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茂名市旅游

茂名市旅游景点介绍

  中火嶂位于广东省化州城西10公里的石湾镇境内,连绵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48米,是化中化南最高峰。山体奇拔峻峭,山石壮观,景色幽野,风光殊绝,如天上人间,被誉为粤西形胜、南国名山。中火嶂巍峨险峻,登山张望,东方白练飞舞,南面水天一色,西侧烟波万顷,北地群山起伏。这幅天然画卷,以其非凡的魅力和动人的神韵,震撼着游人的心灵……[详细]
  在化州市官桥镇大田村。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贡生、化州“济公”刘纯故居。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占地9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三进院落共10厅72房,被三重青砖砌的围墙分四角筑炮楼4座,一进前厅中门楣嵌“集善山居”巨匾;二进中厅面宽5间,进深2间,厅0院两厢对抱,西为客房,东为书房,各有回廊相通;后进后厅面宽2间,……[详细]
  在化州市宝山之南。又叫文庙。宋嘉定二年(1209)守范良辅迁旧学府于州治南厥,为孔庙建筑奠定了基础,后历经元、明、清数代多次移建与重修,至清嘉庆五年(1800),孔庙建筑格局始告形成,其中包括名宦祠、乡贤祠、尊经阁和明伦堂、学政署、石龙书院等,组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古建筑群。孔庙建筑群规模宏伟,占地广阔,约1万多平方米。……[详细]
  丽山,又名尖岗,在州治北15公里,高60余丈,山势突兀,林木茂密。丽山有一奇,每当天寒霜冻,此山左右皆无霜,杂粮并不枯萎。丽山石景蔚为大观。如:石室“位于山之东南侧,离峰峦贡200米,顶上巨石如伞,四周石壁为墙,深12米,宽15米,可容百人席坐,乃游客避雨之所。石洞:位于东南侧山坳,洞深不可测。相传为仙人罗辨的洞府,乡……[详细]
  化州鼓楼又名谯楼。在化州县政府大院前。是历代州府、县府的正大门,现为县府、县委的正大门。过去的楼上中厅置钟鼓图书为娱乐之所,故名。建于明嘉靖廿七年(1548年)。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面整饰,扩建门面;乾隆十二年(1747年)再修建,民国廿六年(1937年)再修整。1986年春集资重修后,楼高13.1米,长11.4……[详细]
  在化州市新安镇,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名叫“琉璃泉”。古往今来,泉水流不断,观泉的游客也不断。近年来,一些前来观泉的华侨、港澳同胞还用壶装水带回去给远在他乡的亲友。据《化州县志》记载:琉璃泉坐落栈道旁,是路边过关的旅客饮马憩息的好地方。明崇祯年间,乡民壁土建庵于此,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客常会聚这里赋诗品茗。一郡城清宫遭难……[详细]
  十里平河奔泻清澈,千亩天然牧场牛成群,百米飞瀑壮观非凡,还有珍稀植物沙罗、连片红色野蕉林,这就是地处高州东部的三官山的自然胜景和特色生物。近年来不少市民、学生前往观光游玩,但由于该地地处偏远,一直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三官山坐落在高州市新垌、云潭两镇交界处,海拔1252米。山内森林茂盛,绿草连绵,溪流众多,奇石连堆,形……[详细]
  高州冼太庙位于高州市文明路,潘州公园北面。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始建,嘉靖四十三年和清同治年间先后重修。主体建建筑共三进,总进深49.5米,总面阔13.4米,建筑面积826.3平方米,分前殿、中殿、正殿。正殿为穿斗式梁架结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顶脊灰塑双龙戏珠等饰物。庙内《冼夫人记》碑、《恭谒冼夫人庙书》碑等……[详细]
  升平寿井位于高州城东的升平街上,据《茂名县志》记载,常饮此井水之人,大都长寿,故名寿井。该井呈圆形,直径1.3米,井深7米。井面用花岗岩铺砌,井口中部横设井桥。在井四周,砌以砖石围墙保护,围墙内面积为31.34平方米。在井前部的围墙上,砌成牌坊形状,正中镶嵌石碑一块,碑高1.6米,宽0.45米,上刻“昇平寿井”四个大字……[详细]
  高州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高州城西观山西侧,建于1959年10月。为纪念革命民主时期,在高州地区内,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献躯的200余名革命志士而建造的纪念性建筑。陵园总进深90.5米,面阔25.4米,共分陵门、陵碑、陵墓三个区。陵门区有三拱牌坊一座,总宽9.4米。牌坊上方的牌额上,制作有“烈士陵园”四字。在牌坊后方,建……[详细]
  高力士衣冠墓位于高州市曹江镇风梢岭上。此墓地背靠高山,左右环绕;前临鉴水,滚流而至。按形家学者之说,此墓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高力士(684~762年),唐朝著名宦官,高州人。公元698年入宫,在武则天身边服役。玄宗时,官至知内侍省事,封渤海郡公,加骠骑大将军,位列正三品。安史之乱时,陪玄宗往蜀避难。公元760年,被李辅……[详细]
  观山寺群位于高州市之西的观山上,观山东临鉴江,南对南宫岭,山青水秀,风景迷人。明代以来,这里先后建起了观山寺、玉泉寺、吕仙殿、潘仙殿、报德祠等寺庙建筑群。民国期间,又开辟了中山公园,建有中山亭、若虛亭、茂植亭、咏风亭、襟江亭、旷怡亭和断碑亭等建筑,使观山增添了不少色彩。在这些建筑群体的各个不同地方,分别树有各种碑记,其……[详细]
  兴文石桥位于高州市南关街与南宫岭之间,拱跨高城第一河。原为木桥,明代崇祯五年(1632年),当地举人卓锡、蒋国绅倡捐甃石,并与振兴郡城文风盛事联系起来,称所捐之石为兴文石,用兴文石所建的石桥便称兴文桥。兴文桥于清代重修。因桥位于城南,故又称南桥。原桥头旁边有石碑一块,上刻“太平通津”四字,因此也称太平桥。兴文桥长14.……[详细]
  平云山,位于高州市大坡镇的平云山自然风景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品高。其中以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等最具优势,也最有开发价值,适宜休闲度假、疗养保健、野外探险,山地观光等。有大轿顶、三官顶等山峰。大轿顶海拔1335米,东起大坡镇上垌,南起云潭珍珠,北至石龙周垌,山上有一山埂通往山顶,人称“仙桥”,在福州村委会的大轿顶……[详细]
  又称思乾井,位于高州城东门外的荖园村。思前井修建于晋代,它是西晋仙人潘茂名当年炼丹时亲手开凿和使用的古井。东晋咸和六年至升平五年(公元331—361),仙人潘茂名每天清晨便到东山采药;中午时分回到潘坡分拣;傍晚至凌晨进行熬制提炼。潘仙人在提炼丹膏时,技术要求十分严格,除了保证摘采时的芽叶质量外,对炼丹之水的要求也很讲究……[详细]
  仙人洞自然风景区该风景区位于高州市北部的深镇镇境内,地处云开山脉腹地,最高处海拔1380米,冬暖夏凉,是远近闻名的空调村。自然生态保存良好,负离子含量高(约10万个/cm3),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仙人洞自然风景旅游区是一个森林瀑布集中分布区。该区除了分布着大片的杜鹃林、千亩竹海、原始森林和天然瀑布群,还有珍稀植物禾雀花……[详细]
  南宫庵群位于高州市城南关的南宫岭上,座落于城南的南宫岭,与城西的观山隔江相望,遥相呼应,而且都是宗教群体建筑,使用功能相同,只不过是南宫岭与观山相比,面积稍小,高度稍低而矣。因此,人们又把南宫岭称作“小观山”。南宫岭上的宗教群体建筑为佛教建筑。南宫岭面积约1平方公里,高度约40米。岭上分布有复龙庵、宝莲庵、回水庵等一批……[详细]
  从高州城出发,沿石骨河北行20公里,可见一座耸入苍穹的雄伟大山,海拔242米,这便是风光如画的高凉岭。据《高州府志》记载,此山“本名高梁,以群峰高耸,盛暑如秋,故更名高凉”。古高凉县、高凉郡亦因此山而得名。它集奇山、怪石、佳果于一岭,向来是游览胜地。岭上古林遮天蔽日,其间众多的是红豆树(又名相思树)和栗子树构成该岭植物……[详细]
  潘州公园水陆面积80多亩,是科普教育、文体活动、古典园林三结合的文化康乐场所。今天的潘州公园是粤西地区著名的公园,处处给人美的感受,昔日这里却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野圹烂沼。1929年春,国民革命军第11军24师师长蒋光鼐,副师长陈维远,会同县长黄永台倡议并指挥该师工兵营官兵在文明门外大塘挖坭筑堤,改圹为湖,筑路植树。尔后,……[详细]
  高州水库别称玉湖,位于高州市东北部,距市区25公里,集水面积1002平方公里,库容量11.5亿立方米,是全国十大水库之一,有茂名的“日月潭”之称,2004年被列为国家级的水利风景区——玉湖风景区。担负着茂名市工业、生活用水和高州、化州、电白、吴川等县市及茂南区、茂港区农业供水任务,设计灌溉农田118万亩。水库于195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