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氏大宗祠位于珠海市南屏镇北山村。清同治七年(1868年)依山而建,坐南向北,占地8838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五间三进两旁加厢房的四合院布局。中轴对称、总面阔41.6米、总进深60米,建筑面积2520平方米。硬山顶,青砖墙,抬梁与穿斗混合木构架,花岗岩石柱础,石条、石板作基础,采用木雕、砖雕、石雕、灰雕等工艺装饰。门前立……[详细] |
![]() | 张世杰墓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黄杨村后的黄杨山山坡上。始建于宋末元初,清乾隆十三年(1748)香山县知县张汝霖重修。灰砂墓,东北向,面积203平方米。墓呈交椅形,有金井、三重挡土回岭、两边摆手和三级拜台。金井圆径3.8米,井壁涂朱红色,雕卷草纹。墓碑为端州石,高1.33米、宽0.61米,镌刻正楷空心字碑文:“宋太傅枢密……[详细] |
![]() | 马南宝墓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小赤坎村后山鳌鱼岗,原为土墓,始建于元初,清道光元年(1821)始立墓碑。1980年,该墓荒废。1987年,寻回墓碑,花岗岩墓碑阴刻碑文:“宋工部待(按,当为“侍”)郎配享大忠讳南宝马公之墓”,碑额饰浮雕祥云拱日图。是年,马氏族裔重修此墓,重修墓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105.8平方米,为抄手……[详细] |
![]() | 棱角咀遗址位于珠海市香洲棱角咀大沙堤北半段(现为海景路旁海滨浴场)。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至青铜时代早期。1984年发现。1991年发掘194平方米。文化层最厚1.5米。发现有灰坑、木骨泥墙等遗迹。遗物有陶器、石器。陶器以夹砂陶为大多数,泥质陶很少,器类有釜、罐、钵、豆、器盖、杯、器座、支脚、箅、纺轮等,纹饰有绳纹、……[详细] |
![]() | 棠下环遗址位于珠海市平沙镇南郊分场马头山东北翼——马尾的东南坡。1992年发现,总面积逾1.2万平方米,1994~1996年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面积1500多平方米。年代分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商时期和唐宋时期。新石器晚期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器型有釜、彩陶圈足盘等。纹饰以素面为主,还有刻划纹、彩绘、镂孔、绳纹、……[详细] |
![]() | 南沙湾遗址位于珠海市前山镇南沙湾村扯旗山与梅花山之间的大沙丘上。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1984年发现,1989年发掘96平方米。文化层最厚1.35米。出土陶器中夹砂陶占绝大多数,泥质陶很少,器类有釜、罐、钵、豆、碗、箅等,纹饰以拍印纹为特色,有粗、细绳纹、篮纹、曲折纹、重圈菱格纹、菱格凸点纹、云雷曲折组合纹等;石器……[详细] |
![]() | 后沙湾遗址位于珠海市淇澳岛东北面海湾的沙丘中部。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1984年发现,遗址面积500平方米,文化层厚1.8米~3米。1989年发掘,面积108平方米。文化内涵分两期。第一期文化遗物仅见陶器一类,夹砂陶有釜、钵,饰绳纹或细绳纹,钵的底部有编织物的印痕。泥质陶胎薄,多夹细砂,有盘、罐、豆等,以彩绘为主,内外……[详细] |
![]() | 赤沙湾遗址位于珠海市横琴岛赤沙湾沙堤上。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遗址面积500平方米。1968年发现,1983年12月试掘。出土陶器有釜、罐、圈足盘及彩陶圈足盘,纹饰有细绳纹、刻划纹、彩绘等,圈足盘上还有镂孔装饰。部分圈足盘施白陶衣。石器有斧、锛、球、砺石等。……[详细] |
![]() | 草堂湾遗址位于珠海市三灶镇东部草堂湾西岸沙丘。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面积6500平方米。1985年发现,1989年发掘145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3.2米。文化内涵分两期,两期之间在地层中有间歇层。第一期文化的陶器,夹砂陶占92%,器类有釜、钵、器座、盘、罐等,纹饰有绳纹、细绳纹、压印圈点纹、刻划纹等,钵的底部……[详细] |
![]() | 大虎遗址位于珠海市平沙镇大虎的沙丘上,地处崖门外海。年代为商与宋元时期。面积1万多平方米。1992年发现并发掘250平方米。文化层厚0.3米至0.8米。文化内涵分两期。第一期遗迹有灶,遗物有夹砂陶釜、罐、豆、钵形釜等;石器有斧、锛、网坠、钻、凹石、砺石等。属夏商时期。第二期遗物为12组器物群,器物组合为铁器、陶器、瓷器……[详细] |
![]() | 东澳湾遗址位于珠海市唐家镇淇澳岛东侧的东澳湾东南部。时代为青铜时代早期。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1985年12月发掘,发掘面积140平方米。文化层分4层,发现灶坑和残窑遗迹,并出土了一批陶器和石器。陶器中夹砂陶占93%,泥质陶占7%,有釜、罐、器座、箅、支脚、纺轮等,其中典型器有泥质红陶折肩圈足罐和溜肩凹底罐。纹饰有绳纹、……[详细] |
![]() | 唐家三庙(含圣堂庙、文武帝殿、金花庙)位于唐家湾镇唐家村大同路西北面,由圣堂庙、文武帝殿、金花庙并列组成,故称“唐家三庙”。它是珠海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庙宇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是研究珠海地方史和民俗史等方面的珍贵实体资料,也是承载唐家湾地区海内外乡亲乡情乡思的标志物,并在2010年……[详细] |
![]() | 民国珠海三灶万人坟位于珠海市三灶镇竹沥。由该岛华侨和港澳同胞集资修建,葬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残害的三灶岛群众。原墓筑于1948年,在矛田村东,面积约500平方米,有牌坊、纪念碑和坟墓,牌坊上有对联。1969年重修,1979年迁到竹沥山坡,重修坟墓、纪念碑和牌坊,并建造2座凉亭,占地约1万平方米,牌坊为混凝土结构……[详细] |
![]() | 陈芳家族墓群及墓园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梅溪社区旅游路旁梅溪牌坊旅游景区内。分别建于1906年、1924年和1937年,坐北向南,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50米,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由“胜地佳城”碑刻、陈芳家族墓地(陈芳及夫人和两位妾室、陈芳三子陈赓虞、长孙陈永安等墓)、六角亭、石板路等。“胜地佳城”前有陈……[详细] |
![]() | 梅溪陈氏大宗祠(含梅溪大庙和乡约)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办梅溪社区。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1070.1平方米。雕板承檩,硬山顶,青砖石脚,石柱础,博古屋脊,凹肚式门楼。陈氏大宗祠为是当年梅溪村陈氏家族供奉祖先的地方,现均辟为展馆。梅溪大庙是当年供奉佛祖,为村民做法事的场所。乡约是当年梅溪村民自治、制订村规民……[详细] |
![]() | 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行遗迹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整个遗迹含万人坟、千人坟、日军慰问所、日军“慰灵”石刻、碉堡、机场遗址等。侵华日军罪行遗迹是日军侵华的重要罪证,其中日军慰安所在文物保护单位中鲜见。对研究历史,特别是研究华南地区日军侵华及华南人民抗日活动,以及对教育后人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983年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详细] |
![]() | 珠海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AAA ![]() 珠海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国家生态农业园境内,依托磨刀门水道、水松林和竹银水库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46.2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9.57平方公里。竹银水源工程是优化澳珠两地水资源配置、保障两地供水安全的关键工程。景区地文景观独特、水域风光优美,平原宽阔,山丘起伏,水网密布,具有典型……[详细] |
![]() | 珠海灯笼沙水乡灯笼沙位于珠海市西部地区。这里世世代代以出海打鱼为生,被称之为水上人家或渔民,又称之为“疍家人”,水上“疍家”人靠水边而居,一河两岸的水乡特色形成其独有的建筑文化,灯笼沙原生态特色相当明显。灯笼沙的居民大部分来自广东的新会、番禺、中山等地,这里的水上人家生活习俗独具一格,唱成水歌、水上婚嫁是灯笼沙人世代传……[详细] |
![]() | •登0饱览历代文人诗词,听悠悠钟声,感受当下宁静。景点介绍蜜月阁是东澳岛的一座0,位于沙滩西北部的山峰斧头担上。蜜月阁需要经历1008级台阶可至,墙壁上刻满了历代文人的诗词。斧头担主景“蜜月阁”,阁高四层,内有洪钟,顶有龙凤宝塔,栋宇巍峨,轩昂英丽,并刻有“蜜月阁”碑记一座,又造三小亭曰“观日”、“观月”、……[详细] |
![]() | 唐家湾古镇——中国近代名人故里、南中国海防重镇、广东著名买办之乡,中国首个以近代历史遗迹申报历史文化名镇成功的古镇,走出过-领袖苏兆征、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著名版画家古元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古镇作为民国“中山模仿县”和建国初期“珠海县”的县城驻地,名胜古迹众多。穿行于绵长深幽的古巷,清石板路、祠……[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