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澳门历史城区或澳门历史古城区(旧称澳门历史建筑群),是由22座位于澳门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以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2005年7月15日会议上,获得21个成员国全体一致通过,中国“澳门历史城区”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详细] |
![]() | 澳门水塘位于澳门半岛新口岸水塘巷,邻近港澳码头,景色优美。白天在这里可以看到来往港澳的飞机、船只的出发与归来、直升机的起落。晚上则可以在远观新葡京变幻莫测的灯光,旁边的水面被东望洋山上灯塔的探照灯温暖地照耀着。环绕水塘的是一条全长约2400米的呈半岛型的步行道,步行道两边都是健身器械,是澳门居民晨晩锻炼、跑步、散步的好……[详细] |
![]() | 澳门邮政局辖下的通讯博物馆集文化、科学和技术的特性,是一间富实验和互动特色的博物馆,博物馆于2006年3月1日启用,分为两大展区。一楼的邮政与集邮展区集合远程通讯发展中使用中过的系统与技术藏品和设备,展示了与邮政局历史息息相关的邮票珍藏和邮政器具藏品。二楼电讯展区是博物馆中极其互动的区域。除了展出与邮政局历史发展相连的……[详细] |
![]() | 疯堂十号创意园是以澳门葡萄牙旧建筑改建为艺术所用的场所,类似北京的798艺术区,但规模要小。这里的建筑是葡式三层洋楼的格局,保存完好无损,建筑中设有艺术展和工作室,而园内会定期举办一些艺术课程和活动、讲座等。景区地址:澳门望德堂区疯堂斜巷10号乘车线路:在澳门乘2、4、5、7、8、9、9 A、12、16、17、18、1……[详细] |
![]() | 肥利喇亚美打大马路位于澳门半岛中部,又名荷兰园大马路和荷兰园正街。马路为东北西南走向。南端在东望洋街口接水坑尾街,北端至美副将大马路,是澳门半岛重要的南北通道。这一带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兴建了八座两层贵族式的住宅和学校,是澳门新古典主义风格影响下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群,被称为“八间屋”。这八间屋包括现今的文化局、塔石卫……[详细] |
![]() | 澳门历史档案馆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荷兰园大马路,是澳门官方档案文史资料收藏、保管、分析和研究之机构。档案馆于1952年成立,主要收藏市政厅、民政厅、敎育暨青年司、财政司、总督办公室、海军、澳门扶轮社、圣心慈善堂等档案,还有澳门政府葡文档案、西方古籍、图片和相片等具历史价值的资料。另外档案馆存有1500多件微缩片,微缩片是……[详细] |
![]() | 澳门疯堂斜巷邻近澳门博物馆与大三巴牌坊,是一条具有葡式风格的街道,街道上的老建筑外墙全被刷上黄色和红色,路上则用碎石马赛克铺满了漂亮的图案,路灯也改成欧式街灯,俨然一派里斯本的风貌。而“疯堂斜巷”这个路名起源于这里曾经的一座麻风病院,以及它旁边曾专为麻风病人设立的小教堂“望德堂”,而有名的老建筑“婆仔屋”也坐落在这条街……[详细] |
![]() | 澳门松山缆车站是环球最短的缆车体系,也是澳门独一的缆车,衔接松山市政公园与二咙喉公园。车开放时光为上午8时至下昼6时(每周一停驶),每架缆车至多可载四人。搭乘松山缆车,在车箱上可以俯瞰全部二龙喉公园,绿树如荫的公园风景就在脚底下,让人感到非常安闲舒服。至缆车尽头东望洋山后,可在松山顶部鸟瞰全部澳门,还可顺路前去澳门知名……[详细] |
![]() | 婆仔屋的真正名字其实叫「贫穷者之家」,建成时间超过一百年,属澳门仁慈堂的物业。它位于澳门旧区望德堂疯堂斜巷尽头,现社会保障基金旁,二次大战日本侵华期间,大量上海葡侨走难来澳门,婆仔屋成为专门收容难民和穷人的地方,之后成为一所女老人院。住在里面的都是年老的婆婆,附近的街坊便叫做“婆仔屋”。澳门回归以后,老婆婆们迁往新的老……[详细] |
![]() | 建于1921年的澳门饶宗颐学艺馆,是一座充满特色的建筑物,并于一九八四年被列为历史保护文物。它的设计主要为西式的建筑风格,但于内庭院的屋顶上同时有中式的瓦顶作陪衬,这座大楼可谓中西建筑文化交汇的见证。饶宗颐学艺馆的主场馆内设有展览厅、图书馆和讲堂。此外,大楼附设的内外庭院可供公众参观游览。主场馆的地面一楼为专题展览厅,……[详细] |
![]() | 澳门得胜花园位于澳门半岛松山南麓,士多纽拜斯大马路及得胜马路间之公园,其历史价值已为澳门政府所评定。公园占地若二千平方米,面积较澳门各个公园狭小,然却位于澳门交通繁忙的中区,为市民大众带来一个安舒的空间。得胜花园建于十九世纪末叶,位于士多纽拜斯大马路与得胜马路之间,坐落于昔日“花士古打监麻新路”的地段上。1898年,当……[详细] |
![]() | 叶挺故居位于澳门贾伯乐提督街76号,是叶妻李秀文父亲赠给女儿的嫁妆。故居楼高两层,常设展览包括故居原布局、将军事迹、家庭逸事和故居的故事。1931至1937年间,叶挺夫妇和子女正大、正明、正光、华明、扬眉、剑眉等在此生活七年。故居物件根据原貌摆放,墙上挂多张叶挺与家人的生活照,包括家庭照和郊外游乐照,显示将军在战场以外……[详细] |
![]() | 塔石艺文馆由澳门文化局出资及管理,于2003年12月5日启用。其前身为东方基金会的当代艺术中心,是一座富有特色的建筑,室内有两座古井,中央部分为一大通天,有自然光照射屋内,形成独特的展示空间。展场展示面积为4000平方尺,内部展示板可根据展览的需要进行调整,作多方面和不同艺术形式的展示。场地内还设有三台电脑和连接互联网……[详细] |
![]() | 澳门茶文化馆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卢廉若公园的博物馆,由澳门民政总署管理。澳门茶文化馆有系统地重新展现中西的茶文化特色,是澳门首座以茶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澳门茶文化馆由建筑师马若龙所设计,建筑物以原西式的建筑为意念而重建。建筑物由强烈的葡萄牙风格外观,配合中国式的瓦片作屋顶,特显澳门在中西茶文化史交流上的重要角色。茶文化……[详细] |
![]() | 东望洋灯塔旧称松山灯塔,是位于澳门东望洋山山顶上的灯塔。东望洋灯塔是东望洋炮台的一部分,是东望洋山有三大名胜古迹之一。在1992年,更被评为澳门八景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东望洋灯塔始建于1864年,是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维森特•罗扎所设计的,灯塔于186……[详细] |
![]() | 塔石广场位于澳门望德堂区,原址为塔石球场,是澳门最大的广场。政府于2005年5月开始动工,拆卸球场并把文化局至塔石艺文馆对开的一段荷兰园大马路整合成塔石广场,地下设有行车道,现时工程已完成并于2007年7月22日正式通车。整个项目由崔世平、马若龙及马斯华等人负责,建造费和工程计划编制费合共一亿六千万元澳门币。塔石广场占……[详细] |
![]() | 圣弥额尔小堂位于“圣味基坟场”内,坟场建于1854年是澳门第一个西洋坟场,而教堂则建于1875年,于1898年重修,是澳门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物之一。圣弥额尔小堂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有尖券、雉碟装饰,两侧择有扶墙券廊,教堂外墙以粉绿色搭配白色线条为主,这种颜色搭配在澳门的教堂里面,别具一格,让这座教堂看起来分外……[详细] |
![]() | 澳门故事馆,(英文名称:“MacauStoryHouse”),位于疯堂新街6A号,乃澳门口述历史协会于2012年筹设的一个集历史研究、教育推广和艺文创作于一体的灵感空间。馆内藏书将以口述历史、澳门专书及艺术设计三大类为主,设阅读区、展示与销售区和文化沙龙区。目前图书藏量有2000多册、杂志800册、澳门历史图片近150……[详细] |
![]() | 华士古达嘉马花园建于19世纪末叶,坐落于昔日华士古打监麻新路的地段上。1898年,当局为纪念伽马(Vasco da Gama)率领的舰队抵达印度400周年,修筑了这林荫大道。林荫大道全长500米,阔65米,两旁遍植假菩提树,树影婆娑,充满田园色彩。部分古树至今仍屹立该处,见证了百年桑沧。时移世易,今天林荫大道已不复存在……[详细] |
![]() | 澳门国父纪念馆位于文第士街1号环球酒店旁,是一幢回教色彩的建筑物。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出资兴建这里的寓所,作为其家人的住所。到1932年,国父之子哲生奉养母亲慕贞女士于此。之后慕贞女士仙逝,故居才于1958年易名为“国父纪念馆”。 国父纪念馆落成于1972年,采中国宫殿式建筑,巍峨宏伟,不见雕琢之气。馆高30.4公……[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