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旅游

绵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惜墨如金坊位于麻秧乡檬子村(麻秧乡敬老院大门左前方,原名檬子垭牌坊,又名学海文宗坊。),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四柱三间五楼石坊。高6.2米,厚0.6米,通宽7.4米。坊的造型较为特殊:细砂石料仿木榫扣结,建造精美独特。明间正楼屋脊上耸立1座六角楼阁式塔,宝瓶式塔刹,石刹顶状如巨椽。左右次间边楼檐下各有一字库,开圆拱形……[详细]
  真常道观位于黄甸镇义和村宝珠山上,坐西向东,始建于元代,后历代均有续建。现存建筑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971平方米。为双重四合院布局。沿轴线由前山门、戏楼、正殿和厢房组成。后殿、侧殿组成第二个天井。前殿面阔三间20米,进深三间11米,歇山顶抬梁式梁架。正殿台基由条石砌成,高3.3米,垂带式踏道11级……[详细]
  涂氏牌坊(又名玉龙花牌坊,玉龙节孝牌坊)位于盐亭县玉龙镇新家沟村,距县城东21公里、距玉龙镇1000米,矗立于梓江东岸,山青水绿,气候宜人,位置尤佳。涂氏牌坊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6年),它是邑候陈绍惠禀呈朝廷以旌表节妇赵涂氏而建,由赵涂氏次子(太学)赵金成承建。涂氏牌坊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详细]
  明代军事遗址伏羌堡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都坝乡皇帝庙村。伏羌堡不仅是明代屯军,练兵的军事遗址,更是一个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保护范围:城墙向西、北外延2米,向东外延1米,向南外延4.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大寨子”里的七十多幢石碉房,是最能体现北川建筑特色的古羌民居,它们是北川羌文化货真价实的“活化石”。“大寨子”里所有的房屋均为石碉房,依山就势而建,全部采用当地常见的片石堆砌而成。碉房的占地面积不等,最大的约300平方米,最小的接近60平方米。根据碉房内墙上的圆形洞(窗户)判断,“大寨子”碉房以三层为主,也有五层的。……[详细]
  烟云洞位于猿王洞风景区内,悬在距九黄环线公路约200米的半山腰。狭窄的洞内,一字排开三个探坑,每个坑有四五平方米左右,都开挖到了距地表约两米深处。现在考古队员已先后挖掘了清、明、宋近代堆积层和晚更新世地层(属于旧石器时代),目前已挖掘到第九层。在近代堆积层,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些动物牙齿化石和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碗碎片,还发现……[详细]
  北川板凳桥(北川县)保护范围:顺义桥、红旗桥桥头东、西各外延3米,桥体南、北各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详细]
  回龙庵位于平武县平通镇乔坝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多平方米。据回龙庵《建修碑志》记载,该庵始建于何年无考,为清代光绪十七年重建。主要建筑由山门、天王殿、龙王殿、大佛殿、观音阁及厢房等组成,现仅存观音阁及两厢房。观音阁建在宽12.7米、0.6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呈正方形,……[详细]
  平武县阔达藏族乡筏子头村有一座回龙寺,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当年,回龙寺是龙州至松潘、甘肃等地的一处重要驿站,且又是戏楼,是川西北保存最为完好的集戏楼与驿站为一体的清代古建筑。回龙寺坐北朝南,靠山面河,涪江从正前方流过。据考证,回龙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清代早期建筑。回龙寺由乐楼(戏楼)、正殿、左右配……[详细]
  豆叩寺距平武县城102公里。经专家考证,该寺为明代早期建筑,年代早于报恩寺。寺庙占地1200多平方米。原来由山门、罗汉殿、观音殿和正殿大佛殿等组成,现仅存大佛殿三间。大佛殿保存完好,木构件保存原样,是平武目前现存时代最早的古木构建筑,为研究平武早期的古木建筑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由于此殿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详细]
  昭忠祠、王玺公衙、镇羌门及城墙(平武县)保护范围:1.昭忠祠、王玺公衙:以现围墙和公路为界。2.镇羌门及城墙:以城门、城墙外缘为基线,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详细]
  凳子山石桥(梓潼县)保护范围:东至山石桥外缘30米,南至桥码头外延20米,西至山石桥外缘30米,北至桥码头外延20米。……[详细]
  梓潼县上清观,又名灌沟寺,亦作观沟寺,位于东石乡油坪村1、4组,坐西向东,创始于隋开皇,重建于明成化,毁于崇祯后,再逐渐兴盛于清代康雍乾道。现存古迹以清代四合院古建为主体,兼紫荆、蒙泉和明代摩崖等名胜。1990年11月,被公布为县保,2009年7月,被公布为市保,2012年7月被公布为省保。咸丰《梓潼县志》载:“上清观……[详细]
  梓潼圣水寺(梓潼县)保护范围:东至寺外30米张云德院坝边缘,南至张荣宅,西至寺外1米泉水田埂,北至寺外60米大地田埂。……[详细]
  贞孝节烈总坊(梓潼县)贞孝节烈总坊,即贞节牌坊,位于长卿镇南桥村。清光绪二十八年建造,牌坊坐北向南,为一正楼二边楼、飞檐翼角四柱落脚的石刻,青白砂石垒砌而成。通高9.6米,阔8.1米。坊用4根立柱,9条整石横梁,近百块华板,数十块檐石穿逗、镶嵌而成。其前后、左右均与中心线对称。正门高5.6米,侧门柱高4米,柱底边长0.……[详细]
  秀水天主教堂(安县)保护范围:东南至槐荫街规划红线,东北至教堂房屋,西南至教堂房屋,西北以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详细]
  金光洞石刻造像位于含增镇金光村乾元山金光洞内,该洞又名天仓洞、太乙洞,为一高山溶洞,洞中怪石林立,冬暖夏凉。现有宋-清代道教造像和清代题记。洞中现存道教造像42尊,头部均已断裂或缺失,分布在洞口四百米范围内。造像或立或坐,形态各异,最大的高1.3米,最小的0.3米,一般在0.8米左右,头著道髻或束冠,多持笏,有的贴金,……[详细]
  云龙塔云龙塔位于龙凤镇。该塔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坐西朝东,为八边形九级楼阁式砖塔,塔门牌匾刻有“云龙塔”三字,苍劲有力。塔基由十五层条石砌筑,高4米,每边长2.6米,塔通高30余米。塔身层层上收至塔顶,塔内无实心柱,二至七层采用条石砌了四个小窗,八至九层实心无窗。此塔简洁素朴,无仿木结构,形制上有自己独特之处……[详细]
  青莲古瓷窑遗址 青莲古瓷窑为四川民窑中的青瓷古窑,发现于1987年。分两个窑区——九岭和方水,因二地均为原江油市青莲区所辖,故统一称“青莲窑”。 1992年,由北大考古系,四川省考古所、江油市文管所组成青莲窑考古队进行考古发掘。共出有各种器物标本数千件。以盘口壶、高脚杯、卷足碗、卷足盘、青瓷盏等为主,个别有图案。青……[详细]
  东山崖墓群 东山崖墓群位于三合镇东山一带,墓口距地面有一定高度,横向排列,视野开阔。M1早期暴露,方向5°,长8.6米、宽1.27米、高1.4米。东山崖墓群于1992年被公布为江油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经批准,省考古研究所、江油市文管所联合对29座崖墓进行发掘,出有陶俑、陶鸡等文物200余件。江油市政府已划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