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旅游

莆田市旅游景点介绍

  凤来宫位于江口镇石狮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为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清修。为倚山而建的建筑群。由主殿、朝天阁、魁星楼、朝阳书院、吹鼓楼、天后宫组成。主殿坐东朝西,面阔5间,进深4柱,抬梁式,悬山顶。宫后有明代摩崖石刻。保护范围:东至朝天阁后山地;西至宫埕;南至天后宫外山……[详细]
  走墘胡氏宗祠位于涵江区庄边镇走墘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为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走墘胡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年间,屡有维修。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埕、前廊、门厅、天井、正厅组成。该建筑坐东朝西偏南,通面阔五间18米,通进深21米,占地面积378平方米,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三柱,悬山顶,抬梁式土木……[详细]
  过山蔡氏大宗祠(省三小学交通站旧址)位于涵江区梧塘镇沁后村过山自然村159号,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为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过山蔡氏大宗祠主体建筑始建于民国时期,近代重修,坐东北朝西南。原为蔡氏宗祠,后改为原莆田县沁后小学,今仍作为沁后蔡氏大宗祠使用。1929年,莆田……[详细]
  过山蔡氏民居位于涵江区梧塘镇沁后村过山自然村63、66、102号,年代为清末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为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过山蔡氏民居主体建筑建于清末,两侧护厝及东院落属于后期加盖,建筑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通面阔98米,通进深48米,占地面积4060平方米,为两进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由外埕、院门……[详细]
  西林阜成宫位于涵江区梧塘镇西林村后林自然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为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西林阜成宫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五年(1879)重建,民国庚辰年(1940)修,1996年又修。坐东北朝西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5.2米,通进深17.5米,建筑面积266平方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详细]
  西林武当宫位于涵江区梧塘镇西林村西垞自然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为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西林武当宫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戊子年(1888)重建,民国丙辰年(1916)修,近年又修。坐东朝西,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3.2米,通进深21.5米,建筑面积284平方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详细]
  陈裕清故居位于荔城区拱辰办濠浦社区下亭顶码自然村,年代为民国初年,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国民初年,坐北朝南,悬山顶二层土木结构,建筑有精美的木石雕,为陈裕清故居。陈裕清历任国民党中央多种宣传,对外要职,1967年任--民党中央第四组主任、中央海外工作会主任、中央文化工作会主任。1979年3月起任纽约州中……[详细]
  莆禧城城隍庙位于莆田市山亭镇莆禧村内东隅,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宋代,称鲤江庙。明洪武间创建莆禧城时改为城隍庙,清顺治年间下令“堕海滨诸城”实行封界,城隍庙迁移涵江。康熙复界后迁回。现存建筑为歇山顶土木结构,面阔三间,前后三进为:门厅、拜殿、天井、正殿及两庑。整座建筑严密,屋面做法特殊,使用全……[详细]
  莆田西岩寺位于城厢区田尾新村广福巷69号,年代为明、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明礼部尚书陈经帮别墅,其孙陈钟岱于明末抗清失败后在此削发为僧,并改别墅为寺,清代重修。坐东向西,主要由天王殿、大殿、观音殿和两廊堂宇组成。大殿为重檐歇山顶穿斗结构,沿用清代柱联和柱础。附属文物:西隐寺。保护范围:东、西、南、北以……[详细]
  滁洲宫位于涵江区庄边镇滁洋村,年代为明,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代重修,但结构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及保存部分宋、元构件。坐北朝南,由前后殿组成,正殿为面阔3间,进深4柱的悬山顶抬梁结构建筑。保护范围:东至宫房外小巷,西至自墙外山地,南至宫前灶屋外沿,北至自墙外……[详细]
  潮音寺位于秀屿区东庄镇石前村石厝自然村,年代为清、民国,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创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建 ,1941年重修。坐东北向西南。由外大埕、山门、正殿组成。建筑为清末至民国期间的仿木石构建筑,系沿海地方建筑做法之特色。保存有晚清翰林学士张琴撰碑一通。保护范围:前(西南)向外延伸80米,后(东北)向外……[详细]
  九峰庄辉庭宅位于涵江区梧塘镇九峰村旧厝房67-81号,年代为20世纪40年代,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为民国时期九峰商人庄辉庭所建。坐北朝南,通面阔31米,通进深25.5米,建筑面积790.5平方米,主楼面阔七间,双层(主厅单层),两次间二层有美人靠,悬山顶,明间山墙搁檩,砖木结……[详细]
  峰山小学旧址位于涵江区梧塘镇九峰村旧厝房,年代为1941年,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1941年,是九峰村绅商方锦秀创建、众商贾募建的私立小学。1970年改为公办,更名“九峰小学”,1994年在右侧建新校,遂改作村部。坐东北朝西南,面阔七间25米,进深11.7米,建筑面积292.5平方米,砖木结构,……[详细]
  宋德星宅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文献居委会坊巷86弄,年代为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分别于20世纪20、30、40年代各建一座,砖木建筑,是宋德星在担任基督教牧师时所建,特别是40年代所建的建筑其木雕尤其精美。坐北朝南,通面阔12.9米,通进深13.5米,建筑面积174平方米……[详细]
  树屏书屋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文献居委会新桥巷29号,年代为20世纪30年代,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砖木建筑,是王干候死于海关任上时用安家费所建。现存建筑保持上世纪30年代所建的砖木建筑。坐北朝南,通面阔14.4米,通进深13米,建筑面积187.2平方米。为西洋式单进建筑,由……[详细]
  伯棠医院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办事处长寿居委会庙前,年代为20世纪30年代,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砖木建筑,现为民居。坐北朝南,通面阔12.9米,通进深11.3米,建筑面积145平方米。单体西洋式建筑,上下二层,现存建筑保持民国时代建筑构件与建筑风格,保存较好。2013年公布为福建……[详细]
  港南杨氏墓位于秀屿区南日镇港南村南山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道光己酉年(1849)。坐东南朝西北,墓呈“风”字形,占地面积102平方米,通面阔7.9米,三进阶深12.9米。墓手三折三墓埕,三合土包石,嵌墙石板上浮雕各种图案。第一阶墓墙以石块砌成不规则图案;第二阶墓墙为浮雕人物故事……[详细]
  珠江林氏民居位于秀屿区东峤镇珠江村宫前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清,又名三座厝。坐东朝西,通面阔27.46米,通进深53.97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为三进合院式建筑,沿中轴线由院门、内埕、前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正厅及上下两厢房及学厅、客房组成。前厅面阔五间,明间山墙搁檩……[详细]
  悟本堂位于涵江区三江口镇鲸山村石山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为“三一教”悟本派创始人陈智达倡建,近代修。坐西北朝东南,通面阔27.6米,通进深17米,建筑面积470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前殿、天井、主殿及两侧钟鼓楼组成。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悬山顶,……[详细]
  东墩明德祠位于涵江区白塘镇东墩村掘头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清中期,近代修,保持原风格,保留原构件。坐北朝南,通面阔11.1米,通进深21.8米,占地面积244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建筑,由砖埕、门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三间11.13米,进深四柱8.8米,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