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曲典尼玛观相湖位于距曲典尼玛寺不远处的冰川之下。相传,长时间站在湖边,可从湖中看到自己死后的脱生之地。信教群众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投入湖中以祈祷来世幸福。离“观相湖”半公里处,有一股从山腰流出的泉水。相传此泉是莲花生赐给人类治疗百病的“甘露”,能治多种急性病和传染病。 ……[详细] |
![]() | 江孜位于日喀则东偏南70多公里处,“江孜”的汉语意思是“胜利城堡之顶”。白居寺位于江孜西端,万佛塔是白居寺中的主要建筑,万佛塔被誉为西藏群塔之冠,万佛塔于公元1414年动工兴建,历时10年才完成,塔高42.2米,塔座占地2200 平方米,塔内有77间佛殿、佛龛,总计供奉的佛像多达10万尊,故人们又称之为“十万佛塔”。 ……[详细] |
![]() | 那唐寺建成以后,前后有不少有名僧人到这里讲经传法,如八思巴的主师钦木·朗嘎扎曾住在这里;一世0-根郭珠巴也曾在这里受戒,并学佛法,长达17年,以后建了扎寺,才搬到日喀则。那唐寺最为著名的是其印经院。公无1730年,当时西藏地区政府噶伦兼管后藏事务的颇罗鼐,为了抢救和发扬西藏古籍及经书,主持创建了这个印经院。这个巨大的印……[详细] |
![]() | 在日喀则康马县境内,座落于马达乡萨鲁村北面的依玛山山麓,距康马县西南方12公里,始建于822年。寺庙坐西向东,四面由双层围墙环绕,中部建有108个小塔,其浮雕艺术极具研究价值。依玛寺共有3个殿堂,中殿供有释迦牟尼、无量寿佛等7尊泥塑佛像;南侧0神殿,供有11尊泥塑佛像和2尊0神;北侧降魔殿,墙上塑有各种丑态的妖魔鬼怪和……[详细] |
![]() | 雍则绿观相湖景区AAA 雍则绿错湖位于仁布县德吉林乡,距仁布县城约70公里,相传此湖能显示今生来世的祸福。因此,雍泽绿措湖被群众视为可以“观相的神湖”。在藏传佛教传说中,雍泽绿措是扎什伦布寺护法神的居住之地,寻找班禅转世灵童,以及后藏各大寺庙寻找转世-,必到此湖祈祷神湖显影。据说在这里能看到今生来世的祸福,扎什伦布寺测选班禅转世灵童前也要来此……[详细] |
![]() |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又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政府管辖。在历史上,江孜是古代苏毗部落的都城,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降服了苏毗,江孜便成为贵族的封地。江孜建城已有600年,比日喀则稍早,由于地处萨迦、后藏经亚东通往锡金、不丹的路上,且地沃物丰,因此成为……[详细] |
![]() | 冰川位于珠穆朗玛峰山脚下,其中复式山谷冰川--绒布冰川是这里最大、最为著名的冰川。绒布冰川长22.2公里,冰舌平均宽14公里,面积达86.89平方公里。此处的冰塔林形态各异,冰塔、冰桥、冰茸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详细] |
![]() | 措姆加措措姆加措,亦称“拉布桑措”,意为“拜见湖”、“照看湖”。传说到湖边朝拜能看见自己的未来,故名。在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南,被人们奉为“神湖”。湖滨有天然牧场。……[详细] |
![]() | 哈金桑惹峰哈金桑惹峰亦称“哈金尚惹”。意为“戴铜帽的大神雪山”。在日喀则岗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海拔6154米,终年积雪。山麓有天然牧场,养有牦牛、马、绵羊、山羊等牲畜。……[详细] |
![]() | 岗巴尼姑庙岗巴尼姑庙在日喀则岗巴县境内,始建于八世纪,信奉宁玛派。曲典尼玛尼姑庵现有5个殿堂,主供佛为莲花生大师。寺内保存有建寺时的两尊马头明王铜像,还有自然形成的莲花生石头宝座(圆形,直径约25厘米)和他8岁时的脚印。每年-元月15日该寺举行隆重盛大的迎未来佛活动。……[详细] |
![]() | 量过洞出曲登尼玛寺向雪山行走的路途,有几块石头天然对立起来的石洞,洞很低矮窄小,能容纳一个人的身体,长约两米。当地群众称此为量过洞。据传说,很久以前。岗巴有一位贵族妇人,经常-奴隶,极其残忍,罪孽深重。有一次,她来到此洞前,看见朝佛的人们—个个从洞里鱼贯而过、她也想从石洞里钻过去,结果怎么也钻不过去,夹在石洞小间。窒息……[详细] |
![]() | 乃甲切木石窟寺乃甲切木石窟寺位于岗巴县昌龙乡纳加村。昌龙乡与锡金国相邻,海拔5000米,南北两侧为大山,中为一片广阔的草场,苦曲藏布河从草场偏北部流过。石窟寺即座落在河北岸一座砾岩小山的断壁上,共有5座洞窟,洞口皆南向,距地面高约十余米,按从西至东的顺序,将5座洞窟分别编号为K1—K5。正面窟壁上的身饰金彩的佛像为大日……[详细] |
![]() | 纳唐寺距日喀则15公里,于公元1033年由噶当派高僧洛佳扎始建。它虽远没扎什伦布寺那么宏伟浩大,但历史却比扎什伦布寺长四百多年。纳唐寺建成以后,前后有不少有名僧人到这里讲经传法,如八思巴的主师钦木·朗嘎扎曾住在这里;一世0-根郭珠巴也曾在这里受戒,并学佛法,长达17年,以后建了扎寺,才搬到日喀则。纳唐寺最为著名的是其印……[详细] |
![]() | 阿瓦呷英摩岩题铭阿瓦呷英摩岩题铭(大唐天竺使出铭)题铭位于吉隆县城正北方4.5公里处的一条山沟中,系在一崖壁之上刻镌,海拔4130米。崖壁面阔约1.5米,高约4米,其上有崖棚遮盖,现代水渠从崖脚环绕而过。崖面距地表高约5米,一条名叫“鲁玛满久”的小溪从北向南经崖壁溪谷流向一片阔地。题铭系阴刻,字面宽81.5厘米,字体为……[详细] |
![]() | 贡塘王城遗址大约建于公元11世纪前后,地处吉隆县城东南。城址现存4段:即西南角楼、南恒西段、南恒东段、及角一楼、东恒、夯土城墙,卵石勒脚,四角筑有角楼,城恒中段筑有碉堡。另有内城恒,城内有古寺卓玛拉康。遗址约分为5个建筑时期,始建于第六代贡塘王拉觉德,终于第十七代贡塘王赤拉旺坚时期。……[详细] |
![]() | 亚东东嘎寺 东嘎寺,黄教寺庙,位于日喀则亚东县上亚东乡水电站西侧的一形似海螺的山坳上。“东嘎”藏语意思为“海螺”。该寺是扎什伦布寺的属寺,也称“东嘎·扎什伦布寺”。该寺有500多年的历史,1982年在旧址上重建,现有固定僧人11名。是亚东最大的格鲁派寺院之一。东嘎寺为四合院布局,寺后有新旧佛塔各一座,寺前有一排转经轮。……[详细] |
![]() | 噶居寺噶居寺,亦称“嘎觉棍巴”、“噶举寺”,意为“噶举派寺院”。在亚东县境内,位于下亚东乡仁青岗村,离亚东县所在地下司马镇约10公里的乃堆拉山北侧半山上。该寺系木0歇山式屋顶结构,始建于1747年,由噶举派僧人珠旺阿达和贡玛丹增创建。寺院东西长50米、南北宽29米,四周砌以3米高的土坯砖墙。大殿平面呈“凸”字形。殿中经……[详细] |
![]() | 帕里草原帕里草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夏季的帕里草原绿草茵茵、野花遍地。对旅游者而言既能一睹骑士的风采,又能享受独特的民俗风情,加之在西藏及邻国享有盛名的帕里牦牛。由于长期生长在卓木拉日雪山下的帕里草原上形成了体躯庞大、色泽亮丽、营养丰富、产肉、产奶多等特点。素有“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虫草”牦牛的美称。具有很大的开发……[详细] |
![]() | 绰莫拉日泡罕里山 绰莫拉日海拔7314米,位于东经89.2°,北纬27.8°。顶峰突兀,壁峭坡陡。山峰西侧在中国境内,东侧在不丹王国境内。至今还未曾有人登顶。泡罕里山海拔7128米,东侧在中国亚东县境内,西侧属于锡金王国,距东面的绰莫拉日45公里。山峰坡壁陡峭,峰顶气候恶劣,登山难度极大,至今仍未有人从中国一侧攀登成功……[详细] |
![]() | 毕多藏布毕多藏布亦称“不多藏布”或“布堆藏布”,意为“碱江”。在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源于冈底斯山北麓,北流人塔若措。河内产裸裂尻鱼。沿岸有天然牧场,牧有牦牛、藏系绵羊及山羊。……[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