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市旅游

咸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董家坪遗址董家坪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150公里处长武县洪家乡公主村。龙山文化聚落遗址。1958年发现,遗址地势西高东低,为缓坡台阶地,东西横距100米,南北纵距150米,面积1.5万平方米。遗址中心区发现3处大型袋状灰坑,长约2~5米,深约2米。另外在该遗址区北部断崖上亦发现条状文化层。出土器物……[详细]
  碾子坡遗址位于长武县冉店乡碾子坡村的黑河(泾水支流)北岸,为先周文化遗址。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不含墓地)。1958年发现,1980年以后连续发掘,发掘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古墓葬200多座。碾子坡遗址的文化层,是由仰韶居址和墓葬、先周居址和墓葬、西周居址和墓葬、东周居址和墓葬等多种不同的古文化堆积构成的,但主要内……[详细]
  石龙窝位于彬县城北5公里处的瑶池头村龙王沟内。相传周代有石龙飞卧于此,故得名。其景色以清幽著称,夏季,“瀑布落自崖端,晴雨飞于四壁”,隆冬,悬崖峭壁上缀满冰乳,晶莹剔透。旧时每逢天旱,士民多于此处祈雨,据传屡有灵验,故又称“龙窝灵雨”,为古邠十二景之一。……[详细]
  彬县公刘墓 公刘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彬县县城45公里处的龙高镇土陵村,系周族先祖公刘陵墓。墓周四山屏合,群峰揖拱。墓长三里许,北枕山谷,南控泾水,草色浮动,势如伏龙,故名“周墓蟠龙”,为古邠十二景之一。……[详细]
  邠州十二景邠地历史悠久,贤哲辈出;山川灵秀,风光旖旎。古时为周族发祥之地,最早可上溯到仰韶文化中晚期。距今约四千年左右,姜嫄、后稷在此生息,中间经夏末商初公刘居豳,至商朝后期太王古公亶父在此立国。据地方志载,邠地原有八景,首推庙宇道观,其次林木山麓,八景中虽然列有寺庙庵观、山河形胜等风景名胜,但对先哲芳踪略而不记,后世……[详细]
  彬县陶谷墓陶谷墓位于县城西刘家湾东台地。墓高3米,周长36米。墓前有碑楼,-“宋代文人陶谷墓”。195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陶谷(902——970),字秀实,邠州(今彬县)人,北宋时著名的文人。在皇朝频繁交替的五代时代先后担任了后晋、后汉、后周的许多重要官职,位至侍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禅让形式……[详细]
  彬县前秦世祖苻坚陵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彬县县城西南十公里水口镇九田村。墓冢坐南向北,至今留茔域360平方米,残存封土长24米,宽10米,高2米。墓前有陕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立“前秦国王苻坚墓”碑一通。世祖,名苻坚(公元338—385年),字永固,又名文玉,前秦高祖苻健侄,厉王苻生堂兄弟,他杀苻生后,被拥立为王,……[详细]
  长孙无忌墓长孙无忌墓位于永寿县渠子乡永寿坊村北约半公里处。1986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竖立署名永寿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标志碑一块,建立了文物保护组织和科学记录档案。长孙无忌字辅机,唐初人,祖籍河南洛阳,世代为官,幼好学,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太宗文德皇后即其妹也。无忌与太宗友善,玄武门之变中,先发诛……[详细]
  槐树林风情度假山庄永寿县槐树林风情度假山庄座落于永平乡清幽山麓,距永寿县城15公里,距西安116公里。1998年由陕西正信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兴建。度假村坐拥10万亩浓密槐林。春日碧草凝露,槐花绽放,清香四溢;盛夏绿树成荫,苍翠欲滴,蝶舞鸟鸣,凉爽宜人;金秋杂果累累,菊黄叶红,层林尽染,珍禽异兽,此出彼伏;……[详细]
  古豹榆木树永寿县甘井境内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寺院云寂寺。该寺院创建何时,代远年深,无从考证。传说香火鼎盛时期寺院占地百亩,僧人千计。南北山门朝暮由一僧人骑快马关启。明洪武年间,寺内出了一位高僧释宝金,朱元璋召见于金陵,赐袈裟、封为碧峰?U师。传说当年寺院殿宇嵯峨,古木森森,有一景观名曰“槐抱碑”,古槐历经沧桑,杆粗心空,半……[详细]
  黄土地绿色生态风情园黄土绿色生态度假庄园位于县城北3公里处,园内有千年永寿神泉,300余亩的泉水湖面,百年古柿子树,白垩纪峡谷沟壑以及供游人采摘的万亩果园。庄园以特有的千年地凹式窑洞居住形式为特色,是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史物考、综艺博览、绿色农业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绿色生态园。……[详细]
  槐树林生态森林公园位于陕西永寿县城北15公里处,处在乾陵与彬县大佛寺中间,距西安116公里,312国道穿梭而过,交通方便。旅游区内有10万余亩槐树林,每当槐花盛开时节,漫野飘香,姹紫嫣红。现有占地3万余亩的翠屏山森林公园,林木繁茂,动植物种类丰富,水体面积200多亩。整个旅游区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有返璞归真,回归大……[详细]
  礼泉李思摩墓李思摩(?—公元649年)即阿史那思摩,唐时突厥贵族,历事启民、始毕、处罗、颉利四可汗。武德时,数奉使入朝,受封为和顺都王。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大破突厥于阴山,他与颉利同被擒,议封怀化部王。十三年,立为乙弥泥孰俟利蕊可汗,赐姓李,命率部居河南地,旋复命徙河北,居故定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不久,因……[详细]
  礼泉李靖墓李靖(公元571年—公元649年)字药师,唐初著名军事家,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他初任长安功曹,后任殿内直长。次年,李渊父子由太原发兵南下,他奉命守长安。李渊大军攻破长安,李靖被俘。李渊欲斩,李世民为之求情,得释,成为李世民的部属。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领兵东征洛阳……[详细]
  礼泉尉迟敬德墓在陕西礼泉县城东北烟霞新村,有唐初大将尉迟敬德与夫人苏氏的合葬墓。墓封土堆高11米许,墓碑高4.45米。敬德墓志庞大,为唐代墓志最大者之一。尉迟敬德(公元585年—公元658年)名恭,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隋大业末,从军镇压农民起义,累授朝散大夫。刘武周割据马邑后,引为右一府统军。后因累有战功,授秦王……[详细]
  礼泉魏征墓魏征墓在陕西礼泉县昭陵西南的凤凰山巅,墓依山凿石而筑,为昭陵陪葬墓之一。墓垣仅有蟠桃纹碑首的丰碑一通,据史书载,“帝亲制碑文,并为书石”。现碑身通体磨光,已无书写镌刻痕迹。魏征(公元580年—公元643年)字玄成,馆陶(今河北馆陶)人。隋末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败后降唐。后又被窦建德俘虏,任起居舍人。窦失……[详细]
  礼泉李勣墓李勣墓在礼泉县东北约18公里的烟霞新村,昭陵南侧。墓为三个相并有一通高约7.5米,宽1.3米,厚0.7米的巨大碑石,居昭陵陪葬墓碑之冠,碑文为唐高宗撰文、书写。李勣原名为徐世勣,字懋功,因战功赐姓李,又因避李世民讳,改单名。此墓被盜掘多次,经近年发掘、清理,出土文物虽不甚多,但李勣佩带的鎏金剑鞘,进德冠以及残……[详细]
  礼泉金龟寺塔金龟寺塔位于陕西省礼泉县阡东镇底照关村西门外。塔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砖结构,平面八角形,十层,高45米,楼阁式。底层每边宽3.85米,塔壁厚3米。每面有长宽各0.57米的石方一块,浮雕仙人一尊,八个仙人之上又有同等的石方,刻一大字,按方位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南门开一门可进入……[详细]
  乾县隋恭帝杨侑陵杨侑(公元605年—公元619年)公元617年—公元618年在位,是隋炀帝孙,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立为陈王,过数年,徙为代王。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亲征辽东,令于京师总留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从隋炀帝去晋阳,被任为太原留守,后又调守京师。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后,各地农民起义风……[详细]
  乾县唐僖宗李儇靖陵李儇(公元862年—公元888年),懿宗第五子,母王氏。被宦官拥立为帝,时年12岁,在位14年(公元874一公元888年)。病死,葬靖陵。年号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公元873年,李儇的父亲唐懿宗病死,宦官田令孜、刘行深、韩文约在懿宗的8个儿子中,选择了年仅12岁的第五子普王李儇为皇帝继承人,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