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大旅社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街道办事处胜利社区胜利路49号。始建于1933年,由上海马姓商人建造。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高15米。建筑依山势而建,由前后两进二层楼房围合成四合院式院落,木质走廊和十余处大小不一的木楼梯连通各个楼层。该建筑建筑风格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临街立面为欧式建筑风格,阳……[详细] |
![]() | 烟墩又称烽堠,俗称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修建的高台,如遇敌情发生,则白天放烟,晚上点火,台台相连以传递军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预警和防御设施。成语中“狼烟四起”一词便是形容烽火连天的场景。西周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的也是它。玉枕山,又名佛座崖、小棺材山。因岩石裸露,在阳光下洁白似玉,形如枕头,故名……[详细] |
![]() | 俗称“古洞”、“唐王洞”、“藏军洞”,主要分布在连云港市区的锦屏山、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和灌云县伊芦山。目前共调查发现封土石室墓474处,其中锦屏山93处,南云台山321处,中云台山25处,北云台山10处,伊芦山25处。封土石室墓多数主体结构可分为石室、甬道、封土三部分。石室多采用未经修整的石块砌筑,少数大型石……[详细] |
![]() | 灌云县伊甸园AAAA 灌云县伊甸园景区位于灌云县城以东3.5公里处,面积约8000亩,设美丽乡村、童话小镇、伊甸园、百花园、百果园、采摘园、游客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景区以“漫游”和“乡约”为主题,以果林资源为核心,建成集观光、乡村休闲、文化体验、度假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伊甸园景区健身步道全长5公里,从景区的景观大道进入……[详细] |
![]() | 子午亭位于连云区宿城乡虎口岭。僧振亚,法号炎灿,宿城法起寺住持。清末民初人,早年投身行伍。后出家为僧,田产、庄客与地方官绅多有结交,为实力人物。1926年建子午亭,四角形,全石结构。亭高3.8、檐边宽3.3、柱高1.6米。柱由方、圆形块石相间砌成,取“天方地圆”意。顶部由方块石叠涩砌成,九层,穹窿藻井。亭顶垒一扁球形石……[详细] |
![]() | 东亚旅社(含门前石板路)位于新浦区新市路35号。1919年由地方军阀-集资建成,故又名“白公馆”、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连体建筑。两层40余间、高约9米、砖木结构,门厅为欧式风格,置阳台、穿堂,东西两侧各砌圆柱形门柱,柱头为砖雕,雕以卷叶堆纹浮雕图案。院落内廊柱、廊沿、楼梯、扶手等,或雕刻或彩绘。楼梯设于西……[详细] |
![]() | 南城西山石刻位于新浦区南城镇西山。石刻分布在西山东南坡一块高约3、长约10米的不规则的花岗片麻岩上,从南到北共三处,南是“夕佳”两字,字径约50厘米,钱泳题;中是“俯瞰东溟”四字,字径33厘米,落款阳湖管干珍;北是民国三年南城地方名士举人武霞峰、武笏山的隶体三言诗刻,8行,行6字,款两行共24字。刻面90×120平方厘……[详细] |
![]() | 悟道庵石刻群位于连云区宿城乡悟道庵旧址。有民初题刻4处,明清碑刻2通,悟道庵天然石门处有“念佛成佛”、“别有洞天”、“德云常在”振亚、许鸿宾的题刻3处,字径40-50厘米,楷书;另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立《了空碑》一通,碑高2.4、宽0.97米、额及边饰卷云纹,字径4厘米。山门内东壁嵌清顺治重刊《东海悟道庵碑》一……[详细] |
![]() | 南城东山石刻群位于新浦区南城镇东山顶,分布在东山南峰和去玉皇宫沿路两侧及玉皇宫东南侧“徒然洞”一带。共有明、清、民国时期各种字体大小不一的石刻30多处。石刻的最大字径为68-55厘米,最小字径25-16厘米,内容多为赞咏自然风光。此石刻群是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旅游事业的开发和书法艺术的研究也有一定价值。……[详细] |
![]() | 古凤凰城门位于新浦区南城镇东大街南首,现存的古凤凰城门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海州牧黄金韶修复,门额“古凤凰城”四字,字径50厘米。上款:“咸丰辛酉”,下款:“海州州牧黄金韶”。1958年凤凰城拆毁,城门留存。因城门漏水严重,1985年由省拨款维修。现城门东西长18.27、高6.14。城门洞高3、洞底长8.11米。门……[详细] |
![]() | 甲子桥位于海州区海州老东门外,据清《嘉庆海州志》载:该桥为嘉庆年间海州知州唐仲冕建,因建于甲子年,故名。桥为平桥全石结构,长10、宽3米,下有二个方形孔洞,保存完好。桥侧有弧额石碑一通,碑文:“甲子桥”三个大字,为唐仲冕楷书。桥东南侧有井一眼,清代开掘。桥下为甲子河故道,因是海州知州唐陶山倡导开掘,故又称“唐公河”。该……[详细] |
![]() | 徐福祠位于赣榆县金山镇徐福村。1982年,据经有关专家考证,此为秦方士徐福故里。相传村内有徐福故居遗址台地一处。1985年,赣榆县人民政府于原故址前立村碑一通,碑通高324厘米,宽86厘米,碑阳镌有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徐福村”三正楷大字,字径为28厘米。碑阴为赣榆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1988年在原徐福……[详细] |
![]() | 南城城隍庙位于新浦区南城镇东北山脚下,原址为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普照寺旧址。清康熙庚申年(1680年)重建。庙基东西宽40、南北长60米,庙舍共34间,三进,成中轴线对称面局。主体建筑为前、中、后三殿。三殿东西两侧都有侧门相通,并有东西配房。建筑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该建筑对研究地方民俗史有一定价值,……[详细] |
![]() | 南固山烟墩位于连云区墟沟镇南固山烟墩山山顶,为防倭而筑。明洪武年间,东海营在此共设烟墩十座,此为“南固山烟墩”,有兵3名负责了望,倭寇来犯,升烟火报警。清代沿用。是台直径10、残高2米,外有护墙一围,直径约40、高1.5、厚1米,皆由石块垒成。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冯子材因张之洞奏请奉派来墟沟一带布防,曾巡视于此。……[详细] |
![]() | 双龙井位于海州区朐阳办事处幸福南路双龙桥西侧,始建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6)。海州区人民政府于1964年10月改建。1980年10月重修。双龙井又名品泉。井南曾建有品泉亭。双龙井井口呈枷形、石砌、井口直径2米,深3米。因井内东西两壁有两个石雕龙头,水从龙咀流出,故名双龙井。井西有光绪三年碑刻一通,文为“双龙井”……[详细] |
![]() | 孔子相鲁会齐侯处位于赣榆县西北和山东接壤的夹山西南山麓。海拔320米。西北有“子贡山”,山上有“子贡晒书台”。据《春秋》载“(鲁)定公十年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左传》载“公会齐侯祝其。实夹谷。孔子相。”据地方史乘考证。此处为孔子相鲁会齐侯处。明嘉靖大理寺正卿裴天礻右曾访此山。曾有“翠微西近祝其城。齐鲁当年此会盟”诗句……[详细] |
![]() | 海州文庙戟门位于海州区海州中大街小学院内,现为教师办公室。戟门(亦称棂星门)是海州文庙的组成部份,初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海州知州侯镗重修。戟门现存五间(包括门东耳房两间),在东西山墙内,各嵌明碑一块。按明《隆庆海州志》,明代戟门只三间,四面无墙壁(改办公室时加),东西无耳房。现……[详细] |
![]() | 碧霞宫位于海州区白虎山东麓,曾为海州砂轮厂仓库。碧霞宫现存二进院落,有大殿、后殿各东西三间,系砖木结构。据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鉴定,基本上保持着明末清初的建筑式样和风格。其西壁嵌有一块清顺治六年的《灯油田记》碑,可能是清初修理此建筑时砌入的,为考定碧霞宫的建筑年代提供了佐证。我市康熙七年大地震前的建筑已极为少见。碧霞宫是……[详细] |
![]() | 海州钟鼓楼城门位于海州区鼓楼街。城门高约4米,内径3.15米,长10.38米。砖石结构,石高1.9米:上以砖作券形拱门。城门上原有钟鼓楼建筑,久圯无存。唯明海州知州王同所立《重修钟鼓楼台记碑》,今尚完好。碑额作弧形,高2.5米,宽1.03米,厚0.28米。碑的另一面,为明正德年间的《新建海道碑记》,根据《海州志》和此碑……[详细] |
![]() | 南天门古关帝庙前山门位于新浦区花果山乡花果山南天门北侧,现在是南天门小学。前山门通高约3.5米,宽1.3米。据地志和碑刻记载,古关帝庙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明三元宫的附属建筑。南京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鉴定,前山门依然保持着明末的建筑风格。在我市的古代庙宇建筑中,南天门古关帝庙前山门是康熙七年大震后仅存的最早建筑。它对研究古代……[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