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旅游

宁德市旅游景点介绍

  际头石牌坊群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棠口乡际头村简介:俗称石坊岔,包括有10座贞节石牌坊,夹古道而立。最早的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最晚的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有一间二柱二楼式,三间四柱三楼式两种,通高约6米,通宽3.1~4.9米不等。坊额上方竖镶“圣旨”,正中则有“彤映崇徽”等大字匾,下方有皇清旌表等字样……[详细]
  浦源郑氏宗祠年代:清座落地点: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南宋嘉定二年(1208)始建,明洪武十八年(1387)重建,清道光十年(1830)、光绪二年(1876)重修。平面前窄后宽,呈船形,为三进式传统宗祠建筑,由门厅、戏台、次厅、主厅等组成,建筑面积1830.2平方米。大门外两侧有清咸丰九年(1859)设置的旗杆石4对,祠内有……[详细]
  福宁山民会馆年代:清座落地点:霞浦县松城街道旗下街简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始建,由山门、前座、后座等组成,硬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总面积683平方米。前座主体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是全国唯一跨省、跨地区的畲族公益团体,也是闽、浙、赣畲族民众联合组建的社会公益组织。保护范围:东面围墙外延伸20米,南面至门楼外官街,西……[详细]
  富溪补阙祠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安市溪潭镇凤林村简介:祀唐薛令之及历代祖先。唐光化二年(899)始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咸丰八年(1858)重修。占地面积720平方米,坐东向西,依次有天井、戏台楼、天井、祠厅、祖堂。祠内保存“太子太傅”竖匾,清道光壬辰年(1892)“会魁”匾和龙陛各……[详细]
  蕉城蔡氏民居及家庙年代:清座落地点:宁德市蕉城区蕉北街道前林路简介:蔡氏民居,清道光年间(1821~1850)建,占地面积1190 平方米。正堂面阔六间,进深四间,梁木雕琢内容丰富多彩;家庙现存宗祠大门、文武门、池塘拱桥(半月池)、仪门、回廊等。保护范围:东侧至蔡氏民居及前林路商厦,西侧至宁德宾馆,南侧至宁德宾馆大门口……[详细]
  宁德天后宫年代:清座落地点:宁德市蕉城区蕉南街道福山街简介:俗称妈祖庙,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始建,咸丰元年(1851)重建大殿。占地面积2400多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殿内有清咸丰元年镂空石龙柱4根,浮雕石凤柱2根。1937年8月,中共闽东特委与国民党当局在此谈判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附属文物……[详细]
  溪口永安桥年代:清座落地点:柘荣县乍洋乡溪口村简介:永安桥是横跨于玉山溪上的半圆石拱桥,总长36.22米、宽5.23米,石拱净跨达23.76米,高11.82米,是华东地区现存单孔跨度最大的半圆石拱桥之一。北侧桥头八石碑,记录了溪口村历史上庆安、资寿、同安、长安、永安等五桥捐资、建造的过程。附属文物有村东凤里溪上的2条石……[详细]
  溪口袁氏宗祠年代:清座落地点:柘荣县乍洋乡溪口村简介:面阔三间,进深二进,占地面积327.19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大门、下厅(内连戏台)、中厅、上厅。保存完好的牌匾,起于清嘉庆年间。有李宗仁、杨树庄、蒋光鼐、萨镇冰、何宜武等人多位国民党政要题写的匾额。保护范围:建筑滴水线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溪口袁氏宗祠……[详细]
  双城城堡年代:元、明座落地点:柘荣县双城镇简介:双城城堡柘荣上城与下城的统称。上城建于明嘉靖己未年(1559),下城建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下城现存东门(宣寅门)及东边城墙南、北二段,共长226米。上城城墙现存东、西、北面数段,总长度达525.7米。双城城墙临水而建,顶部内设跑马道,外筑女墙,墙厚近5米,高度4……[详细]
  点头妈祖宫年代:清座落地点:福鼎市点头镇海乾路简介:明代始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建,乾隆二十年(1755)重修。占地面积527.5平方米,由正辕门(八字门)、亭阁、天井、厢廊、正殿等几个部分组成。正辕门为重檐悬山顶木质构造,正殿斗拱、雀替、梁枋用料粗大,雕刻精美。宫前大埕开阔,旗杆通高近10米,由石座、……[详细]
  昭明寺塔年代:明座落地点:福鼎市桐城街道柯岭村简介:梁大通元年(527)始建,明嘉靖十三年(1534)重建。位于昭明寺中央,塔高25.6米,空心,六角,为仿木构楼阁式砖塔。基座以石块砌成,第一层有外廊,每层屋顶出檐叠涩而成,以上逐层收小。各层正中有佛龛,佛龛内供奉有佛像。塔中空,有楼梯可登至塔顶。底层塔身写有文字,记载……[详细]
  潋城城堡年代:明座落地点:福鼎市秦屿镇潋城村简介:明嘉靖十一年(1532),为抵御倭寇,朝廷委派官员监建,由王、叶、杨、刘等几个大姓分段建城堡。城堡石构,周长1127米,城墙高5~6米,宽4~5米。垣墙高1.5米,厚1.2米;环城设四座炮台,配备四门炮;有东、西、南三个城门,城内有环城路、古街等,水道四通八达;城外有护……[详细]
  张朝发墓年代:清座落地点:福鼎市秦屿镇瓜园村简介:墓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平面呈“风”字型,三合土结构,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墓室有两封门,分别葬有张朝发及陈氏夫人灵柩,墓前有碑坊式青石神龛、石狮子及望柱各一对,保存较好。张朝发(?~1840),字骏亭,福建惠安人。幼随父徙居福鼎县。道光十八年(……[详细]
  秦屿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年代:明、清座落地点:福鼎市秦屿镇农业村简介:明清以来原是埋葬当地抗倭义士和无嗣无屋尸骨。清代,秦屿左右营开始抽丁戍守台湾,官兵殉难或病故后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戍台故兵安葬于此。1974年,收集一般老百姓及革命人士骨灰合葬于此处。虎头岗包括戍台故兵墓两处(一墓一碑)和抗倭义冢三处,总占地面积2500平……[详细]
  后门山遗址年代:新石器时代座落地点:福鼎市秦屿镇彭坑村简介:新石器时代末期石器加工场所。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面积50000平方米。在取土区发现有大量文化遗物散落于地面,距地表深120~150厘米处有文化堆积层(厚20~40厘米),采集到大量石制品和彩陶器残片等。陶器残片包括泥质陶、夹砂陶和硬陶,其中以橙……[详细]
  般若寺坐落于纯池村尾院林桥旁,始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为纯池下坂许姓始祖所筹建。元朝至正元年(1341年)扩建,清朝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修。1985年12月天王殿拆除重建。上个世纪90年代末,芹山水库工程时迁址失败,后因水库蓄水,弥勒殿被水淹没而拆除,高水位时,大雄宝殿也被泡在水中,后经围堰,般若寺规模逐……[详细]
  位于福建省福安市潭头乡棠溪村约2公里的棠溪上,是潭头通往上白石的古道桥梁。光绪年间(1875~1908年),由坦洋武举人施光凌独资建造。1955年,由政府重新修建。全长25米、单孔、宽5米、高18米,两岸桥基用方石砌造。桥身用杉木架设,上覆桥亭,桥面两侧有扩墙至亭檐,既充护栏,又可挡风雨,保护桥身免遭侵蚀,桥面两边设桥……[详细]
  平湖回龙寺,据《古田县志·名胜志》(民国版)记载:“回龙寺在十八都下墩里清同治间建。”迄今将近200年历史。该寺占地面积计8亩(约480平方丈),地处平湖镇新舫村西南,离平湖镇新开发区仅1里左右。早年,这里依山傍水,建有正殿一座,巍峨宽敞,寺后三面青山古木参天,林荫蔽日,寺前绿水回萦,潺潺流淌,环境清幽,深邃宁静,曾是……[详细]
  林工忠平王祖殿 林公忠平王祖殿位于周宁县玛坑乡杉洋村村尾。相传,林公原名林亘,生于宋宁宗庆元3年(1198年),其威猛善战,悬瓶济世,除兽安民,还会斩妖除魔。在闽东民间,林公是百姓心中的保护神,与妈祖、陈靖姑同为民间三大信仰。宋度宗咸淳5年(1270年)林公逝世,当地百姓盖白马塔纪念他。明成化7年(1466年),宋宪……[详细]
  蔡威事迹展览陈列馆位于宁德蕉城区,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典型闽东古民居,由蔡氏家庙附属建筑区和蔡威故居两部分组成。2005年蔡威故居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福建省四大红色名人故居之一。2008年7月1日,展陈馆正式成立。蔡氏家庙仪门正上方,挂着-同志于2008年1月亲笔手书的“蔡威事迹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