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地何氏家庙年代:清座落地点:云霄县马铺乡枧河村简介:清乾隆十八年(1753)始建,民国十年(1921)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两进硬山顶。主堂建筑面积273平方米,大木满绘彩画。家庙系云霄、平和何氏族人的总祠,台湾有众多分祠。保护范围:北至主堂后檐滴水位起向外延伸50米;南至祠埕南侧向外延伸50米;东西各山墙滴水位起向外……[详细] |
![]() | 南山寺及南屏书院年代:明、清座落地点:云霄县莆美镇莆南村简介:南山寺又称莆美岩,面积约4500平方米。明弘治年间(1488~1505)始建,后多次重修;坐西南向东北,主体面阔五间,为悬山顶燕尾脊建筑。寺西侧的南屏书院,清光绪二十年(1894)为纪念林偕春父子所建。附属文物主要有清康熙元年祖师灵塔、光绪五年(1879)比……[详细] |
![]() | 巍巍乌山,屹立于八闽之南;壁立千仞,磨砺铮铮铁骨。乌山位于福建省云霄、诏安、平和三县的交界处,是早期苏区和闽粤赣边区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有“闽南革命摇篮”之称。1928年3月,“平和暴-动-”打响了八闽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先后成立了饶和埔诏县委、云和诏县委等党组织,组建了工农革命武装。1935年9月,卢胜带领红三团……[详细] |
![]() | 七贤庵年代:清座落地点:诏安县梅洲乡梅山村简介:七贤庵原为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陈景肃、翁侍举、吴大成、郑柔、薛京、杨狄、杨士训等七人隐居讲学的地方,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 福建提督学政追赠陈景肃等七人为乡贤,在讲学旧址建庵供后人奉祀纪念,后人称七贤庵。年代:清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坐西向东,两落一进,……[详细] |
![]() | 聚精堂年代:明~清座落地点:南靖县奎洋镇上洋村简介:系庄氏祠堂,明代始建,主建筑为两进,前有照壁,背面有大片的护坡和风水林,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主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18根圆方金柱对联均以“聚、精”开首;梁架满绘彩画,出自清末著名国画家宋赞周之手。庄亨阳墓为附属文物。保护范围:聚精堂:四周向外延伸20米;庄亨阳墓……[详细] |
![]() | 梅林天后宫年代:清座落地点:南靖县梅林镇梅林村梅溪北岸简介:明崇祯年间(1628~1644)始建,历代修葺。坐东北向西南,由前殿和后殿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前殿单层砖木结构,祀关帝,俗称“武庙”;后殿为双层楼阁式悬山顶建筑,底层祀保生大帝和观音佛祖,二层祀妈祖。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30米。2009年,……[详细] |
![]() | 长教简氏大宗祠年代:清座落地点:南靖县书洋镇坎下村简介:明宣德六年(1431)始建,清至民国多次重修。坐北向南,两进带两厢,悬山顶,主体建筑前辟泮池祠埕,后设龟背形抄手,总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石作构件和梁架斗拱,雕刻精美。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长教简氏大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详细] |
![]() | 聚斯堂年代:清座落地点:南靖县和溪镇林中村、林坂村简介:和溪林氏大宗祠,明宣德年间(1426~1435)始建,清、民国多次维修。两进双护厝建筑,建筑面积292.49平方米。主体建筑单檐悬山顶,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雕饰、彩绘精美。慈济行宫为附属文物。保护范围:聚斯堂、慈济行宫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详细] |
![]() | 龙潭楼年代:清座落地点: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简介:书洋吕氏祖厝,清康熙二年(1663)始建。方形土楼,高4层,边长16米,每层16开间,四楼四个边角分别建“瞭望台”。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5米。2009年,龙潭楼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萧氏宗祠四美堂年代:清~民国座落地点:南靖县金山镇霞涌村简介:明万历十八年(1590)始建,清代重修。坐北向南,为带门楼的单体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1530平方米。祠前辟泮池,后设龟背形抄手,立有清嘉庆年间的进士旗杆等。保护范围:由宗祠四周山墙起,向北延伸20米,向东、西、南各延伸15米。2009年,萧氏宗祠四美堂被福建……[详细] |
![]() | 五更寮炼铁高炉1958年座落地点:南靖县书洋镇上田村简介: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中,南靖县在五更寮设铁厂,建24座土高炉。由于所炼钢铁不合格,次年被县委决定停产。之后这里的土高炉多被拆往他处,现尚遗留8座。它是“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运动的历史见证。保护范围:炉体四周向外延伸50米。2009年,五更寮炼铁高炉被福建省……[详细] |
![]() | 永兴堂石造像年代:明座落地点: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石仓村简介:明天启五年(1625)雕刻。有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像、弥勒佛像、伽蓝菩萨像和韦驮菩萨像五尊,底座镌刻纪年、捐造者、供养人等,为研究明代石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附属文物永兴堂,保存清代法式,清光绪十一年、十二年重修碑记,有着较珍贵的史料参考价值。保护范围:建筑……[详细] |
![]() | 扶摇关帝庙年代:明~清座落地点: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简介: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始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清光绪十年(1884)两次重修。依山而建,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米。主体建筑共两进,面阔五间;主殿前檐石柱,是清光绪十年扶摇村的台湾杨氏乡亲从台湾捐资定制的。附属文……[详细] |
![]() | 报本堂年代:清座落地点:平和县大溪镇壶嗣村简介:又称吴凤宗祠,坐西南向东北。清乾隆年间(1736~1795)始建,民国及近代历次维修。为两进、悬山顶、燕尾脊式建筑,雕梁画栋,木雕石刻技艺极为精湛。宗祠奉祀壶嗣吴氏始祖吴文应及其下五世的四十个列祖神位,主堂次间供奉第十三世孙“阿里山神”吴凤。保护范围:宗祠四周向外延伸30……[详细] |
![]() | 侯山宫年代:明~清座落地点:平和县小溪镇西林村简介:前身为敦和宫,因明正德九年(1514)书法家凡允临题匾“侯山玉壁”,故改名侯山宫。现存建筑保持清代风格,由门楼、大殿和左侧碧云室组成,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侯山李氏第十三代孙李创早期渡台,清乾隆二十年(1755)回乡奉玄坛元帅到台设坛建庙,仍以“敦和宫”为名;而后以……[详细] |
![]() | 中湖宗祠年代:明~清座落地点:平和县九峰镇大洋陂简介:又称曾氏始祖大宗,明弘治壬子年(1492)始建,明、清、民国重修。坐东北向西南,前有大埕和照壁,主体为前后两落硬山顶穿斗抬梁式建筑,两侧护厝,规模宏大。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490平方米。保护范围:祠前埕向外延伸10米,后至后花台外5米,左右至两侧护厝外……[详细] |
![]() | 白礁王氏家庙年代:明~清座落地点: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简介:明永乐十年(1412)始建,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27.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2平方米,由前殿、大殿(世乡堂)及左右厢房组成。保护范围:围墙四周向外延伸10米。2009年,白礁王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石码杨氏大夫第年代:清座落地点:龙海市石码镇下庵路简介:清光绪甲辰年(1904)建,坐北朝南,总面积约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6平方米。前后三进,面阔三间,东西两列护厝。其中二进大厅为“述志堂”,三进为西洋式二层楼房“开心楼”(又名梳妆楼),并有书房、暖阁、客房、仓库、花园、鱼池、假山、拱桥、猴洞等。保护范围:建筑……[详细] |
![]() | 蓝氏宗祠年代:明、清漳浦县赤岭畲族乡石椅村简介:明嘉靖二年(1523)始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西南朝向,建筑面积540.96平方米,由门厅、正堂及两边耳房组成;堂前有大埕,埕下排列七星潭,祠后为小石山及状同日月的二口水潭。附属文物主要有门厅左侧墙中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祖庙碑记”,记述了蓝理重修种……[详细] |
![]() | 蓝理墓年代:清座落地点: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后溪村简介:清雍正五年(1727)建。墓向北偏东,面积1300平方米,平面作“风”字形,三层墓埕,三合土夯筑,青石墓碑。碑周刻“卍”连续图案,碑前设青石供桌。前面两侧作六层的三合土墓手,依次外展。筑三合土水沟为界。蓝理(1649~1720),字义甫,号文山,福建漳浦人。清康熙年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