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盐城市旅游

盐城市旅游景点介绍

  该遗址经调查,距地表面约1.5米,文化层原20-30厘米,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80年代群众卖沙,经常挖掘石块,经这次调查,群众所说与石斧石凿相似,与现发现的夹沙红陶,泥质灰陶等相应证。根据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张敏所长的调查结论,该遗址应是新石器时期的石器,是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详细]
  范公堤阜宁段南由建湖草埝口入境至大唐村,北至阜南村三河口(宋代入海口)止。全长22公里。底宽11米,上宽4米,存高3.5米。黄土夯筑。北宋天圣年间,由时任东台西溪盐仓盐监范仲淹主持修筑,堤挡潮御卤,造福人民,后人为纪念范仲淹,把这堤称为“范公堤”。……[详细]
  通济桥为单孔石拱桥,长8.5米,宽5米,拱内无铰,矢高约2.8米。旧《阜宁县志》称:始建无考,明代重建,民国初年又经修缮。桥身不存。……[详细]
  钱庄遗址,1999年调查发现,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约2.5米,厚约1米。地表散见唐代盘口系罐、璧形底碗、泥质灰陶素面罐;宋代青白瓷撇口碗、唇口碗、泥质灰陶素面盆等残片。……[详细]
  1999年,调查发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5—1.2米。上面为明代黄河夺淮所形成的2米多厚黄泛粉沙层所覆盖。在地下2米深处出土夹砂褐陶器盖等。出土器物具有一定的良渚文化因素。……[详细]
  蒲东遗址,1999年调查发现,面积约70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约2.5米,厚1米左右。采集到的陶瓷片,可识别器形有泥质黑衣灰陶罐、撇口白瓷碗、白瓷盏、酱釉曲流执壶等。……[详细]
  罗码遗址,1962年发现,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地势略高于周围,文化层厚约1.8米。采集有夹砂红陶绳纹罐、夹砂灰陶残片,可辨器形有罐、盆、钵、碗、井圈、花纹砖,釉陶壶、瓿等。……[详细]
  高裴遗址,1999年调查发现,面积约25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约2米,厚1米左右。采集的陶片,可辨器形有夹砂红陶绳纹罐,泥质灰陶圆腹绳纹直口罐、盘口罐、釉陶壶、瓿等。……[详细]
  新荡遗址,1999年调查发现,面积约60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约2米,厚1米左右。开深沟试掘,出土有泥质黑衣素面陶盆、莲瓣纹青白瓷碗、撇口白瓷碗、青白瓷盘、黑釉陶罐等。……[详细]
  福海遗址,1999年调查发现,面积约40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约0.4米,厚0.5~1.6米。地表采集的陶、瓷片,可辨器形有青白瓷高圈足盏、盘、白瓷碗、泥质黑衣陶盆、布纹筒瓦、板瓦、青灰色砖等。……[详细]
  建华墓群土墩存高1.5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2000年清理土坑竖穴木椁合葬墓4座,墓向293度。椁、棺均为楠木。椁内置两口独木棺,无盖,长2.5米,宽0.86~0.74米,高0.5米,尸骨已朽。出土器物有泥质灰陶盘口绳纹罐、直口圆腹绳纹罐、“五铢”铜钱等。……[详细]
  明太祖马皇后侄女施马氏夫妇之墓位于现施庄镇和平居委会组境内。马氏太君生于元至正元年(1341),其夫施千生于元至正元年(1341)。元末兵荒马乱,族属离散,公及太君由姑苏门避兵乱逃至射阳河与串场河交界处,今施庄大屋基,原名张公庄(现施庄镇境内)定藉。马氏太君终于明永乐十二年(1415),与施千合葬于竹墩茔(今墓址)该墓……[详细]
  该墓是为安葬1943年3月单港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副团长童世明等23名烈士而修。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墓为圆丘,高1.5米,底径约4米,墓前有碑,高2米许,上刻“世明烈士墓”。保存完好。……[详细]
  史庄遗址,1999年调查发现,面积约80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约0.4米,厚0.3~0.8米。发现陶井、弧形砖井、灰坑等遗迹。出土有汉代泥质灰陶盆、盘口绳纹罐、绳纹筒瓦、云纹瓦当、陶井圈、釉陶壶;唐代青瓷璧形底碗、水盂;宋代白瓷碗、黑瓷盏、釉陶四系韩瓶、榫卯弧形井砖等。……[详细]
  该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5米,上面为厚约0.5米明代黄河决堤形成的红色亚粘土层所覆盖。 在文化层中发现灰坑、柱洞、陶井等遗迹, 出土有东周时期夹砂灰陶深腹圜底盆、深腹尊、夹砂红陶直把豆、宽卷沿长颈圆肩圜底内凹弦纹罐、有固定钉的绳纹筒瓦,汉代双兽系釉陶壶、泥质灰陶绳纹井圈、绳纹长颈盘口罐、绳纹圆腹直……[详细]
  封土高约2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被破坏,仅存不少楠木板,出土釉陶壶、瓿、直口绳纹陶罐。……[详细]
  该汉墓为木椁墓,1984年金乃元家建厕所挖到几块楠木板和原始青瓷陶罐,经勘该墓占地仅为20平方米。……[详细]
  该遗址于唐乾符五年(878)黄巢,曹洲冤句(今山东荷,泽西南)率所部农民起义军十余万,号称冲天大将军,转站河南山东间,广明元年,巢军围广陵。再北进,屯驻楚洲境内,在一喻口城休整。……[详细]
  阜宁师范学校创建于1920年,是盐阜地区最早的师范学校。现学校保存该校最早的教学楼,位于阜宁县中心区域,建于建国初期,为一幢仿西式2层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仿石雕花柱拱券,制作精美,不失为当时一座建筑精品。……[详细]
  该墓为土墩墓,现占地为400平方米,墩高6米,墩的北面为一大水塘,应是取土堆土墩所挖。70年代当地群众在此取土挖出几块长方形楠木块,并有印纹硬陶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