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风楼广场因清风楼而得名。清风楼建于1995年,托名古晋沧州“清风楼”而兴建,既是一个对景标志点和区域景观性制高点,又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是沧州城市建设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清风楼广场建于2008年8月,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8500平方米。广场主体由音乐喷泉、硬化铺装、植物景区三部分组成,与……[详细] |
![]() | 东光县元曲文化公园,2010年12月3日建成。总投资1.55亿元,占地面积17.3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9.9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79%。园内建有5个广场,分别是设在四角的文化广场、娱乐广场和休闲广场。中间坐北朝南的主广场,主广场建有大型看台。看台北侧是一条跌水带,人工假山;东部是元曲艺术中心,有39道文化墙,元曲墙上雕……[详细] |
![]() | 白求恩手术室旧址位于河间市东北32公里的卧佛堂镇屯庄村内。原名真武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929年重建,1939年四月,加拿大国际友人白求恩大夫率医疗队,随贺龙指挥的120师转移到河间县东北齐会地区战场,地区医院就设在真武庙内,白求恩在此工作了二十八天,不但抢救了128名伤员,而且还为当地群众治病,为纪念伟大的国际共产……[详细] |
![]() | 河间府署AAAA 河间府署位于沧州市河间市,历来被称为“京南第一府”。自北宋置府至辛亥革命废治有804年的历史,北宋名臣包拯曾任职于此。景区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包括河间历史沿革展区、吏治文化展区、诗--化展区、古代刑法展区、庙宇文化展区、廉政文化展区等六大展区,以府署文化为核心,再现了河间从古至今发展历程。府衙是中国古代官员办理公……[详细] |
![]() | 原始冬枣林位于黄骅市齐家务乡聚馆村,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据刘氏家谱记载,公元1404年,即明代永二年,刘姓迁沧始祖洪公率四子二侄及其眷属等奉命移民,行至沧州东北部,饥渴难耐,忽见一片枣林,其枣大如苹果,众人分食,入口即酥,甘甜可口,顿觉神清气爽,众人认为是天降神赐的仙枣,遂在此立村。相传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详细] |
![]() | 黄骅港工业旅游景区AAA ![]() 黄骅港是河北省沿海的地区性重要港口,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输出港之一,位于河北省与山东省交界处、沧州市区以东约90公里的渤海之滨,由煤炭港区、综合港区和河口港区3个港区组成。陆上距黄骅市区约45公里,水上北距天津60nmile.东距龙口149nmile。汇集漳卫新河与宣惠河的大口河在此交汇入海。黄骅港始建于1984年,从1……[详细] |
![]() | 华北油田科技展览馆前身为华北油田地质陈列馆,于1981年10月筹建,1983年7月1日开始预展。历经1989年、1994年和1995年3次不同规模改造,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社会效果明显、深受参观者欢迎的石油地质科技陈列馆。为庆祝华北油田勘探开发建设30周年,华北油田公司对原地质陈列馆进行重建。从2005年3月立项到2……[详细] |
![]() | 香涛公园南皮县县面积最大、文化气息最浓的综合性公园,以清末重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的别号“香涛”命名,重在突出南皮历史文化。公园规划总面积60公顷,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22公顷,由清华大学设计、河北大元集团组织施工,2011年10月建成开放。2016年,香涛公园获评“美丽河北最美文化广场”。一期工程的设计理念突出三个……[详细] |
![]() |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东周位于沧州市任丘城3.5公里处,当地俗称“疙瘩顶”,遗址分布范围约6万平方米。哑叭庄遗址面积较大,地势北高南低,文化层积厚0.2——5米。1989年和1990年春秋两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同沧州地区文管所联合组队,对遗址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的灰坑130个,水井7眼,共出土陶……[详细] |
![]() | 时代:战国至汉、隋唐1959年文物普查发现,城址暴露遗物十分丰富,文化层堆积厚度1—3米以上,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豆把、罐口沿、绳纹、交错绳纹、旋纹陶器残片和泥质灰陶方格纹瓦片、酱釉瓷碗等。在钩七庙址底部断面,采集长25厘米、宽12厘米的灰陶布纹筒瓦一件,完整无损,当地群众早年曾在城内掘出一些完整器物,拣到许多双冀箭骸。……[详细] |
![]() | 海丰镇遗址位于黄骅市羊二庄镇海丰镇村与杨庄村之间。遗址所在为一中间高四周渐低的台地,其中心最高处为一东西向土岗高出周围地表3米左右。遗址南北约500米,东西约1000米,面积约超过50万平方米,断层暴露遗物丰富。1986年黄骅县博物馆进行全县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现遗址地表砖、瓦、瓷片随处可见,断崖上文化层连绵不绝,主要……[详细] |
![]() | 军屯惨案纪念碑座落于泊头市营子镇东北3公里的军屯村。为纪念日寇侵华期间制造的“军屯惨案”中遇害的一百多名死难者,0营子镇军屯村支部、军屯村委会于公元1999年建立。公元1945年5月,日本驻淮镇的—4204部队,为寻找一个掉队的侵华日军,一个星期内坑杀了军屯村143口人,其中59户被杀,6户被杀绝,仅儿童就有58人,最……[详细] |
![]() | 0华北局城工部旧址,位于泊头市政府南1500米的胜利街北头。旧址座西朝东,东西长46米,南北宽20米,总占地面积920平方米。建筑为山西民居式格局,四梁八柱式砖木结构,平顶,正房5间,进深6米,间宽3米;左右侧房各3间,前房与侧房之间有一夹道,宽2米。大门朝南开在南夹道内。北有一便门,可通向外院,建筑均高8米,四周各开……[详细] |
![]() | 南汉忱纪念堂座落于市内富镇中学院内,占地300多平方米,建于1985年,是泊头市教育局筹集资金为纪念泊头市著名的教育先贤南汉忱而建。南汉忱是富镇南庄人,清末秀才,早年就立志兴教育人,最先创办新式学校。在上个世纪之初,国家多舛,社会动荡,南汉忱先生受新思想影响,决心启迪民众,振兴中华,先是创办南氏私塾,设帐收徒,后在极端……[详细] |
![]() | 倪杨屯在沧县杜林镇西南0.5公里处,沧州市西距沧州市15公里。遗址在倪杨屯村东南,距村20米。东0.5公里是滹沱河故道,北0.5公里是沧河公路。村民取土,在离地表5至6米的深度挖出铜鼎,铜剑(据传说曾挖出过刀币)、石刀、石斧,卜骨,角耜,在现场采集到鬲足,豆把,灰绳纹陶片。地表散见绳纹砖、大型陶器残片和白釉瓷片(实足玉……[详细] |
![]() | 前高龙华古墓,以前高龙华村命名,传说为袁绍墓(当地人按其堆土形状,称之为“大疙瘩”)。该墓为典型的汉墓,封土高大,封土为椭圆形,高8米,东西径52米,南北径36米,占地1510平方米。该墓位于沧州市西南,沧县高川乡前高龙华村东北700米处。北200米处有滹沱河故道东西穿过。地处平原。南60米为东西土路,右靠南北向阡陌。……[详细] |
![]() | 沧州唯一的小山,火山碎片覆盖的小山,在山上喝着石井甘甜的水,东眺海上船只浮动沧州唯一一座山丘——马骝山又名小山,它形成于2--3万年第四纪晚期火山喷发,为高于地面7--36米的穹形火山锥(堆积山丘)。小山其势自南而北又折向西,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长约7公里。马骝山是中国东部沿海大平原仅有的两个第四纪晚期火山遗迹之一……[详细] |
![]() | 捷地御碑苑AA ![]() 捷地御碑苑位于沧州市沧县捷地乡西南部,是一处水利建设与水文化融合的景点。其中包括“三廊、三园、两河、两闸和两碑”,三廊即:京杭运河碑廊、历史长廊和大运河捷地碑廊;三园即:宪示碑园、垂钓园和万花园;两河即:大运河、捷地碱河;两闸即捷地分洪闸、捷地新建闸;两碑即:乾隆碑和宪示碑。京杭大运河碑廊、历史长廊是以大运河为主线,从……[详细] |
![]() | 武帝台又名汉武台,望海台。据史料记载,武帝台为汉武帝东巡观海所筑。。《北魏地形志》载:“章武有武帝台”,《畿辅通志》(康熙版)载:“武帝台在盐山东北七十里”。《盐山县志》(同治版)载:“武帝台有二,其一无考,岿然,独存者,惟盐山之一台。”台基呈正方形,每边长120米,高5.6米,可分5层,土内多有素面灰砖等。采集物有战……[详细] |
![]() | 纪晓岚墓地位于河北省沧县崔尔庄镇北村村南约300米处。纪晓岚,名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纪晓岚为清代官宦文人,沧县景城纪氏后裔。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其祖上在明朝从南京迁来。纪氏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总纂《四库全书》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