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镇陵炮台位于宁明县桐棉镇板岸村鸡甫屯西北约1.5公里的鸡甫山上。炮台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沿鸡甫山山顶而建,炮台呈不规则鞋底形,长约80米,宽15米,占地面积约950平方米,整座炮台用红砂岩料石垒砌而成。炮台大门面朝东南,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瓮城,后部为炮台。炮台由城墙、炮口、兵房和旗杆石组成。……[详细] |
![]() | 镇思炮台位于峙浪乡思陵村坤招屯南约4公里的宝盖山上,当地人称宝盖山炮台。炮台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平面呈正六边形,边长14米,高4米,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整座炮台用红砂岩料石垒砌而成,做工精致、雕刻精美。炮台正大门面朝东北,门额上嵌青石匾阴刻楷体“镇思台”三个大字。炮台分一二两层,一层由兵房和左右天井、左……[详细] |
![]() | 镇宁炮台位于宁明县寨安乡安阳村枯号屯东侧的牛头山上,当地人称牛头山炮台。镇宁炮台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平面呈正六边形,边长20米,高6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整座炮台用红砂岩料石垒砌而成。炮台大门面朝西北,门额青石匾阴刻“镇宁台”三个楷体大字,两旁刻款“光绪二十年孟春月”和“毅新副左营监修”等字样;门外约……[详细] |
![]() | 万福寿:位于天等县向都镇,时代为清代。……[详细] |
![]() | 抗日战争时期南宁女子中学天等旧址位于天等县进远乡,年代为民国。抗日战争时期南宁女子中学天等旧址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龙茗县农民赤卫军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天等县天等镇太平街 35 号,年代为清。龙茗县农民赤卫军纵队司令部旧址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龙茗县农民起义军成立旧址位于天等县天等镇镇南街西南面,年代为明至清。龙茗县农民起义军成立旧址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那羊山岩画位于天等县天等镇荣华村,年代为明。那羊山岩画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那砚山岩画位于天等县天等镇荣华村,年代为宋至明。那砚山岩画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镇明炮台位于宁明县明江镇百泉村南观音山上,炮台南面约2公里是峙浪乡长桥村可敬屯,当地人称为观音山炮台。该炮台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平面呈圆形,直径22米,高5.9米,占地面积约380平方米,整座炮台用红砂岩料石垒砌而成。炮台大门面朝向东北,门额居中青石匾阴刻“镇明台”三个楷体大字,两边刻款“光绪二十二年岁次……[详细] |
![]() | 养利州古城门楼及城墙位于大新县桃城镇旧城区,年代为明-民国。养利州古城门楼及城墙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旧城中山纪念堂位于扶绥县东门镇旧城村旧城屯,年代为1936年。旧城中山纪念堂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清音洞摩崖石刻位于天等县天等镇荣华村秾眉屯,年代为清至民国。清音洞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紫霞洞摩崖石刻位于龙州县上金乡中山村河抱屯南面750米明江西岸,年代为清。紫霞洞摩崖石刻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会仙岩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广西崇左大新县雷平镇安平村完小200米的山脚一个岩洞里。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会仙岩创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岩洞内原来塑造有塑像,石刻造像,玄天大帝、文昌帝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等几十尊人物造像、以及文人骚客的诗文题词数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到粤西地区考察时路过此地曾游览过会仙岩洞,并留下墨迹……[详细] |
![]() | 太平府孔庙位于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中山社区太平路106号崇左高级中学校园内西北角,年代为清。太平府孔庙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中东文庙大成殿位于扶绥县中东镇中东小学院内,年代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中东文庙大成殿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平公岭炮台位于凭祥市白云镇平而村百标屯东北平公岭,年代为清。平公岭炮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正隆巨猿化石出土地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榄圩乡正隆村那隆屯东北面约1公里的牛睡山上,具体位置是近山顶处称为黑洞的岩洞1。这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巨猿化石产地,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寻找巨猿牙齿化石的确切地点及解开其生存年代等谜题,1955年……[详细] |
![]() | 庙山岩洞葬位于大新县福隆乡福隆村北庙山,年代为宋-明。岩洞葬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古老葬俗,即人死以后,将棺柩放入崖洞中的一种葬法,葬地大多选在山腰或山脚的天然洞穴中,而洞葬地点大多就在村寨的附近。因其葬地的选择与山崖有关,所以也被称之为“崖葬”、“崖洞葬”等。庙山岩洞葬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