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旅游

宁德市旅游景点介绍

  大宝桥,福建省寿宁县廊桥名,俗称小东桥,位于福建省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东南1公里,始建于明。杨梅州风景名胜区木拱桥群所属的重要廊桥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44.3米,宽4.6米,孔跨33.1米。东南与西北走向,19开间,80柱,桥面弧度较大。上覆悬山顶加两坡,鹊尾脊。两端桥头檐下至梁上部分施粉墙,有彩绘。桥中视神龛,祀……[详细]
  登龙桥位于周宁县七步镇八蒲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水毁后,清康熙于五十六年(1717)八蒲村民黄宠等募建;乾隆三十九年(1774)生员黄廷元等募修;道光十六年(1836)武生黄高捷、张仕光重建,1986年村民饰修。桥长38米,宽4.9米,单孔净跨23.5米,离水高9米,桥台 石砌,全桥用杉木建造,主……[详细]
  田地桥,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鹤塘镇田地村,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建,1935年重修,东西走向,贯木拱廊屋桥。桥长40.75米,宽5.85米,单孔,拱跨32.8米。两端直接架在两岸岩石上。桥屋16间,64柱,桥面呈弧形,铺以青砖,两桥头以石阶向下,东端61阶,西端111阶。桥屋梁上刻有重修日期和建桥木匠的名字。原国……[详细]
  鸾峰桥,是寿宁木拱廊桥中最为壮观的一座。位于寿宁下党乡下党村南,清嘉庆五年造,也称下党桥。1964年修缮。北面桥堍建在岩石上,南面桥堍用块石砌筑。长47.6米,宽4.9米,孔跨37.6米,南北走向,17开间,72柱。桥中心间用如意斗拱叠梁成八角藻井,上覆双坡顶。鸾峰桥威严挺拨,桥中神龛祀临水夫人,神灵显赫,四方信众,虔……[详细]
  归驷桥位于柘荣县富溪镇。系木构单孔悬臂式廊屋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全长25米,宽4.6米,高7.3米。廊屋高3.8米,10扇40柱。1989年,柘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蟾溪贯木桥群由架设于蟾溪上的飞云桥、升平桥、仙宫桥、登云桥组成,2006年作为“闽东北廊桥”之一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寿宁城关,蟾溪穿城而过,带来了四座古老的廊桥:飞云桥、升平桥、仙宫桥和登云桥。这些桥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沿着蟾溪下游,你会首先看到登云桥,这座始建于……[详细]
  东源桥位于柘荣县东源乡东源村,又名水浒桥。元(后)至元元年(1335)始建,明嘉靖十三年(1534)、清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贯木拱廊屋桥。南北走向,桥长43.2米,单孔,拱跨25米。桥屋梁架左右共18缝,每缝6根立柱,计108根立柱。桥北端立有石构方形泗洲文佛古塔一座,高2.85米,座宽1.15米,塔基须弥座,……[详细]
  洋里吴氏民居,位于福鼎县白琳镇翠郊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9~1908年),整座房屋占地4021.8平方米,座西朝东,木构建筑,3进共9个厅,似由9个四合院组成的群体。面阔65.5米,进深61.3米,上下两层,两边对称,有36个天井,360根大柱。斗拱、梁栋、花窗、匾额、楹联等雕刻精巧,屋内、大厅、小厅、花厅、走廊、……[详细]
  双溪文庙位于福建省屏南县双溪镇双溪村(旧县城),乾隆元年(1736)由知县沈钟创建,此后,经历任知县十多次重修、扩建,渐使布局严整齐全,呼应对称。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建于文庙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三楹两庑,重檐翘角歇山顶,雕梁画栋,装饰精美,雄伟壮丽,内塑孔子与四配、十哲像,并绘从祀诸贤像于两庑。殿前为露台,台周环以石……[详细]
  龙溪宫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始建清雍正八年,背靠弥勒山,面向玉兔山、东依燕鼎山,建筑面积508平方米,硬山顶抬梁、穿斗木结构,由斗、升、翘、昂、拱组合。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众厅、神厅、神龛等。其戏台藻井以五层方斗逐级装嵌,形成远观四方,近视八角的藻井。其工艺繁琐细致,达到一斗三出跳,独具畲族建筑特色。宫……[详细]
  竹江天后宫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沙江镇竹江村,为清代古建筑。1986年列为霞浦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为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两座天后宫,即前澳天后宫和后澳天后宫。?它们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各异,其中前澳天后宫是闽东沿海地区天后宫中建筑物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久远的一处清代古建筑。南宋庆元年间,张姓定居竹屿,建一小……[详细]
  太后公厅又叫皇后坊,位于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始建于宋端平元年,后明弘治重建。太后公厅,也称“众厅”,由太后坊和戏台两座建筑组成,始建于宋代,现存遗迹乃明代重建,为木质宫殿式建筑,位于晓阳村老街凤巢路,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厅戏台前高挑的屋檐下悬挂着一块“太后公厅”匾额,太后坊内有一对“石锣石鼓”,内九旋和外五旋的纹刻……[详细]
  龙漈仙宫,位于福建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是奉祀马仙娘的神殿。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350)之前,现存建筑为明隆庆三年(1569)重建,清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由门楼、天井、西厢和大殿等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间,屋面重檐,下檐作四面坡,上檐为圆形攒尖顶,木构架,颇有特色。2005年5月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报祖祠大殿,位于福建省寿宁县南阳镇南阳村。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十年(1531)重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修葺。原建有门楼、钟鼓楼、祠堂,后均毁。现仅存大殿,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20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构架,用材较大。面阔三间,进深四柱,平身科出五跳,角科出六跳。前廊轩顶,后廊及左右廊彻上明造,正间置八角藻……[详细]
  福鼎分水关,位于城东北15公里,海拔450米,属贯岭镇分水关村,104国道穿此而过,是福宁高速公路起点。地处浙江省之泰顺县、苍南县与福建省福鼎市交界处修建“友谊亭”。 福鼎分水关建于五代“开闽王”王审知时,为确保闽地安全,以御吴越(《方舆纪要》载:“叠石、分水二关,俱闽王时筑,以备吴越。”),形势险要,号称“闽东北门户……[详细]
  霍童涵洞,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石桥村,始建于隋皇泰元年(618),由龙腰水渠和蝙蝠隧洞组成。龙腰水渠亦称“度泉洞”。据明何乔远《闽书》载“黄鞠隋时为谏议大夫,谏隋帝不听,遂寻阆苑之游,来抵霍童,见其地广衍,遂起明农之意,凿断龙腰,通太湖水,挥指飞来峰塞水口,下铸铁牛镇之”。“在狮子峰右开凿长里许,高丈余,洞六尺的度泉……[详细]
  游朴墓,位于柘荣县双城镇北郊大坪,柘荣一中大门西侧,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葬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游朴墓外观平面呈风字形,青石构筑,墓碑高2.3米,宽0.95米,墓碑阴刻楷书皇明湖广参政游少涧墓,坟前竖立半八卦形围山石,墓埕前神道碑尚存,整体占地面积约10亩。2001年1月列入福建省文物保护……[详细]
  张高谦陵园,寿宁县武曲镇的大韩村是个山清水秀、茶香飘溢的静美山村。在大韩溪畔、村口大桥的西侧,浓浓绿荫簇拥着占地面积4.5亩的张高谦烈士陵园。张高谦陵园于1990年动工,1991年1月竣工,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张高谦(1947—1961年),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人,就读于大韩小学(现为高谦小学),先后任过班长、少先队……[详细]
  马栏山遗址位于福建省宁德福鼎市店下镇洋中村北,相对高度15米,遗址范围12.5万平方米,1987年4月调查,发现文化堆积层,距地表深1.6米,厚0.7—1.2米,遗物中石器居多,夹有部分陶片,采集有肩石锛、石镞、石斧、打制石片。陶片有网纹、素面、回纹、篮纹等纹饰,另有夹砂黑陶片及泥质黄陶片。初步判断为新石器时代石器作坊……[详细]
  万安桥,又称龙江公济桥、彩虹桥,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传说,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重建中,有一个工匠从拱架上跌落河中,而安然无恙,所以更名为“万安桥”,取万民平安之意。万安桥为五墩六孔木拱廊屋桥。桥长98.2米、宽4.7米,舟形墩,不等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