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各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七间房乡三各庄村,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米,内涵丰富,采集的标本有彩陶,红陶、磨光陶以及骨器、石器等。该遗址尚未进行考古发掘。……[详细] |
![]() | 哑叭庄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左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任丘城3.5公里处,当地俗称“疙瘩顶”,遗址分布范围约6万平方米。哑叭庄遗址面积较大,地势北高南低,文化层积厚0.2——5米。1989年和1990年春秋两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同沧州地区文管所联合组队,对遗址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详细] |
![]() | 孟村穆斯林风情浓郁,县内有清真寺41座,雄伟壮观、古朴典雅,是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清真寺与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宗教活动中心:每日“五时拜”,每周的聚礼,每年两次“会礼”,都到清真寺举行。每年的3月12日圣纪节这一天,大家自愿向清真寺捐赠香油、面粉、资金等。节日会礼后,清真寺组织聚餐……[详细] |
![]() | 战国时期,齐恒公为御黄河水所筑。位于孟村自治县南部的残堤尚有2米多高,30米宽,自西向东,迤逦曲折。具体地址:孟村自治县南部……[详细] |
![]() | 孟村民俗村座落在罗汉山脚下,距金秀县县城八公里,金秀至柳州的二级公路通过村旁。村后有剑拔穿云的罗汉山,村旁有清澈如镜的山泉,村边还有千年古树,整个村寨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家家用竹涧引山泉入厨,户户整洁、宽敞、明亮。村里有瑶族风情歌舞表演队,游客到来时,身着五个瑶族支系盛装的少男少女,敲锣打鼓,到寨门外呜排枪,吹唢呐、唱……[详细] |
![]() | 位于小山山体东南部。始建于晋,明成化二十三年(即1487年)重修扩建。史载:重修后的望海寺僧房20余间,寺门西开。明万历时吏部尚书-(海兴人)在他的《宿小山望海寺》诗中写到:“岩头灯火起,几处见僧房。萝薛昏初夜,星河满上方。人归山店远,磬入海天长。明月正东望,蓬莱接混茫。”描绘出望海寺的静谧之美。小山是渤海西岸重要的鱼……[详细] |
![]() | 帝王陵以东半腰处有药王庙,史载:庙内塑有药王孙思邈像,有扁鹊、华佗等十大名医塑像。庙前有六株参天古松阴翳蔽日。两尊把门将的塑像立于门前。相传药王孙思邈在小山一带行医看病,留下了许多药到病除、起死回生的故事传说。药王庙建于唐初,毁于战乱。具体地址:沧州市海兴县境内……[详细] |
![]() | 东汉帝王陵位于小山主峰,该陵为东汉质帝刘缵之父、渤海王刘鸿之陵。刘鸿之子刘缵-为质帝后,父以子贵,死后谥为孝王,并拨重金筑此巨大陵寝。它气势恢宏,彰显帝王风度。后陵之上曾筑有烽火台、望海台。“齐州山水窟,登眺有佳处。秋夜海东船,春荠鬲滩树。”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在此留下的不朽诗章。北宋时,其上又建玉皇庙(碧霞元君祠),史载……[详细] |
![]() | 沧州唯一一座山丘——马骝山又名小山,它形成于2--3万年第四纪晚期火山喷发,为高于地面7--36米的穹形火山锥(堆积山丘)。小山其势自南而北又折向西,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长约7公里。马骝山是中国东部沿海大平原仅有的两个第四纪晚期火山遗迹之一。其典型性、多样性和自然性,实属平原地区独有、国内罕见,是极具重大科学价值和……[详细] |
![]() | 该风景位于海兴县境内的临港工业园区南部,距离县城东约16公里,规划范围为黄骅港南:北起板堂河,南至海丰村;西起板堂河和杨埕水库,东至漳卫新河。安装1500千瓦风机57台。具体地址:位于海兴县境内的临港工业园区南部……[详细] |
![]() | 海兴湿地地处渤海湾西岸,属于河北平原东部运东平原的一部分,总体地势低洼,起伏不大。湿地地貌总趋势为西南部较高,东北部略低,坡降为1.2/15000。海拔(黄海高程)在1.0—3.0米之间。现代地貌的基底是太古代形成的结晶片岩、花岗片麻岩和混合岩。海兴湿地区域内部地貌差异较大,由于河道、沟渠纵横交错,形成了微波起伏的地貌……[详细] |
![]() | 七龙潭在月角湖东北角。“借问老僧余古迹,向余北指七龙滩。”这是明嘉靖光禄寺署丞李永寿诗中对“七龙滩”的写照。“龙潭月色年年旧,海岸潮声月月同。”则是明初庠生高凝对七龙潭的描写。相传,玉帝派七条青龙降至小山月角湖护佑良善,有道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七条神龙调来天河水据潭而守,于是小山月角湖有了七龙潭。从此,龙珠放出的祥瑞……[详细] |
![]() | 郛堤城位于沧州盐山县城关镇西北4公里处。呈方形,周长2.5公里,占地约31万平方米。城墙为粘土结构,人工夯筑,城基残留部分高于地面4至5米,宽7至13米。旧志有关该城的记载不一。有谓建于汉代以前,有谓汉合骑追侯公孙敖御匈奴屯兵之所及其封地。长芦盐法志称此城作伏猗城,谓为防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而设。《盐山新志》称郛堤似即伏……[详细] |
![]() | 千童东渡遗址公园AA ![]() 千童祠,位于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北距盐山县城25公里。千童祠内有东渡堂、泰山堂、友谊堂,记载着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东渡及对日本列岛的影响。千童镇,在商、周、战国时期称“饶安邑”,意为“其地丰绕,可以安人”。《史记·赵世家》中讲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赵将庞攻齐取饶安”即指此地。秦时此地称“……[详细] |
![]() | 庆云文庙位于盐山县城东南28公里处的庆云。明洪武六年(1373)建。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殿脊覆翠瓦,脊端卧有砖雕成头,顶挂鎏金瓦,四角飞檐。内有12根明柱。基地高出地面1.6米。具体地址:盐山县城东南28公里处的庆云……[详细] |
![]() | 泰山行宫在盐山县城东南28公里处的庆云。明洪武七年(1374)建,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米。筑有行宫门楼,底层为大拱孔门,顶层为殿宇式建筑,四角飞檐,柱廊环绕。佛殿为倒座式,内有13根明柱。具体地址:盐山县城东南28公里处的庆云……[详细] |
![]() | 武垣城遗址位于今肃宁县县城东南偏北7.8公里处。铵有县即有城之说,此城当建筑于战国时期。古城分内、外两城,皆为正方形。外城每面均为1.75公里,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内城也称子城,位于城中心,每面各长0.5公里。城内建筑已荡然无存,仅内城东南隅保留汉武帝钩弋夫人庙遗址,高约2米,宽35米,长45米。内外土城墙已平毁,只外……[详细] |
![]() | 古村落遗址位于西是堤村北100米之小白河西支岸西,面积9000平方米。该地址高于周围地面,砖瓦遍布,有弦纹灰陶器皿,外绳纹加沙红陶,外绳纹、内布纹灰筒瓦,网纹陶片等,皆为汉代遗物。具体地址:肃宁县西是堤村北100米之小白河西支岸西……[详细] |
![]() | 敕赐礼拜寺坐落于肃宁县城王街的“敕赐礼拜寺”,建于明朝。当时,师素乡南李家庄有:—李姓回民御厨,经皇帝思准,改变了穆斯林不接触大肉的习俗。为表示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修了这坐西朝东的清真寺。清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为表彰哈攀龙平定大金川军功,赐金扩建礼拜堂、讲堂、浴堂计25间,并赐金匾一方。扩建后的“救赐礼拜寺”……[详细] |
![]() | 进士坊坐落于城内大街东端(今石坊路农机招待所前),跨街而立,明祟帧初建成,为进士张奇柱(寨南人)立。清康熙《肃宁县志》载:“思荣石坊一座,为戊辰科张奇柱立在东大街”,即此坊。此坊由汉白玉石料构成,四柱三拱五沿,灯塔造形,脊沿端、顶、角均雕有张嘴石兽,方椽、方檩、方柱及台墩上凸刻云、龙、飞禽走兽,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唯大……[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