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远岫轩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年代为清。2019年,远岫轩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安庆叶氏宗祠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叶祠社区,年代为清末。2019年,安庆叶氏宗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雷氏太史第位于安庆市太湖县,年代为明、清。2019年,雷氏太史第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黄鳝嘴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安徽省宿松县程岭乡大塔山北。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1981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查时发现,同年进行试掘,1982年和1984年又进行两次发掘,总揭露面积370平方米。发现墓葬17座,出土器物100多件,器物组合为鼎、豆、壶、杯、钵、盆、碗、釜、盂、盅和器盖等。陶器以手制的夹砂红陶……[详细] |
![]() | 张氏墓地位于官庄镇金城村金寺组,座落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岗南面。墓地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墓表上面种植着茶、桑等经济作物。 该墓地现存宋清时期的墓葬数座。宋墓有“张封一品夫人祖妣张母苏氏老太君之墓”,此墓于清道光13年重立石碑。另一座为赐进士出身的“护国都御史张公讳文显妣萧氏之合墓”。还有元代墓葬一座,碑文曰“四世祖妣例……[详细] |
![]() | 七里碉遗址位于龙潭乡杜埠村七里组15号东侧1米处。寨墙皆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沿山脊自北向南伸及河谷。山脊北高南低,地势险要利于扼守,军事防御作用十分显明。 该石墙为南北走向,墙高2米,总长约1100米,厚0.8米,其中,一段长100米的寨墙保存较好。筑墙石料没有凿制痕迹,系为天然石块垒砌,材质多段选用花岗岩,且墙面规范整……[详细] |
![]() | 洪庄老屋位于源潭镇三妙居委会洪庄组,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建筑平面以明五暗七状布局,座西朝东,青砖勾白缝,齐檐封火墙,面阔20.5米,通进深40.7米,占地面积约835平方米。前至后进呈梯式增高,在二进处设置照壁。照壁左右隔墙与中厅连成一体。看面墙磨砖,顶部斗拱疏朗。洪庄老屋原建筑规模宏大,因年久失修,大部分房屋倒毁,现仅……[详细] |
![]() | 黄家老屋位于龙潭村下街组,建在龙潭河右侧河谷台地上,背山面水,坐西朝东,面阔24.60米,通进深37.80米,建筑面积约997平方米。屋前原为一条石板路,是旧时的通商要道,所以屋子前幢外檐采用重檐结构,方便了行人遮荫挡雨,更让人们联想到宋太祖在徽州避雨的故事传说……。建筑平面以“曲尺”形布局,为明三进双落翼式砖木结构。……[详细] |
![]() | 位于龙潭乡万涧村毛屋组的齐云道院,为全真道观,据被嵌在院内前照壁上的碑文记载,该道院由明代道士陈大中始建,本地朱氏捐出山场和田地。但清乾隆46年(1781年)《潜山县志》则称:“齐云庵县北五十里皖公峰下,全真道人字肱子修烁于此,休邑金商建”。此“肱子”是否为“陈大中”的字号或道号,现无从考证。 建筑周围环境优美,四面环……[详细] |
![]() | 杨家祠堂位于潜山县龙潭乡万涧村中涧组,始建于清乾隆初年,建筑平面座西朝东,呈明三暗五状,由前厅戏楼、中厅“四知堂”、后厅寝堂在一条轴线上构成。原旧构面积约700平方米;曾在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公元2004-2005年三次修葺。现有规模已经形成了一个面阔27.30米、通进深42.63……[详细] |
![]() | 江家老屋位于源潭镇源潭居委会金墩组,始建于明代未期,由江氏济阳郡八世祖学升公、通清公、通淮公三兄弟出资营造。因历代修缮,整体建筑基本上失去了明代特征,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旧构。建筑又在一进门厅处设“一”字型硬山顶照壁,看面墙磨砖,出水檐口下阴刻“柏榦流芳”四个大字。字体两端雕饰宝瓶插花图案。建筑平面为二井三进,坐北朝……[详细] |
![]() | 黄鹤水库由于地陷原因,在多块乳状低山丘陵间形成。这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生态资源丰富,是鹤群最好的栖息地。因此,这座小型水库被称为“黄鹤水库”。古生物化石出土点就位于黄鹤水库的西南侧,分布区域包括周边的三一、东红、和平、旭光等村,约37000平方米,以三一村何院组最为密集,露出表土的古新世中晚期化石多数为爬行……[详细] |
![]() | 2005年高速公路“六潜线”穿过梅城镇万岭村内一古民居群时,其中,聂花屋、汪屋堂屋与杨花屋堂屋需要拆迁另行安置。2006年至200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施工队将聂花屋1座照壁(二进门楼),杨花屋2间厅堂合二为一,重建在县博物馆“皖光苑”西侧的新址上。现将重建的两个单体组合,设计为二井三进,三架梁穿斗与抬梁混用式,中……[详细] |
![]() | 位于源潭镇三河村红星组的胡氏宗祠,属“陶正堂”这支郡望上的遗产,始建于清代中期,晚期扩建,分前后三进布局,通面阔约32.3米,进深9.9米,占地面积约320平方米。现存厅堂3间,建筑平面坐西朝东,大门前造作木栅门,穿斗式五架梁,两侧廊房已毁,其它构件保存状况较差。胡氏宗祠在一进天井处砌硬山顶、“倒山座”式照壁,并在门楣……[详细] |
![]() | 永镇桥位于水吼镇横中村下屋组,横跨余家河南北两岸,以其历史悠久、结构稳固、造型美观而享有盛名。有关永镇桥的修缮事宜,在桥南头亭内的1通碑刻上有记载。永镇桥建在余家河出口处,犹如一扇门户,具有风水学里的“关锁”功能,以便留住吉气、财气。同时又集桥、亭、祠为一体,形成组内交通要道和活动场所,设计独特,选址得当,具有一定的科……[详细] |
![]() | 熊庄老屋位于余井镇田乐村熊庄组,始建于清乾隆末期,历代修葺,现存建筑主要由门厅、前厅、中厅与后厅组成,属清末架构。门厅与中轴线形成“曲尺”平面,坐西北朝东南,面阔11.7米,进深40米,占地面积207平方米。熊庄老屋构造特点除中厅、照壁颇有特色外,其它建筑风格趋附平淡,其形制改变较大。 在该建筑“三井四厅”中,中厅面积……[详细] |
![]() | 徐尧莘墓位于余井镇进士村青楼组43号屋舍右侧的一土岗上。墓地座东南朝西北,属夫妻合葬墓葬。墓冢封土残高约1米,表面积约30平方米。墓前存清代康熙辛卯年(1711年)由国学士廪生、痒生重立的墓碑一通,碑高1.23米,宽0.68米,厚0.11米。碑面阴刻“明赐进士大云伯徐公宾岳、诰封丁老夫人之墓”。 徐尧莘(1545—16……[详细] |
![]() | 张恨水故居位于余井镇黄岭村黄岭组。因建在突起的黄土岭上,又名“黄土书屋”。黄土岭呈长方形状,北望长春水库,南视岭头街坊。张恨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躬耕苦学、习文著作的少年时代。鉴于张恨水文学作品具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潜山县人民政府于1986年10月将张恨水故居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皖光苑建起了张恨水陈列室。张恨……[详细] |
![]() | 郑禄墓位于余井镇程祠村黄庄组,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0平方米。墓冡为圆形覆斗式,封土残高约1米。墓前立碑,碑高0.95米,宽0.65米,1通碑文为单线阴刻,曰“清末浩封镇国将军郑禄墓”。该墓于1975年遭盗掘。……[详细] |
![]() | 位于水吼镇和平村刘垅组的“和平修械所”是一座白墙灰瓦的民宅,屋主姓名王金节。据王氏所述:1947年5月中共地方武装组织为了配合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作战,成立了以农会主席刘举义、政委贾××机械师廖××(山东人)、村长王玉池(岳西县人)、饷马员王玉山、陈月胜、另有两名铁匠技工人员组成的“修械所”,从岳西县衙前迁入此地,并借……[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