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菏泽市旅游

菏泽市旅游景点介绍

  凤嘴堌堆是春秋时期古文化遗迹。位于今菏泽学院西校区农校教学部院内北端。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9年,由菏泽县文化馆文物组普查时发现。1973年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文物复查。在堌堆中发现夯土,夯层清晰,夯面平整,排列有序,年代应属春秋至战国。凤嘴堌堆,又叫凤嘴山,群众称之为“黄巢点将……[详细]
  张堌堆是龙山文化至周代的古文化遗迹。位于单县城东南3.5公里的开发区园艺场内。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由单县文化馆文物组发现,南北长115米,东西宽118米,总面积13570平方米,高约5米。2003年7~11月,为配合单县舜师大街东扩,菏泽市文物事业管理处和单县博物……[详细]
  战国时楚国令尹春申君的墓地,位于曹县城西北10公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春申君,姓黄名歇,楚国令尹,与齐孟尝君、魏信陵君、赵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黄歇多才多艺、能言善辩。任左徒时奉命出使秦国,唆使秦昭王打消攻楚念头,并与楚国结盟。公元前272年,他随太子熊完入秦为人质,在咸阳居住九年;楚顷襄王病重,为使太子归……[详细]
  秦王避暑洞系西汉昌邑王刘贺废冢,位于巨野金山。在金山南麓,有一人工开凿的大洞,俗称金山大洞,世传为秦始皇东巡泰山时建造的驻跸行宫,称之为秦始皇避暑宫。当地人又传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带兵征战,曾在此歇马,故又称秦王洞。经考证,实为西汉昌邑王刘贺营而未用的废冢。 据《汉书•武王子传》载:贺王昌邑十三年,后……[详细]
  演武楼位于菏泽城区规划中东西两轴相交的文化中心地带,北靠八一路,南邻永昌路和规划中的城市中央绿化带,西北与菏泽大剧院相呼应,是承担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散打比赛项目的重要场馆,同时也是我市一项重要的现代综合体育设施。工程由上海中建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标承建。工程采用“人”字形态为造型,体现了博大精深……[详细]
  孙氏祠堂坐落于鄄城县孙老家村内,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占地10余亩,正殿5间,东西厢房各3间,于明崇祯年间遭兵火而毁。清道光年间重建家祠,祠堂3间,坐北朝南,占地70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形式古朴典雅,颇具民族传统风格。祠堂内设有神龛,正中供奉孙膑雕像,神龛两旁陈列孙膑后人牌位。祠堂前面有家祠碑一座,碑阳刻有……[详细]
  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董口镇董口村北的黄河堤旁。原是明代所建褒扬宋显章夫妇孝贤德行的庙堂,因此当时称为孝烈祠。据《濮州志》记载:宋显章,字文光,明正德年间秀才。他很孝顺,父亲去世后,他守墓三年。辛未(公元1511)年,赵风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到了董口一带,有兵士砍伐了宋显章祖茔地上的树,宋显章失声痛哭。事情传到赵风子那里,……[详细]
  付庙村位于巨野县核桃园镇,付庙民居,是一处有几个合院组成的具有典型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传统民居群。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现存房屋13栋50多间,分布在该村中心街的北侧。每个院落大门多为单檐起脊,有倒座。东西厢房各三间,有的为重梁结构,有的带一间0,0多滚脊挂吻。主房均座北朝南,面阔三间,青砖砌墙,灰瓦覆顶。营造法式不……[详细]
  苏述御史牌坊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是山东省境内现存的五座明代牌坊之一。位于鄄城县西南12公里的什集镇北王召村。2006年12月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坊主人苏述,字绍尼,万历丙午年举人,丁未年进士,万历四十三年任河南开封尉氏县知县,泰昌元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天启二年赴云贵尝边,因长途跋涉积劳……[详细]
  鄄城蒙古苏氏居地现存一宗祠,建于明初,座落在北王召。蒙古语称寺庙为“召”,顾名思义,北王召即北王庙,意为从北大都王室徙来的义王之庙。因该庙屡遭黄河水患,几经重建,仍保留了始建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宗祠为砖木结构,三合古院,占地约二千平方米正殿三间,门前两侧各有一石狮。堂内画梁雕栋,金柱闪屏。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详细]
  伊尹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大集镇殷庙村。史书记载,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沃丁八年,伊尹逝世,沃丁以天子之礼把伊尹安葬在都城亳附近。1994年,曹县民众募资在当地修建元圣祠墓,成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人称伊尹生日为阴历二月二十一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在此举行庙会。传说伊尹曾为有莘国的奴隶,当地……[详细]
  鄄城县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鄄城老城区的东南角,始建于1953年,1966年因老城区改造迁于此地,占地2.2万㎡,建筑面积1300㎡,纪念馆面积420㎡。园区苍松凝翠,龙柏挺拔,银杏飘香,竹影婆娑,风景优雅,已成为纪念革命先烈,激励今人,教育后人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鄄城县革命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一……[详细]
  巨野县烈士陵园坐落在巨野县城东南聊(城)商(丘)公路和巨(野)金(乡)公路交界处。陵园始建于1972年3月,初建时占地面积25亩,后经三次升级改造扩建,目前占地面积70亩。广场硬化面积1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建有烈士纪念碑、仿古式烈士纪念堂、烈士陵园大门、祭奠广场、长廊、0、石雕、刘邓铜像等,园区绿……[详细]
  成武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64年,是为纪念在成武县历次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以著名文化遗址“文亭山”为基础建造起来的。它位于县城西北1公里处,南北长260米,东西宽110米,依傍山势,座北朝南,占地28600㎡,建筑面积1280㎡。 整座陵园由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碑和集中墓园组成。园内布局合理,气势辉煌,……[详细]
  郓城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9年。座落在县城东区宋江河东岸,占地36000㎡。主要纪念设施包括7000㎡的“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800㎡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厅”、鲁西南战役群雕一座、著名烈士个性化石雕四座、30M高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革命烈士纪念亭两座、烈士纪念碑三座、4700㎡英雄纪念广场、国防教育……[详细]
  湖西革命烈士纪念亭湖西革命烈士纪念亭原为烈士公墓亭,位于古涞河南岸,英雄阁正东100米,高15米,青砖水泥结构,分三层。由于年深日久,风剥雨蚀,再加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1992年前已倾圮。1992年初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捐资改建扩建烈士陵园,同时重建烈士公墓亭并改名为纪念亭。2008年改扩建陵园,再修纪念亭,又……[详细]
  李贞乾烈士墓与吴大名烈士墓同年建成,构造相似。门的正上方是原湖西地委书记潘复生同志的题词:“李贞乾烈士永垂不朽”,门前两边的立柱上是原湖西专署专员尚格东、原湖西地委副书记王香圃同志的题词:“当年神州陆沉义旗举唤起千万健儿开展抗日根据地,今朝山河解放懿范垂湖西激励广大群众巩固人民共和国”。亭子中间是李贞乾烈士半身汉白玉雕……[详细]
  吴大名烈士墓 1952年建,高7.2米,青砖水泥结构。1992年初重建,为双层仿古六角叠式建筑,顶部罩桔红色琉璃瓦,下部为青石砌筑,四个六棱形窗户。门的正上方是刘伯承元帅的亲笔题词:“人民解放军阵亡旅长吴大名之墓”。门前两边的立柱上是原湖西行署专员刘清训,原湖西军分区司令员刘金山同志的题词:“过草地、走雪山,披肝沥胆……[详细]
  英雄阁(原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堂) 位于红色大道以南,与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隔河向望,2009年3月开工建设,8月竣工,为仿古式两层建筑,建筑面积1500㎡,黄色琉璃瓦覆顶,檐角高挑,二楼正面居中悬挂“英雄阁”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一楼四周回廊,36根通红大柱气派壮观。阁内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和传统表现手法沙盘、雕塑、油画、图……[详细]
  东明县烈士陵园位于东兰公路东侧国营东明林场境内,是一座集教育、瞻仰、参观为一体的红色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占地面积70余亩,建筑面积710㎡,于2013年5月动工,2014年9月竣工,园内集中管理有名烈士墓226座、无名烈士460人。建有纪念塔、纪念馆、英烈墙、烈士墓及配套基础设施。革命烈士纪念塔高21米,英烈墙镶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