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邓承修故居(壶园)位于惠州市淡水镇上拨子围。名壶园,是邓承修故居之一,总面积约420平方米,四周设有围墙。仿北京四合院作法。开东门,镶“壶园”石匾。进为大院,两边有抄手廊联通南北建筑,北面是两层楼房,南面是一座三开间的平房,正门对过(即北抄手廊)中间有一亭,造型古朴典雅。整座建筑保存了大量的艺术构件:有多种几何图案及花……[详细] |
![]() | 惠阳农民协会旧址位于惠州市市区都市巷13号。旧址为何姓住房,三进院落式,建于清道光年间。 1925年底,国民革命军肃清了东江的反动势力。国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东江各属行政委员,负责惠、潮、梅三个地区的行政领导。东江各地的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惠阳县农民协会在省农会的具体指导下,于1925年11月16日成立朱观喜为农会委员……[详细] |
![]() | 白芒坑革命旧址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平陵镇山下村委会,距圩镇3公里,三面环山,面积约3公里。白芒坑革命旧址主要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简称红四师)休整旧址、白芒坑党小组与农会成立旧址、白芒坑人民武装成立旧址、白芒坑人民抗击日军遗址、白芒坑反击战遗址组成。2008年10月,中共龙门县委、龙门县人民政府公布白芒坑革命旧址为龙门县爱……[详细] |
![]() | 罗浮山摩崖石刻位于博罗县罗浮山。罗浮山原有九观十八寺,石刻多分布在这些寺观的周围。-物普查核实,共有宋代以来题刻130多题。分布在五龙潭、白鹤观、宝积寺、黄龙洞、华首台、朝元洞、酥醪观、朱明洞和石洞等处。内容多为有关古建筑的建置沿革、名人题刻、乡规民约、官衙文告、山林管理等。字体有篆、隶、行、楷、草。“罗浮”摩崖石刻为……[详细] |
![]() | 博罗保宁桥 位于博罗县城西门外观背村。宋德祐元年(1275年)知县黄保创建。原有建桥碑,碑额刻“保宁桥”3字,下署“宋德祐元年乙亥仲冬吉旦”。“文革”被拆除投进河中。此桥为两孔石拱桥,南北长31.4米,东西宽4.5米、高7米。桥南段用青石砌筑长11.4米;北段用红条石砌筑长20米。桥拱呈半月形、外形古朴、坚固。因北段红……[详细] |
![]() | 埔龙炮楼位于惠州市龙门县龙田镇田美村埔龙围,坐西向东,GPS地理坐标为北纬23°48′32.9″,东经114°16′03.9″,海拔82.9米。炮楼面宽15.75米,进深6.75米,建筑占地面积106.32平方米。炮楼高三层,每层设四房一厅,内设木楼板、木楼梯。每层墙体设有窗口及枪眼。顶层走廊四步。首层楼梯原设在厅后,……[详细] |
![]() | 九龙峰石戏台 位于惠东县大岭镇谭公村九龙峰山。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是龙峰祖庙区古建筑之一。台面向山,坐西向东,利用山坡平地而建,台座1.1米高,上铺木板。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砖木结构,面阔三间,平面正方形,边长为9.7米。前有四条石柱,中间两条为四方形,两边为八角形。前设步级。前檐悬挂篆书“石戏台”。目前保存完好。……[详细] |
![]() | 东坡亭位于博罗县罗浮山冲虚观右侧,冼药池上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后人为纪念苏东坡而建。四角,青石方柱,柱距4.35米。灰瓦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亭门向东,石檐柱高2.2米,柱上刻有一副楹联:“丹灶药池留胜迹,鸟声花影得仙机。”亭内梁上挂着木牌匾,书:“花香静处寒天月”7个字。1988年博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博罗古戏台 又称戏棚,位于博罗县义和乡天上园小学内。戏台距山约30米,当年观众围坐在山上看戏。戏台为清代建筑,是博罗县唯一保留下来的古戏台。戏台高出地面1.5米,台宽11.25米,悬山顶,灰沙瓦面。面宽一间,为5.25米。进深5.8米,面积为65.25平方米。壁墙有两扇圆拱门,门高2米、宽0.95米。两门之间有一矩形方……[详细] |
![]() | 上坪三仙宫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南昆山上坪车下,GPS地理坐标为北纬23°38′07.3″,东经113°51′32.8″,海拔465米。三仙宫坐东南向西北,面宽3.4米,进深4.6米,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神台的后壁之上悬挂两块阴刻木匾,一块中间刻“仙灵永耀”字,左刻“大清光绪十年甲申岁季夏月之上□□重修,信总张宝光、信……[详细] |
![]() | 惠东龙峰祖庙 位于惠东县大岭镇谭公村九龙峰。建于明代,原名谭公祖庙。九龙峰座落于莲花山脉南端、西支江畔。因山峰宛若九条游龙,故名。庙宇处于该山腹地,故又叫九龙祖庙。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乡众捐款重修,当年的《增修九龙峰谭公庙碑记》尚存庙内。 龙峰祖庙通面宽23.8米、通进深21.5米,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构架,砖木……[详细] |
![]() | 车氏宗祠 位于博罗县泰美镇车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毁于火。清乾隆元年(1836年)重建。祠通面宽20.2米、通进深39.1米,面积889平方米。平面布局为二进院落,依次升高。过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青石八角方柱,莲花柱础。过殿两旁有石栏杆。望柱为红砂岩石,方形,高1.85米,柱头呈火炬状;华板由4块红砂岩石雕成,上刻……[详细] |
![]() | 愈南公家庙 位于博罗县龙华镇鹤溪村。清同治七年(1868年)关怀所建。头门样似古牌坊。下分门三道,呈椭圆形,正门高2.9米、宽1.6米,两侧小门高2.4米、宽95厘米。门框用红砂岩石垒筑。正门“愈南公家庙”石匾为翰林院进士凌云所书。石匾上方镌有一块红砂岩石匾,上刻篆书“诰命”二字。头门内为天井,种两棵鸡蛋花树。两侧为厢……[详细] |
![]() | 陈孝女祠 位于博罗县西25公里龙华圩。创建于南朝,历代有重修,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建。通面宽10.4米、进深64米,建筑面积665平方米。平面为四进院落。第一进为头门,门顶镶嵌“陈孝女祠”石匾;第二进为过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殿正中上端悬挂“孝持家国”木牌匾;第三进面阔、进深各三间,内奉陈孝女塑像。第四……[详细] |
![]() | 廖氏宗祠座落在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建于清末,平面为四进院落式布局,坐东南向西北。面宽19.6米、总进深52.3米。正门前面为广场,广场前砌长方形的照壁,照壁前有一口池塘。占地面积共1400平方米。头门门额置“廖氏宗祠”字,楷书阳刻。两侧封火山墙,硬山顶,龙船式脊塑有人物花草、鳌鱼塑雕,还有檐口置绿色的瓷质狮子。门内正中……[详细] |
![]() | 上围牌坊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渡头村,GPS地理坐标为北纬23°46′29.0″,东经114°09′55.8″,海拔103米。牌坊坐西向东,为清代三间三楼砖牌坊,通高6米,通面宽4.5米,明间阔1.28米,均用青砖砌筑。门坊额上灰浆塑“履中”字(已毁),灰沙硬山顶,龙船脊。牌坊左右两侧原砌有围墙,现只剩下左侧青砖砌筑的……[详细] |
![]() | 廖守问夫妇墓 位于龙门县沙迳镇下车村。墓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椭圆形,长13.5米、宽12米,用红沙岩石、花岗岩石、青砖砌筑。砖面左上方有“廖宅坟砖”印章。墓地正中用花岗岩石刻砌成一座石屋,左右设八角柱、覆盆柱础,中间嵌一块墓碑,重檐屋顶,脊置鳌鱼。墓碑阴刻楷书,左书廖守问及其妻的生卒年月、下葬日期;中署“显考:将仕郎豫……[详细] |
![]() | 叶梦熊夫妇墓 位于惠州市西湖菱湖西畔犹龙山上。墓为灰沙黄泥夯筑,墓前砌有神道,神道口耸立高大的石牌坊,神道两侧立四对石象生:獬豸、马、羊、翁仲。墓堂前面竖立着螭首龟趺的御赐祭葬碑,正中立有明吏部侍郎杨起元(惠州人)撰写的墓表,还有大学士王宏诲撰写的神道碑。现尚存墓室,獬豸、龟趺,石翁仲,石牌坊构件。叶梦熊(1531~1……[详细] |
![]() | 惠州元妙观,位于惠州西湖之平湖北岸。是中国三大著名道观之一,又是中国二十三间著名道观之一。1993年惠州市道教协会成立,以元妙观为会址。创始建于唐代贞观七年(633)初名天庆观天宝七年(742)扩建后改名朝元观,后又改称开元观;宋代屡有兴废;元代元贞二年(1296)重修,始称元妙观;明代天统、天顺和清代康熙、光绪年间均……[详细] |
![]() | 江倩墓 位于惠州市小金口街道白沙堆村。墓规模较大,长12.6米,宽7.6米,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重修,湖广按察使兼理都御史李焘题墓表,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周光镐撰墓志铭。清嘉庆四年(1799年)复修,中宪大夫吴名琅题额联:横额为“绩若凝香”,对联为“龙真穴的千年盛,水秀山明万载兴”。墓前有石望柱一对,柱上石狮雕刻精……[详细] |