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市旅游

咸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毗卢寺位于陕西省武功县西北的五里铺,西距老县城武功镇5里,南邻104省道,东接曹代公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据《武功县志》记载,五里铺所在的牛寨村建于宋绍兴(约1130年)年间,以牛姓军户屯田于此得名;又据“三老”座谈,宋代有一牛姓人在朝做官,因遭破孩由河南迁此居住,人们为了纪念他取名牛摘村。并为驿卒休息,商旅缓脚……[详细]
  武功城隍庙又称都城隍府,城隍作为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宗教信仰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位于陕西咸阳市城西47公里处。坐落在关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武功镇东街中段。西辅稷山,南临漆水。2013年5月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功城隍庙始建于北周,以后唐宋……[详细]
  石佛寺位于武功县东北下寨村(今南仁乡境内)。唐时,因荒耕种,无意间挖出一尊北魏时期的石佛像,民众在惊愕之中诚惶诚恐。后经智者点拨,民众才将石佛身请了出来。随捐款建寺,供奉石佛。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曾敕赐“吉祥禅院”,后仍称石佛寺。石佛寺占地百余亩,东北依塬,南临渭水,西望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武功县城。其交通便利,周围……[详细]
  望仙宫位于陕西武功县小村镇的下雷村北约200米处的土崖上,处于渭河二级阶地和一级阶地交接处,又叫烧台庵,或者烧香台。现存元三清殿、明玉皇阁、明古钟、清文昌宫,清《重修望仙宫》碑,以及高十多米的,有近300年树龄的古藤,至于柱础、门墩、老砖和古瓦,俯拾皆是。望仙宫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武功县保存比较完整的宫、观建……[详细]
  小华山位武功县武功镇南门外西侧关帝庙后侧,其南依潺潺湋河,东临滔滔漆水,远对巍巍太白高峰,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小华山曾异名“葆贞庵”,据县志记载,此处为宋代理学家张载讲学之“绿野亭”遗址,这里山水明丽,故名曰:“绿野亭”。小华山地势崎岖,层峦耸翠,古柏森蔚,回栏折槛。又以省级文物保护……[详细]
  龙盘寺位于陕西省淳化县官庄乡席家村南5里泾水北岸的金牙山(又名金牙堡),孤峰特立,三面临水,北有走马岭一线之道,其势险峻,风光独秀。旧宇佛殿3间,观音菩萨与无量祖师前后列置。清嘉庆八年(1803),居士焦学唐约同四村八乡村民迎请临济正宗第39代传人胜林禅师徒弟拨云,来此募化主持佛事。嘉庆十二至十六年(1807~1811……[详细]
  金川湾石窟位于淳化县石桥乡金川湾村,是唐代初期建造的刻经石窟。石窟面临冶峪河,背依仲山,山清水秀,林木丰茂,幽谷雅静。唐代以后,这里是一处佛教胜地,宗教文化色彩非常浓郁。在1981年文物普查时,当地文物部门发现了这一刻经石窟。石窟由一石窟室构成,石窟窟形结构为简单长方体,口小内大,顶部为平顶。南壁为正壁,中有大佛坐像一……[详细]
  云寂寺位于永寿县甘井乡驻地西南4.2公里处杜家硙村西,历史上曾经是全国名刹之一。其寺甚古,未知建于何年,重修于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永征原稿》),规模宏伟,曾以高僧碧峰禅师闻名遐迩。原建庙早已折除净尽,现仅存铁钟一口,仍悬子钟楼内。钟铸于金大定十九年(公元 1179),高2.05米,口径1.8米,重12000余……[详细]
  化度寺亦名“化都寺”,位于陕西省乾县阳洪镇好畤村西北侧,北依梁山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和昭陵唐王李世民墓)及福银高速2公里;东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30公里;西距乾县县城工业园区腹地,法门寺30公里;南邻312国道,新城大街,乾化大道而过。乾县在黄帝时称好畤,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州之地,春秋战国时……[详细]
  兴国寺,亦称北寺,位于乾县城内西北方向步家巷(乾县党校西)。南北长300米,东西宽70米。现有正殿五间,偏殿三间,楼房十四间,是乾县佛教协会所在地。兴国寺始建于隋末唐初,选址于梁山之南,漠水之东,位于秦梁山宫遗址的东北方。是一块依山傍水,林木茂盛的风水宝地,也是清静优雅,景色宜人的佛国净土。寺院当时占地100多亩,规模……[详细]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位于咸阳市渭阳东路(咸阳湖风景区内),该馆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投资近2000万元,集遗址保护和文物展示为一体,整个建筑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仿古廊榭,下部为博物馆,主体建筑外立面雕刻有古渡历史典故,再现了古渡历史脉络与繁华景象。该馆于2013年4月建成竣工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咸阳古渡是有名的关中八景……[详细]
  淳化县博物馆位于淳化县城南新街,创建于2003年1月,2006年9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隶属淳化县旅游文物局。博物馆占地1343平方米,建筑面积333平方米。建筑主体为上下两层砖混结构现代建筑,另有金代大铁钟钟亭和石刻廊各一处。该馆现有化石、骨器、金器、瓷器、青铜器、铁器、石器、印章、玉器、石刻、陶器等n类藏品共281……[详细]
  陕西省三原县鲁桥镇峪口山清凉寺建于唐代,峪口村西至今还埋着唐代一座尊胜陀罗尼石幢,系佛家刻写-之物。该石幢立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可以看出此地当年佛教的盛行。原址在今寺院悲靠的塬坡后边约三百米清凉塬最高峰处。寺中僧侣甚众。有方丈,监寺,首坐等。并有武僧护寺,是方圆几十里内有名的寺院。后来因寺内僧人有做恶行为触犯了法律,因……[详细]
  彬县金池革命旧址位于龙高镇金池村,是解放前中共彬县委员会、彬县县政府驻地。建国前,这里是中共彬旬工委、赤水县委、关中地委等党组织在彬县活动的中心,也是在这里,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陕甘宁游击队经常活动,在彬县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火种;也是在这里,彬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军民认真开展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详细]
  花果山石窟俗称灯山位于县城西五公里的水帘村。南北朝时期,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这里留下佛像石窟群,号称“九曲十八洞”。唐玄藏西天取经时曾途经这里,后人依附“西游”故事,称此地为孙悟空故乡。并在此塑西游人物,传西游故事。为庆祝太平,以祈有年,明隆庆元年花果山上又凿就了灯山石窟;每年元霄节,当地群众都要点燃露天石窟的上……[详细]
  教稼台为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历史遗迹,位于武功县武功镇东门外,是全国唯一的一处古农业名胜,被列为关中四大名台之首。作为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机构,教稼台巍峨矗立于距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8公里处的武功镇。相传为后稷向人们宣讲稼穑百谷之道的场所。原一矩形土心砖砌平台,下大上小,呈覆斗状,中有洞门,为来……[详细]
  龙王庙位于武功镇东约500米漆水东岸边。清同治十二年(1873),知县陈尔弗在武功镇东郭漆水东岸创建漆水“龙神祠”,有正殿三间,门房三间,南北廊房各一间。光绪十四年(1888),知县、秦州进士张世英合邑中故有魁星、忠孝、节义、苏武、张载、康海与龙神为一祠而祭之。其后,刘理江(辽宁梨树县人)弃官云游,皈依玄门,先在氵韦水……[详细]
  关帝财神庙位于武功县武功镇南关小华山之下,面东朝阳,武杨公路临门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南北宽43米,东西狭长147米,占地九亩五分。据地方志载:“绿野亭原在武安王(关公谥号)庙后稍南崖下,有古洞。”由此推测,关帝庙始建最迟应在宋末元初。又据清光绪八年重修碑记载:“关帝庙神会由来久矣。本自前明中承马公捐资设立。……同……[详细]
  三原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西起三原西郊水库,沿清峪河向东20余公里,湿地保护面积1033公顷。清峪河湿地公园也是是三原县最大的天然兼人工型内陆湿地,距离县城较近,特别方便市民在周末等闲暇之余进行娱乐休闲!湿地公园划分为保护重点区和保护控制区,公园周边重要地段划定为保护缓冲区。保护重点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经营性设施。保护控制……[详细]
  寺沟佛窟寺沟位于旬邑县东北部10公里处。地处官家洞与赵家洞之间,寺沟石崖,形如刀削,崖壁上留有佛窟多孔,窟中皆留有佛像壁画,其形象生动,姿态万千,壁画上写有明代华山大地震、关中洪灾、雹灾的灾异题记多条。为研究古代气象提供可贵资料。崖下有一泉,名日“佛泉”,水质甘甜,可供游人香客解暑止渴。寺沟上部狭窄,好似“天窗”,“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