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富春街民居,坐落在县城中心正北方的富春街3号,总面积647平方米。建于解放前夕,原是地主普朝富私人住宅,现为县一幼办公、教学用房。中式土木结构,一楼一底的瓦房,共24间。建筑结构严密,内部结构保护完好,是典型的“四合五天井、走马串0”民居。大门气势雄伟,两侧石基巧夺天工,是新平县具有特色的住宅建筑物。2001年,被列为……[详细] |
![]() | 县城桂山镇中街18号民居,解放前是李润之名冠迤方的商号富昌隆。富昌隆,建成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占地面积278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由大小房23间构成。富昌隆为两进院,第一院坐西向东,一楼一底三开间,三铺面,用以经商。穿过第一院是宽敞明亮的第二院,二院坐北面南,两楼一底六开间,是李润之在县城的宅居。整座……[详细] |
![]() | 今藏于龙泉公园藏碑亭的鸣鼓营碑,是明代名将邓子龙的行营碑,也是新平县的建县标志碑在新平现存的碑褐中,是一块重要的碑石。 鸣鼓营碑用料为沙石,高1.4米,宽0.7米,厚0.10米,四周纹饰清晰,文字为楷书阴刻,碑额角落已部分损坏,上题鸣鼓营三字,碑文计13行210字,一段为复制原文,段为重修跋文。 复制原文是:“鸣鼓……[详细] |
![]() | 距县城5公里的城北牛肩头坡顶丫口的古官道上,至今还矗立着一座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诰封碑。这是新平县土县丞杨宗周的第三代世袭传孙杨昌祚之后裔所立。诰封碑为石瓦顶、石基、石墙、石楹框建筑,碑亭高4.46米,宽2.06米,楹框内碑高1.67米,宽0.83米。外楹框对联为:“屡世殊勋万里君恩深似海,寸衷难酬一腔臣……[详细] |
![]() | 石头村,位于县城北面新峨公路35公里处,全村113户、419人。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385年,这里就有人居住,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石头村,因石头多而得名。石头村分大小寨,相距约10米,村后山势峻峭雄伟,山体多为风化岩,树木以云南松为主,夹杂着一些阔叶林。这里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常年青翠碧绿,林间古藤缠绵,千姿百……[详细] |
![]() | 接仙桥,是旧时新平从古官道上省城路过的第二座桥,出了城邑东关厢的回龙桥,便要过接仙桥。接仙桥坐落在桂山公园东北300多米的马家箐,为单孔石拱桥,桥长8.5米,宽3.5米,高3.4米,桥东北沿数级石阶而上接古上省官道。石阶正北面生长着一棵古木万年青树,树根脚用石头砌着圆形围台,树干得4个成年人排手相围。树干下部还长着一个……[详细] |
![]() | 县城北郊的太平村他扒寨,停放着一口巨大的石缸,称做李家大缸。大石缸长2.4米,宽1.20米,高0.75米,壁厚9厘米,实属稀罕之物。因缸体太大,现今的收藏者无法抬进门内,遂将大缸放在屋外大路旁。 据传,李家大缸打造于清光绪年代,原是新平县城郊大营村李家大庙的镇庙宝物。李家大缸的打造,还要从两个李氏穷后生说起呢。饭余茶……[详细] |
![]() | 米尺莫粗榧珍稀植物生长群落,坐落在新化乡米尺莫村西北方一个叫仙人洞的山箐里,有林区道路可通到仙人洞南方崖头。山崖中段有流泉从崖头迭落,形成百米瀑布,景致独特优美,其附近地气潮湿,米尺莫粗榧高低错落有致地生长在靠崖一方,许多粗榧甚至贴着崖壁生长。悬崖附近还生长着连片的竹林巨大的树包石奇观及石门,是难得一见的胜景。 粗榧……[详细] |
![]() | 新化古州茶马古道,位于新化乡鹦哥坡,距新化乡集镇约12公里,东面下王石匠坡从昌沅直抵新平城邑,南面从海味、蒿枝地、戛洒直达迤方,西面从鲁尺拉河、小铺子可通古南安州,北面通过迤阻山主峰和新化古州野林相连。鹦哥坡,新平县年纪稍长的人们无人不知,旧时的马帮商旅无人不晓。传说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率军南征至此,兵士们到坡上口渴无耐,……[详细] |
![]() | 香泉,又称山顶香泉、白沙井,位于新化乡集镇后坡约2公里的古州野林里传说是诸葛亮南征时挖掘的,因泉水独特的香甜味而得名。香泉突出展示了云南“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点,有三处泉眼,每处约一平方米大小,其中有两处较为显眼。泉边,山草从生,花枝低垂,令人心醉。 远在道光《新平县志》中,香泉就已列为新平县八景之一,清人韩绍雍……[详细] |
![]() | 扬武鲁奎山,是历史名山,其条目载入《中国地名大辞典》。鲁奎神山,坐落在原鲁奎大寨东南蜿蜒的山脉上,自元末明初土蛮鲁魁、鲁克率部族踞居鲁奎山以后,遂将这段山脉奉为鲁奎(魁)神山。彝语称“白莫”,意为“山之大”、“山之母”或“山之王”。 鲁奎神山顶峰海拔2389米,方圆50多平方公里鲁奎神山是目前少有的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详细] |
![]() | 鲁奎山神奇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许许多多的山洞,主要的鲁奎溶洞有无底神洞、七千绵羊神洞、毕摩神洞、神风洞等。 无底神洞,在鲁奎山顶一个叫阿得拉的地方,意为狐狸箐无底神洞洞口直径5米许,洞口生长着粗壮的七里香树和栎科树木,曳住洞边树枝向垂直洞口望去,深不见底。据传,鲁奎山人对洞的神秘深度实为惊奇,遂在洞口搭横木,用牛皮条……[详细] |
![]() | 扬武广场,建成于2000年,建设面积47.3亩。主要建筑有高30米的高杆灯,两条走廊形如双龙戏珠,具有民族文化历史价值的扬武之光浮雕;广场中绿树茵茵,芳草萋萋,广场视野开阔,层次分明,种有桫椤树等国家珍稀植物,樱花、梅花等芬芳吐艳,是集休闲、娱乐、健身、游览为一体的大型广场。据调查了解,扬武广场是云南省少见的乡(镇)大……[详细] |
![]() | 鲁奎扬武温泉坐落在鲁奎山西南的写莫村山脚和扬武集镇东北的放水箐内,彝语叫“鱼蔑得”,意译为热水塘。旧时的鲁奎扬武温泉,从放水箐下段的沙滩中汩汩冒出,出水处如梯田般围成十数塘供人们洗浴,水温在70℃至90℃间,可在出水口烫熟鸡蛋。水质属硫磺泉,除痒疴,经常洗浴可治疗各种皮肤疾病,于是成了鲁奎山和扬武集镇的人们以及迤南大道……[详细] |
![]() | 早期鲁奎露天铁矿的开采冶炼始于清咸丰年代。当时以原始土法开采和冶炼。由于扬武熟铁属于球磨铸铁类快口铁,用其打出的镰刀、弯刀、斧头、菜刀等器具淬火后刃口特好,深得地方人们喜爱,这种土法开采冶炼延续到1956年合作化年代。1958年大炼钢铁,国家为了探测鲁奎山铁矿的储量,派地质局304队投入钻探;1968年至1975年,国……[详细] |
![]() | 扬武李氏民居,建于20世纪40年代初,原为建国前扬武区伪区长李亚东所有,后收归人民政府所有。1949年7月在此成立了新平县第一个人民政权一扬武区人民政府。此处先后发生过两次激烈战斗,区长董天明等28人遭到方晓清为首的土匪围攻而壮烈牺牲。但建筑物至今基本保存完好,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红色建筑物。扬武老街三台楼,位于扬武镇……[详细] |
![]() | 红河谷生态农业观光园是元江干热河谷民族文化生态园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园,其中建有水上乐园,热带百果园,热带珍禽养殖园,名贵花卉园,印支风味食品广场,民族文化风情园。在这里能领略独特的异国文化风情。……[详细] |
![]() | 妙莲寺大殿又称大佛殿,位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40公里的固元村太平山南麓,座北面南。据《元江府志》记载,妙莲寺始建于元代。明正清年间重修,后又多次维修,因改建中心小学,至今仅大佛殿较完整。大殿建在妙莲第三台基上,平顶歇山,庑殿屋顶屋面呈八余脊,山花向内收进,用方砖垒砌,花脊鸱兽宝顶,整体布局为正方形。……[详细] |
![]() | 南溪老林,位于哀牢山中麓,当地人称之为南溪老林。在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林区,古木参天,遮天蔽日,苔藓植物及藤本植物千姿百态,点缀着老林的深邃与静谧,飞禽走兽们悠然自得,时而传来一声鸣叫,更增添了老林的古老与幽静。 高山水库群,即磨房河水库、街子河水库、和平子水库、板桥水库四座水库,是云南最大的水库群,控制流域面积42……[详细] |
![]() | 彩色膏林距县城8公里,位于官仓附近的石膏箐,有公路直通景区。元江彩色膏林因发育于含石膏膏盐岩系,呈密集的峰林而得名,互层状的含石膏页页泥岩,经雨水沿垂直裂隙淋蚀形成峰丛,加之原岩物质组分的差异性,构成灰绿、灰紫、灰红、黄褐色等色调的彩色图案。柱体多下粗上尖,且稍带浑圆,高约40-50米,峰丛在平缓斜坡上高百余米,峰林叠……[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