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成墓碑立于成武县南鲁集镇白海村南张氏先茔墓地内,东侧五米立有翁仲,翁仲南有神道和石质林门。张成为元代亚中大夫两淮都转运盐使张孜的父亲,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去世,葬于成武小房里,墓碑立于元代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三月,碑文由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国史元明善撰文,资善大夫御史中丞王毅篆额,元代著名书法家……[详细] |
![]() | 玉皇庙村玉皇庙遗址位于成武县伯乐集镇玉皇庙村北,整体呈覆锅壮,土质为灰褐色。南北长50米,东西宽50米,高约3米。该遗址采集标本有商代夹砂绳纹鬲口、鬲足、汉代瓦片、灰陶罐残片等,是商至汉的聚落址。明万历年间,遗址上部曾建有玉皇庙,之后又多次重修,20时机70年代被毁。现存清嘉庆六年重修玉皇大殿王母祠山门盘路记碑、士庶题……[详细] |
![]() | 城湖故城址系指成武县新城以北、旧城护城堤以内的广大范围。这一地域较堤外低2.5米左右。由于地势低洼,过去常年积水,一般水深1米许,深的达2米多,故而人们称之为城湖。城湖之内现存两个堌堆,一为文亭山(又名云亭山),一为大台(史称东台,又名寿峰)。1986年春天,在南隅地段开挖鱼塘过程中,大大面积暴露了古代文化遗存,引起了……[详细] |
![]() | 刘氏石坊位于成武县白浮图镇徐官庄村隅首东侧,全石结构,四柱三门三楼式,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修建。底部长9.0米,高约9.3米,进深2.5米,中门宽3米,两侧小门各宽1米。四柱下均有两石柱加固,加固石柱上均有石雕雄师。中门上有三道横梁,上有精美雕刻。横梁中间夹着两块长匾,分别写有:“敕褒节孝”和“旌表邑处士徐格……[详细] |
![]() | 黑堌堆遗址位于成武县白浮图镇董庄村东北500米处,地上现存一东西长10米,南北宽7米,高约5米的土堌堆,因堌堆土质曾黑色,故人称黑堌堆。该遗址原有7200平方米,后因当地群众从遗址上挖掉部分当做肥料洒向田间,使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在挖土过程中,曾发现有大批石匣墓葬和砖砌墓,殉葬器物很多,有陶鼎、陶壶、陶豆、陶马、陶俑、铜……[详细] |
![]() | 高堌堆遗址位于成武县白浮图镇高堌堆村内。现高4米,东西50米,南北63米,面积为3150平方米。经钻探得知,原遗址东西长90米,南北宽85米,总面积约7650平方米。地表以下堆积情况为:自地表以下90厘米为黄沙土,90厘米至110厘米为灰褐土,110厘米至150厘米为灰黑土,150厘米至260厘米为灰黄土,直至280厘……[详细] |
![]() | 大台遗址位于成武镇东关村东200米处,亦名寿峰,史称东台,是先民当时为避水居住而筑起的高点,1963年8月至1982年11月,北京军区空军某部雷达八连驻防大台,台顶安置天线,1964年发现美国U2型侦察机入侵。集体荣立三等功。通过历次的调查考证和出土的大量遗物证明,大台遗址有着重要考古价值,它即是成武境内人类最早的居住……[详细] |
![]() | 位于成武县大田集镇大碾集村东侧,清代道光年间大碾尚保存完好,今仅存碾槽和一碾轮。碾槽系用九块长短不等的弧形带槽的青红石组成,宽80厘米不等,呈圆圈状。直径8米,周长25米。碾轮原有两个,大小不等,均呈铁饼状。今置于碾圈中间的碾轮直径1.7米(被埋入地下的碾轮直径1米)。碾槽、碾轮均有明显的使用痕迹。在大碾东1里许有大井……[详细] |
![]() | 广福寺遗址位于大田集镇桃花寺村内,北临东西街,西侧与南侧均为洼地,始建于金大定五年,明清两代又多次重修。存明代万历九月重修广福寺记碑、清同治十三年春重修广福寺碑、明弘治十八年重修广福寺记碑、大清嘉庆五年重修昆庐阁序碑、大清乾隆三十四年三月广福寺重修山门金塑天王记碑、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创建昆仑阁序碑、大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立……[详细] |
![]() | 位于大田集镇田塔村东100米处。此塔为石结构,造型古朴端庄。“文革”中塔顶毁掉两层,地面上尚存6层,高约5.5米。地下部分未发掘。靠地面一层约有一半在地下,有塔室,南向,进深一米左右。挖开积土,可看到东西两壁各有石刻一块。东壁有浅浮雕o佛像三尊,佛像两侧竖刻,右:“大唐开元圣神之武皇帝供”,左:“大唐开元皇帝供养佛时”……[详细] |
![]() | 涂山 古称塗山,今称土山,在今曹县阎店楼镇土山集村北,山南有商汤陵庙。新中国成立初期,山比周围尚高五米以上,由于居民取土,雨水冲刷,现在仅高于平地约一两米。 涂山历史悠久,是涂山氏族的发源地。大禹治水时,往来于涂山一带,在路上遇到涂山氏女,两人一见钟情,禹想到自己三十岁还没成婚,治水回来一定要娶此女子为妻。禹治水回来……[详细] |
![]() | 鲁西南烈士陵园革命胜地,位于县城西-集镇孙庄村东北200米处。陵园分北、东两处墓区,安葬革命烈士261人。东墓区葬有八路军冀鲁豫军区豫东纵队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魏克仁、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周柱安、曹县县长王雪静、中共齐滨县委副书记向奉之、湖西专署税务局长毛宜轩等革命烈士。北墓区除葬有抗日战争中反扫荡死难烈士外,又陆……[详细] |
![]() | 景山 又名楚丘、桑台、邳(丕)山。在今曹县城东20公里,侯集镇梁堌堆村。是楚人早期的居住地,商汤都亳后,楚人南迁,但仍把楚丘当作宗庙之地。秦时在此设武城县,项羽为西楚霸王时,改称楚丘县。刘邦伐英布后过此,因感天下底定,乃改楚丘县为成武县。东汉后县城北迁,山称楚丘亭、楚丘。隋代,楚丘因属己氏县(县治在楚丘南15公里),乃……[详细] |
![]() | 莘冢集是新石器时代至周代的村落遗址。位于曹县普连集镇莘冢集行政村内东端。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由菏泽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1973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普查。遗址出土有单孔两面对钻,通体磨光,刃部有使用痕迹的扁平石铲,磨制精美略成弧形的石镰,有明显使用痕迹……[详细] |
![]() | 赵王河是一条流经菏泽城区的古老天然河道,沿岸为绿化带,但屡经萧条。为改善城市环境,菏泽市先后投资4亿多元,将其建设成为菏泽城区最具现代化气息、地方特色和生态价值,集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重要景观带和生态走廊。公园风光旖旎,水面宽阔,水面面积约85公顷,并栽植乔、灌木8000棵,建设绿地12万平方米。建成后的赵王……[详细] |
![]() | 2003年11月牡丹商业广场开始规划建设。建设中共拆除旧房及棚户300余户,拆除面积2.3万平方米。历时1年多时间,投资2.6亿元,在此建成了现在的达8万余平方米的集购物、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商业广场。广场内建设有变幻多姿的音乐喷泉、 飞流直下的人工瀑布、亦真亦幻的水幕电影、流光溢彩的各式灯饰、栩栩如生的青铜……[详细] |
![]() | 曹州书画院创建于1985年10月,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是集书画研究、创作、展览、交流、收藏于一体的文化事业单位。目前为全国地市级规模最大的书画院。曹州书画院建筑既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又有现代的园林风格,院内藤廊、亭台、假山、喷泉、千字文石刻壁,松竹斗奇,百花争艳,景观幽雅,宜书宜画,已成为菏泽……[详细] |
![]() | 时代:西汉位于山东巨野县城南27公里的大谢集镇昌邑集,是西汉山阳国,昌邑国的都城。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昌邑,春秋战国时期为邑,秦时设县,西汉时期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阳国,封梁孝王之子刘定为王,从此昌邑城就成为王国之都。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划国为山……[详细] |
![]() | 蚩尤墓,又称蚩尤肩髀冢,位于山东菏泽市巨野县境内,此墓历经多个朝代,风月荒远,地貌变迁,墓冢面积不断缩小,元明时期丘上曾建有庙宇,清代以后冢丘屡遭破坏。至1982年全县文物普查时测量,堌堆东西38米,南北31米.2002年,中共巨野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蚩尤墓进行了抢救性修筑,墓四周以净边蘑菇石围砌。高1.9米,周长81米……[详细] |
![]() | 安邱堌堆遗址位于山东省菏泽市佃户屯乡曹楼村东南约100米的安邱堌堆上,是新石器时代至商的遗址,距今约4500多年。现存堌堆高3米,长宽各500米,四壁较直,断面暴露有文化层。在该遗址发现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早商和晚商依次叠压的文化层。该堌堆的发掘,将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围扩大到山东省的西南边缘地区。岳石文化在山东的分布从东……[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