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旅游

崇左市旅游景点介绍

  金印厅峰和西门岛金印厅峰和西门岛位于桃城西面利江河畔,金印印奇峰如一把金印把子,牢牢扣在一片开阔的草坪上,山峰上树木葱茏,山体溶洞宽敞,明、清时代在洞中留下多处摩崖石刻,西门岛即西门岛公园,岛上竹影婆娑,利江水从四周潺潺而过,四季鸟语花香…………[详细]
  天等崖壁画天等崖壁画位于县城西北天等镇荣华村那砚山南面石壁上,距县城4.8公里。画面所在石壁表面凹凸不平,间有大小不一的岩洞和裂隙,崖画即绘于岩洞及裂隙内灰黄色的石壁上。崖画全长11米,高1米,离地面5米至8米不等。画面由201个赭红色的骑马人、牵马人、马、狗和一组符号图象构成。崖画分4组:两端是一组骑手策马奔驰图;由……[详细]
  赵墓赵墓1975年2月24日出土。赵是龙英州第15任土官、奉训大夫军功钦赐蟒玉加四品服色世袭知州赵彦麟之世玄孙。清乾隆七年(1742年)死,葬于今龙苟进宁村百六屯边。墓穴深入地下1.4米,周围夯20厘米厚的三合土层。墓室用青砖砌成,尸体用椁相套下葬。椁长270厘米,宽、高各95厘米,板厚10厘米棺长215厘米,高、宽各……[详细]
  江海崖江海崖有方棺、圆棺各1副,内有人骨;那砚山崖葬有圆筒棺2副,经鉴定为宋代崖葬;呈屯崖葬有圆筒棺17副,为宋至明代崖葬;龙念山崖葬有圆棺近20副,经鉴定为宋至明代崖葬;兰屯崖葬有5副员棺材,鉴定为宋至明代岩葬。……[详细]
  百感通天岩位于县城西北45公里处,与万福山相对望的百感山中,是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当年在向武作十六天之游中重点考察的风景点,他对此岩记载最详细,评价也最高,他写道:“百感洞,雄遂宏丽,曲折窈窕,杳渺幽闭,堪称名壁……”并赞美此岩为“西来第一”。百感山,平阴独峙,其中有百感岩、百感东岩、百感前下岩、百感下岩等四岩,即水游乘……[详细]
  明江风光明江,发源于十万大山,全长172公里。明江之水流出宁明城数里,风光大异,奇峰排列、峭壁临江,一会挡拦弯曲江水的去路,一会弯成90度角,诱导江水向右回流。从珠山到花山,仅有10多公里水程,江水就弯了9道弯。每转一道弯,江水都被峭壁拦截去路,令人感到“山-复无流处,船到崖壁又一川。”这是明江江水之妙!……[详细]
  古炮台宁明县共有4座炮台,分别是宝盖山炮台、牛头山炮台、鸡埔山炮台、观音山炮台,均系清光绪年间抗法名将苏元春督造,是宁明人民抵抗外侵列强的见证。宝盖山炮台位于峙浪乡峙浪村南之宝盖山上。料石砌成,异常牢固,门书“镇思台”。牛头山炮台位于寨安乡南牛头山上,以石砌成,门书“镇宁台”。原安装德国克虏伯大炮一门。鸡埔山炮台位于桐……[详细]
  在宁明县城西北郊不远处的田垌间,矗立着一座巍峨雄伟的古塔,它就是宁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左第一高塔——蓉峰塔。蓉峰塔始建于清朝道光年初。塔高40余米,共五层,为八棱实心青砖结构,塔基由方石块砌成。塔门题有“蓉擎岳峙千重艳,峰接奎垣万丈光”的对联。从二层起,匾额分别题为“珠联”、“璧合”、“梯云”、“取月”。塔尖葫芦状……[详细]
  黄善璋墓(包括武官墓文官墓及周围黄氏土司族人墓)位于明江机场附近,是北宋永平寨(今宁明一带)首任土官黄善璋的陵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善璋墓是广西宋代时期土司制的缩影。广西的土司文化素有“北祠南墓”之称,“北祠”指祈城县莫氏土司祠,“南墓”就是宁明县“黄善璋墓”。陵墓规模宏大,为广西土官墓之最,原有神道、华表、辕……[详细]
  花山温泉度假村在距宁明县城6公里处的青山绿水间,坐落着正在兴建的“花山温泉度假村”。这里的泉水日涌量可达120多吨,水质极好,经国家地矿部、卫生部、广东中山医科大学和北京防疫部门等单位多次取样化验分析了50多个项目,验证此矿泉水为不可多得的国际珍贵优质饮用矿泉水。早在本世纪50年代,这里的泉水就有“神仙水”的美称,当地……[详细]
  崇左城区太平镇,位于江州区西南部,她位于左江中游,地跨左江南北岸。湘桂铁路自东向西南穿过江南城区,左江从西南入境,往北而南迂环城中,再绕向东北面流去。古有“丽水四折,环其三面,其形若壶,故名壶城”之说。指三面被左江环绕,为一个右岸的牛轭状河堤。元明以来,人们依山形就水势从中营造了一个葫芦城。它取宝葫芦的灵气,只有一条大……[详细]
  派替湖位于县城南面,距县城约1公里,距南宁市180公里,紧临天等至大新二级路,水面面积约300亩,是一座能调节水位的湖泊。派替湖水域开阔,湖水清澈,湖上散落着几座小岛屿,岛上径石嶙峋,花草丛生,湖的东南面有两座山很像阳朔的碧莲峰和九马画山,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溶洞,洞内钟乳石奇异别致,山水倒映,景致万千,湖光山色,俏丽俊秀……[详细]
  狮山银湖属人工湖,位于天等县西部的宁干乡那利屯,湖尾连着广西最大枧木林场九十九岭的头岭,离县城约20公里,距南宁市200公里,是天等县重点中型水库,水库于1958年5月建成并投入运行。银湖水面面积为1400多亩,集雨面积为41500平方米,总库容为1642万立方米,是宁干乡、都康乡、天等镇等3个乡镇的农田灌溉、人畜饮水……[详细]
  位于县城南面,距城南只一射之地,离南宁市182公里。有公路直达山脚,该山蜿蜒起伏,山势险峻,而且山的形状如龙蟠而得名。龙蟠山坐镇天等城南,因山上树林繁茂,地势险要,天等县城先民为了避匪乱,在崖岩上建岗楼。为了纪念圩主,还在半山腰上建了一座古庙,常年香火不断。清朝元帅苏元春到天等视察时,为了防御外患,也筹集资金在山顶建起……[详细]
  万福山属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等县向都镇中和村以北半公里处,距县城约45公里,距南宁市220公里。万福山孤峰挺拔,壮若竹笋,圆如卓锥,直插云霄,素有“万福洞天”之称,是“深藏于桂西群山中的一座小巧玲珑的幽宫”。1672年,当地群众为护崖,在万福山半山腰建起了万福寺。万福寺由弥勒殿、天梯、观音殿、天桥、如来殿、风洞等……[详细]
  丽川风光丽川风光主景区位于县城北面约1公里处,主要由丽川独秀峰和丽川河组成,景区占地面积9.8公顷,属于自然风景类。丽川独秀峰矗立于丽川村营坡屯旁,高63米,因孤峰独秀而得名。独秀峰山上古树丛生,树上古藤缠绕,每到秋季,一粒粒红豆落到地上,是年轻人上山拾红豆寄相思的好时节。山顶上古堡屹立。1996年,天等全县干部职工捐……[详细]
  龙角天池位于天等镇仕民村龙角屯后的半山腰,因池水高出地面而得名。龙角天池水面面积303亩,水的最深处有37米,平均水深15.1米,池水大旱不干涸,久雨不外溢,水位平稳,水面升降仅1米左右,天池水清澈碧绿,高山平湖,风景秀丽,晶盈剔透,像是一块无瑕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池水清澈见底,水中游鱼可数,加上这里远离村庄,环境……[详细]
  位于广西龙州县水口镇西北,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又名“奉村炮台”。中法战争以后,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为保卫边疆,用了近二十年时间,在中越边界线上建立了关、隘、卡和炮台等一系列国防设施,奉村炮台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是这些设施中规模较大的一处。奉村炮台海拔311米,1979年我边防某部进驻炮台后,对原有设施进行了修……[详细]
  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199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是两幢结构相同的法式二层楼房。楼房层高5米,单体长25.66米,宽15.2米,面积780平方米,两幢楼房总面积1560平方米。楼房地面铺着石板,屋顶覆以金属瓦片,中间两座旋转式楼梯和楼板均用枧木精制,四周开20……[详细]
  国家一类口岸。位于广西龙州县西端水口镇与越南交界的边境线上,与越南驮隆口岸仅一河之隔,与毗邻的越南高平省省会距离仅70公里,距崇左市中心102公里,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在清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就开始对外开放,是广西最早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的关口。1979年因中越关系紧张而关闭,1993年12月1日恢复开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