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运城市旅游

运城市旅游景点介绍

  南午芹东岳庙位于河津市僧楼镇忠信村西。坐北朝南,南北长62米,东西宽36米,占地面积223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形制判断为清代建筑。该庙原布局不明,自南向北仅存戏台、正殿。戏台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悬山顶。时代:清代地址:河津市僧楼镇忠信村西保护范围:东自正殿东山墙外皮向东32米,南自戏台后檐下向南19米,西自正……[详细]
  北方平玉帝阁坐南朝北,跨建于瓜峪泄洪渠东西两岸,为单一木构建筑,建筑面积84.3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根据现风格判定为清代建筑。201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民国地址:河津市僧楼镇北方平村北保护范围:东自东山台明向东26米,南自前檐下向南24米,西自西山台明向西12米,北自后檐下向北22米。建设控……[详细]
  白虎塔,因传说唐代名将薛仁贵是白虎星转世,当年薛仁贵偶遇深陷泥坑中不能前行的拉木料的大车,薛仁贵便主动义勇解困,此情景被柳员外之女柳英环在家中高高的绣楼上看见,但看到的不是薛仁贵,而是一只大白虎在拉动困车前行。柳英环对薛仁贵的爱慕之心,从自就开始萌发,发展到终成伴侣。薛氏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典故而建此塔,故称白虎塔。又因薛……[详细]
  芦虔墓时代:唐代地址:河津市僧楼镇张吴村南保护范围:以芦虔墓碑为中心,向北延伸200 米,向西延伸100米,向东延伸 100 米,向南延伸 100 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0 米。……[详细]
  卜子夏墓为研究卜子夏生平事迹提供了重要历史参考。时代:春秋地址:河津市阳村乡东辛封村保护范围:东自卜子夏墓“重修先贤子夏墓碑记”石碑向东52米,南自卜子夏墓“重修先贤子夏墓碑记”石碑向南48米,西自卜子夏墓“重修先贤子夏墓碑记”石碑向西21米,北自卜子夏墓“重修先贤子夏墓碑记”石碑向北3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详细]
  陈村伯王庙,俗称七圣庙,位于韩阳镇陈村内,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始建于明天启年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原有正、偏两院,正院中轴线依次分布有山门、戏台、钟鼓楼、献殿、正殿。正殿两侧各有一间小庙,偏院有东厢房一排。现仅存的正院戏台、正殿均为明代建筑,1965年局部修缮,2017年被运城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官别墅位于虞乡镇东南方十五里的楼上村,向南二公里,即为中条山麓著名胜景王官峪,向北一公里即为古清华寺(2002年前设清华乡,现并入虞乡镇)。王官别墅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三十一年(1905)竣工。工程的实际建设者阎乃竹,人称阎六少,为阎敬銘的第三个儿子。王官别墅是一所庄园城堡式的建筑群落。其整个布局与建筑……[详细]
  祁家白塔寺塔,位于永济市韩阳镇祁家村的中条山之巅。为方形五级楼阁式实心砖塔,高21米。明代方形砖塔在我市保存较少,加之地处中条山麓,历史及科研价值较高。时代:明、清地址:永济市韩阳镇祁家坡村东2000米处的山梁上保护范围:自白塔基座向东、南、西、北各延伸3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0米……[详细]
  任阳村的“皂角树关帝庙”,是永济市境内现存的唯一一座关帝庙。其初创于明代,清代屡次进行修复。庙内大殿左前,一通清代道光年间的石碑格外引人瞩目。这是因为,此碑不仅记述了曩时重修关帝庙的有关情况,并且赫然镌刻着关羽“生蒲州”的字迹。这,也正是皂角树关帝庙至今香火甚是兴旺的重要所在。时代:清代地址:永济市城西街道办事处任阳村……[详细]
  新街药王庙位于永济市城东街道新街村,坐北朝南,内有正殿、献殿和戏台,结构比较完整。正殿面阔五间,雕梁画栋。戏台前沿地面有断碑,碑上有“药王庙”字样。据《虞乡县新志》虞乡知县古沣所撰《新街村药王庙碑记》,乾隆十一年(1746)重修大殿五间,香殿五间。同堂内,中间供奉韦慈藏和孙思邈,均唐代医药家。东祀马牛王,西祀城隍和土地……[详细]
  三官庙位于永济市城东干樊村,坐北朝南,南北长45米,东西宽25米,占地面积112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原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分布有山门、二门、三门、戏台、牌楼、献殿、娘娘殿,现仅存戏台、献殿,均为明代建筑。1985年1O月1日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明代地址:永济市城东街道办事处干樊村保护范围:东自献殿东……[详细]
  尧台三庙包括一道庙玉皇大帝庙、二道庙祖师庙和三道庙尧舜禹的三元庙。玉皇大帝庙,相传尧的祭天礼便于此举行,据说尧传舜、舜传禹的禅让仪式的举行也在此处。尧台三庙中这座庙最高,有三层,现仅存一层,庙顶厚厚的土层与荒草无言地诉说着岁月的久远。伫立遐想,眼前仿佛出现了宏大的禅让场景,三位古王仙风道骨、衣袂飘飘,在众人的簇拥中登上……[详细]
  牛家院摩崖石刻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发现记载河东盐池历史最早的实物资料,它比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的《大唐河东盐池灵庆公神祠颂并序》还要早217年,而且是记载河东盐池运销方西唯一的石刻。对研究我国盐业史和河东盐池的发展演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时代:北周地址:盐湖区刘范窑村南中条山古盐道山崖上保护……[详细]
  中山中学校址位于盐湖区府西街,学校建筑主体年代为清代,东西长32.438米,南北宽15.288米,占地面积495.91平方米。现存门房、过厅和后院东厢房,是盐湖区重要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2015年被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嘉康杰又名嘉寄尘,是山西运城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人。他早些年间,参加过辛亥革命、反袁斗……[详细]
  运城鼓楼,又名“观学楼”,位于老东街和解放南路交接口,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曾是明清时期河东地区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城市历史记忆。运城古称运盐使司城,运盐使司城建于元代后期,明代进行扩建,鼓楼就建在明代扩建以后东边的一条轴线上面。鼓楼通高24米,由砖石砌基座和木构楼阁组成,我们可以看到鼓楼楼体用的是三檐两层,楼顶是十……[详细]
  运城文庙敬一亭时代:明代地址:盐湖区红旗东街 318 号保护范围:东自东山墙外皮向东 22 米,南自前檐下向南19 米,西自西山墙外皮向西 22 米,北自后檐下向北83 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10 米,向南延伸27 米,向西延伸 22 米,向北延伸 22 米。……[详细]
  文昌阁,又名西王洞楼,俗称四眼洞,坐落于村东南方向200米处。始建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距今350余年,是西王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盐湖区现存的唯一洞楼。2017年被运城市授予“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阁高18米,上为木质阁楼,下为钻石洞楼,整体建筑构思精巧,气势恢宏。下部洞楼高6米,东南西北各有一青砖拱卷……[详细]
  盐商周氏大院位于运城市盐湖区东城街道办事处府东街72号。该院落由三座坐北向南的二进四合院东西向并排组成,占地面积2169.32平方米。院落西院过厅梁脊板上 书-有“大清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巳卯月乙丑日甲申时”,结合周氏家族历史及木结构形制,可确定该院为清乾隆--嘉庆年间遗2015年被运城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河东道台衙门占地面积392.83平方米。原有的大部分建筑早已被毁,现仅存谯楼和大堂。谯楼,坐北朝南,城楼置式,雄伟高大,砖砌拱券基座。基座东西长19.21米,南北宽11.86米,台基高4米,占地面积227.83平方米。上建楼阁1座,面宽五间,进深四椽,重檐歇山顶,上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七攒。梁记记载,建于清道光丙申年(1……[详细]
  河东盐池掣置署时代:清代地址:盐湖区西城街道办事处府西街84 号保护范围:东至东厢房后檐墙外皮,南自东厢房南山墙外皮向南18米,西自东厢房前檐下向西 7.3 米,北自东厢房北山墙外皮墙向北16 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延伸22 米,向南延伸40 米,向西延伸 32 米,向北延伸 47 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