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羊角新石器时代遗址上羊角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钦州市东场镇红砂村东南2公里的上羊角岭上,距钦州城区20公里。遗址背靠南羊角岭,北有北羊角岭遮风,该处阳光充沛,温暖宜人,可就近取用溪水,宜于居住。文化层面积约100平方米,厚1米,已发现有磨光石斧、砺石、石片、石球等。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约4000年。……[详细] |
![]() | 独料遗址独料遗址位于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镇北面约2公里的独料村西的禾塘岭上。已出土石器1100余件,含石斧、石犁、锛、凿、锄、铲、镰、簇、刀、矛、锤、石杵、石磨盘等,从垦荒、耕地、收割到谷物加工工具都有,说明当时农业已有一定水平。所发现的柱洞、灰坑和灰沟应为房址遗迹,说明当时当地的人们已过着定居生活。是一处典型的以农业为主……[详细] |
![]() | 芭蕉墩贝丘遗址芭蕉墩贝丘遗址位于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丹寮村西偏南约2公里的丹寮江与下埠江汇合处的一个海墩上,距钦州城区约20公里。此海墩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80米,墩的表面尚存0.5米~1米厚的蚝蚌壳堆积层,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已采集到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器形以尖利的蚝凿为主,还有砍砸器、刮削器、石斧、石球等……[详细] |
![]() | 钦江县故城遗址钦江县故城遗址位于钦州城东北郊的上东坝村。建于隋朝。故城遗址呈正方形,用黄褐沙土夯筑而成。城墙每面长150米,总面积2万平方米。有东西南北四门,南门外有古庙遗址。曾采到鎏金小佛像等文物。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故城遗址四周封闭范围及城墙外侧为基线,向四周外延5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详细] |
![]() | 钦州故城遗址钦州故城遗址位于灵山县城西北60公里的旧州圩侧。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至宋天圣元年(1023年)为钦州州治。遗址长270米,宽135米,总面积36450平方米。城垣底宽7.8米,顶宽5.8米,高5米左右,有砖瓦、陶器、金属器等文物出土。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越州古城遗址越州古城是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浦北县泉水乡坡子坪的仰天窝。据《南齐书》记载,为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建立,平面呈回字形,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城周长2028米。北城墙依山建筑,地势高耸,显得险要,南城墙比较平缓。残墙最高处达14米,其余平均高3米,城基最宽处达16米,一般宽八九米,四周每百步……[详细] |
![]() | 公猪脊森林公园公猪脊森林公园位于广西浦北县小江镇公猪脊山脉,公猪脊山脉属县城周围最高点,距县城有两公里,是人们旅游休闲和健身的好地方,公园目前主要包括:大门、观龙亭、三合亭、越州阁、北帝庙、莲花池、蝴蝶泉……其中越州阁为全公园至高点,站在这公猪脊森林公园最高点的越州阁三楼,我们真正体会到了那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详细] |
![]() | 越州天湖AAAA 越州天湖从广西浦北县城驱车南行5公里向东再行6.5公里,就到达越州天湖了。越州天湖地处小江水库区,南北走向,纵距最长达52公里。湖区面积79平方公里,库容12亿立方米以上,湖内有小岛百余座。这里的湖水清澈,烟波浩渺,远近山色碧黛,环湖荔枝、芒果园已成规模。它既是浦北县新辟的荔枝、龙眼生产和淡水鱼虾养殖基地,也是供人们旅……[详细] |
![]() | 大朗书院越州文化千秋耀,浦水珠光万古流。客家文化与当地文化交相融合,成为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诞生在六万大山的南麓古越州厚重而灿烂的客家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追溯古越遗风、寻觅客家文化便成为我梦中的理想。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浦北的客家文化村,客家人的历史、客家名人、客家民俗风情、客家生活起居、客家用品以及聚集了客家人文精……[详细] |
![]() | 五皇山AAAA 五皇山原名叫“五皇岭”,浦北八景之一,五皇山是钦州市著名的森林公园,位于钦州市浦北县龙门、北通、白石水、大成、张黄五镇境内,距离县城30公里。它已被钦州市定为重点开发的森林公园,具有集高山草地风光、南亚热带雨林风光、山村农家风情和蕉田荔园风光于一体的梯级综合生态景观。整个景区面积约90平方公里,五皇山山顶是高山草坪带;……[详细] |
![]() | 椎林叠翠位于钦州市浦北县,纵贯浦北县境中南部的五黄岭山脉生长着20多万亩连片原始红椎次生林,它们躯干挺直粗大(有的要两三人才能合抱),参天耸立(有的两三丈高),枝条多而紧凑,叶子青绿密集而细长,每棵树都象一把翠绿的巨伞,遮天蔽日。从山下往上看,那葱茏翠绿的椎林,顺着由低到高、蜿蜒起伏的山势,漫山遍野,密密匝匝、层层叠叠……[详细] |
![]() | 在钦州市钦南区中山公园内。传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知州陶弼始建。因“钦地南临大洋,西接交趾(今越南),去京师万里,故以天涯名,与合浦之称为海角者一也”。天涯亭初建于城东平南古渡头,明洪武五年(1372年)同知郭携迁城内东门口重建。1935年迁建今址,故又称“宋迹三迁”。亭为平面六角形,边长2.5米,高5米……[详细] |
![]() | 刘永福(1837~1917)、冯子材(1818~1903),清末抗法名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刘永福旧居位于钦州市板桂街10号,原名三宣堂。因刘永福援越抗法,曾受越王封为三宣副提督而得名。旧居建于1891年,占地面积2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砖木结构,院落式布局,共有大小楼房119间,有门楼、照……[详细] |
![]() | 广西钦州市中山公园位于钦州市区一马路西侧。38路公共汽车直达。距市中心钦州湾广场2.5公里。公园建于1923年,始建时园内有“野香亭”、“五湖亭”、“钓鱼台”、“南湖水榭”以及一幢西式建筑楼房等。1934年“天涯亭”迁于此,1957年兴建革命烈士纪念碑。经历数十年的历史变迁及城市发展,由建园时的5.3公顷到2003年时……[详细] |
![]() | 刘冯故居AAAA 钦州刘冯故居景区分别指的是刘永福故居和冯子材故居。刘永福故居又名三宣堂,在广西钦州市。刘永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其故居则据此命名。冯子材故居又名宫保第,在钦州市钦州镇白水塘村,是冯子村退居时住所。刘永福(1837~1917)、字渊亭,广西上思人,雇工出身。1857年,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参加……[详细] |
![]() | 属十万大山山脉,主体处于广西钦州大直镇西境,面积1637公顷。王岗山山高坡陡,壁绝峰险,森林密布,云飘雾涌。险峻的山丘、丰富的森林和小巧玲珑的溪流是王岗山的特色。王岗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5座,其中大龙山海拔994.6米,是钦州市第一高峰。孙中山曾在这里领导过王岗山反清武装起义,我党领导的人民游击队曾在这里建立……[详细] |
![]() | 三宣堂是刘永福以其在越南抗法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而命名的,位于钦州城南板桂街,主建筑为晚清风格厢房,内有圣贤豪杰、文臣武将、彩凤仙鹤等一百多幅图画,四周有高墙炮楼,正屋前有广场照壁,与四周花草树木交相映衬,美观典雅。刘永福故居名“三宣堂”,位于钦州市板桂街10号(古称下南关)。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详细] |
![]() | 六峰山风景名胜区AAAA 六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灵山县城中心的鸣珂江畔,占地面积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景区距钦州市107公里,距北海市200公里,距南宁市15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1988年被广西区人民政府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以“六峰缀秀”评选为钦州市新八景之一。2006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达20万……[详细] |
![]() | 晚清抗法名将冯子材的故居位于钦州城北,坐北向南。建于1875年,坐落于三座山丘之上,周围有墙垣,院内有碑林,字迹清秀,笔势劲遒,整个居所古意盎然,沧桑古朴,别具一格。冯子材故居又名宫保第,在钦州市钦州镇白水塘村,是冯子材退居时住所。冯宫保第总占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20平方米。包括三个状如伏虎的小山丘,当地……[详细] |
![]() | 大芦村是“中国荔枝之乡的荔枝村”、“水果之乡的水果村”。村里村外,从山坡、田垌到农家的庭院,满目果树葱笼,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即使进入村中,也绝对不会想象得出那是一个有4200多人口的大村场据传,那里原本是芦荻丛生和荒芜之地,十五世纪中期始有人烟,经过先民们的辛勤开发,几度兴衰,到十七世纪初已建设成为有……[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