是,到后来此崖上却常常发生为爱而殉情的事。他们将彼此的名字刻于崖壁上获将美丽的爱情宣言刻于崖上,总认为就可以白头偕老了,可是,残酷的现实……[详细]
  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沙柳河祥和塔位于刚察县县城西面,高21米,宽17米,围绕塔基周围共有108个经桶,与佛珠的108颗珠子相同。塔基之上建立着32个小塔,其中31个塔代表着刚察县31个乡镇村,另一个代表着刚察县佛协围绕着塔座,塔座四周绘有藏族图腾雪狮,用民族图腾捧起的塔座装满了全县各乡牧民亲手制作的泥塑雕塑,塔座底层度母……[详细]
  沙柳河景区位于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城南部,因沙柳河而得名。沙柳河发源于刚察县境内第一高峰桑斯扎山南麓,全长95公里,流经县城后注入青海湖,流域面积1320平方公里。 刚察县沙柳河景区是中国唯一观赏裸鲤洄游奇观的最佳景点之一,每年夏季6至7月份,青海湖湟鱼逆流而上,他们密集成群,溯河洄游刚察境内的沙柳河、布哈……[详细]
  仓央嘉措(1683——1706),六世0-,出生在西藏门隅拉沃宇松地方,取法名为罗桑仁钦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出众的才华,成就了他在藏族诗歌艺术圣坛上的地位,他写下了世间最深情的诗篇,演绎世间最美最纯的情怀,他用年轻的生命,阐释了诗歌之美、佛法之真。这位诗歌大师,藏传佛教的圣者就这样驻足环湖草原,在圣洁的青海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